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What’s數位典藏聯合目錄

發表日期: 2008-05-27, 點閱數: 1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江仁傑

 

我們正在作什麼?

 

  數位典藏聯合目錄(以下簡稱「數典聯合目錄」),目前累積的數位化物件約120萬筆,收集了參加「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國家級研究/典藏機構與各大學、各文化單位將近100個子計畫的數位化藏品,種類繁多,包含動物、植物、地質、人類學、檔案、器物、書畫、地圖與遙測影像、金石拓片、善本古籍、考古、新聞、語言學、漢籍全文、影音……等各種類型,目前數量仍在持續增加。

 

  數典聯合目錄的建置,有以下四個目的:

   1.為「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所建置的目錄性展示平台。

   2.提供單一入口的整合性檢索功能。

   3.展現「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成效。

   4.達到資訊共享的目的。

 

跨越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的整合

 

  為了盡力達成這些目標,我們決定把將近100個子計畫的不同資料庫,整合成為一個集中式資料庫,並且為了使用者能有一致的瀏覽習慣,要將各資料庫的不同後設資料欄位(Metadata),整合成一種目錄式的綜合性欄位,並且能夠以滑鼠點選來進行分類瀏覽、以鍵入文字來進行查詢……,這些都是數典聯合目錄系統應有的基本功能。這是我們在技術層面的努力。

 

  此外,我們在實際執行時,必須整合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之不同領域的內容,既有蟲魚鳥獸、花草化石,也有古物卷籍、書畫影像。這是一項嶄新的挑戰。而且還必須在既有的計畫架構之內,找出可行的工作方式。

 

開放式組織架構下的集中式資料庫

 

  數典聯合目錄的重點工作,即在整合各機構各學門的不同資料庫,而這些不同的資料庫,又各自採用不同的後設資料欄位。依照數典計畫所預設的目標,各資料庫的各種欄位,必須對應為同一種後設資料欄位,以整合為集中式的聯合目錄資料庫。同時,原本的各機構資料庫仍保持獨立運作,不因製作聯合目錄而更改系統設定或增刪後設資料欄位,因為數典計畫中的各個分項計畫、機構計畫、子計畫之間,是互相合作而非上下層級的關係。

 

  正因如此,建置集中性的數典聯合目錄資料庫,必需花費相當多的時間進行欄位對應、規劃瀏覽架構、資料匯出與匯入方式……等等方面的聯繫。這是一項龐雜但重要的工作。

 

九十一年度到九十四年度的回顧

 

  建置數典聯合目錄的工作,由「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_內容發展分項計畫_聯合目錄系統建置子計畫」負責,自民國91年度開始執行。當時,將各種不同系統、不同欄位的資料庫整合為一個集中式資料庫,國內極少既有的相關經驗可供參考。歷年來的不斷摸索之中,終於逐漸確立了建置的模式。

 

  (一)九十一年度

 

  1.計畫主持人:陳昭珍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團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發展分項計畫、「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技術研發分項計畫

   3.協助參與:國立台灣大學、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及中央研究院

 

  在草創初期,數典聯合目錄舉辦了「聯合目錄系統說明會」,宣布以OAI(Open Archives Initiative)技術為架構,並預計將建置系統雛形。同時,面對每個機構與計畫所建置的不同資料庫,也面臨了許多挑戰,例如:如何連結各典藏單位資料庫?如何透過後設資料擷取數位物件?如何設計資料服務端介面?……等。

 

  (二)九十二年度

 

  1.計畫主持人:楊美華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團隊:國立政治大學、內容發展分項計畫、技術研發分項計畫

   3.協助參與:國立台灣大學、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及中央研究院

 

  第二年主要任務,是研訂《聯合目錄系統需求書》,著手建置聯合目錄系統原型(prototype),訂定15個欄位的「都柏林核心集」(Dublin Core)為聯合目錄的共通欄位,並確立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標示語言)與 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文件型別定義)資料輸入格式。九十二年度結束前,已經開始進行250筆的資料匯入,以測試與系統修正。此時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各子計畫匯入資料至數典聯合目錄的過程中的溝通、共識、工作分配等細節的確認。

 

  (三)九十三年度

 

  1.計畫主持人:黃銘崇副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團隊:內容發展分項計畫、技術研發分項計畫

   3.協助參與:國立台灣大學、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及中央研究院

 

  自數典計畫進入第三年度起,數典聯合目錄以理解各個機構與計畫的內容產出為前提,進行各資料庫的對應欄位,並推動內容發展之各主題小組確認分類瀏覽的架構;同時主動增加與各計畫的聯繫次數,每次主題小組會議皆派員到場瞭解狀況;製作數典聯合目錄手冊,詳細說明各計畫匯出資料時的具體步驟。在以上工作的基礎上,完成了聯合目錄系統正式版的建置。

 

  至九十三年度計畫結束前,數典聯合目錄系統已收錄27萬筆資料,但各計畫所產出的內容也逐漸增加,更需加快腳步與各計畫溝通,協助其進行匯出。另外,在系統功能與網頁介面上,也仍需要逐步加強。

 

  (四)九十四年度

 

  1.計畫主持人:劉錚雲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團隊:內容發展分項計畫、技術研發分項計畫

   3.協助參與:各機構計畫與內容開發公開徵選計畫

 

  這個年度的工作,除了持續匯入資料(目前已有120萬筆)、針對部分計畫的匯出工作進行技術協助、進行欄位比對與確立分類架構之外,也必須處理各資料庫收錄時所產生的各種顯示、字碼的問題;同時,也加強字串查詢功能,剔除系統錯誤;另外為了增進以滑鼠點選瀏覽的可看性,開始試驗新的分類方式,例如時間分類瀏覽、地理分類瀏覽、具有特色的藏品以「熱門關鍵字」的方式加以整理……等等。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總計畫的「公共展示系統」也開始建置,數典聯合目錄因而提供所收錄的龐大資料與系統運作經驗,作為公共展示系統的基礎。為了提昇使用率,我們也與商業搜尋引擎Yahoo!奇摩討論合作方式,使數典聯合目錄能被一般使用者接受。

 

  新年度的挑戰與期許

 

  在新的年度,數典聯合目錄即將公開展示,直接面對社會大眾,因此在技術方面,我們將繼續提高檢索效度、改善使用者介面方面,將投入更大的努力,並且提高系統穩定度以支撐更大的網路流量。

 

  在組織架構方面,數位內容與數位技術將更緊密的結合,使展示、功能開發都有更靈活的表現,也將考慮的計畫延續的問題,規劃系統後續維護的方式。

 

  而在藏品數量持續增加的趨勢之下,數典聯合目錄也應以豐富的內容為後盾,有更多的展示、研究等方面的產出,同時配合更大規模的推廣工作,使數典計畫的成果能透過聯合目錄系統,更廣為社會大眾所知。

 

  數典聯合目錄計畫歷經不同的工作團隊,執行了四年之久,終於稍具成果。未來,希望在數位典藏的聯合目錄之中,能涵蓋更多采多姿的藏品,更豐富多樣的知識內容,提昇網路世界的質量。

「台灣史前文化」之介紹

發表日期: 2008-05-27, 點閱數: 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蔡欣芸

 

  在之前做過「台灣漢人村莊社會文化傳統資料庫」的介紹後,接著我們繼續介紹「台灣研究網路化」計畫中,「文化類型」下的「台灣史前文化」之介紹

 

  早在漢人移民台灣之前,台灣就已有人群居住,像是台灣的原住民族早在史前時代就就遷移來台,各民族在不同時間先後來台,在不同的區域裡,發展自己的文化。

 

  台灣在史前時期原與大陸相連,在地理位置上處由大陸南下或由菲律賓北上的必經之地,各民族在不同時間先後來台,在不同的區域裡,發展自己的文化。在這個系統中,主要可以文化的發展過程及遺址二方面來說明:

 

一、依文化的發展過程,可分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以及鐵器時代等幾個階段。

 

 1.舊石器時代晚期:以長濱文化為主,主要遺址有八仙洞和小馬洞穴遺址。

 

 2.新石器時代:

  (1)早期

   這個時代的代表是「大坌坑文化晚期」,主要的遺址有卑南遺址文化層的下層、月眉Ⅱ遺址等。

  (2)中期

  考古學者尚未決定代表文化的名稱,目前暫時稱為「繩紋紅陶文化」。主要遺址有小馬洞穴中層、漁橋、鹽寮、老番下層等。

  (3)晚期

   東海岸的繩紋紅陶文化演變為三個地方性類型文化:卑南文化、麒麟文化、花岡山文化。主要遺址依照不同文化底下又有各自所屬的遺址。

 

  3.鐵器時代

   屬於這個時代的文化為靜浦文化,重要的遺址有靜浦、水璉、富南、小馬洞穴遺址上層等。

 

二、遺址部分

 

  將台灣東部海岸在史前時代所遺留的遺址做一一介紹。相關遺址包括:嶺頂、水璉、新社、貓公、靜浦大片園、奇美、八仙洞、忠勇、八桑安、白守蓮、麒麟、東河遺址群、泰源、都蘭、富山遺址群等。

 

  這個網站的介紹較近似於針對一般社會大眾做台灣史前文化的知識推廣,介紹內容較為淺顯易懂,但相對的資料內容就較不深入。此外,雖名為台灣史前文化,但較針對台灣東部海岸的史前為文化作介紹,台灣其他地區的史前文化幾乎沒有提及,這是較為不足之處,容易造成一般社會大眾誤解台灣史前文化僅有東部海岸有發展出文明來。

 

  就網站結構來說,此網站的結構較不明確,容易讓人造成混淆,許多深入的介紹隱含在文中的的超連結字串當中,層級的概念不夠明確,很容易令使用者在網站中瀏覽時迷路(可見下面圖表說明),未來若有需要做網站改版或許可做為參考。

  

公開徵選計畫參訪心得紀要Ⅱ—鹿港龍山寺大木作數位典藏計畫

發表日期: 2008-05-27, 點閱數: 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許雅婷

 

  數位科技君臨一切知識領域的今日,仍有許多人文學者質疑數位化的必要性,甚至下意識抗拒學習、認知,以為運用科技人才,甚或支使工讀生或助理、學生代為操作便可。這樣的觀念底下,其實已經和時代嚴重脫節。當學生已經可以在家查遍各類珍貴資料同時,教授雖然可以安坐桌前,等待助理送來需要的書籍,但仍必須親自翻閱,時間上的耗費已不可相比擬。

 

  更嚴重的是,實體物質在歲月流逝當中,無可避免的因為天災人禍而日漸損毀,即使如何嚴密的保護,總難逃灰飛湮滅的一天,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屢見不鮮,無論是大火中付之一炬的阿房宮及珍貴典籍、隨著唐太宗長眠昭陵的蘭亭集序、幾度興修又傾頹的黃鶴樓…。小至珍玩、大至建築,各種文物陸續在不同因素的影響下消逝,如果不及時以數位科技典藏,恐怕都將成為時代更迭中的一則傳說。

 

  這樣的感受在參訪「鹿港龍山寺大木作數位典藏計畫」中特別明顯。

 

  參訪當天,走進修復中的鹿港龍山寺,彷彿來到一座興建中的廟宇,滿地屋瓦堆疊,樑柱橫陳。經工地主任大致解說施工方法及進一步詢問,得知目前許多樑柱內部均灌注水泥,或以原柱挖空,柱體中間加強鋼筋;由於號稱以古法修復,因此上樑時,最擔憂樑柱之間無法密合,但這樣的情形卻時常發生,由於上樑頗為耗時費功,因此一旦無法順利接合,工人便以榔頭敲擊,樑柱損傷在所難免。

 

  過程中,一眼瞥見大殿柱體上貼著封箱膠帶,原來這是工人為了對齊及註記所做的記號。然而柱上書法已有數十年歷史,這樣一貼一撕之間,剝落、褪色已無可避免。更讓人心疼的是,雕工精細的斗拱、細膩繽紛的傳統彩繪,全都未經保護,拆下、編號之後,即隨意放置地面或架台,損傷一眼即可預知。

 

  鹿港龍山寺於乾隆年間興建之後,均因嚴重地震帶來的傷害,幾翻修整。但如今這樣的情形下,重建到底是龍山寺之福或浩劫,實難評估,當地文史工作者即宣稱「龍山寺未毀於九二一,卻毀於重建工程」。

 

  龍山寺重建的最後一年,「鹿港龍山寺大木作數位典藏計畫」聯絡人—鄭明裕建築師,因拜師學習大木作技巧,發現機會難得,因此申請「數位典藏內容開發公開徵選計畫」,於工地搭建簡便的臨時攝影棚,以數位相機拍攝拆解下來的大木作,試圖保存龍山寺大木作的面貌,進一步記錄建築本體重建的過程。

 

  然而本計畫執行過程中,尚須配合龍山寺原本的重建速度,因此僅能以搶拍方式,就地簡易攝影,針對重建過程也無權置喙。所得圖片自然不如一般文物在攝影棚中拍攝所得,那麼清晰美觀。

 

  「數位典藏」的概念如能深植民眾腦海中,則重建之初,便應該同時著手數位化的工作,重建工程與數位典藏兩項工作並進,不但可避免工程中對寺廟本身無法挽回的損耗,更可完整保存重建工程的實際記錄,作為來日古蹟修復的參考。相信對於相關研究而言,都是很珍貴的資料。

 

  誰說數位科技對於人文領域不重要呢?如果人文領域及早具備這樣的知識,及早規劃相關工作,相信鹿港龍山寺的耗損就不會那麼無法挽回,甚至有朝一日,數位技術純熟、發達,還可按圖索驥,看著照片依樣畫葫蘆,復原原有的彩繪模樣呢!

知識網

發表日期: 2008-05-27, 點閱數: 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研究助理 陳柏伸

 

 

  處在二十世紀前現代社會的學者,為了找尋相關的研究題材,紛紛至圖書館蒐集大量的資料與文獻,以進行分析與辨讀。不過,當代圖書館提供的資源始終無法跟上出版業者的腳步,又或者因為圖書館館藏量不足以供應的情況下,流失更有用、更重要的資料已是稀鬆平常之事。相形之下,現今的學者只需上網及動一動滑鼠,便可穿梭在各大圖書館的網站中,輕鬆自在地擷取想要的資料,即可完成找尋資料的任務。

 

  事實上,早在電腦及網路普及前,就已經有學者勾勒出數位圖書館的藍圖,其中包括線上百科全書、知識庫、電子書、電子圖書館、未來圖書館等議題。以下簡單列出其發展歷程:

 

  1938年,英國科幻小說家H.G. Wells出版一本關於未來知識與教育之論文集,並命名為《World Brain》,其中有一篇文章是描述全人類的知識如何以網路匯集成一個資源庫,讓全世界的人們能共用。

 

  1945年,俗稱資訊科學之父Vannevar Bush在《The Atlantic Monthly》中發表一篇名為「As We May Think」的文章,他提出一台Memex系統的架構,它除了具有儲存知識或訊息的功能外,亦可進行資訊上的檢索。

 

  1965年,J.C.R.Licklider在其著作的《Libraries of Future》一書中提出以電腦為圖書館架構的概念。同年,超文字、超媒體的先驅Ted Nelson創辦「仙那度計畫」,其目的是任何人可以使用超文字的特性發表言論,並從中擷取資訊而不須由原作者之同意。

 

  1971年,Michael Stern Hart有鑑於早期文獻保存的信念,創辦「古騰堡計畫」,其目標是將公共財的文學作品製成電子書的形式,並免費分享給網路的使用者。

 

  1975年,Roger W. Christiany在其著作的《The Electronic Library》一書中提出未來圖書館的館藏發展將朝向電子自動化。

 

  1978年,F. Wilfrid Lancaster在其著作的《Toward Paperless Information Systems》一書中更指出未來將會是一個虛擬電子型態的社會。

 

  檢視1980年前的文獻,許多熱門的研究議題至九零年代仍持續發展中,例如網路資訊聯盟(Coalition for Networked Information, CNI)在1990年提倡建立虛擬圖書館(Virtual Library);美國參議員Al Gorey於1992年提出的法案,包括數位圖書館(Digital Library)一詞的說法,以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計畫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ARPA)與美國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在1993年發布的「數位圖書館先導研究計畫」(Digital Libraries Initiative Research Project)。

 

  綜合上述的觀點,我們可以歸納出現今是數位的時代,人類的知識可藉由網路的傳輸性及網頁的連結性,構成一個知識網路在分享的模式上。全球資訊網的創造者Tim Berners-Lee在《Weaving the Web》一書中闡述到全球資訊網是基於幫助全世界的人們一同工作所建立的協定,並從中傳送其資訊與知識,使人們能自由地使用資訊和分享知識,而這正是網際網路發展最重要的精神所在。

數位內容檢索平台之比較—以日本、加拿大及國內數位典藏計畫為例

發表日期: 2008-05-27, 點閱數: 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缺圖]

秀華 

 

  地球誕生至今已有四十六億年,人類有歷史記載以來也有六千年的歷史,不管是地球或是人類在時間的洪流中,留下自然與文明的紀錄,也使現世生活在藍色星球上的人們,擁有可作為心靈依託的無價之寶,但卻因為人類間紛爭、貧窮及所產生的污染,導致自然生態的失調與文物遺產的消失。為了能保護這些地球與人類的共同資產,世界許多國家都積極推展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除了正視實體文物、生態環境的保存外,另外利用科技些至寶加以數位化保存,並透過網際網路,製作文化遺產的展示平台,讓世界更多的人了解文化遺產保存的重要性。

 

  以下茲以國內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數位典藏聯合目錄」、日本「文化遺產?????(Cultural Heritage Online)」及加拿大遺產資訊網(The Canadian Heritage Information Network,CHIN)下的「加拿大虛擬博物館(The Virtual Museum of Canada,VMC)」等檢索平台,以該國著名的人物為例,進行關鍵字搜尋,針對所顯示的結果頁面作簡單的比較與介紹。

 

一、數位典藏聯合目錄:

 

  此平台建置目的在彙整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項下,各計畫之近百個資料庫的成果,希望藉由這樣的介面,讓使用者能簡易搜尋到所有計畫之基本藏品資訊,並可連回原單位資訊更多的展示頁面。檢索方式包括以文物內容主題、時間、地理分布及典藏單位來進行。

 

 

  關鍵字以「康熙」為例,此平台所先顯示的清單,包含該筆資料的文字描述,若有圖片,同時也會將圖片顯示,因該平台內資料筆數相當多,若採關鍵字的方式搜尋,容易使清單中的資料過多,但該平台另外有將關鍵字所搜尋到的資料,以其所屬類型作分類,供使用者更方便去找尋所需的資料。

 

二、文化遺產(Cultural Heritage Online):

 

  由日本文化廳、總務省所推動的線上文化遺產檢索平台,利用時代、文物類別、地區等方式,檢索日本境內國家、地方指定文化財,以及列為世界遺產的文物。就文物類型來分,則包含有書畫、器物、民俗、建物、傳統藝術、技藝、考古遺物遺跡、名勝、天然紀念物(動物、植物、地質礦物)等有形、無形文化遺產,將參與之日本國內美術館、博物館等單位列為文化財的文物做聯合檢索。

 

 

  以「豐臣秀吉」為關鍵字進行搜尋,可搜尋與該關鍵字相關的所有文物類型的資料,資料清單是顯示圖片的方式呈現,並且在清單下方列出與此關鍵字關聯的其他關鍵字。

 

 

  在進入詳細資料的說明頁面,除了圖文及文字的介紹外,還可連回原收藏單位的資料庫,以及相關書籍的介紹。並且在該介紹頁面下方再顯示與該筆文物品名相關的文物圖片,提供使用者另外一種關聯的檢索方式,此部分對於不熟悉文物的使用者來說,是個很方便找到更多相關資料的呈現方式。

 

 

三、加拿大虛擬博物館(The Virtual Museum of Canada,VMC):

 

  該網站內包含加拿大境內博物館、畫廊、動物園等自然、人文類型,1,123個公私立收藏單位的局部藏品展示。在一般展示特展(VMC Exhibits)與藝廊(Image Gallery)的介面上,是依藏品表現的主題分為「藝術與休閒(Arts and Leisure)」、「歷史與社會(History and Society)」、「科學與自然(Science and Nature)」、「運輸與工業(Transportation and Industry)」等四類,舉例來說,不同呈現方式的物件,如器物、繪畫,他表現的內容都有人物,則都會歸類到「歷史與社會」的細項中。

 

   以「Queen Victoria」搜尋,首先會顯示該網站內各功能項下,與「Queen Victoria」相關的資料筆數列表,使用者再依需求選擇欲瀏覽的部分。

 

 

  以選擇「藝廊(Image Gallery)」為例,與日本文化遺產?????網站一樣,所搜尋到的資料先以圖片的方式列出清單,再進入比較詳細的資料。但可惜的是,每個品項僅能連到該收藏單位介紹,並無法連回原收藏單位的資料庫中。

 

  就身為一個非某項典藏品專門領域的使用者來說,在檢索資料時,最不容易就是使用關鍵字查詢,也因此這三個平台都有另外以時間、物件類型、物件主題內容…等等的方式,將典藏品作分類,方便初次或非專業的使用者進行查詢,而在上述文中也提到,在日本「文化遺產?????」網站,更進一步提供使用者關於該資料之相類似之關鍵字、書籍及典藏品資料,這可幫助使用者更為廣泛去收集資料,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使用者也不易迷失在網站之中,筆者認為這非常值得去效法之處。此外,在搜尋清單的顯示上,雖然節錄典藏品敘述文字,可以加強對物件的說明,但一般來說圖像會比文字更引人注意,或許可考量以圖像為主、文字為輔的方式來呈現搜尋清單。

 

  為配合藏品性質與類型,各平台所呈現的方式也有其優缺點,但不管如何,大家都是為了保存文化遺產在作努力。希望有朝一日,分佈於世界各國資料庫的數位檔案,能以一平台便可查詢到各國的資料,如此能將世界遺產的資訊,讓更多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易於去接觸與了解,以真正達到珍貴文物為人類共同資產的理想。

維基百科之簡介與現況

發表日期: 2008-05-27, 點閱數: 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助理˙曾欣怡

 

  維基百科(Wikipedia,中文版網址:http://zh.wikipedia.org)是維基協作系統 (Wiki collaboration system) 的簡稱,它是一種以Web為基礎的超文件應用系統,支援社群導向的協同寫作方式。其具有使用方便及開放的特點,可以幫助人們在一個社群內共用某領域的知識,因而被視為一種自由、免費、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不需要學習艱深的程式語言,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網路來編輯和使用其中的任何文章及條目;所有對條目內涵增減的貢獻者一概無給,而從Wiki中下載內容也一概無償。

 

  1995年,Ward Cunningham為了方便社群模式的經驗交流而創建了全世界第一個Wiki雛型,便是Wiki的支援技術。在建立這個系統的過程中,Ward Cunningham創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稱,「Wiki」這個詞於夏威夷語的「Wiki-Wiki」,原意是指「quickly」(快一點)或「informal」(非正式)之意。維基百科的英文正式版本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創始人是Jimmy Wales、Larry Sanger,中文維基百科直到2002年10月才真正出現第一個條目,從建立的那天開始就是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共用,全世界的華文使用者共同在中文維基書寫詞條,部分人還建立了閩南語維基和粵語維基。

 

  維基頁面的格式非常自由,維基百科所採用的軟體版本是由Clifford Adams編寫的第一版UseModWiki。2002年1月,維基百科開始在PHP wiki軟體上運行,並使用MySQL資料庫。Magnus Manske後續為維基百科專門寫了很多功能,使之進階到第二版;2002年6月後,Lee Daniel Crocker幾乎重新改寫的第三版開始運行。目前所用軟體稱作MediaWiki。

 

  維基剛開始時,只有31筆資料,整體而言,維基正以每天2千個新詞條的速度成長。其中最多的是英文,共有26萬多筆、德文也將近十萬筆,都超過市面上的大型百科全書。而日文、義大利文、波蘭文、西班牙文、瑞典文、丹麥文、荷蘭文、世界語(Esperanto)及中文也都超過一萬筆,目前已擁有120種語言的版本,200多萬個詞條。雖然由於各種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內容都不盡相同,造成跨語言的資訊交流成為維基百科的一大弱點,但是無論是哪個語種的維基,未來將朝向成?所有人都能免費使用和受益的公共資源系統邁進。

 

  常有人質疑維基百科的權威性,即使維基的網站必須經由註冊認證後才能在此編輯,但是很難保證其組成份子是各個領域的權威人士;既然編輯上也不受限制,那也就更不能保證資訊的有效性,品質也良莠不一,維基百科上甚至還有「免責聲明」,交代「在這裡找到的內容並沒有任何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專業人員在維基百科上對內容的完善性、正確性或可靠性進行必要的審查」、「維基百科不能保證無論以什麼方式在這裡找到的信息的有效性」。事實上,維基百科的目的是保持它的文章客觀,以更公平的角度來呈現一個議題所有的觀點,試圖以其開放性擺脫傳統百科全書所可能有的預設立場;維基百科是一部不斷演化的百科全書,參與者(一般稱為維基人或維基百科人)所擁有的不同意識形態與背景,可以讓彼此的衝突指向一種最大限度的全面客觀,這是一個社群式的協作產物,需要達成群體的共識。而每次修改的歷史記錄都會被完整地保留下來,維基人可自行搜尋這些歷史遺跡,它和電子佈告欄系統(Bulletin Board System,BBS)不一樣,不能輕易刪掉,不能一味否定。對於選擇這些多元的不同解釋方式,最終的權力就在維基人自己手裡。

 

  維基百科做為一種完全開放的知識生產與傳播方式,體現了一種多元性、平民化和非權威主義,也被認為是網路民主化的象徵,業餘的寫手也有可能發出權威的宣言,並讓上百上千名公眾審查;簡單方便的編輯與操作方式,使得維基百科的參與對象不受到限制,對於有志於從事知識傳播的人而言,維基百科等於是提供了一個技術完備的介面讓他們大展身手。對於搗亂者的管理,也是任何維基人都可以提出抗議,讓這個惡意的破壞可以接受公評。

 

  基本上,維基百科是一個不存在利益的地方,它拒絕廣告、使用自由軟體基金會的GNU版權協定(GFDL,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一旦新增或撰寫詞條內容,成功上傳之際,就等於放棄了這個內容的著作權,知識將成為共享的、可驗證的。維基人自行相互監督維基百科的機制,無償和無給的供需制度,讓維基百科像一個資訊自由化的網路烏托邦,一如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毛慶禎所言,知識不再被少數人壟斷,任何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但是個人提供的知識是否被接受,則由社會來判斷。「權威」的意義,將因此而重新定位,因著個人書寫而建立起來的維基百科能夠這樣有系統地描述全面性的解釋、不流於flaming,在百家爭鳴的網路世界中,不啻是個奇蹟。

電子商務模式之淺談

發表日期: 2008-05-27, 點閱數: 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陳亞芳94.11.23

 

  日新月異的資訊科技帶給人類許多便利,無論是個人、組織或企業,無不急切的學習創新,深怕一個閃神就被遠拋在後,資訊科技能夠化繁為簡,更是為我們帶來相當大的益助。何謂『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它的範圍除了企業之間電子資料交換(EDI)外,還包括商品研發、行銷、廣告及售後服務,傳送的內容除了商業表單文件之外也可以包括圖形、聲音影像甚至動畫。電子商務的內容範圍非常廣,不單只是商業交易,尚包括各種電子化的服務、遠距教學、電子銀行……等。

 

電子商務大約可分為下列幾種模式:

 

一、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模式(B2B)─Business to Business

 

  此模式之下又可細分為垂直和水平模式,所謂垂直的B2B指的是大企業與其較小規模之公司往來或者是有母子關係之企業,例如:台塑相關企業(www.e-fpg.com.tw),而水平的B2B則是指規模相當或是無母子關係之企業之間的互動行為。

 

二、企業對個人(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模式(B2C)─Business to Customer

 

  此種模式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即「線上購物」,也就是上網買東西,B2C就是利用網際網路,透過網頁將商店虛擬化以提供消費者在線上購物的服務。像是大家熟悉的亞馬遜書店(www.amazon.com),此模式不但提供消費者另一

 

  種購物選擇,也替企業開出了另一條行銷管道。

 

三、顧客對企業的電子商務模式(C2B)─Customer to Business

 

  傳統的購物行為都是由企業將所生產的產品賣給消費者,企業有較多的自主權,而C2B的模式則是由消費者要企業生產符合其需求之產品,再由消費者購買,即消費者握有較多的自主權,此種模式可說是以消費者為導向的行銷模式。

 

四、消費者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模式(C2C)─Customer to Customer

 

  此一模式相信各位一定不陌生,讓消費者提供想要出售的商品或服務給予其他有需求之消費者,就如同大家所知道的eBay拍賣(www.ebay.com)、雅虎奇摩拍賣網(http://tw.bid.yahoo.com/)這兩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屬於C2C的電子商務公司。

 

五、企業對企業員工的電子商務模式(B2E)─Business To Employee

 

  在此模式下,產生了「員工關係管理」,透過坊間的報導,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知名企業都設立有大小不一、功能不同的B2E入口網站,它的應用層面分成3大類:營運流程上線、人力資源管理上線,以及員工服務上線。公司可將以往的經驗以問答的方式建立於資料庫,新加入的員工可以從公司入口網站查詢並參考解決方法,員工亦可透過其入口網站完成一些行政方面的事務,例如:請假、費用申請…等,甚至是連結生活上的需求,提供員工線上購物可享優惠。例如:台塑購物網(www.fpgshopping.com.tw/ )

 

  網路公司想要成功,絕對不可忽視對於主機的選擇、軟硬體的購置、機房的選擇和安置工作,到財務規劃與行銷業務的推廣計劃等各方面,必須有相對應的配套制度才能因應進入網路時代的階段性目標。

紐約公共圖書館(中曼哈頓分館)─線上圖像資料庫分析

發表日期: 2008-05-27, 點閱數: 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高鈺茹

 

一、資料庫背景簡介

 

  「線上圖像資料庫」(Picture Collection Online, PCO)是紐約公共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 NYPL)近年來執行的影像數位化計畫之一。網站內的圖像主要來自中曼哈頓圖書館(Mid-Manhattan library, MML)的館藏。

 

  中曼哈頓圖書館位於紐約曼哈頓島繁忙的第五大道與40街交接處,是紐約公共圖書館的分支之一。其圖像資料庫(Picture Collection, PC)成立於1914年,主要收集了過去3 個世紀與美國、紐約有關的歷史、藝術與教育圖像資源,如相片、廣告、報紙、雜誌、相片、繪畫、插畫等。各知名商業藝術家、插畫家、時尚設計師、景觀設計師、電影藝術指導、及紐約師生的作品也都收藏在其中。

 

  特別的是,這些圖像資料在使用上大多不受著作權的限制,而且可以像一般書籍一樣供讀者外借使用。儘管現今影印機與數位相機的使用已相當普及,但是這些館藏圖像的借閱使用率,卻逐年增加。根據統計,於2001年一年內,便有36萬張圖像被借出使用。

 

  資料庫的圖像除了被使用在教學課程裡與研究工作上之外,更有許多創意工作者藉由圖像資料庫的蒐藏獲得了大量的資訊與靈感發想。例如電影《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 2002)裡所描繪的十九世紀紐約「五角地」(five points)貧民世界的場景,以及在比爾‧毛鵝絲(Bill Moyers)的系列影片「美國夢:華裔經歷」(Becoming American: The Chinese Experience)裡關於中國移民的形象等,都取材自資料庫內的圖像資料。

 

  為了滿足廣大使用者的需求,紐約公共圖書館獲得博物館與圖書館服務學院(The 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 IMLS)的協助,於2002年9月12日成立「線上圖像資料庫」。目前資料庫內已建置了三萬多張的數位影像圖片供民眾搜尋使用。

 

  

公開徵選計畫參訪心得Ⅰ

發表日期: 2008-05-27, 點閱數: 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雅婷 

 

  近來接連走訪台北縣市之外的公開徵選計畫,尤其以第一年執行數位典藏為主要對象,包括與東海大學建築系合作的「鹿港龍山寺大木作數位典藏計畫」、台東水試所東部分所的「台灣東部海域魚類標本之數位典藏」計畫、澎湖科技大學的「數位典藏—澎湖的石滬形式與文化」計畫,除了希望能經由實際走訪這些計畫,更深入瞭解計畫執行狀況之外,同時也期盼能透過相關技術人員直接指導,更清楚的解決公開徵選計畫執行困難,或是提供更迅速更簡便的技術方法。

 

  參訪中發現,本次雖均為北部縣市之外的計畫,但因該知識領域的學術生態不同,而有了不同的執行情形。

 

  在上述單位當中,以水試所東部分所的「台灣東部海域魚類標本之數位典藏」計畫,執行情況較為理想。

 

  該計畫主要執行人員江偉全博士(約聘助理研究員),原為動物主題召集人邵廣昭所長學生,因此由邵所長得知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積極申請加入內容開發公開徵選計畫工作行列。

 

  並於計畫通過之後,得到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原中研院動物所)的技術支援,直接吸收既有的數位化經驗(包含設備、流程、數位資料處理等)。

 

  水試所更於該計畫通過後,補助約為國科會提供經費之五~六倍,投入數位化工作之前的相關設備(標本櫃、標本館相關設備、攝影器材等)。

 

  更經參訪得知,該計畫已預定於第三季工作結束後,將資料匯入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第四季則將更完整的數位化資料匯入數位典藏聯合目錄系統當中。

 

  江博士更透露一項有趣的訊息。目前於台灣各公立單位之魚類研究人員,大半均為邵廣昭所長學生,彼此間除了相互支援各類資源之外,更具有學術研究的良性競爭,於數位化工作上亦然。

 

  動植物主題向來發展均較其他主題迅速,該主題特質—合作、開放—功不可沒。每次動植物主題小組開會時,各計畫除了派遣助理或實際工作人員到場,計畫主持人更親自報告每一季工作進度,並共同討論動植物主題當中所遭遇的各項問題,也因此在相關資訊傳播上無遠弗屆,即使本國家型計畫未能至台灣東部舉辦「數位典藏公開徵選計畫說明會」,亦能使水試所東部分所得到本訊息。

 

  此外,該領域之開放性,也有利於數位化工作的執行與整合。動植物主題於91年計畫執行初期,經過激烈討論後已完成兩項主題小組的共通後設資料,資料交換非常便利性。

 

  動物主題之開放性則更為明顯,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動物所)「臺灣動物相典藏之研究:臺灣貝類相之數位典藏」、國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所「臺灣大型甲殼類標本之數位典藏(Ⅱ)甲殼十足目長尾類」(92-93)、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台灣東部海域魚類標本之數位典藏」(94~)等計畫均直接使用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原動物所)「臺灣動物相典藏之研究:臺灣魚類相之數位典藏」計畫之網頁及資料庫。

 

  此外,由於目前數位典藏聯合目錄及生物多樣性中心均可非常方便的交換資訊,因此更帶動生物學界數位化風潮。以水試所東部分所為例,水試所總所甚且補助該計畫六倍左右的經費,以便於該計畫建立合乎標準的標本館。

 

  經過數位化後之資料,更將全數匯入生物多樣性中心以及聯合目錄,該領域之資源交流將更為便利。因此相關單位均期盼能夠加入數位典藏「動物主題小組」。

 

  由上物情形可得知,主題小組召集人如為該領域具領導地位學者,並積極推動本國家型計畫整合情形,採取開放性姿態協助該主題項下各計畫,則該主題小組的發展自是更為蓬勃活潑。

Mineralogy Database與國內礦物標本資料庫之比較

發表日期: 2008-05-27, 點閱數: 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林慧菁94.11

 

網址:www.webmineral.com

建置者:David Barthelmy

 

  Mineralogy Database 在2000年完成,並對外開放使用,內含4,442種礦物資料,可說是目前較受青睞的礦物資料庫之一。使用者可透過不同的搜尋管道,包括礦物之結晶系統、X光繞射、化學組成、物理及光學特性、Dana氏分類法、Strunz分類法、字母順序、晶體化學分類等,查詢相關資料。

 

  資料庫是由David Barthelmy個人建置,並由Dr. Anthony Kampf and the Los Angeles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John Wiley & Sons, Inc.、Steffen Weber等單位提供贊助。資料庫內容建檔完整、欄位詳盡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標準,對於 4,442種礦物的物理、化學特性描述詳細,分類查詢功能健全,且資料不斷更新、方便查詢,乃是該資料庫的最大特色。

 

  目前執行礦物標本數位化的單位有「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與「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其蒐藏之標本不乏國內外珍貴礦物,而這兩個單位所建置的資料庫與Mineralogy Database有很大的不同。科博館與臺大地質系所建置的資料庫主要為推廣地質科學教育,因此內容偏重生活化的介紹,數位化之標本也以本土礦物為主,國外礦物為輔。Mineralogy Database則屬較學術性的資料庫,適合專業人士查詢使用,數位化之標本則包含世界各地之礦物。

 

  在資料庫內容呈現上,Mineralogy Database與國內礦物相關數位化計畫所建置的網站有很大的不同,Mineralogy Database是以學術的角度呈現網站內容,包括許多化學組成公式、專門的分類法等等,而國內計畫則是以普及、推廣礦物知識,以及協助各級學校、機構之教學和研究為目的。

 

  在數位化平面影像之解析度方面,則是科博館以及臺大地質系的計畫較佳,尤其是臺大地質系的「放大」與「細部」瀏覽功能,讓使用者可清楚看到礦物細部的紋理;而3D環物影像方面,Mineralogy Database是以動畫方式呈現礦物的影像,國內則是運用3D環物攝影方式將礦物的環物影像呈現於網站上,此種呈現方式對於一般使用者較具有吸引力。

 

  雖然Mineralogy Database與國內之計畫建置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優點是值得國內數位典藏計畫學習的,例如完整的後設資料欄位、內容描述詳盡、查詢功能完整等等。建置一個完整的資料庫,需要花費很大的心力與時間,期望國內的數位典藏計畫在兼顧展示與教育的功能之下,能夠展現礦物的多樣化特性,進而引領一般大眾走進美妙而奧秘的礦物世界。

 

參考資料:

 

〈地質學主題小組整合概況〉,《2005自然物標本與生物多樣性資料庫整合國際研討會暨Species 2000亞太地區論壇》,2005。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典藏數位化計畫http://ndap.nmns.edu.tw/theme.jsp?SubPlain=g&SubPlainName=地質學。

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典藏數位化計畫http://nadm.gl.ntu.edu.tw/nadm/main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