[ English Version ]

 

       位居海洋與陸地交界的臺灣,直到四百年前始進入文字歷史的時代,同時匯流於近代早期的世界歷史中。儘管此後多次重演不同國族的殖民運動,但它卻曾經被視為「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吸引不少學者前來進行田野考察,也曾經大量出口漢學文獻,滿足世界各大學術機構的圖書需求。其故安在?在二十世紀之前,臺灣的學術傳統相當薄弱,如今卻是漢學研究的重鎮之一。其文化與學術發展的軌跡又為何?在東西冷戰告終、中國改革開放之後,臺灣的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特別其中舉足輕重的漢學研究,將如何在全球化與本土化的辯證之間,建立新的定位?

       本次展覽介紹臺灣擁有的漢學資料,說明其由來與性質,並略述臺灣的文化與學術發展之軌跡。這批資料包含臺灣本土的漢人傳統、播遷而來的中原文化,以及臺灣學界向外探尋、並以現代眼光賦予新意者。資料的展示則依照本次漢學會議的精神,不以學科領域劃界,改依資料的性質分為六類:一、檔案;二、典籍與文書;三、圖像與戲曲;四、物質文化;五、語言與文字;六、地圖與地理資訊系統。

       過去三十年間,隨著電腦與網際網路的發展,臺灣學界持續推動以數位科技典藏漢學資料的浩大工程,並在製作過程中不斷開發出新的價值;未來亦秉持開放、共享與合作的精神,邀請世界各地學者參與利用這批人類文明的珍貴遺產,共同開拓新世紀人文研究的進程。


臺灣文化與學術發展的軌跡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Scholarship

       位居歐亞大陸之東、本為南島語族定居之地的臺灣,在十七世紀捲入近代早期全球政治與經濟變遷的局勢中:來自西歐的殖民勢力在亞洲海域交鋒,東亞大陸的中華帝國正逢明清政權的興替。不同的人群遙望或登上這座島嶼,多重交錯的發展讓臺灣早期的歷史記錄散見在各種文字當中。

       隨後在滿清帝國的統治下,漢人渡海拓墾、務農商販,在自然的原野中建立邊疆性格的移民社會。來自福建、廣東的漢人移民帶來原鄉的宗教信仰與生活禮俗,基層社會的文化內涵也因適應臺灣的風土而變化出本地的特色。兩百多年間,臺灣從務求生存、豪強相爭的風氣中初步孕育中華傳統的士大夫文化:學習經史,研究著述、結社吟詩、參與科舉,成為東亞漢字文化圈中最晚進的一員。

       十九世紀中葉以降,歐美強權再度向東亞叩關,中、日兩國分別走上不同的現代化道路。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留學日本的年輕學子藉由日文接觸到以理性啟蒙為主軸的現代文化。五十年間,現代教育體制漸具規模,左翼思潮風起雲湧,現代文學與美術的創作蓬勃發展,西式的大學教育與追求知識的科學精神開始萌芽,接軌於世界學術的發展。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來自中國大陸的知識人避難來臺。這群傳統文人以及秉持自由理念的學者帶來中國傳統學術的龐大遺產及其現代發展的部分成果,重振漢字文化的影響。同時,臺灣加入西方世界的陣營,美式的現代文化大量湧入,知識菁英赴美留學,而後反饋回輸一波又一波的西潮新浪。在海外學者、避難移民、留學歸國與本土養成的學人合力之下,奠定臺灣學術發展的基礎。

       當東西冷戰告終,台灣也脫離傳統的農業社會、成為以工商外貿為主的經濟體,更突破威權統治、轉型為自由、開放與多元的民主社會。過去數百年間,不同來源的傳統豐富了臺灣文化的內涵,但也在政治、經濟與社會的各種力量下錯雜疊壓。面對過去一個多世紀的殖民與現代化、國族主義與全球化,臺灣的知識人持續考掘自身複雜的文化地層,努力越過陸地與海洋的疆界以及邊緣或中心的迷思,在探索自我認同與本土價值的道路上,以奉獻這塊土地於普世精神的心胸,與近鄰通好,與世界為友。

      
臺灣漢學資源的由來與性質
Origi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inological Materials in Taiwan

       在滿清統治期間,臺灣的漢人社會漸次具備傳統中國的文化形貌。當日本以異民族的身份統治臺灣,面對漢人的「異文化」,政府官僚基於行政與司法的需要、學者基於知識的興趣,秉承其舊傳統與新思想,從事各種實地的調查、記錄與研究,從而提出重要的看法,並留下許多可貴的資料。臺灣本土的漢人文化傳統延續至今,既使經歷日本殖民統治與現代西方文化的洗禮,仍保有其旺盛的活力,不斷有新的演化與創造,吸引不少學者前來考察。

       當1949年兩岸分治,若干學術、文化機構隨政權遷徙來臺,故宮博物院、中央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及若干出版機構帶來中華歷代的宮廷珍寶、龐大的傳統文獻,以及現代學術調查與大眾出版事業的成果。這批豐盛的文化資產呈現了菁英階層充滿創造力的精神世界,可謂中華傳統最精緻的核心,不但引起全球漢學家的關注,也為臺灣提供了最欠缺的古典文化的資源。

       雖然臺灣本有其漢人社會的傳統,加上偶因世變而來的菁英文化,使得臺灣的漢學資源兼具古今、雅俗、核心與邊緣等不同層面的雙重性格,但在此二者之外,更值得關注者為臺灣的知識人以現代學術的眼光尋找新的資料,或充份掌握歷史的機遇、伸展觸角所得者。比如佛教經藏的電子化工程,正是基於臺灣本有明清佛教的傳統、又有日治時代的淵源;加上戰後臺灣保持宗教與信仰自由的環境,以及來臺僧人推動佛教復興;最後更結合資訊科技的發展,才終告完成。

       本次展覽呈現臺灣近三十年來將漢學典藏數位化的成果。此一過程實伴隨臺灣漢學在成長中不斷擴大的新視野,並獲得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等多方面的助力,透過加工而挖掘出舊資料潛在的新價值,從而開拓了研究的邊界。臺灣的知識人未來亦將秉承一貫的慎思明辨與篤行,廣納各界的建議,尋求合作的契機,為漢學社群探索數位與人文結合後的新境界。


 

指導單位: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 中央研究院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主辦單位: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計畫辦公室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籌備委員會
電子看板技術支援:豐禾通訊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