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陶器數位化工作流程參考標準
Tags: 數位化, 數位化工作流程 發表: 2007-12-03, 點閱: 35,004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 轉寄陸、設備與成本分析
設備部分
進行2D平面數位攝影,設備部分主要可分為數位機背、相機、燈光、電腦系統、色彩管理、儲存設備等六個部分來說明:
(一)數位機背
它是加裝在中大型專業相機上,用以取代原本在相機上的底片盒,因此數位機背也可說是一個片盒。一般來說,120中型相機到8×10大型相機才能加裝,價格從幾十萬到幾百萬元都有。
進行考古遺物2D攝影常用之數位機背有二種,一為掃瞄式機背,一為單次拍攝機背(one-shot),二種數位機背比較表如下:
|
掃瞄式機背
Phase One Power Phase FX+
|
單次拍攝機背(one-shot)
Phase One P25
|
---|---|---|
圖片 | ||
畫素
|
2200萬畫素
|
2200萬畫素
|
最高解析度
|
10500 x 12600 pixels
|
5436 x 4080 pixels
|
輸出檔案大小
|
380MB (24bits RGB)
760MB (48bits RGB)
|
62MB (8bits RGB)
124MB (16bits RGB)
|
拍攝範圍
|
175 x 210 cm
|
48.9mm x 36.7mm / 9μm
|
拍攝時間
|
約6分鐘(光圈:11-2/3
門:1/40)
|
最高可達每分鐘35張/每秒9MB
|
連接介面
|
IEEE 1394(Firewire)
|
IEEE 1394
|
機背軟體
|
Phase One 306
|
Capture One Software 專業擷取軟體
|
(二) 相機
進行考古遺物數位典藏工作,其所拍攝的影像除了在網路上瀏覽使用,也需要印刷出版,為符合以上需求,進行2D平面數位攝影,大多採用中大型專業相機,常見使用相機有以下二種:
1. 數位相機(搭配翻拍架)
一般市面上常見之高階數位相機,使用這類相機需搭配翻拍架,才可進行2D平面數位攝影。
2.中大型相機(搭配數位機背)
(1)120中型相機
120相機是使用6公分寬的捲式底片,主要分120以及220兩種,但僅長度不同,由於底片大,多用在商業肖像攝影上,基本上120相機是注重畫質的專業與業餘攝影師的選擇。
(2) 4 X 5大型觀景相機
底片是用4×5英吋的頁式底片,一個片夾通常僅能裝一張(也有雙面兩張等),這種相機底片大,畫質好, 此外, 它的相機機身可以移軸調整透視, 因此, 產品攝影、建築攝影多用4 x 5相機, 而若要更好的畫質有8×10規格的,相機結構雷同,由於使用比較笨重, 所以以攝影棚內為主。
TOYO 4 x 5相機
|
120中型相機
|
4 X 5 大型觀景相機
|
---|---|---|
優點
|
1. 具備功能:電子自動化,例如,自動對焦、電子快門。
2. 某些機背的設計是直接支援120中型相機的,就相容性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3. 機身輕便,鏡頭解像力佳。
|
1. 具有修正、微調機身的功能。
2. 拍攝3D物體,可作適當的變形處理。
3. 單次曝光及掃瞄式機背均適用。
|
缺點
|
1. 120觀景相機鏡頭有變形之虞。
2. 不支援掃瞄式機背。
|
1. 僅適用於固定場所,不易移動。
2. 使用機背大多需要轉接板(adapter)做轉介。
|
(三) 燈光
2D平面數位攝影,攝影棚中使用光源可分為以下二種:
1. 持續光源
(1)冷光燈
有別於燈絲發光的點光源發光方式為面光源、散射光可均勻照射被攝物,配合高效率高頻電子安定器使用可產生穩定不閃爍的光源,且耗電少發熱低,可節省大量電費支出。燈泡壽命約7000~10000Hr,色溫維持在5000~6000K,屬於冷持續光源。
(b) KinoFlo冷光燈
(2)鎢絲燈
攝影棚內常見的光源之一,色溫有3200K及3400K二種,屬於熱光源,是持續性、直射式光源,色溫會隨使用電壓而改變,燈泡壽命較短,約50~1000Hr。最大缺點是會產生高熱。
(3)石英燈
石英燈又稱為石英鹵素燈,可為點光源或線光源,也是攝影棚內常見的人工光源,燈泡本身體積較小,同樣是熱光源(不過溫度稍微低一點),色溫保持在3200K。
2. 閃光光源
(1) 閃光燈
這是一般攝影者最常應用的人工光源,尤其是戶外攝影。表現力最接近平時的自然光源,因為它的色溫約6000K,因較接近太陽光,所以不會產生色差。稍微偏向冷系光源,屬於瞬間光,所產生的光影小,電源可用一般電池、家庭電壓〈110V〉,因此不需特別變壓,適合於人像攝影。
由於野外挖掘出來的考古遺物,可能無法承受長時間高熱照射,也無法確保在長時間的高熱照射下,遺物是會受到影響,閃光燈因無法測出紫外線含量資料,在保守考量之下,進行考古陶器2D數位攝影,採用冷光燈較為適宜。
|
持續光源(冷光燈)
|
閃光光源(閃光燈)
|
---|---|---|
優點
|
1.低消費電力、省電
2.燈管壽命長
3.色溫穩定
4.低熱度
5.不需等待回電
6.亮度大
7.耐震動、耐衝擊
|
1.光度強、閃光時間短,可捕捉動體清晰的影像。
2.不發高溫,適於人像、商品攝影。
3.色溫接近日光、色調穩定,可使用日光型彩色軟片。
4.大小適中、易於攜帶、使用方便。
|
缺點
|
1.價格高
|
1.除了具有模擬燈的大型閃燈外,拍照前無法預知照明效果。
2.普通測光錶,無法測量瞬間性的閃光。
3.需等待回電時間
|
(四) 色彩管理系統
色彩管理系統主要是建立一種不同設備間RGB或CMYK的色彩轉換模式,使不同輸出設備有相同的輸出色彩。
有以下幾種設備:
1.色彩描述檔(ICC Profile):一種跨平台的色彩描述檔格式,解決影像在不同的圖像軟體及輸出入設備之間色彩轉換的差異問題。
2. 數位機背用色彩導表:用來瞭解數位機背的色彩空間,一來比較不同機器的色度是否一致,二來比較同一台機器每次拍攝的色差度。
3.色卡、灰卡:校驗數位圖檔顏色用。
(五) 電腦系統
目前常見電腦分為二類,一為針對商務及一般文書處理作業用的個人PC;一為繪圖及出版作業用的麥金塔電腦,茲做以下介紹:
1.主機
包括中央處理器(CPU)、硬碟(HDD)、軟碟、光碟機(CD-ROM)、記憶體(RAM)。中央處理器微電腦思考及運算之中樞,因此使用高速中央處理器,數位影像處理速度會較快。
2.硬碟
電腦儲存大量資料的空間,通常會使用二顆硬碟,分別存放資料,以達備份之效。
3.可讀寫記憶體(RAM)
可讀寫記憶體(RAM)為中央處理器在動態計算時賴以儲存計算成果的空間,一般來說,進行影像編輯之少要有256MB或512MB以上的RAM。
4.介面卡
功能為將不同規格的週邊設備,透過介面卡轉換處理,使之電腦主機溝通。考古遺物2D平面攝影常使用之介面卡有USB及IEEE1394。
麥金塔系列電腦 個人工作PC
(六)儲存設備
設備
|
說明
|
圖片
|
---|---|---|
磁帶機
|
分為磁帶機及磁帶,用來備份大量資料用
|
|
磁碟陣列
|
儲存拍攝影像用,結合多個小型且便宜的磁碟機成為一個陣列,以達到一個大且昂貴的磁碟機無法做到的效能表現或多餘性的目標。
|
|
燒錄機
|
使用燒錄機及光碟備份拍攝影像
|
|
(七)其他相關設備
1.相機座架:搭配數位機背使用
2.背景架、背景紙及油壓升降台:拍攝時使用
3.翻拍架:若進行考古遺物2D平面攝影不使用數位機背,則以此來搭配數位相機使用
4.測光儀:確保拍攝影像不會因光線或色溫造成偏差。
5.水平儀:測量水平度,以免拍攝偏差。
成本分析
(八)以設備及人力計算總成本
1. 設備部分:
數位機背拍攝
|
數位相機搭配翻拍架拍攝
|
||
---|---|---|---|
項目
|
價格
|
項目
|
價格
|
數位機背
|
1,500,000
|
翻拍架
|
15,000
|
相機
|
150,000
|
數位相機
|
30,000
|
鏡頭
|
150,000
|
|
0
|
雲台
|
20,000
|
雲台
|
15,000
|
相機座架
|
10,000
|
|
0
|
冷光燈組
|
50,000
|
冷光燈組
|
50,000
|
電腦(MAC G4)
|
90,000
|
電腦(MAC G4)
|
90,000
|
電腦(WINDOWS)
|
50,000
|
電腦(WINDOWS)
|
50,000
|
磁碟陣列500G
|
180,000
|
磁碟陣列500G
|
180,000
|
相關軟體:PHOTOSHOP
|
30,000
|
相關軟體:PHOTOSHOP
|
30,000
|
背景設備
|
30,000
|
背景設備
|
30,000
|
合計
|
2,260,000
|
合計
|
490,000
|
設備部分分三年攤提
每月攤提2,260,000 / 3(年) / 12 (月) = 62,777.78 (元)
2.人力成本部分
Metadata著錄人員及影像拍攝人員各一名
每人每月薪資30000元
一共是30000×2=60000(元)
每月總成本
62,777.78 + 60,000 = 122,777.78 (元)
(九)以拍攝影像產量計算每張影像成本
拍攝二種規格影像:
1.8000 x 11320 pixels / 24 bits / 259.1 MB
每日拍攝約18個影像,每個影像約10分鐘,約耗時180分鐘。
2.8000 x 8000 pixels / 24 bits / 183 MB
每日拍攝約30個影像,每個影像約5分鐘,約耗時300分鐘。
每日產出影像約48個,48×20(日)=960(個)影像
工作人員每日工時約8H,一個月20個工作日
(每月設備攤提+每月人力成本)/每月拍攝影像產出
=每張影像成本
(62,777.78+ 60,000) / 960 = 127.8935 (元)。
〈目錄〉
考古陶器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577 KB, 1,834 h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