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http://content.teldap.tw/index -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Posted By 陳 秀華 On 五月 27, 2013 @ 6:04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
資料
|
||||||
---|---|---|---|---|---|---|---|
加入年份:
|
99 | ||||||
結束年份:
|
100 | ||||||
地理經度:
|
120.999 | ||||||
地理緯度:
|
24.789 | ||||||
機構名稱:
|
國立交通大學 | ||||||
部門名稱:
|
傳播研究所 | ||||||
計畫名稱:
|
[1]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 ||||||
主持人:
|
[2] 郭良文 | ||||||
共同主持人:
|
[3] 林素甘 | ||||||
共同主持人:
|
[4] 林崇偉 | ||||||
共同主持人:
|
[5] 許峻誠 | ||||||
郵遞區號:
|
300 | ||||||
聯絡地址:
|
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傳播研究所 | ||||||
聯絡人:
|
[6] 蔡欣蓓 | ||||||
機構類型:
|
學術單位 | ||||||
地區:
|
北區 | ||||||
主題小組:
|
|||||||
分布年代:
|
戰後時期(1945以後) | ||||||
數量說明: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文物館,雅美族,達悟族,人之島,生態影像,蘭嶼,原住民 | ||||||
簡介:
|
本計畫以蘭嶼島上之族群文物以及生態影像的數位化保存與再現為重點,目的在透過數位典藏方式,使達悟族(雅美族)的創作作品、日常生活記錄與生態環境影像內容,可以創造出更高的傳播價值,並對蘭嶼的自然與文化保存產生積極正面的意義,也能提供蘭嶼相關研究更深層的研究素材。本計畫之典藏範圍涵蓋二方面:(一)以達悟族(或稱雅美族)所創造的日常生活用品與手工藝品為主體,這個方面首先透過與「蘭恩文教基金會」的合作,將基金會蒐藏在「蘭嶼文物館」的族人創作作品予以數位化,並選擇有價值且有代表性的文物進一步以3D虛擬物件的方式製作,且透過互動網站之建置,以新科技展現出蘭嶼之美。此外,也將針對民間所珍藏的當地器物與歷史文物進行數位典藏,以完整呈現蘭嶼文物。(二)針對蘭嶼的海洋生物、動植物、鳥類與昆蟲等生態幻燈片與影片,進行數位化保存與後製作,期使蘭嶼島上豐富的生態環境得以透過本計畫所建置之互動網頁與資料庫加以展現。同時,部分精彩的靜態或動態影像,將經由本計畫成員進行專業的編輯或剪輯,使成為有主題、有敘述的數典內容。 |
||||||
開放情形:
|
免費 | ||||||
館藏物件圖 |
|
||||||
展示圖:
|
![]()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 | ||||||
計畫資料庫簡介:
|
本網站包含了媒體資料庫、達悟歌謠、人之島專題、計畫緣起及計畫成果,並將資料庫內容與其他相關知識結合經過專案整理呈現,作特定主題之深入介紹,以有效開發數位內容之價值,並吸引大眾使用本計畫所建置之網站,加強本計畫之附加價值。而除了像目前將資料庫中相關的文字數位資料、影像、或圖片集合在一起之外,也將經網頁美工設計、程式開發等,加強專題內容的豐富性與專題網頁之整體美感,使蘭嶼媒體資料庫的專題資訊能夠發揮公眾資訊之效用。 |
||||||
其他資料庫名稱:
|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 | ||||||
其他資料庫簡介:
|
本資料庫所涵蓋的媒體與檔案內容包括:平面刊物/雜誌、動態/靜態影像、歌謠與廣播等類型,除了將完整的原住民媒體內容加以數位化儲存與建立詮釋資料之外,資料庫也將所有媒體內漢語轉換為全文文字,以全文方式輸入典藏資料庫之中。同時,本資料庫也積極鼓勵與推動蘭嶼族人參與建構此資料庫,希望能以「參與式發展」的精神,加入參與資料庫的建置行列,為蘭嶼的文化保存共同貢獻心力。 |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Posted By 陳 秀華 On 四月 30, 2013 @ 1:41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
資料
|
||||||
---|---|---|---|---|---|---|---|
加入年份:
|
99 | ||||||
結束年份:
|
100 | ||||||
地理經度:
|
120.999 | ||||||
地理緯度:
|
24.789 | ||||||
機構名稱:
|
國立交通大學 | ||||||
部門名稱:
|
傳播研究所 | ||||||
計畫名稱:
|
[7]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 ||||||
主持人:
|
[8] 郭良文 | ||||||
共同主持人:
|
[9] 林素甘 | ||||||
共同主持人:
|
[10] 林崇偉 | ||||||
共同主持人:
|
[11] 許峻誠 | ||||||
郵遞區號:
|
300 | ||||||
聯絡地址:
|
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傳播研究所 | ||||||
聯絡人:
|
[12] 蔡欣蓓 | ||||||
機構類型:
|
學術單位 | ||||||
地區:
|
北區 | ||||||
主題小組:
|
|||||||
分布年代:
|
戰後時期(1945以後) | ||||||
數量說明: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文物館,雅美族,達悟族,人之島,生態影像,蘭嶼,原住民 | ||||||
簡介:
|
本計畫以蘭嶼島上之族群文物以及生態影像的數位化保存與再現為重點,目的在透過數位典藏方式,使達悟族(雅美族)的創作作品、日常生活記錄與生態環境影像內容,可以創造出更高的傳播價值,並對蘭嶼的自然與文化保存產生積極正面的意義,也能提供蘭嶼相關研究更深層的研究素材。本計畫之典藏範圍涵蓋二方面:(一)以達悟族(或稱雅美族)所創造的日常生活用品與手工藝品為主體,這個方面首先透過與「蘭恩文教基金會」的合作,將基金會蒐藏在「蘭嶼文物館」的族人創作作品予以數位化,並選擇有價值且有代表性的文物進一步以3D虛擬物件的方式製作,且透過互動網站之建置,以新科技展現出蘭嶼之美。此外,也將針對民間所珍藏的當地器物與歷史文物進行數位典藏,以完整呈現蘭嶼文物。(二)針對蘭嶼的海洋生物、動植物、鳥類與昆蟲等生態幻燈片與影片,進行數位化保存與後製作,期使蘭嶼島上豐富的生態環境得以透過本計畫所建置之互動網頁與資料庫加以展現。同時,部分精彩的靜態或動態影像,將經由本計畫成員進行專業的編輯或剪輯,使成為有主題、有敘述的數典內容。 |
||||||
開放情形:
|
免費 | ||||||
館藏物件圖 |
|
||||||
展示圖:
|
![]()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 | ||||||
計畫資料庫簡介:
|
本網站包含了媒體資料庫、達悟歌謠、人之島專題、計畫緣起及計畫成果,並將資料庫內容與其他相關知識結合經過專案整理呈現,作特定主題之深入介紹,以有效開發數位內容之價值,並吸引大眾使用本計畫所建置之網站,加強本計畫之附加價值。而除了像目前將資料庫中相關的文字數位資料、影像、或圖片集合在一起之外,也將經網頁美工設計、程式開發等,加強專題內容的豐富性與專題網頁之整體美感,使蘭嶼媒體資料庫的專題資訊能夠發揮公眾資訊之效用。 |
||||||
其他資料庫名稱:
|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 | ||||||
其他資料庫簡介:
|
本資料庫所涵蓋的媒體與檔案內容包括:平面刊物/雜誌、動態/靜態影像、歌謠與廣播等類型,除了將完整的原住民媒體內容加以數位化儲存與建立詮釋資料之外,資料庫也將所有媒體內漢語轉換為全文文字,以全文方式輸入典藏資料庫之中。同時,本資料庫也積極鼓勵與推動蘭嶼族人參與建構此資料庫,希望能以「參與式發展」的精神,加入參與資料庫的建置行列,為蘭嶼的文化保存共同貢獻心力。 |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Posted By 陳 秀華 On 四月 3, 2013 @ 12:18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
資料
|
||||||
---|---|---|---|---|---|---|---|
加入年份:
|
99 | ||||||
結束年份:
|
100 | ||||||
地理經度:
|
120.999 | ||||||
地理緯度:
|
24.789 | ||||||
機構名稱:
|
國立交通大學 | ||||||
部門名稱:
|
傳播研究所 | ||||||
計畫名稱:
|
[13]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 ||||||
主持人:
|
[14] 郭良文 | ||||||
共同主持人:
|
[15] 林素甘 | ||||||
共同主持人:
|
[16] 林崇偉 | ||||||
共同主持人:
|
[17] 許峻誠 | ||||||
郵遞區號:
|
300 | ||||||
聯絡地址:
|
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傳播研究所 | ||||||
聯絡人:
|
[18] 蔡欣蓓 | ||||||
機構類型:
|
學術單位 | ||||||
地區:
|
北區 | ||||||
主題小組:
|
|||||||
分布年代:
|
戰後時期(1945以後) | ||||||
數量說明: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文物館,雅美族,達悟族,人之島,生態影像,蘭嶼,原住民 | ||||||
簡介:
|
本計畫以蘭嶼島上之族群文物以及生態影像的數位化保存與再現為重點,目的在透過數位典藏方式,使達悟族(雅美族)的創作作品、日常生活記錄與生態環境影像內容,可以創造出更高的傳播價值,並對蘭嶼的自然與文化保存產生積極正面的意義,也能提供蘭嶼相關研究更深層的研究素材。本計畫之典藏範圍涵蓋二方面:(一)以達悟族(或稱雅美族)所創造的日常生活用品與手工藝品為主體,這個方面首先透過與「蘭恩文教基金會」的合作,將基金會蒐藏在「蘭嶼文物館」的族人創作作品予以數位化,並選擇有價值且有代表性的文物進一步以3D虛擬物件的方式製作,且透過互動網站之建置,以新科技展現出蘭嶼之美。此外,也將針對民間所珍藏的當地器物與歷史文物進行數位典藏,以完整呈現蘭嶼文物。(二)針對蘭嶼的海洋生物、動植物、鳥類與昆蟲等生態幻燈片與影片,進行數位化保存與後製作,期使蘭嶼島上豐富的生態環境得以透過本計畫所建置之互動網頁與資料庫加以展現。同時,部分精彩的靜態或動態影像,將經由本計畫成員進行專業的編輯或剪輯,使成為有主題、有敘述的數典內容。 |
||||||
開放情形:
|
免費 | ||||||
館藏物件圖 |
|
||||||
展示圖:
|
![]()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 | ||||||
計畫資料庫簡介:
|
本網站包含了媒體資料庫、達悟歌謠、人之島專題、計畫緣起及計畫成果,並將資料庫內容與其他相關知識結合經過專案整理呈現,作特定主題之深入介紹,以有效開發數位內容之價值,並吸引大眾使用本計畫所建置之網站,加強本計畫之附加價值。而除了像目前將資料庫中相關的文字數位資料、影像、或圖片集合在一起之外,也將經網頁美工設計、程式開發等,加強專題內容的豐富性與專題網頁之整體美感,使蘭嶼媒體資料庫的專題資訊能夠發揮公眾資訊之效用。 |
||||||
其他資料庫名稱:
|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 | ||||||
其他資料庫簡介:
|
本資料庫所涵蓋的媒體與檔案內容包括:平面刊物/雜誌、動態/靜態影像、歌謠與廣播等類型,除了將完整的原住民媒體內容加以數位化儲存與建立詮釋資料之外,資料庫也將所有媒體內漢語轉換為全文文字,以全文方式輸入典藏資料庫之中。同時,本資料庫也積極鼓勵與推動蘭嶼族人參與建構此資料庫,希望能以「參與式發展」的精神,加入參與資料庫的建置行列,為蘭嶼的文化保存共同貢獻心力。 |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Posted By 林 彥宏 On 二月 20, 2013 @ 11:51 am In 活動快訊 | 4 Comments
名稱
|
資料
|
||||||
---|---|---|---|---|---|---|---|
加入年份:
|
99 | ||||||
結束年份:
|
100 | ||||||
地理經度:
|
120.999 | ||||||
地理緯度:
|
24.789 | ||||||
機構名稱:
|
國立交通大學 | ||||||
部門名稱:
|
傳播研究所 | ||||||
計畫名稱:
|
[19]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 ||||||
主持人:
|
[20] 郭良文 | ||||||
共同主持人:
|
[21] 林素甘 | ||||||
共同主持人:
|
[22] 林崇偉 | ||||||
共同主持人:
|
[23] 許峻誠 | ||||||
郵遞區號:
|
300 | ||||||
聯絡地址:
|
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傳播研究所 | ||||||
聯絡人:
|
[24] 蔡欣蓓 | ||||||
機構類型:
|
學術單位 | ||||||
地區:
|
北區 | ||||||
主題小組:
|
|||||||
分布年代:
|
戰後時期(1945以後) | ||||||
數量說明: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文物館,雅美族,達悟族,人之島,生態影像,蘭嶼,原住民 | ||||||
簡介:
|
本計畫以蘭嶼島上之族群文物以及生態影像的數位化保存與再現為重點,目的在透過數位典藏方式,使達悟族(雅美族)的創作作品、日常生活記錄與生態環境影像內容,可以創造出更高的傳播價值,並對蘭嶼的自然與文化保存產生積極正面的意義,也能提供蘭嶼相關研究更深層的研究素材。本計畫之典藏範圍涵蓋二方面:(一)以達悟族(或稱雅美族)所創造的日常生活用品與手工藝品為主體,這個方面首先透過與「蘭恩文教基金會」的合作,將基金會蒐藏在「蘭嶼文物館」的族人創作作品予以數位化,並選擇有價值且有代表性的文物進一步以3D虛擬物件的方式製作,且透過互動網站之建置,以新科技展現出蘭嶼之美。此外,也將針對民間所珍藏的當地器物與歷史文物進行數位典藏,以完整呈現蘭嶼文物。(二)針對蘭嶼的海洋生物、動植物、鳥類與昆蟲等生態幻燈片與影片,進行數位化保存與後製作,期使蘭嶼島上豐富的生態環境得以透過本計畫所建置之互動網頁與資料庫加以展現。同時,部分精彩的靜態或動態影像,將經由本計畫成員進行專業的編輯或剪輯,使成為有主題、有敘述的數典內容。 |
||||||
開放情形:
|
免費 | ||||||
館藏物件圖 |
|
||||||
展示圖:
|
![]()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 | ||||||
計畫資料庫簡介:
|
本網站包含了媒體資料庫、達悟歌謠、人之島專題、計畫緣起及計畫成果,並將資料庫內容與其他相關知識結合經過專案整理呈現,作特定主題之深入介紹,以有效開發數位內容之價值,並吸引大眾使用本計畫所建置之網站,加強本計畫之附加價值。而除了像目前將資料庫中相關的文字數位資料、影像、或圖片集合在一起之外,也將經網頁美工設計、程式開發等,加強專題內容的豐富性與專題網頁之整體美感,使蘭嶼媒體資料庫的專題資訊能夠發揮公眾資訊之效用。 |
||||||
其他資料庫名稱:
|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 | ||||||
其他資料庫簡介:
|
本資料庫所涵蓋的媒體與檔案內容包括:平面刊物/雜誌、動態/靜態影像、歌謠與廣播等類型,除了將完整的原住民媒體內容加以數位化儲存與建立詮釋資料之外,資料庫也將所有媒體內漢語轉換為全文文字,以全文方式輸入典藏資料庫之中。同時,本資料庫也積極鼓勵與推動蘭嶼族人參與建構此資料庫,希望能以「參與式發展」的精神,加入參與資料庫的建置行列,為蘭嶼的文化保存共同貢獻心力。 |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Posted By 楊文馨 On 一月 29, 2013 @ 4:28 pm In 會議訊息 | No Comments
名稱
|
資料
|
||||||
---|---|---|---|---|---|---|---|
加入年份:
|
99 | ||||||
結束年份:
|
100 | ||||||
地理經度:
|
120.999 | ||||||
地理緯度:
|
24.789 | ||||||
機構名稱:
|
國立交通大學 | ||||||
部門名稱:
|
傳播研究所 | ||||||
計畫名稱:
|
[25]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 ||||||
主持人:
|
[26] 郭良文 | ||||||
共同主持人:
|
[27] 林素甘 | ||||||
共同主持人:
|
[28] 林崇偉 | ||||||
共同主持人:
|
[29] 許峻誠 | ||||||
郵遞區號:
|
300 | ||||||
聯絡地址:
|
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傳播研究所 | ||||||
聯絡人:
|
[30] 蔡欣蓓 | ||||||
機構類型:
|
學術單位 | ||||||
地區:
|
北區 | ||||||
主題小組:
|
|||||||
分布年代:
|
戰後時期(1945以後) | ||||||
數量說明: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文物館,雅美族,達悟族,人之島,生態影像,蘭嶼,原住民 | ||||||
簡介:
|
本計畫以蘭嶼島上之族群文物以及生態影像的數位化保存與再現為重點,目的在透過數位典藏方式,使達悟族(雅美族)的創作作品、日常生活記錄與生態環境影像內容,可以創造出更高的傳播價值,並對蘭嶼的自然與文化保存產生積極正面的意義,也能提供蘭嶼相關研究更深層的研究素材。本計畫之典藏範圍涵蓋二方面:(一)以達悟族(或稱雅美族)所創造的日常生活用品與手工藝品為主體,這個方面首先透過與「蘭恩文教基金會」的合作,將基金會蒐藏在「蘭嶼文物館」的族人創作作品予以數位化,並選擇有價值且有代表性的文物進一步以3D虛擬物件的方式製作,且透過互動網站之建置,以新科技展現出蘭嶼之美。此外,也將針對民間所珍藏的當地器物與歷史文物進行數位典藏,以完整呈現蘭嶼文物。(二)針對蘭嶼的海洋生物、動植物、鳥類與昆蟲等生態幻燈片與影片,進行數位化保存與後製作,期使蘭嶼島上豐富的生態環境得以透過本計畫所建置之互動網頁與資料庫加以展現。同時,部分精彩的靜態或動態影像,將經由本計畫成員進行專業的編輯或剪輯,使成為有主題、有敘述的數典內容。 |
||||||
開放情形:
|
免費 | ||||||
館藏物件圖 |
|
||||||
展示圖:
|
![]()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 | ||||||
計畫資料庫簡介:
|
本網站包含了媒體資料庫、達悟歌謠、人之島專題、計畫緣起及計畫成果,並將資料庫內容與其他相關知識結合經過專案整理呈現,作特定主題之深入介紹,以有效開發數位內容之價值,並吸引大眾使用本計畫所建置之網站,加強本計畫之附加價值。而除了像目前將資料庫中相關的文字數位資料、影像、或圖片集合在一起之外,也將經網頁美工設計、程式開發等,加強專題內容的豐富性與專題網頁之整體美感,使蘭嶼媒體資料庫的專題資訊能夠發揮公眾資訊之效用。 |
||||||
其他資料庫名稱:
|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 | ||||||
其他資料庫簡介:
|
本資料庫所涵蓋的媒體與檔案內容包括:平面刊物/雜誌、動態/靜態影像、歌謠與廣播等類型,除了將完整的原住民媒體內容加以數位化儲存與建立詮釋資料之外,資料庫也將所有媒體內漢語轉換為全文文字,以全文方式輸入典藏資料庫之中。同時,本資料庫也積極鼓勵與推動蘭嶼族人參與建構此資料庫,希望能以「參與式發展」的精神,加入參與資料庫的建置行列,為蘭嶼的文化保存共同貢獻心力。 |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Posted By 楊文馨 On 一月 21, 2013 @ 5:40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
資料
|
||||||
---|---|---|---|---|---|---|---|
加入年份:
|
99 | ||||||
結束年份:
|
100 | ||||||
地理經度:
|
120.999 | ||||||
地理緯度:
|
24.789 | ||||||
機構名稱:
|
國立交通大學 | ||||||
部門名稱:
|
傳播研究所 | ||||||
計畫名稱:
|
[31]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 ||||||
主持人:
|
[32] 郭良文 | ||||||
共同主持人:
|
[33] 林素甘 | ||||||
共同主持人:
|
[34] 林崇偉 | ||||||
共同主持人:
|
[35] 許峻誠 | ||||||
郵遞區號:
|
300 | ||||||
聯絡地址:
|
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傳播研究所 | ||||||
聯絡人:
|
[36] 蔡欣蓓 | ||||||
機構類型:
|
學術單位 | ||||||
地區:
|
北區 | ||||||
主題小組:
|
|||||||
分布年代:
|
戰後時期(1945以後) | ||||||
數量說明: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文物館,雅美族,達悟族,人之島,生態影像,蘭嶼,原住民 | ||||||
簡介:
|
本計畫以蘭嶼島上之族群文物以及生態影像的數位化保存與再現為重點,目的在透過數位典藏方式,使達悟族(雅美族)的創作作品、日常生活記錄與生態環境影像內容,可以創造出更高的傳播價值,並對蘭嶼的自然與文化保存產生積極正面的意義,也能提供蘭嶼相關研究更深層的研究素材。本計畫之典藏範圍涵蓋二方面:(一)以達悟族(或稱雅美族)所創造的日常生活用品與手工藝品為主體,這個方面首先透過與「蘭恩文教基金會」的合作,將基金會蒐藏在「蘭嶼文物館」的族人創作作品予以數位化,並選擇有價值且有代表性的文物進一步以3D虛擬物件的方式製作,且透過互動網站之建置,以新科技展現出蘭嶼之美。此外,也將針對民間所珍藏的當地器物與歷史文物進行數位典藏,以完整呈現蘭嶼文物。(二)針對蘭嶼的海洋生物、動植物、鳥類與昆蟲等生態幻燈片與影片,進行數位化保存與後製作,期使蘭嶼島上豐富的生態環境得以透過本計畫所建置之互動網頁與資料庫加以展現。同時,部分精彩的靜態或動態影像,將經由本計畫成員進行專業的編輯或剪輯,使成為有主題、有敘述的數典內容。 |
||||||
開放情形:
|
免費 | ||||||
館藏物件圖 |
|
||||||
展示圖:
|
![]()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 | ||||||
計畫資料庫簡介:
|
本網站包含了媒體資料庫、達悟歌謠、人之島專題、計畫緣起及計畫成果,並將資料庫內容與其他相關知識結合經過專案整理呈現,作特定主題之深入介紹,以有效開發數位內容之價值,並吸引大眾使用本計畫所建置之網站,加強本計畫之附加價值。而除了像目前將資料庫中相關的文字數位資料、影像、或圖片集合在一起之外,也將經網頁美工設計、程式開發等,加強專題內容的豐富性與專題網頁之整體美感,使蘭嶼媒體資料庫的專題資訊能夠發揮公眾資訊之效用。 |
||||||
其他資料庫名稱:
|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 | ||||||
其他資料庫簡介:
|
本資料庫所涵蓋的媒體與檔案內容包括:平面刊物/雜誌、動態/靜態影像、歌謠與廣播等類型,除了將完整的原住民媒體內容加以數位化儲存與建立詮釋資料之外,資料庫也將所有媒體內漢語轉換為全文文字,以全文方式輸入典藏資料庫之中。同時,本資料庫也積極鼓勵與推動蘭嶼族人參與建構此資料庫,希望能以「參與式發展」的精神,加入參與資料庫的建置行列,為蘭嶼的文化保存共同貢獻心力。 |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Posted By 楊文馨 On 十二月 28, 2012 @ 3:32 pm In 會議訊息 | No Comments
名稱
|
資料
|
||||||
---|---|---|---|---|---|---|---|
加入年份:
|
99 | ||||||
結束年份:
|
100 | ||||||
地理經度:
|
120.999 | ||||||
地理緯度:
|
24.789 | ||||||
機構名稱:
|
國立交通大學 | ||||||
部門名稱:
|
傳播研究所 | ||||||
計畫名稱:
|
[37]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 ||||||
主持人:
|
[38] 郭良文 | ||||||
共同主持人:
|
[39] 林素甘 | ||||||
共同主持人:
|
[40] 林崇偉 | ||||||
共同主持人:
|
[41] 許峻誠 | ||||||
郵遞區號:
|
300 | ||||||
聯絡地址:
|
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傳播研究所 | ||||||
聯絡人:
|
[42] 蔡欣蓓 | ||||||
機構類型:
|
學術單位 | ||||||
地區:
|
北區 | ||||||
主題小組:
|
|||||||
分布年代:
|
戰後時期(1945以後) | ||||||
數量說明: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文物館,雅美族,達悟族,人之島,生態影像,蘭嶼,原住民 | ||||||
簡介:
|
本計畫以蘭嶼島上之族群文物以及生態影像的數位化保存與再現為重點,目的在透過數位典藏方式,使達悟族(雅美族)的創作作品、日常生活記錄與生態環境影像內容,可以創造出更高的傳播價值,並對蘭嶼的自然與文化保存產生積極正面的意義,也能提供蘭嶼相關研究更深層的研究素材。本計畫之典藏範圍涵蓋二方面:(一)以達悟族(或稱雅美族)所創造的日常生活用品與手工藝品為主體,這個方面首先透過與「蘭恩文教基金會」的合作,將基金會蒐藏在「蘭嶼文物館」的族人創作作品予以數位化,並選擇有價值且有代表性的文物進一步以3D虛擬物件的方式製作,且透過互動網站之建置,以新科技展現出蘭嶼之美。此外,也將針對民間所珍藏的當地器物與歷史文物進行數位典藏,以完整呈現蘭嶼文物。(二)針對蘭嶼的海洋生物、動植物、鳥類與昆蟲等生態幻燈片與影片,進行數位化保存與後製作,期使蘭嶼島上豐富的生態環境得以透過本計畫所建置之互動網頁與資料庫加以展現。同時,部分精彩的靜態或動態影像,將經由本計畫成員進行專業的編輯或剪輯,使成為有主題、有敘述的數典內容。 |
||||||
開放情形:
|
免費 | ||||||
館藏物件圖 |
|
||||||
展示圖:
|
![]()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 | ||||||
計畫資料庫簡介:
|
本網站包含了媒體資料庫、達悟歌謠、人之島專題、計畫緣起及計畫成果,並將資料庫內容與其他相關知識結合經過專案整理呈現,作特定主題之深入介紹,以有效開發數位內容之價值,並吸引大眾使用本計畫所建置之網站,加強本計畫之附加價值。而除了像目前將資料庫中相關的文字數位資料、影像、或圖片集合在一起之外,也將經網頁美工設計、程式開發等,加強專題內容的豐富性與專題網頁之整體美感,使蘭嶼媒體資料庫的專題資訊能夠發揮公眾資訊之效用。 |
||||||
其他資料庫名稱:
|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 | ||||||
其他資料庫簡介:
|
本資料庫所涵蓋的媒體與檔案內容包括:平面刊物/雜誌、動態/靜態影像、歌謠與廣播等類型,除了將完整的原住民媒體內容加以數位化儲存與建立詮釋資料之外,資料庫也將所有媒體內漢語轉換為全文文字,以全文方式輸入典藏資料庫之中。同時,本資料庫也積極鼓勵與推動蘭嶼族人參與建構此資料庫,希望能以「參與式發展」的精神,加入參與資料庫的建置行列,為蘭嶼的文化保存共同貢獻心力。 |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Posted By 楊文馨 On 十二月 11, 2012 @ 11:03 a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
資料
|
||||||
---|---|---|---|---|---|---|---|
加入年份:
|
99 | ||||||
結束年份:
|
100 | ||||||
地理經度:
|
120.999 | ||||||
地理緯度:
|
24.789 | ||||||
機構名稱:
|
國立交通大學 | ||||||
部門名稱:
|
傳播研究所 | ||||||
計畫名稱:
|
[43]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 ||||||
主持人:
|
[44] 郭良文 | ||||||
共同主持人:
|
[45] 林素甘 | ||||||
共同主持人:
|
[46] 林崇偉 | ||||||
共同主持人:
|
[47] 許峻誠 | ||||||
郵遞區號:
|
300 | ||||||
聯絡地址:
|
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傳播研究所 | ||||||
聯絡人:
|
[48] 蔡欣蓓 | ||||||
機構類型:
|
學術單位 | ||||||
地區:
|
北區 | ||||||
主題小組:
|
|||||||
分布年代:
|
戰後時期(1945以後) | ||||||
數量說明: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文物館,雅美族,達悟族,人之島,生態影像,蘭嶼,原住民 | ||||||
簡介:
|
本計畫以蘭嶼島上之族群文物以及生態影像的數位化保存與再現為重點,目的在透過數位典藏方式,使達悟族(雅美族)的創作作品、日常生活記錄與生態環境影像內容,可以創造出更高的傳播價值,並對蘭嶼的自然與文化保存產生積極正面的意義,也能提供蘭嶼相關研究更深層的研究素材。本計畫之典藏範圍涵蓋二方面:(一)以達悟族(或稱雅美族)所創造的日常生活用品與手工藝品為主體,這個方面首先透過與「蘭恩文教基金會」的合作,將基金會蒐藏在「蘭嶼文物館」的族人創作作品予以數位化,並選擇有價值且有代表性的文物進一步以3D虛擬物件的方式製作,且透過互動網站之建置,以新科技展現出蘭嶼之美。此外,也將針對民間所珍藏的當地器物與歷史文物進行數位典藏,以完整呈現蘭嶼文物。(二)針對蘭嶼的海洋生物、動植物、鳥類與昆蟲等生態幻燈片與影片,進行數位化保存與後製作,期使蘭嶼島上豐富的生態環境得以透過本計畫所建置之互動網頁與資料庫加以展現。同時,部分精彩的靜態或動態影像,將經由本計畫成員進行專業的編輯或剪輯,使成為有主題、有敘述的數典內容。 |
||||||
開放情形:
|
免費 | ||||||
館藏物件圖 |
|
||||||
展示圖:
|
![]()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 | ||||||
計畫資料庫簡介:
|
本網站包含了媒體資料庫、達悟歌謠、人之島專題、計畫緣起及計畫成果,並將資料庫內容與其他相關知識結合經過專案整理呈現,作特定主題之深入介紹,以有效開發數位內容之價值,並吸引大眾使用本計畫所建置之網站,加強本計畫之附加價值。而除了像目前將資料庫中相關的文字數位資料、影像、或圖片集合在一起之外,也將經網頁美工設計、程式開發等,加強專題內容的豐富性與專題網頁之整體美感,使蘭嶼媒體資料庫的專題資訊能夠發揮公眾資訊之效用。 |
||||||
其他資料庫名稱:
|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 | ||||||
其他資料庫簡介:
|
本資料庫所涵蓋的媒體與檔案內容包括:平面刊物/雜誌、動態/靜態影像、歌謠與廣播等類型,除了將完整的原住民媒體內容加以數位化儲存與建立詮釋資料之外,資料庫也將所有媒體內漢語轉換為全文文字,以全文方式輸入典藏資料庫之中。同時,本資料庫也積極鼓勵與推動蘭嶼族人參與建構此資料庫,希望能以「參與式發展」的精神,加入參與資料庫的建置行列,為蘭嶼的文化保存共同貢獻心力。 |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Posted By 王 雅萍 On 十一月 1, 2012 @ 2:31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
資料
|
||||||
---|---|---|---|---|---|---|---|
加入年份:
|
99 | ||||||
結束年份:
|
100 | ||||||
地理經度:
|
120.999 | ||||||
地理緯度:
|
24.789 | ||||||
機構名稱:
|
國立交通大學 | ||||||
部門名稱:
|
傳播研究所 | ||||||
計畫名稱:
|
[49]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 ||||||
主持人:
|
[50] 郭良文 | ||||||
共同主持人:
|
[51] 林素甘 | ||||||
共同主持人:
|
[52] 林崇偉 | ||||||
共同主持人:
|
[53] 許峻誠 | ||||||
郵遞區號:
|
300 | ||||||
聯絡地址:
|
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傳播研究所 | ||||||
聯絡人:
|
[54] 蔡欣蓓 | ||||||
機構類型:
|
學術單位 | ||||||
地區:
|
北區 | ||||||
主題小組:
|
|||||||
分布年代:
|
戰後時期(1945以後) | ||||||
數量說明: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文物館,雅美族,達悟族,人之島,生態影像,蘭嶼,原住民 | ||||||
簡介:
|
本計畫以蘭嶼島上之族群文物以及生態影像的數位化保存與再現為重點,目的在透過數位典藏方式,使達悟族(雅美族)的創作作品、日常生活記錄與生態環境影像內容,可以創造出更高的傳播價值,並對蘭嶼的自然與文化保存產生積極正面的意義,也能提供蘭嶼相關研究更深層的研究素材。本計畫之典藏範圍涵蓋二方面:(一)以達悟族(或稱雅美族)所創造的日常生活用品與手工藝品為主體,這個方面首先透過與「蘭恩文教基金會」的合作,將基金會蒐藏在「蘭嶼文物館」的族人創作作品予以數位化,並選擇有價值且有代表性的文物進一步以3D虛擬物件的方式製作,且透過互動網站之建置,以新科技展現出蘭嶼之美。此外,也將針對民間所珍藏的當地器物與歷史文物進行數位典藏,以完整呈現蘭嶼文物。(二)針對蘭嶼的海洋生物、動植物、鳥類與昆蟲等生態幻燈片與影片,進行數位化保存與後製作,期使蘭嶼島上豐富的生態環境得以透過本計畫所建置之互動網頁與資料庫加以展現。同時,部分精彩的靜態或動態影像,將經由本計畫成員進行專業的編輯或剪輯,使成為有主題、有敘述的數典內容。 |
||||||
開放情形:
|
免費 | ||||||
館藏物件圖 |
|
||||||
展示圖:
|
![]()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 | ||||||
計畫資料庫簡介:
|
本網站包含了媒體資料庫、達悟歌謠、人之島專題、計畫緣起及計畫成果,並將資料庫內容與其他相關知識結合經過專案整理呈現,作特定主題之深入介紹,以有效開發數位內容之價值,並吸引大眾使用本計畫所建置之網站,加強本計畫之附加價值。而除了像目前將資料庫中相關的文字數位資料、影像、或圖片集合在一起之外,也將經網頁美工設計、程式開發等,加強專題內容的豐富性與專題網頁之整體美感,使蘭嶼媒體資料庫的專題資訊能夠發揮公眾資訊之效用。 |
||||||
其他資料庫名稱:
|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 | ||||||
其他資料庫簡介:
|
本資料庫所涵蓋的媒體與檔案內容包括:平面刊物/雜誌、動態/靜態影像、歌謠與廣播等類型,除了將完整的原住民媒體內容加以數位化儲存與建立詮釋資料之外,資料庫也將所有媒體內漢語轉換為全文文字,以全文方式輸入典藏資料庫之中。同時,本資料庫也積極鼓勵與推動蘭嶼族人參與建構此資料庫,希望能以「參與式發展」的精神,加入參與資料庫的建置行列,為蘭嶼的文化保存共同貢獻心力。 |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Posted By 高 朗軒 On 十月 29, 2012 @ 11:47 a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
資料
|
||||||
---|---|---|---|---|---|---|---|
加入年份:
|
99 | ||||||
結束年份:
|
100 | ||||||
地理經度:
|
120.999 | ||||||
地理緯度:
|
24.789 | ||||||
機構名稱:
|
國立交通大學 | ||||||
部門名稱:
|
傳播研究所 | ||||||
計畫名稱:
|
[55]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 ||||||
主持人:
|
[56] 郭良文 | ||||||
共同主持人:
|
[57] 林素甘 | ||||||
共同主持人:
|
[58] 林崇偉 | ||||||
共同主持人:
|
[59] 許峻誠 | ||||||
郵遞區號:
|
300 | ||||||
聯絡地址:
|
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傳播研究所 | ||||||
聯絡人:
|
[60] 蔡欣蓓 | ||||||
機構類型:
|
學術單位 | ||||||
地區:
|
北區 | ||||||
主題小組:
|
|||||||
分布年代:
|
戰後時期(1945以後) | ||||||
數量說明: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文物館,雅美族,達悟族,人之島,生態影像,蘭嶼,原住民 | ||||||
簡介:
|
本計畫以蘭嶼島上之族群文物以及生態影像的數位化保存與再現為重點,目的在透過數位典藏方式,使達悟族(雅美族)的創作作品、日常生活記錄與生態環境影像內容,可以創造出更高的傳播價值,並對蘭嶼的自然與文化保存產生積極正面的意義,也能提供蘭嶼相關研究更深層的研究素材。本計畫之典藏範圍涵蓋二方面:(一)以達悟族(或稱雅美族)所創造的日常生活用品與手工藝品為主體,這個方面首先透過與「蘭恩文教基金會」的合作,將基金會蒐藏在「蘭嶼文物館」的族人創作作品予以數位化,並選擇有價值且有代表性的文物進一步以3D虛擬物件的方式製作,且透過互動網站之建置,以新科技展現出蘭嶼之美。此外,也將針對民間所珍藏的當地器物與歷史文物進行數位典藏,以完整呈現蘭嶼文物。(二)針對蘭嶼的海洋生物、動植物、鳥類與昆蟲等生態幻燈片與影片,進行數位化保存與後製作,期使蘭嶼島上豐富的生態環境得以透過本計畫所建置之互動網頁與資料庫加以展現。同時,部分精彩的靜態或動態影像,將經由本計畫成員進行專業的編輯或剪輯,使成為有主題、有敘述的數典內容。 |
||||||
開放情形:
|
免費 | ||||||
館藏物件圖 |
|
||||||
展示圖:
|
![]()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蘭嶼媒體與文化數位典藏 | ||||||
計畫資料庫簡介:
|
本網站包含了媒體資料庫、達悟歌謠、人之島專題、計畫緣起及計畫成果,並將資料庫內容與其他相關知識結合經過專案整理呈現,作特定主題之深入介紹,以有效開發數位內容之價值,並吸引大眾使用本計畫所建置之網站,加強本計畫之附加價值。而除了像目前將資料庫中相關的文字數位資料、影像、或圖片集合在一起之外,也將經網頁美工設計、程式開發等,加強專題內容的豐富性與專題網頁之整體美感,使蘭嶼媒體資料庫的專題資訊能夠發揮公眾資訊之效用。 |
||||||
其他資料庫名稱:
|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 | ||||||
其他資料庫簡介:
|
本資料庫所涵蓋的媒體與檔案內容包括:平面刊物/雜誌、動態/靜態影像、歌謠與廣播等類型,除了將完整的原住民媒體內容加以數位化儲存與建立詮釋資料之外,資料庫也將所有媒體內漢語轉換為全文文字,以全文方式輸入典藏資料庫之中。同時,本資料庫也積極鼓勵與推動蘭嶼族人參與建構此資料庫,希望能以「參與式發展」的精神,加入參與資料庫的建置行列,為蘭嶼的文化保存共同貢獻心力。 |
Article printed from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http://content.teldap.tw/index
URL to article: http://content.teldap.tw/index/?p=1347
URLs in this post:
[1]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http://lanyu.nctu.edu.tw/
[2] 郭良文: mailto:lwkuo@mail.nctu.edu.tw
[3] 林素甘: mailto:sukanlin@yahoo.com.tw
[4] 林崇偉: mailto:cwlin@faculty.nctu.edu.tw
[5] 許峻誠: mailto:chuncheng@mail.nctu.edu.tw
[6] 蔡欣蓓: mailto:paye7442@gmail.com
[7]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http://lanyu.nctu.edu.tw/
[8] 郭良文: mailto:lwkuo@mail.nctu.edu.tw
[9] 林素甘: mailto:sukanlin@yahoo.com.tw
[10] 林崇偉: mailto:cwlin@faculty.nctu.edu.tw
[11] 許峻誠: mailto:chuncheng@mail.nctu.edu.tw
[12] 蔡欣蓓: mailto:paye7442@gmail.com
[13]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http://lanyu.nctu.edu.tw/
[14] 郭良文: mailto:lwkuo@mail.nctu.edu.tw
[15] 林素甘: mailto:sukanlin@yahoo.com.tw
[16] 林崇偉: mailto:cwlin@faculty.nctu.edu.tw
[17] 許峻誠: mailto:chuncheng@mail.nctu.edu.tw
[18] 蔡欣蓓: mailto:paye7442@gmail.com
[19]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http://lanyu.nctu.edu.tw/
[20] 郭良文: mailto:lwkuo@mail.nctu.edu.tw
[21] 林素甘: mailto:sukanlin@yahoo.com.tw
[22] 林崇偉: mailto:cwlin@faculty.nctu.edu.tw
[23] 許峻誠: mailto:chuncheng@mail.nctu.edu.tw
[24] 蔡欣蓓: mailto:paye7442@gmail.com
[25]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http://lanyu.nctu.edu.tw/
[26] 郭良文: mailto:lwkuo@mail.nctu.edu.tw
[27] 林素甘: mailto:sukanlin@yahoo.com.tw
[28] 林崇偉: mailto:cwlin@faculty.nctu.edu.tw
[29] 許峻誠: mailto:chuncheng@mail.nctu.edu.tw
[30] 蔡欣蓓: mailto:paye7442@gmail.com
[31]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http://lanyu.nctu.edu.tw/
[32] 郭良文: mailto:lwkuo@mail.nctu.edu.tw
[33] 林素甘: mailto:sukanlin@yahoo.com.tw
[34] 林崇偉: mailto:cwlin@faculty.nctu.edu.tw
[35] 許峻誠: mailto:chuncheng@mail.nctu.edu.tw
[36] 蔡欣蓓: mailto:paye7442@gmail.com
[37]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http://lanyu.nctu.edu.tw/
[38] 郭良文: mailto:lwkuo@mail.nctu.edu.tw
[39] 林素甘: mailto:sukanlin@yahoo.com.tw
[40] 林崇偉: mailto:cwlin@faculty.nctu.edu.tw
[41] 許峻誠: mailto:chuncheng@mail.nctu.edu.tw
[42] 蔡欣蓓: mailto:paye7442@gmail.com
[43]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http://lanyu.nctu.edu.tw/
[44] 郭良文: mailto:lwkuo@mail.nctu.edu.tw
[45] 林素甘: mailto:sukanlin@yahoo.com.tw
[46] 林崇偉: mailto:cwlin@faculty.nctu.edu.tw
[47] 許峻誠: mailto:chuncheng@mail.nctu.edu.tw
[48] 蔡欣蓓: mailto:paye7442@gmail.com
[49]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http://lanyu.nctu.edu.tw/
[50] 郭良文: mailto:lwkuo@mail.nctu.edu.tw
[51] 林素甘: mailto:sukanlin@yahoo.com.tw
[52] 林崇偉: mailto:cwlin@faculty.nctu.edu.tw
[53] 許峻誠: mailto:chuncheng@mail.nctu.edu.tw
[54] 蔡欣蓓: mailto:paye7442@gmail.com
[55] 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1/2): http://lanyu.nctu.edu.tw/
[56] 郭良文: mailto:lwkuo@mail.nctu.edu.tw
[57] 林素甘: mailto:sukanlin@yahoo.com.tw
[58] 林崇偉: mailto:cwlin@faculty.nctu.edu.tw
[59] 許峻誠: mailto:chuncheng@mail.nctu.edu.tw
[60] 蔡欣蓓: mailto:paye7442@gmail.com
Click here to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