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考古陶器數位化工作流程參考標準

Tags: , 發表: 2007-12-03, 點閱: 35,011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列印 , 轉寄 轉寄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伍、後設資料與資料庫建置

後設資料(Metadata)是什麼?
   後設資料(Metadata)的基本定義出自OCLC與NCSA所主辦的「Metadata Workshop」研討會,其將後設資料定義為「描述資料的資料」(Data about data)。進一步來探究,後設資料就是一組結構化與標準化的背景資料,包括描述性、結構性與管理性三大類型,以及語義性、語法性及詞彙性三大屬性;後設資料的功能是用來描述數位典藏品的內涵與特徵,使數位典藏品能在數位化環境中被有效的檢索與呈現,同時還能與其他單位進行資料的互通與共享。國內學界或國際間,針對不同學門,都發展出很多種後設資料的標準。例如:生物界有一種曾被採用的後設資料標準,稱為達爾文核心集(Darwin Core),用來描述某一個生物的數位化物件資料;而檔案學界,有一種國際間使用的後設資料標準,稱為Encoded Archival Description (EAD),是用來描述一筆檔案資料[13]
   基於以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後設資料的建置並沒有固定標準,而且性質差異頗大。這是因為不同學門間或單位與個人的藏品數量多寡、對藏品理解的專業程度、收藏條件及目的…等均不一致,因而對後設資料產生不同的建置需求。例如博物館的後設資料建置就必須從掌握博物館資訊類型與性質、瞭解博物館使用者的需求兩方面著手,但一般民間機構或私人典藏對於後設資料的欄位設定,則可採取較為簡單並符合個人所需來建置。
   關於考古後設資料的建置方面,適用於所有遺址特性、遺跡現象及所有考古遺物的標準並不多見[14]。而國外進行數位典藏工作與建置數位知識庫的起步較早,因此提供了幾個關於考古、美術史、藝術典藏的國際標準,例如由英國「國家遺址紀錄中心」(The National Monuments Record,NMR)發展的MIDAS_The Monument Inventory Data;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ICOM)之國際文件整理委員會(Internation Committee of Documentation,)的The CIDOC Information Categories;美國視覺資源協會(Visual Resources Association,VRA)建構的VRA Core Categories;以及美國蓋提研究所(Getty Research Institute)參與發展、維護的CDWA(Categorie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Works of Art),提供博物館藝術品著錄管理、研究資訊等後設資料標準[15]。國內的考古研究相關單位,也在參酌以上的國際標準後,制訂出符合單位本身需要的後設資料欄位,以下提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後設資料欄位表單(附錄二),作為制定考古後設資料欄位的參考。
 
後設資料與資料庫建置流程
(一) 需求評估與內涵分析
   由數位典藏後設資料工作組分析人員,訪談將進行數位典藏計畫的單位或提供者,以瞭解計畫的屬性、目標與後設資料需求。接著分析相關的後設資料標準及實際應用個案,讓計畫單位瞭解其他同質或相似性計畫的後設資料類型,然後藉由工作表單(例如:Metadata藏品元素需求表單、Metadata元素代碼表單、Metadata著錄範例表單…等)的方式,更精密地分析計畫單位的後設資料需求。待上述的研究有了結果,就能建議計畫單位發展適用的後設資料格式。

(二) 
研製後設資料功能需求書與資料庫規格需求書
   研製後設資料功能需求書與資料庫規格需求書的功能有三:
1.供計畫單位確認其後設資料功能與資料庫規格需求。
2.提供計畫單位、後設資料工作組與系統設計人員之間溝通的依據。
3.計畫單位修正後設資料系統功能與資料庫規格的依據。
需求書完成後,接著評估後設資料系統與資料庫發展的可能性,以利計畫單位決定採用同質或相似計畫的系統及資料庫,或自行發展,或與其他機構團體合作開發。

(三)
開發後設資料系統與建置資料庫
   建置開發期間,計畫單位、後設資料工作組及建置開發的參與成員,應持續討論與交換意見。待系統與資料庫雛型完成後,由計畫單位與後設資料分析人員進行測試,並回覆測試結果,以提供建置開發人員修正參考。

(四)
評估、維護與更新

   依據計畫單位的需求,檢視後設資料整體實施程序和效益,評估項目包括:後設資料記錄的品質、採用標準對於檢索的效益、後設資料產生工具的使用性等方面,評估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後設資料機制的服務品質。另外,資料庫應定期持續更新內容,最好委由專人負責,使資料庫維持穩定運作,以利資料庫維護。

目錄

 

 
[11]聯機電腦圖書館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網路文獻資訊服務和研究的機構。
[12]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業務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upting Applications)。
[13]資料來源:江仁傑,《制訂後設資料的三種方案》。
[14]資料來源:數位化工作流程—考古學主題小組,頁75。
[15] 同註14。
 









Download: 考古陶器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考古陶器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577 KB, 1,834 hits)



評分: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No Ratings Yet)
Loading ... Loading ...
引用通告

回應: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請按圖片取得圖片中文字的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