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圖資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Tags: none 發表: 2007-11-12, 點閱: 32,164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 轉寄
地圖是記錄地理資訊的一種圖形語言形式,也是存儲和傳輸地理資訊的載體。主要包含描述自然型態及社會人文、經濟等豐富的訊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及人們對於自然事物的認識程度不斷加深,地圖的定義不斷地發展變化。尤其是電子資訊科技的快術發展,在與傳統地圖學結合後,產生廣泛的應用,對地圖的定義也出現許多不同的見解。如地圖數位化後,以數位形式儲存和傳送,並可對地圖內容進行任意檢索和疊加不同資訊圖層,使地圖應用層面更加廣泛。
與電子地圖比較,紙質地圖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
1.繪製地圖時,調查蒐集的原始數據必須簡化、分類後才便於表達、理解,但很多有用的信息在分類中遺失﹔
為了有效地研究、規劃、管理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環境,需要能方便、迅速、精確地對空間資訊進行儲存、查詢和分析的工具,以彌補手工繪製專題地圖和普通地圖的不足。而這也是地理資訊系統興起的原因。
地理信息系統(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興起於是20世紀70年代,是在電腦資料庫技術、遙測技術、電腦輔助繪圖技術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新興領域。舉凡與空間有關聯的資訊,皆為GIS處理、分析的範圍。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GIS脫胎於地圖,地圖學理論與方法對GIS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GIS也可說是地圖資訊的新載體形式,它具有存儲、分析、顯示和傳輸空間資訊的功能,同時,地圖仍是目前GIS的重要資料來源之一。通過GIS工具,可以把紙質地圖經過處理而轉換成在螢幕上顯示的電子化地圖,以滿足人們使用地圖的新的要求。[ii]因此,地圖數位化的工作,亦顯得相當重要,尤其是對具有歷史價值的老地圖而言,一方面有著以數位化保存地圖影像資訊的意義,一方面藉著GIS軟體,地圖數位影像亦可成為繪製新圖的資料來源。
對於如何將地圖數位化,並且在品質上有適當的管理,即是本參考標準制訂之重點。此外,本參考標準尚有兩項特點,一是重視理論與實務並重,其次為賦予各執行單位彈性選擇空間。
地圖是人為編繪的一種空間資訊,精確紀錄著特定區域中地形、地物的空間位置、方向與距離等資料。與遙測影像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一)由特殊的數學法則產生的可量測性
(二)由使用地圖符號表達事物產生的直觀性
最後需說明的是,本參考標準之編定,有賴於各計畫執行單位之規範及工作經驗,以及相關之參考文獻,略述如下:
一、專書著作部份
(一)《 數位化工作流程圖文說明-十二主題小組》套書,以文字及圖像詳實紀錄各單位數位化工作流程,包含各式規範、工作流程調查表等。為目前紀錄數位化工作最為詳盡的一套叢書, 且為了解各機構單位實務經驗最好之依據。
(二)《數位典藏技術彙編2002、2004》為數位典藏相關技術規範參考。收集技術類規範共187篇, 對於數位化規格、規範、工具、設備等皆有說明,大部分內容在於後設資料的建置。
(三)《文獻典藏數位化的實務與技術》由台大圖書館特藏組編審洪淑芬所編著,分析數位化流程各步驟與應用技術。豐富之實務經驗,內容含括層面廣泛並考量周到,由前置作業到數位化方式的執行細微之處,都能一一說明。
(四)其它關於數位影像編修技術、色彩管理、數位攝影、影像輸出列印、藏品保存手冊等市面上專書,對於影像格式、色彩管理等知識皆有詳細說明,有助強化理論部份。
二、期刊、規範類
期刊主要參考數位典藏相關研討會收錄之文章或計畫工作人員發表之期刊論文。如: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范成棟、廖泫銘發表之〈地圖與遙測影像主題典藏數位化〉,內容介紹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化規範,以符合向量化應用之需求,並對其發展之技術作一分析介紹;黃如足、梅士傑發表之〈標準作業程序(SOP)於數位典藏建置之初探〉,介紹SOP基本概念及制定方法,以國立歷史博物館之應用為例,介紹標準作業程序之定義,為本篇研究目的之立基,以此延伸作更深入之應用與研究。規範類如:國土資訊系統標準規範說明、後設資料需求規格書、數位檔案命名規則等,對於規範之制定,有良好的來源。
〈目錄〉
地圖圖資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914.3 KB, 2,743 hits)
四月 7th, 2009 at 12:19 am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地圖圖資數位化工作流程參考標準,檢索日期:2009/4/6,網址:http://content.teldap.tw/index/?p=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