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標本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Tags: none 發表: 2007-11-29, 點閱: 26,483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 轉寄肆、物件數位化程序
使用捲尺在物體旋轉盤上測量中心點位置,並調整相機位置對準旋轉盤的 中心點。
(二)考量標本安全性
放置標本之前,必須考慮標本放置旋轉盤上是否安全,會不會造成標本滑落或是不穩;更要注意旋轉盤移動時是否會影響到標本,如果會有不穩固的情形發生,則需用輔助工具來協助標本固定 (如保利龍、黑色膠布、透明壓克力支撐架、置於地面的泡棉等)。
(三)放置標本
待週邊保護措施完成後,提件人員即將欲拍攝之標本放置於旋轉盤上。在標本放置過程中即可開始測量標本的水平、垂直及中心點位置。提件人員負責移動標本位置,攝影人員則做測量動作。
(四)測量標本是否置於中心點
首先先用眼睛目測來移動標本,再用相機試拍一張,從電腦上運用相關軟體的水平及垂直線功能,測量物體是否落在中心點上。若是使用旋轉式拍攝架,則須移動拍攝架位置來測量角度,查看標本是否有落在中心點拍攝位置;另外還須注意相機上升時是否會碰撞到標本,如會造成碰撞,則須調整旋轉架的前後位置。
(五)調整拍攝長度與距離
由於每種標本的大小不一、型制各異,造成拍攝位置皆不相同。所以在拍攝不同標本前,必需重新調整拍攝所需的長度與距離。
(六)校色與測光
待一切測量工作皆完成後,攝影人員調整燈架位置,再將色票放置拍攝標本前,先拍攝一張包含色票的標本照,目的是為了日後調整文物顏色之依據。另一攝影人員透過電腦螢幕觀察打光顏色是否適當,若燈光不合適,則再調整燈光位置,調整後再進行試拍,直到確定標本顏色接近正常為止。
(七)進行拍攝
所有拍攝準備工作就緒後,攝影人員設定拍攝之角度、面數,設定完成後即進行拍攝,此時相機、物體旋轉盤自動開始移動進行拍攝工作。拍攝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盡量坐在椅子上,避免隨便移動,這是因為輕微震動可能就會影響到燈光與標本的拍攝。若拍攝軟體偵測到拍攝不當,旋轉盤會自動轉回原來位置,重新進行拍攝。
(一)整理拍攝之影像
利用色彩管理軟體、影像編輯軟體,對拍攝後之影像檔進行影像修整,進行顏色校正與去背、加背等工作,使影像檔清晰而不失真。
(二)影像合成
使用縫圖軟體將影像縫合成3D立體影像,影像縫合時間端視圖檔數量的多少而決定,並無一定標準。一般來說,製作越精細的3D立體影像,則所需圖檔數量就會愈多。
(三)命名與影像備份
將完成的3D立體影像予以命名並存於硬碟,之後依目的應用於網頁或線上實物展示,甚至是大圖的印刷輸出。此外,同時利用燒錄軟體將影像檔燒成資料光碟保存,以收異地備援之效。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