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http://content.teldap.tw/index -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Posted By 陳 秀華 On 五月 27, 2013 @ 6:04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Posted By 陳 秀華 On 四月 30, 2013 @ 1:41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68
地理緯度:
24.156
機構名稱:
中國醫藥大學
部門名稱:
中醫研究所
計畫名稱:
[1]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主持人:
[2] 蘇奕彰
共同主持人:
[3]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郵遞區號:
40402
聯絡地址:
台中市學士路91號
聯絡人:
[4] 江佩蓉,楊惠茹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中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開放情形: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醫療手抄本
計畫資料庫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Posted By 陳 秀華 On 四月 3, 2013 @ 12:18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68
地理緯度:
24.156
機構名稱:
中國醫藥大學
部門名稱:
中醫研究所
計畫名稱:
[5]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主持人:
[6] 蘇奕彰
共同主持人:
[7]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郵遞區號:
40402
聯絡地址:
台中市學士路91號
聯絡人:
[8] 江佩蓉,楊惠茹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中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開放情形: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醫療手抄本
計畫資料庫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Posted By 林 彥宏 On 二月 20, 2013 @ 11:51 am In 活動快訊 | 4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68
地理緯度:
24.156
機構名稱:
中國醫藥大學
部門名稱:
中醫研究所
計畫名稱:
[9]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主持人:
[10] 蘇奕彰
共同主持人:
[11]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郵遞區號:
40402
聯絡地址:
台中市學士路91號
聯絡人:
[12] 江佩蓉,楊惠茹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中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開放情形: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醫療手抄本
計畫資料庫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Posted By 楊文馨 On 一月 29, 2013 @ 4:28 pm In 會議訊息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68
地理緯度:
24.156
機構名稱:
中國醫藥大學
部門名稱:
中醫研究所
計畫名稱:
[13]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主持人:
[14] 蘇奕彰
共同主持人:
[15]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郵遞區號:
40402
聯絡地址:
台中市學士路91號
聯絡人:
[16] 江佩蓉,楊惠茹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中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開放情形: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醫療手抄本
計畫資料庫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Posted By 楊文馨 On 一月 21, 2013 @ 5:40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68
地理緯度:
24.156
機構名稱:
中國醫藥大學
部門名稱:
中醫研究所
計畫名稱:
[17]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主持人:
[18] 蘇奕彰
共同主持人:
[19]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郵遞區號:
40402
聯絡地址:
台中市學士路91號
聯絡人:
[20] 江佩蓉,楊惠茹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中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開放情形: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醫療手抄本
計畫資料庫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Posted By 楊文馨 On 十二月 28, 2012 @ 3:32 pm In 會議訊息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68
地理緯度:
24.156
機構名稱:
中國醫藥大學
部門名稱:
中醫研究所
計畫名稱:
[21]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主持人:
[22] 蘇奕彰
共同主持人:
[23]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郵遞區號:
40402
聯絡地址:
台中市學士路91號
聯絡人:
[24] 江佩蓉,楊惠茹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中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開放情形: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醫療手抄本
計畫資料庫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Posted By 楊文馨 On 十二月 11, 2012 @ 11:03 a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68
地理緯度:
24.156
機構名稱:
中國醫藥大學
部門名稱:
中醫研究所
計畫名稱:
[25]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主持人:
[26] 蘇奕彰
共同主持人:
[27]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郵遞區號:
40402
聯絡地址:
台中市學士路91號
聯絡人:
[28] 江佩蓉,楊惠茹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中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開放情形: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醫療手抄本
計畫資料庫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Posted By 王 雅萍 On 十一月 1, 2012 @ 2:31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68
地理緯度:
24.156
機構名稱:
中國醫藥大學
部門名稱:
中醫研究所
計畫名稱:
[29]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主持人:
[30] 蘇奕彰
共同主持人:
[31]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郵遞區號:
40402
聯絡地址:
台中市學士路91號
聯絡人:
[32] 江佩蓉,楊惠茹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中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開放情形: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醫療手抄本
計畫資料庫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Posted By 高 朗軒 On 十月 29, 2012 @ 11:47 a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68
地理緯度:
24.156
機構名稱:
中國醫藥大學
部門名稱:
中醫研究所
計畫名稱:
[33]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主持人:
[34] 蘇奕彰
共同主持人:
[35]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郵遞區號:
40402
聯絡地址:
台中市學士路91號
聯絡人:
[36] 江佩蓉,楊惠茹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中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開放情形: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醫療手抄本
計畫資料庫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Article printed from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http://content.teldap.tw/index

URL to article: http://content.teldap.tw/index/?p=1347

URLs in this post:
[1]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http://www2.cmu.edu.tw/~cmm/
[2] 蘇奕彰: mailto:
[3]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mailto:
[4] 江佩蓉,楊惠茹: mailto:aerin.chiang@gmail.com
[5]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http://www2.cmu.edu.tw/~cmm/
[6] 蘇奕彰: mailto:
[7]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mailto:
[8] 江佩蓉,楊惠茹: mailto:aerin.chiang@gmail.com
[9]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http://www2.cmu.edu.tw/~cmm/
[10] 蘇奕彰: mailto:
[11]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mailto:
[12] 江佩蓉,楊惠茹: mailto:aerin.chiang@gmail.com
[13]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http://www2.cmu.edu.tw/~cmm/
[14] 蘇奕彰: mailto:
[15]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mailto:
[16] 江佩蓉,楊惠茹: mailto:aerin.chiang@gmail.com
[17]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http://www2.cmu.edu.tw/~cmm/
[18] 蘇奕彰: mailto:
[19]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mailto:
[20] 江佩蓉,楊惠茹: mailto:aerin.chiang@gmail.com
[21]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http://www2.cmu.edu.tw/~cmm/
[22] 蘇奕彰: mailto:
[23]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mailto:
[24] 江佩蓉,楊惠茹: mailto:aerin.chiang@gmail.com
[25]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http://www2.cmu.edu.tw/~cmm/
[26] 蘇奕彰: mailto:
[27]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mailto:
[28] 江佩蓉,楊惠茹: mailto:aerin.chiang@gmail.com
[29]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http://www2.cmu.edu.tw/~cmm/
[30] 蘇奕彰: mailto:
[31]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mailto:
[32] 江佩蓉,楊惠茹: mailto:aerin.chiang@gmail.com
[33]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http://www2.cmu.edu.tw/~cmm/
[34] 蘇奕彰: mailto:
[35]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mailto:
[36] 江佩蓉,楊惠茹: mailto:aerin.chiang@gmail.com
[37]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http://www2.cmu.edu.tw/~cmm/
[38] 蘇奕彰: mailto:
[39]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mailto:
[40] 江佩蓉,楊惠茹: mailto:aerin.chiang@gmail.com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68
地理緯度:
24.156
機構名稱:
中國醫藥大學
部門名稱:
中醫研究所
計畫名稱:
[37] 二十世紀初台灣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主持人:
[38] 蘇奕彰
共同主持人:
[39] 張賢哲、李世滄、林睿珊
郵遞區號:
40402
聯絡地址:
台中市學士路91號
聯絡人:
[40] 江佩蓉,楊惠茹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中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

開放情形: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醫療手抄本
計畫資料庫簡介:

在台灣之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普及前,多數民眾在防治疾病知識上還是以民間流傳的經驗為主,因此民間手抄本醫書成為探討台灣早期醫學經驗與知識最直接的資料。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其年代多為上世紀初由武館或醫者後輩流出,這些手抄本中傳承之醫學經驗內容,不論是在文獻與實際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傳世醫書。由於上世紀前半頁記錄台灣民間醫療之文物數量不多,且多為私人所藏,易隨時空變遷與耆老凋零而流失,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民間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本計畫希望藉由文物保存與免費公開使用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使更多台灣本土醫療史料能公開與保存,進而擴大為數位資料庫,以利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之發展。計畫中將以陸續蒐集的台灣民間手抄本醫書為材料,進行數位典藏來保存文獻,並作為建置數位資料庫之基礎。其成果將可提供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台灣民間醫療史、疾病史等社會文化研究材料,並可利用其中有關疾病種類與醫療經驗之記錄,作為進行實證醫學研究之珍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