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線裝書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Tags: none 發表: 2007-11-28, 點閱: 49,997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 轉寄【附錄四】-善本核心元素需求規格書
善本古籍主題小組
善本古籍核心元素後設資料需求規格書
version 0.2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後設資料工作組製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本計畫的建置主要在於能分享善本古籍檔案及古籍影像數位化作業的經驗,推展相關數位化技術的開發、整合與實作測試,並研擬相關之作業規範與標準,以促進計畫的順利執行。計畫主要進行的工作項目如下:
1.metadata與內容分析相關需求的整合。
2.資訊技術需求的提出與引介。
3.研擬相關標準與規範。
4.研討善本古籍數位典藏作業相關問題。
所謂古籍,原則上是指1911年及其以前書寫或印刷,具有古典裝訂形式之中文書籍,但各古籍收藏機構可根據本身情況,予以適當調整。
l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
盧錦堂主任、顧力仁編輯、宋慧芹小姐
l 中研院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
陳國棟先生、湯蔓媛小姐、林妙樺小姐、呂純怡小姐、周惠蓮小姐
l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後設資料工作組:
陳亞寧先生、陳淑君小姐、張怡婷小姐、粘芸蓁小姐、沈漢聰先生(本份需求規格書撰寫者)
l 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
善本古籍核心後設資料元素依據其所具有的功能性概分為兩大類:描述性後設資料元素與紀錄管理性後設資料元素,茲分述如下:
描述性後設資料元素(共12元素):
■類型
■識別號(登錄號、排架號、索書號)
■題名(正題名、其他題名、拼音題名)
■著者(姓名、朝代年號或國別、著作方式)
■其他貢獻者(姓名、朝代年號或國別、著作方式)
■出版資訊(責任者、地點、時間、責任方式)
■數量
■簡述(版本、裝訂、裝潢、圖像、行格、避諱……等)
■主題(主題、關鍵詞)
■語文
■關連(叢書、子目、合刊、原件複製品、影像檔)
■現藏者
紀錄管理性後設資料元素(共1元素):
■建檔紀錄(建檔人員、建檔時間、修改人員、修改時間)
本份「善本古籍核心元素後設資料需求規格書」係以三大部份呈現中研院史語所傅斯 年圖書館、國家圖書館特藏組與故宮博物院文獻處對善本古籍元素的共同需求,分別為第一部份:善本古籍核心元素欄位定義、第二部份:善本古籍核心元素欄位屬 性與第三部份:善本古籍核心元素著錄規範與限制。其中,第一部份主要描述上述三個主題計畫所需共同著錄的善本古籍元素欄位,並對每個所需著錄的欄位給予定 義,以確保大家都著錄相同性質的欄位資訊。而第二部份主要是協助系統建置人員,在實際系統建置上,設定所需要著錄欄位的種種屬性,如必填欄位在資料建檔時 系統會要求建檔人員務必填寫必填欄位的資料。第三部份係定義善本核心元素欄位的著錄規範與限制,以確保不同的建檔人員會以相同的格式建檔。
第一部份:善本古籍核心元素欄位定義
項目說明:
■元素中文名稱:主題計畫所需著錄項目之中文名稱。
■元素英文名稱:元素中文名稱對應之英文名稱。
■元素定義:元素欄位的定義說明。
元素中文名稱
|
元素英文名稱
|
元素定義
|
|||||
---|---|---|---|---|---|---|---|
類型
|
Type
|
藏品的類型或性質。
|
|||||
識別號
|
登錄號
|
Identifier
|
Accession Number
|
記載該書之館藏登錄號。
|
|||
索書號
|
Call Number
|
著錄館藏之排架位置。
|
|||||
排架號
|
|
Shelving Control Number
|
館藏索書號。
|
||||
題名
|
正題名
|
Title
|
Title
|
古籍之名稱,包含卷數。(正題名一般以正文首卷卷端題名為準)
|
|||
其他題名
|
Alternative title
|
異於正題名者,包括:
|
|||||
拼音題名
|
Ping-Yin title
|
將原書題名翻譯為拼音題名。
|
|||||
著者
|
姓名
|
Creator
|
Name
|
主要創作者之姓名。
|
|||
朝代年號或國別
|
Dynasty
|
主要創作者之朝代或國別。
|
|||||
著作方式
|
Role
|
藏品之主要創作方式,包括:撰、纂、修、注、編、輯、譯、書、繪、序、跋、批、校、其他。
|
|||||
其他貢獻者
|
姓名
|
Contributor
|
Name
|
除主要創作者外,對於某古籍內容之創作有貢獻者。
|
|||
朝代年號或國別
|
Dynasty
|
其他貢獻者之朝代或國別。
|
|||||
著作方式
|
Role
|
其他貢獻的方式,包括:纂、修、注、編、輯、譯、書、繪、序、跋、批、校、其他。
|
|||||
出版資訊
|
責任者
|
|
Publisher
|
使某古籍行世者的相關資料。
|
|||
地點
|
Published place
|
有關責任發生之地點。
|
|||||
時間
|
Published date
|
有關責任發生之時間,包括朝代、年號、中曆紀年,並在圓括號內加註西元紀年。
|
|||||
責任方式
|
|
包括:刊刻、印刷、抄寫、修補、遞刊等。
|
|||||
數量
|
Quantity
|
古籍藏品之冊數或幅數等。
|
|||||
簡述
|
版本
|
Description
|
Edition
|
版本說明,依序顯示朝代、元號、紀年、出版地、出版者及版本類型。
|
|||
型態結構
|
裝訂
|
Binding
|
包括:卷軸裝、葉子、經摺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毛裝等。
|
||||
裝潢
|
Mount
|
包括:函套、夾板、木匣、紙匣、帙等。
|
|||||
圖像
|
Decoration
|
包括:位置、名稱等。
|
|||||
行格
|
Lines per page
|
以正文之半葉為準;半葉若干行,每行若干字;小字或單行或雙行,行若干字。行之上端,如有空白不頂格者,應以頂格之字數為準。各行字數,多寡不齊同者,註「行若干字至若干字不等」。
|
|||||
避諱
|
Tabooed word
|
歷代避免直接稱呼君主、尊長等名字之作法。
|
|||||
刊記/牌記
|
Public notice
|
包括:位置、形式、全文等。
|
|||||
收藏印記
|
Seal
|
1印面文字。 |
|||||
題記
|
Colophon
|
位置、題記者姓名、題記者朝代。
|
|||||
保存現況
|
Conditions
|
書葉殘破及修復等之說明。
|
|||||
附註
|
Notes
|
上述欄位之補充說明。
|
|||||
主題
|
主題
|
Subject
|
Subject
|
主題之描述。
|
|||
關鍵詞
|
Keywords
|
||||||
語文
|
Language
|
作品內容所採用之語文。
|
|||||
關連
|
叢書
|
Relation
|
|
若為子目,在此著錄所在叢書名。
|
|||
子目
|
|
若為叢書,在此著錄子目。
|
|||||
合刊
|
|
合刊或有單獨檢索意義之附錄,包括:題名、著者、著者朝代、貢獻方式。(合函、合裝等亦然)
|
|||||
原件複製品
|
Duplicates
|
著錄原件產出的幻燈片、微縮及數位化媒材。
|
|||||
影像檔
|
檔名
|
File Format
|
File
|
古籍數位化之檔案名稱。
|
|||
說明
|
Note
|
說明影像使用性質。
|
|||||
現藏者
|
Owner
|
古籍藏品之現藏及權限管理者。
|
|||||
建檔紀錄
|
建檔人員
|
Record
|
Person
|
該筆紀錄之首次建檔人員代碼。
|
|||
建檔時間
|
Date
|
||||||
修改人員
|
Revised Person
|
||||||
修改時間
|
Revised Data
|
第二部份:善本古籍核心元素欄位屬性
項目說明:
■元素中文名稱:主題計畫所需著錄項目之中文名稱。
■必填欄位:標示“*”者表示必填欄位,建檔時需填寫該欄位之值,不能空白。
■多值欄位:標示“◎”者表示多值欄位,該組欄位資料可重覆著錄。
■檢索欄位:標示“⊙”者表示檢索欄位,表示該欄位資料可提供使用者檢索。
■備註:對元素欄位屬性的其他說明。
元素中文名稱
|
必填欄位
|
多值欄位
|
檢索欄位
|
備註
|
|||||||||
---|---|---|---|---|---|---|---|---|---|---|---|---|---|
類型
|
*
|
|
|
|
|||||||||
識別號
|
登錄號
|
*
|
|
|
◎
|
|
⊙
|
|
|||||
排架號
|
|
|
|
|
|||||||||
索書號
|
|
|
|
|
|
⊙
|
|
||||||
題名
|
正題名
|
|
*
|
|
|
⊙
|
|
|
|||||
其他題名
|
|
◎
|
|
可使用下拉功能表,並允許著錄建檔人員再增加。
|
|||||||||
拼音題名
|
|
◎
|
|
各種題名可自動產生羅馬拼音。
|
|||||||||
著者
|
姓名
|
|
|
◎
|
|
|
⊙
|
可自動產生拼音。考慮建置人名權威檔。
|
|||||
朝代年號或國別
|
|
|
|
|
|
||||||||
著作方式
|
|
|
|
|
可使用下拉功能表,並允許著錄建檔人員再增加。
|
||||||||
其他貢獻者
|
姓名
|
|
|
◎
|
|
|
⊙
|
|
|||||
朝代年號或國別
|
|
|
|
|
|||||||||
著作方式
|
|
|
|
拉功能表,並允許著錄建檔人員再增加。
|
|||||||||
出版資訊
|
責任者
|
|
|
◎
|
|
|
⊙
|
|
|||||
地點
|
|
|
⊙
|
可設古今地名對照表:原地名(今名)。對GIS輸出資料。
|
|||||||||
時間
|
|
|
⊙
|
對GIS輸出資料。
|
|||||||||
責任方式
|
|
|
|
可使用下拉功能表,並允許著錄建檔人員再增加。
|
|||||||||
數量
|
|
|
|
|
|||||||||
簡述
|
版本
|
|
|
|
|
|
⊙
|
|
|||||
型態結構
|
裝訂
|
|
|
|
◎
|
|
⊙
|
可使用下拉功能表,並允許著錄建檔人員再增加。
|
|||||
裝潢
|
|
◎
|
|
|
|||||||||
圖像
|
|
◎
|
|
|
|||||||||
行格
|
|
◎
|
⊙
|
|
|||||||||
避諱
|
|
◎
|
⊙
|
|
|||||||||
刊記/牌記
|
|
◎
|
⊙
|
|
|||||||||
收藏印記
|
|
◎
|
⊙
|
|
|||||||||
題記
|
|
◎
|
⊙
|
|
|||||||||
保存現況
|
|
|
|
|
|||||||||
附註
|
|
◎
|
|
|
|||||||||
主題
|
主題
|
|
|
|
◎
|
⊙
|
⊙
|
|
|||||
關鍵詞
|
|
◎
|
⊙
|
|
|||||||||
語文
|
|
|
|
|
|||||||||
關連
|
叢書
|
|
|
|
|
|
⊙
|
|
|||||
子目
|
|
◎
|
⊙
|
|
|||||||||
合刊
|
|
◎
|
⊙
|
|
|||||||||
原件複製品
|
|
◎
|
|
|
|||||||||
影像檔
|
檔名
|
|
|
◎
|
|
|
|
|
|||||
說明
|
|
|
|
|
|||||||||
現藏者
|
|
|
|
|
|||||||||
建檔紀錄
|
建檔人員
|
|
|
|
|
|
|
|
|||||
建檔時間
|
|
|
|
|
|||||||||
修改人員
|
|
|
|
|
|||||||||
修改時間
|
|
|
|
|
第三部份:善本古籍核心元素著錄規範與限制
項目說明:
■元素中文名稱:主題計畫所需著錄項目之中文名稱。
■著錄規範:定義元素在建檔時需統一遵循的國際或自訂規格、形式、或規則。
■限定資料:該元素欄位限定著錄的資料值。
元素中文名稱
|
著錄規範
|
限定資料
|
||
---|---|---|---|---|
類型
|
善本圖籍的物件類型主要為「善本」(Rare Books)、「古籍」(the Chinese Ancient Books)、「類善本」等。
|
善本、古籍、類善本
|
||
識別號
|
登錄號
|
原則上依館藏冊數決定登錄號之多寡(如:五冊書則會有五組登錄號);但仍不強制設定。
|
|
|
排架號
|
善本及類善本著錄排架號;古籍為索書號。
|
|
||
索書號
|
善本及類善本亦提供索書號之檢索。
|
|
||
題名
|
正題名
|
1. 正題名含名稱及卷數,並以逗號(,)區隔。
2. 正題名一般依正文首卷卷端所題著錄。正題名非得自主要著錄來源,需註明於附註項。
3. 若正文首卷卷端無題名,或所題不宜,得依次以正文其他各卷卷端題名、各卷卷末題名、內封題名、版心題名、書衣題名、其他題名為準。
4. 正文其他各卷卷端、各卷卷末、內封、版心、書衣、書中其他部份之題名,兼及其他資料,若有與正文首卷卷端之題名不同者,亦應在適當處予以著錄,並均能提供檢索。
5. 凡書中各處均不載題名時,而由其他資料查考得出,須依查考得出之題名著錄,並用方括號,又在附註中註明。
6. 凡於書中及其他資料俱不能取得相當題名時,得以己意著錄,並用方括號,又在附註中註明。
7. 題名之冠有「欽定」、「御批」、「增廣」、「增補」、「詳註」、「箋註」、「重修」、「校訂」、「選本」、「足本」、「繡像」、「繪圖」等字樣者,依原題字樣著錄;但略去此類字眼,亦可提供檢索。
8. 凡題名有「皇朝」或「國朝」等字樣者,依原題字樣著錄,並在附註中註明所指朝代。
9. 在適當處得著錄拼音題名;若採取不同之拼音題名,應以能互通為原則。
10. 卷數著錄以現有為準,若為殘卷,則於卷數前加一「存」字,又在附註中註明原有卷數及現存卷次。卷數及卷次均用中國數字;千、百、十等須標明。
11. 卷次用上、下、詩韻、干支等標誌者,均換算為數字著錄。如:上、中、下卷,著錄為「三卷」。一卷中再分若干子卷者,仍按一卷著錄。
12. 卷首、卷末、補遺、附錄、目錄等連同其卷數均著錄於正文卷數之後。
13. 原書分集(編)再分卷,應據實著錄。
14. 原書分回,應依所題著錄。
15. 拼音題名以「漢語拼音系統」為準。
16. 其他題名指異於題名者。
|
|
|
其他題名
|
|
|||
拼音題名
|
|
|||
著者
|
姓名
|
1. 著者連結人名權威檔,其他貢獻者亦連結人名權威檔。
2.著者一般依正文首卷卷端所題著錄,即依作品之主要著錄來源著錄,著作方式記於著者名稱之後,著者敘述非得自主要著錄來源者,加方括弧。
3.正文首卷卷端所題著者灼知其難憑信者,而真正著者又無從查考,則省略著者,而於附註中註明「題某某撰」。
4.正文首卷卷端所題灼知其難憑信者,而查出真正著者,則予以著錄,並用方括號,而於附註中註明「題某某撰,今從……」。即主要著錄來源所署著者不足憑信或有疑問,仍照樣著錄,而以考證所得記於附註項。
5.正文首卷卷端所題不能代表全書或末題著者,應從書中其他部份選擇適當者著錄,並在附註中註明。
6.書中不著著者,而由其他資料查考得出,須依查考得出之著者著錄,並用方括號,又在附註中註明。
7.帝王及后之著作,以廟號或謚號著錄,而於附註中註明其真實姓名,並均能提供檢索。
8.凡僧尼之著作,法名前冠「釋」或「尼」字,如其俗家姓氏甚著名,或出家後又還俗,則於附註中加以註明,並均能提供檢索。
9.凡女子之著作,如其姓名前冠以夫家姓氏者,只著錄本人姓名。
10. 凡二人合著之書,稱「某某、某某同撰」,其次序如書中所列。
11. 凡二人以上合著之書,以書中所列第一人為正著者,稱「某某同撰」,其餘人名如有必要時得於附註中註明,並均能提供檢索。
12. 著者年代一般以卒年為準,但凡著者跨越兩個年代者,可參考其生平事蹟,寫作時代及習慣題法等著錄。
13. 著者年代一般可依下列朝代名稱著錄:周、秦、漢、魏、蜀、吳、晉、劉宋、南齊、梁、陳、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宋、遼、西夏、金、元、明、清。
14. 凡竊據之偽朝代名,應依照當時正式之朝代名稱著錄,但原題朝代,須在附註中註明。
15. 外國著者以相應現代國名之簡稱著錄。
16. 著作方式一般依原題著錄;未題時,可參照下列方式著錄
撰:著述。
編:整理編排。
輯:收集他人著述匯集為一書。
修、纂:主要用於官修書。主持其事為「修」,實際編寫為「纂」。
注:解釋。
譯:將一種語文譯成另一種語文。
繪:圖畫創作。
書:書法創作。
篆刻:印章圖文創作。
其他
|
|
|
朝代年號或國別
|
|
|||
著作方式
|
撰、纂、修、注、編、輯、譯、書
、繪、序、跋、批、校、其他
|
|||
其他貢獻者
|
姓名
|
|
||
朝代年號或國別
|
|
|||
著作方式
|
纂、修、注、編、輯、譯、書、繪
、序、跋、批、校、其他
|
|||
出版資訊
|
責任者
|
1. 出版項各項資料若已著錄於版本項,則本項省略不記。
2. 出版責任者連結出版者權威檔。
3. 地點連結地名權威檔。
4. 出版時間中西曆用中西曆對照表。
5. 出版資訊之著錄,包括刊刻(鈔、寫)年(順序為朝代、元號、中曆紀年、西曆紀年)刊刻(鈔、寫)地、刊刻(鈔、寫)者。
若遇印刷、增刊、補刊、配補、遞修等情況,亦應仿此一併著錄。 6. 若書中紀年以干支、太歲等計算者,須併著錄中曆紀年、西曆紀年。中曆紀年用中國數字;西曆紀年用阿拉伯數字。
7. 紀年無從查考時,以朝代、元號著錄。
8. 若僅知朝代大致時期,可著錄作「某代初葉」、「某代中葉」、「某代末葉」。
9. 藏版著非刻書者時,則在適當處予以著錄,並能提供檢索。
|
|
|
地點
|
|
|||
時間
|
|
|||
責任方式
|
刊刻、印刷、抄寫、補刊、遞刊
|
|||
數量
|
1. 以面(葉)數、冊數或其他單位為單位。
2. 冊裝古籍著錄實有冊數;卷軸裝古籍著錄實有卷數;單幅圖籍著錄幅數。
3. 冊裝古籍若分函,得著錄實有函數,並用圓括號。以上均以阿拉伯數字著錄。
|
|
||
簡述
|
版本
|
1. 版本之著錄,首朝代、元號、紀年,次處所,最後為版本之類別。本書未載之項目,闕之(考證所得者, 記於附註項)。僅記國朝或元號者。可依元號紀年記朝代名稱於前。其以干支或其代字紀年者,應查明年代記註於後。
2. 版 本類別大抵可分為稿本、寫本、鈔 本、刊本、活字本、套印本、朱印本、藍印本、石印本、影印本、鉛印本、鈐印本、繪本、寫繪本等。其中或可細分,如刊本有原刊、重刊、初印、後印等;活字本 有泥活字、木活字、銅活字等;套印本有朱墨套印、四色套印等,或又有其他類別,均視情況做適當表達。
3. 書籍之附有插圖者,以「圖」著錄之,至於插圖應否詳為著錄,視其在書中之重要性而定。有插圖之書,必要時應記其位置;圖像連結古籍附圖資料庫。插圖之種類須按下列順序詳記之:地圖、設計圖、圖表、影抄、 譜系表、表格、樂譜等。其他一般圖概以「圖」著錄。
4. 彩色插圖冠以「彩」或「彩色」等字樣著錄之,如「彩圖」或「彩色地圖」。若未全部著色,則另冠以「部份」於「彩」或「彩色」之前,如「部份彩圖」或「部份彩色地圖」。
5. 圖之大於書頁而摺疊於書中者,冠以「摺」字,如「摺圖」。
6. 重要之插圖,得據圖上號數、目錄所標示或合計所得定其數量。
7. 行格以半葉為準;半葉若干行(大、小)若干字。
8. 版框大小、行格、版式、刊記、避諱、刻工等細節,視需要詳細著錄。
9. 版 框,著錄其高闊,高在前,闊在後, 用阿拉伯數字,長度以公分為計算單位。版框高度一般以正文首葉版框上邊(靠內)至下邊(靠內)之距離為準;其無邊欄者,於高則量其全幅,於廣則量其半葉。 凡卷軸裝,於高量其全幅,於闊量其全卷之長。凡經摺裝,於高量其版框,於闊量其摺疊後之闊度。
10. 行格之記載,應就書之正文,數其半葉若干行,每行若干字;小字或單行或雙行,行若干字。行之上端,如有空白不頂格者,應以頂格之字數為準。各行字數,多寡不齊同者,註「行若干字至若干字不等」。
11. 避諱方式有:缺筆、空字、改字等,如可查考則予以著錄。並連結人名權威檔。
12. 古籍裝訂形式大抵可分如卷子、卷軸裝、葉子、經摺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毛裝等形式,應予以記載;至若針眼、金鑲玉襯、包角等情況,可在適當處註明。襯裝之書亦應予以記載。
13. 經摺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著錄其實有冊數;卷軸裝著錄其實有卷數;單張者著錄其實有幅數。
14. 古籍之有函套、木匣、紙匣、木夾板、帙等附屬品及其他裝潢情形可視需要予以著錄。
15. 凡書在流傳過程中,出現題記、收藏印記等,應予以著錄。
16. 題記之位置、題記者朝代及姓名應加以註明;至若題記全文,則可視需要照錄。又,題記之屬過錄者,則連過錄者朝代及姓名亦一併註明。
17. 收藏印記可全部或則要予以著錄;著錄包括印面文字、刻法(如「朱文」、「白文」)及印面形狀。
18. 序文或目錄之末,或各卷末之空白處,往往有刊刻者之牌記, 或校刊人督刊人等之題記,以及刊印工價等,應舉其處所,述其形狀,錄其記語。
19. 鈐有收藏家之印記者,應擇要記載。記載之順序,應依印記之時代先後。記載之內容,除錄其全文外,應依印鑑形狀記明「方形」、「圓形」、「長方形」、「橢圓形」,或「聯珠印」等。并據其刻鑄之陰陽,記明「白文」或「朱文」。並連結印記資料庫。
20. 題記要提供全文檢索。
21. 保存現況若遇書葉破損或變質,視需要著錄歷次修裱過程的紀錄;並連結庫房管理系統。
22. 附註為解說題名、著者、版本、出版、稽核、集叢各項未詳盡之處,得於附註項說明之並應加記:批校題跋、殘缺卷葉、印記、板式行款、紙墨裝釘、考證校勘。
23. 有關上述各項,若有未詳盡之處,可作附註補充說明。
|
|
|
型態結構
|
裝訂
|
線裝、包背裝、經摺裝、蝴蝶裝、卷子、葉子等。
|
||
裝潢
|
函套、夾板、冊頁、書盒等。
|
|||
圖像
|
|
|||
行格
|
|
|||
避諱
|
|
|||
刊記/牌記
|
|
|||
收藏印記
|
|
|||
題記
|
|
|||
保存現況
|
|
|||
附註
|
|
|||
主題
|
主題
|
主題連結標題權威檔。
|
|
|
關鍵詞
|
關鍵字連結標題權威檔。
|
|
||
語文
|
主要為漢文、滿文、滿漢合刻、蒙文、藏文等。
|
漢文、滿文、滿漢合刻、蒙文、藏文、其他(勾選此項可輸入文字)。
|
||
關連
|
叢書
|
1. 說明主要包括:公用典藏、印刷出版、國家典藏、所方計畫等。
2. 叢書子目各分別著錄,各子目並應在適當處著錄所在之叢書名。
3. 叢書,視情況全部或擇要著錄其子目。
4. 合刊(鈔),應在第一書適當處著錄與其合刊(鈔)之書名、著者,並均能提供檢索。合函、合裝等亦然。
5. 若有微縮品、幻燈片及數位化媒材之複製,應予以著錄。
|
|
|
子目
|
|
|||
合刊
|
|
|||
原件複製品
|
|
|||
影像檔
|
檔名
|
影像檔之檔名以每冊書之登錄號為檔名,附加檔名為頁次。
|
|
|
說明
|
|
|
||
現藏者
|
|
|
||
建檔紀錄
|
建檔人員
|
建檔紀錄由系統自動產生及更新。
|
|
|
建檔時間
|
|
|||
修改人員
|
|
|||
修改時間
|
|
元素中文名稱
|
著錄範例
|
|||
---|---|---|---|---|
範例一
|
範例二
|
|||
類型
|
l古籍
l古籍/善本
|
l善本書
|
||
識別號
|
登錄號
|
|
l(表示多值)
180702
180703
180704
180705
180706
180707
180708
180709
180710
180711
180712
180713
|
|
排架號/索書號
|
|
l槍木櫃77-4
|
||
題名
|
正題名
|
l重訂李義山詩集箋註三卷外詩箋註一卷
l南豐先生元豐類稿存四十卷附錄一卷
l新刊標題孔子家語句解六卷
|
l高皇帝御製文集,二十卷
|
|
其他題名
|
l版心題名:李義山詩集箋註
內封題名:李義山詩集箋註 l版心題名:南豐集
書衣題名:宋少師曾文定公全集 其他題名(跋):重刊元豐類稿 l版心題名:家語
其他題名(目錄):新刊標題句解孔子家語 |
|
||
拼音題名
|
|
l Gao huang di
yu zhi wen ji |
||
著者
|
姓名
|
l李商隱
l釋義淨
|
l明太祖
|
|
朝代年號或國別
|
l唐
|
l1328-1398
|
||
著作方式
|
l撰
l譯
|
l撰
|
||
其他貢獻者
|
姓名
|
l朱鶴齡
l何焯
|
l謝正蒙
|
|
朝代年號或國別
|
l清
l清
|
l明
|
||
著作方式
|
l注
l批校
|
l仝訂
|
||
出版資訊
|
責任者
|
l劉氏慎獨齋
l南京國子監
|
|
|
地點
|
l建陽
l南京
|
|
||
時間
|
l明正德十一年
(1516)
l明正德十五年(1520)
|
l明1368-1644
|
||
責任方式
|
l刊刻
l修補
|
|
||
數量
|
l8冊
|
l12冊
|
||
簡述
|
版本
|
l清乾隆九年(1744)東柯草堂刊本
l宋嘉泰四年(1204)壽州呂氏刊明成化間修補本
l清蕭山王氏十萬卷樓鈔本配補光緒三十二年(1906)虞山周氏鴿峰草堂鈔本
l明崇禎十四年(1641)原刊清康熙元年(1662)印本
l明萬曆間西安縣丞朱朝貞嶺南張萱遞刊本
|
l明刊本
|
|
型態結構
|
裝訂
|
l卷軸裝
l葉子
l經摺裝
l蝴蝶裝
l包背裝
l線裝
l毛裝等
|
l線裝
|
|
裝潢
|
l肖楠木夾板2片
|
|
||
圖像
|
l位置:「普回向真言」後。
l名稱:無聞老和尚註經處產靈芝圖
|
|
||
行格
|
l每半葉10行,行21字;註文小字雙行,字數同。
|
|
||
避諱
|
l避宋諱,玄、弘、殷、恆、貞、桓、媾、慎、敦、槨等字缺末筆。
|
|
||
刊記
|
l首冊內封右欄題
「江都程夢星午橋 刪補」,中間大字題「李義山詩/集箋註」,左欄下方題「東 柯草堂校刊」。 l目錄尾題後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覆板」兩行 四周雙邊刊記。
|
|
||
收藏印記
|
l書中依序鈐有「國之中央圖/書館收藏」朱文長方印。「六龍」朱穴橢圓印。「白仲/之印」白文方印。「伊南/逸史」朱文方印等。
|
l天放樓、心師竹齋圖書字畫家藏、陽湖趙烈文字惠父號能靜僑於海虞築天放樓收庋文翰之記、群碧樓、明刻本。
|
||
題記
|
l位置:第二冊扉葉
l手書題記者:錢良
擇(方湘衡朱筆過錄) l朝代:清
|
|
||
保存現況
|
l完整
l蛀蝕嚴重,已修復
|
l完整
|
||
附註
|
l全書原四十卷,此本僅存卷一至卷三,卷九至卷十四。
l舊題晉陶潛撰, 誤;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為後人依託。
|
l原題:巡按直隸監察御史臣謝正蒙,整飭揚州兵備副使臣熊尚文仝訂。
|
||
主題
|
主題
|
|
l明太祖(1328-
1398) — 文集
|
|
關鍵詞
|
|
l明刊本
|
||
語文
|
l漢文
l滿漢對照
|
l漢文
|
||
關連
|
叢書
|
|
|
|
子目
|
|
|
||
合刊
|
l題名:詩話一卷
著者:程夢星 著者朝代:清 貢獻方式:撰 l題名:貧士傳二卷(附)
著者:黃姬水 著者朝代:明 貢獻方式:撰 |
|
||
原件複製品
|
l有微捲
|
|
||
影像檔
|
檔名
|
|
l180702\180702.001-180702.999
l180703\180703.001-180703.999
… |
|
說明
|
|
l公用典藏
|
||
現藏者
|
l國家圖書館善本 書庫
l中華民國
|
l傅斯年圖書館
|
||
建檔紀錄
|
建檔人員
|
|
|
|
建檔時間
|
||||
修改人員
|
||||
修改時間
|
後設資料標準比對是作為本計畫後設資料欄位與國際後設資料的接軌,以及與國際間其他主題計畫作XML資料交換的關鍵機制。以下係善本核心元素後設資料欄位與Dublin Cone、MARC 21、CMARC的比對:
元素中文名稱
|
Dublin Core
|
MARC 21
|
CMARC
|
|||
---|---|---|---|---|---|---|
類型
|
Type
|
500 GENERAL NOTE
$a General note
|
200 題名及著者敘述項
$b資料類型標示(紀錄所屬資料型態-圖書、連續出版品、地圖、拓片等)
|
|||
識別號
|
登錄號
|
Identifier
|
852 LOCATION
$z Public note
|
805 館藏記錄
$c登錄號
|
||
排架號
|
Identifier
|
852 LOCATION
$j Shelving control number
|
|
|||
索書號
|
Identifier
|
852 LOCATION
$j Shelving control number
852 LOCATION
$k Call number prefix
|
805 館藏記錄
$d分類號
805 館藏記錄
$e書號
|
|||
題名
|
正題名
|
Title
|
245 TITLE STATEMENT
$a Title
|
200 題名及著者敘述項
$a正題名
$p卷數
|
||
其他題名
|
Title-Alternative
|
246 VARYING FORM OF TITLE
$a Title proper/short title
|
517 其他題名
$a其他題名
|
|||
拼音題名
|
Title-Alternative
|
242 TRANSLATION OF TITLE BY CATALOGING AGENCY
$a Title
|
200 $r 題名之羅馬拼音
|
|||
著者
|
姓名
|
Creator
|
100 MAIN ENTRY–PERSONAL NAME
$a Personal name
|
700 人名-主要著者
$a標目主題(姓)
$b副標目(名)
|
||
朝代年號或國別
|
Creator
|
100 MAIN ENTRY–PERSONAL NAME
$d Dates associated with a name
|
700 人名-主要著者
$s朝代
|
|||
著作方式
|
Creator
|
100 MAIN ENTRY–PERSONAL NAME
$e Relator term
|
700 人名-主要著者
$4著作方式
|
|||
其他貢獻者
|
姓名
|
Contributor
|
700 ADDED ENTRY–PERSONAL NAME
$a Personal name
|
702 人名-其他著者
$a標目主題(姓)
$b副標目(名)
|
||
朝代年號或國別
|
Contributor
|
700 ADDED ENTRY–PERSONAL NAME $d Dates associated with a name
|
702 人名-其他著者
$s朝代
|
|||
著作方式
|
Contributor
|
700 ADDED ENTRY–PERSONAL NAME $e Relator term
|
702 人名-其他著者
$4著作方式
|
|||
出版資訊
|
責任者
|
Publisher
|
260 PUBLICATION, DISTRIBUTION, ETC. (IMPRINT)
$b Name of publisher, distributor, etc.
|
210 出版項
$c 出版者,經銷者等名稱
|
||
地點
|
Publisher
|
$a Place of publication, distribution, etc.
|
210 出版項
$a 出版地,經銷地等
|
|||
時間
|
Date-Issued
|
260 PUBLICATION, DISTRIBUTION, ETC. (IMPRINT)
$c Date of publication, distribution, etc.
|
210 出版項
$d 出版,經銷等日期
|
|||
責任方式
|
Publisher
|
260 PUBLICATION, DISTRIBUTION, ETC. (IMPRINT)
$3 Materials specified
|
210 出版項
$c 出版者,經銷者等名稱
|
|||
數量
|
Format-Extent
|
300 PHYSICAL DESCRIPTION
$a Extent
|
215 稽核項
$a數量(面數、冊數或其他)
|
|||
簡述
|
版本
|
Description
|
250 EDITION STATEMENT
$a Edition statement
|
780 輔助檢索項(古籍)–羅馬拼音
$a 版本類型
|
||
裝訂
|
Description
|
500 GENERAL NOTE
$a General note
|
141 古籍-特性
3 裝訂形式代碼
|
|||
裝潢
|
Description
|
500 GENERAL NOTE
$a General note
|
300 一般註
$a附註
|
|||
圖像
|
Description
|
300 PHYSICAL DESCRIPTION
$b Other physical details
|
215 稽核項
$c插圖及其他稽核細節
|
|||
行格
|
Description
|
500 GENERAL NOTE
$a General note
|
300 一般註
$a附註
|
|||
避諱
|
Description
|
500 GENERAL NOTE
$a General note
|
300 一般註
$a附註
|
|||
刊記/牌記
|
Description
|
500 GENERAL NOTE
$a General note
|
300 一般註
$a附註
|
|||
收藏印記
|
Description
|
500 GENERAL NOTE
$a General note
|
300 一般註
$a附註
|
|||
題記
|
Description
|
500 GENERAL NOTE
$a General note
|
300 一般註
$a附註
|
|||
保存現況
|
Description
|
583 ACTION NOTE
$l Status
|
141 古籍-特性
6-7保存情況代碼-主體
|
|||
附註
|
Description
|
500 GENERAL NOTE
$a General note
|
300 一般註
$a附註
|
|||
主題
|
主題
|
Subject
|
650 SUBJECT ADDED ENTRY–TOPICAL TERM
1 $a Topical term or geographic name as entry element
|
606 主題標題
1 $a標目主題
|
||
關鍵詞
|
Subject
|
650 SUBJECT ADDED ENTRY –TOPICAL TERM
$a Topical term or geographic name as entry element
|
606 主題標題
$a標目主題
|
|||
語文
|
Language
|
546 LANGUAGE NOTE
$a Language note
|
101 作品語文
$a正文語文
|
|||
關連
|
叢書
|
Relation-hasPart
|
760 MAIN SERIES ENTRY
$a main entry heading |
225 集叢項
$a 集叢名 |
||
子目
|
Relation-IsPartOf
|
762 SUBSERIES ENTRY
$a main entry heading |
225 集叢項
$i 編次名稱 |
|||
合刊
|
Relation-hasFormat
|
777 ISSUED WITH ENTRY
$a Main entry heading |
523 合刊、合訂
$a合刊題名 |
|||
原件複製品
|
Relation-Has Format
|
533 REPODUCTION NOTE
$a Type of reproduction
|
300 一般註
$a附註
|
|||
影像檔
|
檔名
|
Relation-Has Format
|
530 ADDITIONAL PHYSICAL FORM AVAILABLE NOTE
$a Additional physical form available note
|
300 一般註
$a附註
|
||
說明
|
Relation-Has Format
|
530 ADDITIONAL PHYSICAL FORM AVAILABLE NOTE
$3 Materials specified
|
300 一般註
$a附註
|
|||
現藏者
|
Rights
|
852 LOCATION
$a location
|
805 館藏記錄
$a 單位簡稱/代碼
$b次單位簡稱/代碼
|
|||
建檔紀錄
|
建檔人員
|
Description
|
500 GENERAL NOTE
$a General note
|
805 館藏記錄
$f 編目者、審核者 |
||
建檔時間
|
Description
|
500 GENERAL NOTE
$a General note
|
805 館藏記錄
$y 日期(年、月)、冊次號、年代號 |
|||
修改人員
|
Description
|
500 GENERAL NOTE
$a General note
|
805 館藏記錄
$f 編目者、審核者 |
|||
修改時間
|
Description
|
500 GENERAL NOTE
$a General note
|
805 館藏記錄
$y 日期(年、月)、冊次號、年代號 |
<目錄>
古籍線裝書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636.8 KB, 3,403 h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