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傳統大木司阜許漢珍技藝暨作品典藏計畫 - 詳細資訊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列印 列印 , 轉寄 轉寄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8
結束年份:
99
地理經度:
120.216
地理緯度:
22.997
機構名稱:
國立成功大學
部門名稱:
建築學系(所)
計畫名稱:
傳統大木司阜許漢珍技藝暨作品典藏計畫
主持人:
徐明福
共同主持人:
林宜君
郵遞區號:
701
聯絡地址:
臺南市大學路一號
聯絡電話:
(06)2757575轉54151
聯絡人:
林宜君
機構類型:
學術單位
地區:
南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藝術與圖像 地圖與建築 生活與文化
分布年代:
日治時期(1895-1945) 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許漢珍,大木司阜(司傅、師傅),寺廟
簡介:
本計畫之典藏對象為許漢珍大木司阜技藝生命史。依據既有文獻的基礎調查研究成果顯示,許漢珍司阜作品類型係自四○年代(1953)半獨立執業至晚近時期(2006)營建歷程,廟宇建築可歸類為傳統木構造類型、壁擔楹構造類型、RC 柱樑系統與傳統木構架混合構造類型、RC仿木構造類型、現代RC柱樑構造類型等五大類別,總數計有67座。鑑於傳統司阜日益凋零避免傳承遺憾,本計畫擬以把握現有資源進行典藏建置工作。
許漢珍司阜(1929~)匠藝沿襲父執輩,始於日治時期活躍於傳統營建師系,已屆八十高齡,傳承迄今為臺灣傳統大木司阜第三代,具備建構人域(大木司阜)、場域(現存實體建築)、物域(文獻)條件,足以代表日治時期至戰後大木司阜空間思維與臺灣廟宇建築空間類型基礎史料。

計畫主持人徐明福教授與研究室同學,多年來關注大木司阜相關研究,包括廖芳佳(2000)〈傳統大木匠師許漢珍廟宇作品之研究〉、陳翠慧(2007)〈運用3D雷射掃描技術探討台灣日治時期祠廟建築疊斗式木構架之尺寸計畫〉、李春藤(2008)〈傳統大木匠師許漢珍RC仿木構造作品之研究〉以及林宜君(2009)〈以數位方法再現臺灣傳統大木構架丈篙之可行性研究〉。故本案之執行計畫主要分項列為三部分工作:1.為許漢珍司阜親繪手稿、所藏圖面、丈篙等,該資料已整理完畢並獲得許漢珍司阜同意授權待數位化典藏;2.為許漢珍司阜營建生命史期間,其認為具備特殊性或價值性之現存廟宇建築予以實體數位化;3.以上述二項內容為輔,邀請許漢珍司阜至寺廟現場進行訪談及現場導覽口述史料影音典藏。故此,值此關鍵時期,若能以許漢珍司阜為題建構數位化典藏資料庫,不僅可保存臺灣戰後第一代大木司阜珍貴的第一手史料,並深化整合傳統建築營造者影像,對於廟宇建築的營建發展歷程、學術研究及未來3-D數位模擬導覽加值應用,亦具有積極之貢獻。

開放情形:
免費
館藏物件圖


永華宮重建(民國47年)

後甲關帝殿新舊構造

後甲北極殿(現代RC構造)

手稿

大統街元和宮(純木傳統構造類型)

許漢珍司阜作照(民國94年攝)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傳統大木司阜許漢珍技藝暨作品典藏計畫
其他資料庫名稱:
其他資料庫簡介:

更多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