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http://content.teldap.tw/index -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Posted By 陳 秀華 On 五月 27, 2013 @ 6:04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Posted By 陳 秀華 On 四月 30, 2013 @ 1:41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1.52
地理緯度:
25.02
機構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部門名稱:
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
[1]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主持人:
[2] 李勤岸
共同主持人:
[3] 楊允言
郵遞區號:
106
聯絡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聯絡人:
[4] 邱藍萍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北區
主題小組:
語言、語音與新聞
分布年代:
明清時期(1624-1895)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KCC-023-01.jpg
KCC_cover.jpg
KHKP_siong-phiN_001_巴克禮牧師.jpg
KHKP_siong-phiN_005_教會公報第一頁.jpg
KHKPsia.jpg
PHJTP_003_01.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白話字文獻資料館
計畫資料庫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Posted By 陳 秀華 On 四月 3, 2013 @ 12:18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1.52
地理緯度:
25.02
機構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部門名稱:
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
[5]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主持人:
[6] 李勤岸
共同主持人:
[7] 楊允言
郵遞區號:
106
聯絡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聯絡人:
[8] 邱藍萍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北區
主題小組:
語言、語音與新聞
分布年代:
明清時期(1624-1895)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KCC-023-01.jpg
KCC_cover.jpg
KHKP_siong-phiN_001_巴克禮牧師.jpg
KHKP_siong-phiN_005_教會公報第一頁.jpg
KHKPsia.jpg
PHJTP_003_01.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白話字文獻資料館
計畫資料庫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Posted By 林 彥宏 On 二月 20, 2013 @ 11:51 am In 活動快訊 | 4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1.52
地理緯度:
25.02
機構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部門名稱:
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
[9]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主持人:
[10] 李勤岸
共同主持人:
[11] 楊允言
郵遞區號:
106
聯絡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聯絡人:
[12] 邱藍萍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北區
主題小組:
語言、語音與新聞
分布年代:
明清時期(1624-1895)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KCC-023-01.jpg
KCC_cover.jpg
KHKP_siong-phiN_001_巴克禮牧師.jpg
KHKP_siong-phiN_005_教會公報第一頁.jpg
KHKPsia.jpg
PHJTP_003_01.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白話字文獻資料館
計畫資料庫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Posted By 楊文馨 On 一月 29, 2013 @ 4:28 pm In 會議訊息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1.52
地理緯度:
25.02
機構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部門名稱:
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
[13]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主持人:
[14] 李勤岸
共同主持人:
[15] 楊允言
郵遞區號:
106
聯絡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聯絡人:
[16] 邱藍萍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北區
主題小組:
語言、語音與新聞
分布年代:
明清時期(1624-1895)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KCC-023-01.jpg
KCC_cover.jpg
KHKP_siong-phiN_001_巴克禮牧師.jpg
KHKP_siong-phiN_005_教會公報第一頁.jpg
KHKPsia.jpg
PHJTP_003_01.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白話字文獻資料館
計畫資料庫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Posted By 楊文馨 On 一月 21, 2013 @ 5:40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1.52
地理緯度:
25.02
機構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部門名稱:
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
[17]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主持人:
[18] 李勤岸
共同主持人:
[19] 楊允言
郵遞區號:
106
聯絡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聯絡人:
[20] 邱藍萍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北區
主題小組:
語言、語音與新聞
分布年代:
明清時期(1624-1895)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KCC-023-01.jpg
KCC_cover.jpg
KHKP_siong-phiN_001_巴克禮牧師.jpg
KHKP_siong-phiN_005_教會公報第一頁.jpg
KHKPsia.jpg
PHJTP_003_01.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白話字文獻資料館
計畫資料庫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Posted By 楊文馨 On 十二月 28, 2012 @ 3:32 pm In 會議訊息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1.52
地理緯度:
25.02
機構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部門名稱:
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
[21]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主持人:
[22] 李勤岸
共同主持人:
[23] 楊允言
郵遞區號:
106
聯絡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聯絡人:
[24] 邱藍萍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北區
主題小組:
語言、語音與新聞
分布年代:
明清時期(1624-1895)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KCC-023-01.jpg
KCC_cover.jpg
KHKP_siong-phiN_001_巴克禮牧師.jpg
KHKP_siong-phiN_005_教會公報第一頁.jpg
KHKPsia.jpg
PHJTP_003_01.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白話字文獻資料館
計畫資料庫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Posted By 楊文馨 On 十二月 11, 2012 @ 11:03 a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1.52
地理緯度:
25.02
機構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部門名稱:
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
[25]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主持人:
[26] 李勤岸
共同主持人:
[27] 楊允言
郵遞區號:
106
聯絡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聯絡人:
[28] 邱藍萍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北區
主題小組:
語言、語音與新聞
分布年代:
明清時期(1624-1895)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KCC-023-01.jpg
KCC_cover.jpg
KHKP_siong-phiN_001_巴克禮牧師.jpg
KHKP_siong-phiN_005_教會公報第一頁.jpg
KHKPsia.jpg
PHJTP_003_01.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白話字文獻資料館
計畫資料庫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Posted By 王 雅萍 On 十一月 1, 2012 @ 2:31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1.52
地理緯度:
25.02
機構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部門名稱:
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
[29]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主持人:
[30] 李勤岸
共同主持人:
[31] 楊允言
郵遞區號:
106
聯絡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聯絡人:
[32] 邱藍萍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北區
主題小組:
語言、語音與新聞
分布年代:
明清時期(1624-1895)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KCC-023-01.jpg
KCC_cover.jpg
KHKP_siong-phiN_001_巴克禮牧師.jpg
KHKP_siong-phiN_005_教會公報第一頁.jpg
KHKPsia.jpg
PHJTP_003_01.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白話字文獻資料館
計畫資料庫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Posted By 高 朗軒 On 十月 29, 2012 @ 11:47 a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1.52
地理緯度:
25.02
機構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部門名稱:
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
[33]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主持人:
[34] 李勤岸
共同主持人:
[35] 楊允言
郵遞區號:
106
聯絡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聯絡人:
[36] 邱藍萍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北區
主題小組:
語言、語音與新聞
分布年代:
明清時期(1624-1895)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KCC-023-01.jpg
KCC_cover.jpg
KHKP_siong-phiN_001_巴克禮牧師.jpg
KHKP_siong-phiN_005_教會公報第一頁.jpg
KHKPsia.jpg
PHJTP_003_01.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白話字文獻資料館
計畫資料庫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Article printed from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http://content.teldap.tw/index

URL to article: http://content.teldap.tw/index/?p=1347

URLs in this post:
[1]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http://140.122.80.250/pojbh/script/index.htm
[2] 李勤岸: mailto:
[3] 楊允言: mailto:
[4] 邱藍萍: mailto:napheng@gmail.com
[5]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http://140.122.80.250/pojbh/script/index.htm
[6] 李勤岸: mailto:
[7] 楊允言: mailto:
[8] 邱藍萍: mailto:napheng@gmail.com
[9]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http://140.122.80.250/pojbh/script/index.htm
[10] 李勤岸: mailto:
[11] 楊允言: mailto:
[12] 邱藍萍: mailto:napheng@gmail.com
[13]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http://140.122.80.250/pojbh/script/index.htm
[14] 李勤岸: mailto:
[15] 楊允言: mailto:
[16] 邱藍萍: mailto:napheng@gmail.com
[17]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http://140.122.80.250/pojbh/script/index.htm
[18] 李勤岸: mailto:
[19] 楊允言: mailto:
[20] 邱藍萍: mailto:napheng@gmail.com
[21]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http://140.122.80.250/pojbh/script/index.htm
[22] 李勤岸: mailto:
[23] 楊允言: mailto:
[24] 邱藍萍: mailto:napheng@gmail.com
[25]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http://140.122.80.250/pojbh/script/index.htm
[26] 李勤岸: mailto:
[27] 楊允言: mailto:
[28] 邱藍萍: mailto:napheng@gmail.com
[29]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http://140.122.80.250/pojbh/script/index.htm
[30] 李勤岸: mailto:
[31] 楊允言: mailto:
[32] 邱藍萍: mailto:napheng@gmail.com
[33]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http://140.122.80.250/pojbh/script/index.htm
[34] 李勤岸: mailto:
[35] 楊允言: mailto:
[36] 邱藍萍: mailto:napheng@gmail.com
[37]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http://140.122.80.250/pojbh/script/index.htm
[38] 李勤岸: mailto:
[39] 楊允言: mailto:
[40] 邱藍萍: mailto:napheng@gmail.com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1.52
地理緯度:
25.02
機構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部門名稱:
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計畫名稱:
[37]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1885~1969
主持人:
[38] 李勤岸
共同主持人:
[39] 楊允言
郵遞區號:
106
聯絡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聯絡人:
[40] 邱藍萍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北區
主題小組:
語言、語音與新聞
分布年代:
明清時期(1624-1895)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KCC-023-01.jpg
KCC_cover.jpg
KHKP_siong-phiN_001_巴克禮牧師.jpg
KHKP_siong-phiN_005_教會公報第一頁.jpg
KHKPsia.jpg
PHJTP_003_01.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白話字文獻資料館
計畫資料庫簡介:

《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南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                            

 

教會公報社已出版有70冊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然而未經分類整理及數位化,以致資料龐雜,檢閱不易。本計劃將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其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教會公報(188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