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古籍線裝書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Tags: none 發表: 2007-11-28, 點閱: 49,992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列印 , 轉寄 轉寄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參、前置作業
 

一、工作規劃
二、數位化方案選擇
三、古籍線裝書整編 
四、書況檢查
五、註記圖籍流向
六、古籍線裝書修復


一、工作規劃 

     如圖3、4、5、6所示,擬彙整並提出數位化工作規劃、系統規劃與建置兩方面,在前置作業工作規劃時所需的注意項目。本章節可與本參考標準第肆、伍章節的內容一併參考。

 

(一)數位化工作規劃之注意項目:

     須包含數位化之目的、典藏品特色及價值、人員編制及素養、經費支援及編列、擬訂計畫及管理、評估成效及調整等方面,以下簡述各面向並提出建議。

 

1. 數位化目的

本典藏物件大多為紙本式的珍藏資料,故應妥善保護,但為免影響其使用,以現今數位化技術將其加以虛擬化,可使典藏物件得以永久保存,亦可提供虛擬物件以配合經常性的使用
[8],解決傳統紙本資料收藏與流通利用的衝突,建議數位化目的可分為典藏或利用出版等兩大方面來進行規劃。另外,目前軟硬體變化快,在舊版資料轉換時,不常用的資料常被忽略,造成日後無法閱讀之遺憾,因此隨著科技的更新,適宜的軟硬體配合也需要注意。 

 

2. 典藏品特性與價值

各機構單位典藏物件類型及特色皆不盡相同,需先考量典藏品特性與價值,作為物件數位掃描之先後順序的準則。以國家圖書館為例,考量古籍版本珍貴性、坊間流傳多寡,及書籍本身書貌,來決定數位化投入比例。

 
3. 人員編制及素養
數位化工作是圖書資訊學、資訊科學、語言學、中國文學及歷史學等跨領域的整合,從前置作業、實際執行數位掃描工作、後設資料與資料庫建置等三大工作,需要各學科的整合才能完成數位化工作和系統規劃與建置。
 
4. 經費支援及編列
必須考量可投入經費的規模與如何編列預算。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長楊明宗在館刊之《現代圖書資訊之服務與管理》一文中提到,雖然科技推倒圖書館間的圍牆,但經濟問題似乎又成為另一道更堅實的鴻溝。計畫預算該如何編列,是需要仔細考量到典藏品物件狀況、及整體環境等相關因素。

 

5. 擬定計畫及管理
依上述面向擬訂計畫書,並配合作業流程擬定相關作業標準以執行計畫。

 

6. 評估成效及調整
評估計畫執行成效並檢視修正,調整原有計畫書內容再執行下一階段工作。

 
(二)系統規劃與建置之注意項目:[9]

   
       於系統規劃時須考量到數位典藏實體物件、機構單位的背景基礎下,就機構單位實際需求來規劃系統。以下就網路架設、軟硬體選擇、資料庫建置等三方面來說明系統規劃與建置時須考量的因素,並提出建議。另外,此部份可一起參考第肆章第五節「後設資料與資料庫建置」之論述。

 

1. 網路架設

主要為連結播放控制中心及所有使用端的線路;即涵蓋播放控制中心和整個放送範圍的網路。其核心考量則是頻寬問題及其網路連結轉接的模式。一般網路連結轉接的方式有採用集線器(Hub)和交換器(Switch)二種:集線器在同一時間內只能處理單一資料封包,面對多個資料封包傳輸時,較容易因"碰撞"而影響效能;交換器能在同一時間內處理多個"一對一"資料封包傳輸。因此在資訊隨選服務以定點傳輸的模式下,交換器會是較合適的連結轉接模式。  

 
2. 硬體選擇

在硬體方面最重要的考量即是伺服器和儲存系統的支援能力。就伺服器而言,其主要功能為管理、讀取和傳輸資料庫內檔案。而影像資料的傳輸是不允許資料流傳遞過程中有間斷的,因此在選擇伺服器時,首先評估要負荷多少使用端機台同時啟動資訊隨選功能,再決定使用何種伺服器。而其他應考量的包括:伺服器所支援的網路環境(如:Ethernet、ATM、ASDL Modem和Cabal Modem等),其擴充性(是否可簡易地加強系統管理功能)及整體投資等事項。至於儲存系統(Storage System),為了能容納大量的影像資料,有磁碟陣列(RAID)、磁碟櫃(Disk Vault)、或光碟櫃(Juke Box)以及磁帶等不同儲存方式。皆可單獨被使用或合併使用,但需注意的是所採用的儲存系統是否能與伺服器整合且不影響系統的運作。此時,若單位在預算不充分的情況下則可先考慮不購買較昂貴的伺服器,用價格經濟的影像伺服器先取代。所謂影像伺服器即是以磁碟櫃中的一個磁碟虛擬成伺服器環境,以磁碟櫃的方式提供典藏管理系統。

 
 
3. 軟體選擇
應用軟體的考量主要可以從功能和介面著手;功能方面又可分為使用者功能及系統管理者功能:

1)在使用者方面

評估點需注意除了所支援的播放功能外,更需著眼在使用者取得所需影像資訊的途徑;亦即使用者是否可透過不同的管道(如:簡易的關鍵字檢索、詳盡的題名、作者等檢索、主題導覽等)來找尋所要的資訊

2)管理者功能

著眼在所提供的功能是否可以便利管理者的管理作業及加強典藏管理系統的服務。基本功能應包含資料庫的管理、使用者的管理、數位化流程的管理、及統計的功能,即任何可協助管理者瞭解及掌握系統使用狀況的功能皆應納入評估考量。  

3)使用介面(User Interface)

包括:使用者及管理者的使用介面,其評估原則較簡單,即使用者是否可在第一次看到畫面時就輕易的使用典藏管理系統;其中包括:有無含義不清的用詞讓使用者無法確定功能鍵的真正功能,功能鍵的位置及大小是否讓使用者一目瞭然,及系統各項功能間的連結是否流暢等,都是做評估時的要項。
 
4. 資料庫建置
在考量軟、硬體及網路的建置時,另一個不可忽略的是資料庫的建置;考慮放置在完成的架構內所注入的內容物為何。此一階段的主要考量為預設的使用者(the potential/intended user),一旦決定了主要的使用者族群,組織單位方可決定提供何種圖檔資料能符合需求。然而決定資料庫的內容屬性還只在初步階段,緊接著則是決定資料庫的資料量;與所欲建置的儲存系統容量配合,來決定各類型資料的儲存量。其中需數位化壓製的部分,在經費緊縮的情形下,可考慮優先納入資料庫提供使用者利用。決定各類資料的儲存量後,緊接著則是由現有的館藏中選出需要數位化相關的軟硬體,針對選擇考量以下列項目做為建議以茲參考:

1)珍貴資料

珍貴或年代久遠的文獻及非書資料,不堪一再使用或僅被收藏而不允許流通利用。這類的資料應先考慮數位化以鼓勵使用者利用此類資料並減少原件損害。

2)使用率高的古籍線裝書

在典藏單位內較常被使用的古籍線裝書也是數位化的優先考量。除了減少原件的損害外,更可同時提供多人使用同一資料,免除傳統上使用者需等待及輪流使用資料或需購買複本的麻煩,當然最重要是資料庫的內容必須符合主要使用者需求。

 

二、數位化方案選擇   

     數位化方案選擇影響因素有主觀條件實體物件狀況,及客觀因素的單位計畫預算、人力配置、數位化目的、影像格式、物件考量及設備規格等,以下將針對客觀因素提出說明與建議方案。另外,此部份不包含單位計畫預算及人力配置。

 

(一)數位化目的

     數位化方案選擇需考慮到數位化目的是為永久典藏、印刷出版,或方便傳閱網路使用皆有不同選擇。
 

 

 
 
5、數位化目的之分析
使用目的
分析
範例
永久典藏
印刷出版
出版或進行複製計畫。典藏機構有此類規劃,則對於數位影像的品質要求就需要更為嚴謹。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中,目的在永久典藏及應用推廣,因此是典藏而非流通,需較高的解析度儲存,以TIFF檔300dpi以上。
方便傳閱
普及利用
在制定數位化規格時除考量數位影像的清晰度外,網際網路傳輸速度也是考量重點。
以澳洲國家檔案局為例,其目的在於方便傳遞與普及利用,在有限經費下快速且大量的提供民眾清楚辨識的檔案,因此將數位化規格制定在180dpi,以數位相機進行拍攝。
 

(二)影像格式制定
     以下提出數位掃描常用圖檔格式,並匯整成表格說明。

 

1. TIFF

一般應用在不同平台上、不同應用軟體上,在影像列印規格上受到廣泛支援。由於壓縮後的TIFF格式圖檔不會使影像失真,又可應用於不同平台、不同軟體上,因此適合做為原始資料的保存圖片,供日後加工處理產生其他圖檔格式,或用於較高解析度圖片的印刷。但由於TIFF格式的壓縮比例不高,考量網路頻寬,網路傳輸時甚少使用此類型圖檔格式。
 
2. JPEG
一種壓縮效率很高的儲存格式,採具破壞性的壓縮方式,且在儲存的過程可以決定壓縮的層級,主要用於灰階和全彩模式的圖檔,可以處理RGB模式下的所有色彩資訊。由於JPEG格式會造成影像失真,因此不適合做為原始資料的保存圖片。但也因為此高效率的壓縮方式使檔案變小,因此適用於網路供人瀏覽使用。
 
3. GIF
只能儲存最多256色的色階,檔案較其他格式小,適合應用於網路傳輸,常用於網頁上預覽用圖片。由於最多只能儲存256色,故在儲存前須將其圖檔模式轉換成黑白、灰階或是256色,否則無法儲存。如果原始圖片是彩色,則256彩色模式可能無法準確記錄原始圖片,因此GIF不適合用來作為原始資料保存圖片。
  

 

 
 6、影像格式之分析
   
GIF
JPEG
TIFF
支援RGB全彩
 
 
支援256色
 
 
支援CMYK
 
 
支援灰階檔
 
 
壓縮能力
(LZW壓縮)
(高效率)
(LZW壓縮)
還原能力
 
失真壓縮、破壞性壓縮
 
適用網路
 
保存圖片
 
 
預覽
 
 
瀏覽
 
 
常用領域
動畫、透明圖
 
掃描、繪畫、圖像編輯、頁面排版
建議
適合用於網路上圖檔傳輸
適合網路上供人瀏覽,不適合作原始料保存圖片
適合作為原始資料保存圖片,不適合提供使用者下載

 

(三)設備選擇

     在設備選擇需考量到主觀因素的實體物件狀況,和客觀因素的單位計畫預算等兩因素,以下將分別說明。

1. 書況良好與否

以物件情況為前提,在書況不佳,例如過於脆裂時,建議使用書面向上的掃描器,另外,為維護原件,勿使用自動進紙裝置,避免因設備選用不當而造成二次傷害。
 
2. 單位計畫預算
除主觀因素的物件情況外,單位計畫預算也是設備選擇的考量,此部分將於第陸章設備與成本分析說明。
 

(四)可行性方案建議

     以下提供大陸地區、台灣地區、美國地區等三大地區所擬訂的影像製作規格、光碟備份,及命名方式等相關規範參考標準,提供給讀者參考。


1. 影像製作規格參考規範標準

可參考附錄一之參考規範標準。
 
2. 命名方式規範參考標準
除了影像檔格式以TIFF格式採單頁形式外,以善本古籍之登錄號作為命名方式。以傅斯年圖書館為例,除以登錄號為一資料夾命名外,各頁以附加檔名作為區分,儲存在該登錄號之資料夾中[10]
 

 

三、古籍線裝書整編

(一)古籍整理

 

1. 古籍整理概述

在第三次兩岸古籍整理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中曾提到關於古籍整理的工作項目之古典文獻的考訂及研究。此工作必須必先了解其文章,通曉其辭句,明白作者的旨意與撰述的內容,古籍線裝書由於涉及考據訓詁、版本目錄,因此古典文獻的考訂及研究是門很深的學問,通常是由相關研究人員及計畫主持人共同研擬及挑選欲數位化古籍。
1)蒐集工作
調查、蒐集以求齊全,要整理古籍線裝書一定要蒐集該書的一切版本,做比對校勘的工作,故網羅佚籍、對域外漢籍的調查蒐集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2)考訂研究
編製完整的古籍目錄,「目錄之學,學中第一緊要事,必從此用途,方能得其門而入」,古籍線裝書目錄的編製是古籍線裝書開發與利用的基礎,不僅要編製藏書目錄、聯合目錄,更應根據古籍線裝書整理研究的需要,編製各類古籍線裝書的專題目錄,俾便對古籍線裝書進行專題研究。
 

 

(二)建置目錄清單(系統所需要清單)

     由於數位化資料龐大且書況不佳時,不容易排定數位化之先後順序,因此分批建置數位化清單,較容易掌握整體古籍線裝書數位化之順序。依據計劃專責人員所規劃之數位化清單進行,以下建議幾種方式:

1. 數位化主題以該館研究主題為主。

 
2. 調查國內外目前較少數位化主題。
 
3. 以館際合作方式進行協調出相關主題。
 
4. 考量古籍線裝書之版本珍貴性、坊間流傳多寡、書籍本身的書相決定。
 
 

 

四、書況檢查  

     在書庫初步確認圖籍狀況後,視其館藏量規劃每週或是每月提調欲數位化古籍線裝書。書況檢查時,工作人員須待上手套,以避免手中溼氣造成古籍線裝書二次傷害,並備妥軟毛刷具、紙籤(例如:楮皮紙)替代便利貼,遵循每館依照不同典藏書籍特性制定的規範來執行工作。除需閱讀規範外,系統欄位建議有圖籍登錄、圖籍動向、掃描確認、書況確認、圖籍借出與歸還等六大項。以下未書況檢查的進行步驟:

(一)提調原件

     古籍線裝書之領取與歸還由專責人員戴上手套以書車方式自書庫中提借書籍。在提借時,除需填寫資料提借單,提借資料須於當日歸還,提借時間依每館庫房管理時間而不同。另外,建議要依照裝訂格式及原件尺寸順序提件。

 

(二)提調原件時初步檢查

     提調古籍線裝書時,需先留意書籍狀況並判定是否需要修裱,再核對其書籍書目登錄號或編碼,並清點冊數是否正確。初步檢查項目大致如下:蟲蛀、破損之簽條或標示、焦脆粉化情況、透背葉情況嚴重度,書  
況不良時,若無法修裱,則暫不提借掃描或拍攝。

 
(三)掃描前書況檢查,並判定是否需要修裱
     數位掃描前先仔細逐冊與逐頁檢閱書籍後,判定古籍線裝書是否有因脆化而焦脆、剝落等狀況,再進行修裱工作。另外,若發現有中縫過緊時,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則先採取修裱後,才進行數位掃描工作[11]。有些書籍會有缺頁或夾紙的狀況,建議原件缺頁或漏頁者,製作缺頁簽條標示之。以下列出書況檢查項目大致需留意項目[12]
 

 

 
 
7、書況檢查主要注意項目
項目
內容
摺角
摺角是指彎折紙角。若書頁邊緣捲翹或摺角時,除紙張本身已脆弱,否則需盡量將摺角攤平。
摺痕
 
摺痕(Crease)為紙材經摺或擠壓產生的痕跡。而褶疊則是指部分紙折過來蓋在另一部分上的狀況,因此摺痕並不一定有摺疊的現象。
破洞   
紙張因環境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造成脆裂開或破洞時,需判定是否可以進行修復,及是否有影響到版框內的字跡。
發霉
除木屑外,紙張還會出現發黴蟲蛀等現象,此時則以不影響版框內字跡為主。
遮字
因自然或人為因素等因素造成紙張纖維遮蓋版框內文,可改善者則交專業修裱人員修復。
書簽
除本身標籤或膠紙會有發黃現象外,一般會遇到書內有書簽夾在書頁中。
頁次裝訂錯誤
若原件頁碼次序裝訂錯誤時,則交由專業修裱人員進行修正。

 


五、註記圖籍流向

     每一數位化步驟皆需註記於系統之中,本參考標準擬於下一章節概述數位化工作流程之步驟,因此在下述細項中不再贅述。

 
六、古籍線裝書修復
     紙質檔案保存多年後,由於各種外在因素,部分紙張發生沾黏,嚴重的結成硬塊,難以逐頁分離,影響利用。沾黏原因極其複雜,為古籍線裝書材料、環境、生物、人為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所造成,因而需要將損壞的書籍予以修復。在修復時選用與古籍線裝書原紙的纖維方向、厚薄、顏色、質地基本一致的紙張,再針對有空洞、殘缺或折疊磨損的部位進行修復。 

(一)前製作業

     此時所使用的是系統中的修裱管理模組,經由館內專責人員決定修裱順序後,交由專業修裱人員決定修復的方式及項目,並於系統中註記各項修復內容或無法修復之狀況,以便記錄藏品之修復沿革。建議可有圖籍送修、修裱進度等功能項目。
 

(二)操作步驟
    

拆書後,先執行書頁修裱,再進行封面修補。修補時的次序應先從中間開始,再往左右兩邊;先補大洞再補小洞,書口有開裂者,先溜口。修復所需時間會依書籍之個別情況而有所不同,而一般書頁修裱後上牆約一天便可乾透下牆。完成修復工作後,古籍線裝書方可進行物件數位化程序。

 

目錄

 

 


8.楊明宗 著〈現代圖書資訊之服務與管理〉,出自《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網站,發表:2000年4月,檢索:2005年12月21日,http://www.lib.ncku.edu.tw/journal/journal/5/4.htm
9.〈新知分享 文章地帶:多媒體資訊隨選系統—-information on demand〉,出自:《傳技資訊》網站,發行:檢索:2005年11月21日,http://www.transtech.com.tw/kn-share/share_007.htm
10.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圖籍數位化影像製作 規格書〉,出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年4月修定版。
11.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 著〈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93年善本古籍數位化影像製作 規格書〉,出自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2004年修定版。
12.同,註10。









Download: 古籍線裝書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古籍線裝書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636.8 KB, 3,403 hits)



評分: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No Ratings Yet)
Loading ... Loading ...
引用通告

回應: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請按圖片取得圖片中文字的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