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印記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Tags: Metadata, 印章, 印記, 工作流程, 影像, 指南, 數位化, 數位化工作流程, 智慧財產權, 著作權, 藏品, 資料庫, 資訊 發表: 2010-06-01, 點閱: 48,594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 轉寄壹、 引言
一、適用對象
數位化專案的過程繁複,除了數位專業化技術領域之外,另外經費的規劃、品質與執行的控管、後設資料的建置等各大執行流程,皆有許多細則與要領。本專書集結了各參與印章或印記數位化工作單位的經驗,綜整各計畫的數位化工作流程,並輔以理論補充說明,預期的使用者除了以參加數位典藏的機構單位,更有一般民間典藏家、小型典藏單位,讓已進行數位化工作者,想進一步了解工作程序之原理規範,調整工作執行流程;欲從事數位化工作者,協助其規劃合適之數位化方案;對數位化工作有興趣者,協助將進行數位化工作者能快速入門,進行各項流程的規劃。雖然技術每天在進步,條件每日在變化,然而透過前人的經驗,站在經驗的基礎之上,相信對於日後欲從事數位化工作流程者有微薄之幫助。
二、數位化物件
印章的使用隨著遠古聖人的出現增加了許多神秘的傳說,《春秋‧運斗樞》載:「黃帝時,黃龍負圖,中有璽者,文曰天王符璽。」,這裏的璽,即是印章。印章的普遍使用,一般認為始於春秋戰國之間,在秦以前,無論官私印都稱「璽」,秦統一六國後,規定皇帝用印獨稱「璽」,臣民所用只能稱「印」。先秦及秦漢的印章多用作封發對象、簡牘之用,把印蓋於封泥之上,作為信驗,以防私拆。許慎《說文解字》:「印,執政所持信也。」印章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多重的功能和作用,早期在製作上,不論用料、鈕飾、尺寸上都有嚴格規定,除了信驗,也是一種身份的憑證,更是王朝的象徵,是一個社會、國家複雜化過程中的產物。
從藝術的角度來欣賞印章,它結合了書法線條、鐫刻刀功的綜合造形藝術,印章的構造由印文、邊款與印鈕所組成,在印面上,所謂「方寸之間,氣象萬千」,要看刀法、篆法和章法,在佈局疏密間,「疏能走馬,密不容針」,筆劃精細搭配得當,對角互相呼應,方寸之間的「分朱佈白」,章法強調陰陽之間的衝突與平衡,在有限的空間之中,巧妙安排無限的流暢感。
印章各式材質的豐富度,都顯示出印章表現的多樣面貌,一般官印以銅製官印,而更以玉為最貴重,金次之,銀再次之,亦有使用瓷印;一般私印主要有用玉、牙、角等材質,自從元末王冕創用花乳石治印後,促使文人治印之風大熾,古代文人以詩、書、畫三絕為目標,自明朝文人畫家自刻印章之後,更加上印章藝術,以詩、書、畫、印「四絕」精通為追求境界。印章的藝術不論在鋪排刻印或材質選擇皆有很大的學問,不僅要有巧奪天工的技法,更要有匠心獨具的設計。
影像授權:圖1-1、1-2授權自翁愈琄女士、圖1-3授權自香取潤哉先生
三、數位化工作內容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TELDAP)的參與單位中,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兼有印章與印記的兩種典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則在古文書籍中擷取印記數位影像,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台灣歷史檔案資源網」、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執行的「台灣典範書家陳丁奇數位美術館」則主要對古籍、書畫作品進行數位化工作,印記的相關資料主要是以後設資料(Metadata)描述。各不同單位因物件特色與典藏目的不同,執行的流程有所差異,因此本文希望結合各館數位化工作經驗,以印章、印記二類文物特性,對於整體數位化工作的規劃、實體數位化方式、後設資料(Metadata)設計、設備採購等,提供讀者一份完整流程的工作參考作業程序,以協助其數位化工作之流程與管理。
在數位化流程工作中,印章屬於立體器物,採用數位平面或環物攝影的方式進行數位化,因為印章在器物類別中相較是屬於小型物件,此專書的數位化流程以靜態影像介紹為主,不涉及錄影與相關設備之討論;而印記數位化是隨不同典藏類別而選取不同的數位化設備,主要以攝影或掃描為考量,然此不談論器物上之印記。本專書並討論物件數位化後的影像後製、品質檢驗、儲存、數位內容保護等工作,不論是數位攝影或掃描,都是以產出的數位檔案作整理,部分單位考量將來印刷校色,會在數位影像完成後打樣輸出,然此有更多打樣流程與經費規畫之細節,本專書暫不與討論。
< 返回目錄 >
全文下載 (11.4 MB, 2,600 h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