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類標本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Tags: none 發表: 2008-06-10, 點閱: 34,602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 轉寄為使數位化工作各項流程能分別在理想的狀態中順利執行,在全盤工作的規劃上,「前置作業」具有重要的關鍵性,建議由資深的研究人員作全盤的策劃,一方面不但可重新全面檢視一遍典藏物件,必要時亦可再次制定完善的管理與存放原則,適當地整理與核對資料,長遠看來,對蒐藏單位與物件典藏品來說較具有永久性的保存意義。一般而言,從前置作業到執行數位化流程大致會包括以下工作事項:將典藏物件進行全面的盤點、整理與鑑定、物件影像之建立、檔案命名原則、「後設資料」(Metadata)之訂定與建檔、資料庫之建置、檢索系統程式之撰寫等等,甚至是各類數位化成果之保存及永續維護經營也須列入規劃中。各階段工作必是前後呼應、環環相扣;同時一併納入成本、時間與人力作考量,以獲取最大的效益。以下說明數位化流程規劃的相關工作。
(一)數位化檔案規格:一般的影像檔案規格主要分為RAW、TIFF與JPEG。其中RAW檔為拍攝後產生的原始影像檔,未經過壓縮,展現出影像豐富的色彩及層次感。但RAW須透過專業軟體或原廠相機隨附的軟體才能解檔並進行後續影像處理工作,因此使用性不高。TIFF因壓縮比例不高,能呈現高品質的影像,在不同平台不同軟體上可廣泛支援,亦是目前數位典藏計畫裡普遍的典藏級檔案格式。相較於RAW,TIFF的檔案較大,但卻有較多的軟體可以支援應用。JPEG屬於高壓縮格式,會使影像失真,但檔案較小,是網路常被使用及最普遍瀏灠格式。
檔案名稱
|
RAW
|
TIFF
|
JPEG
|
---|---|---|---|
檔案大小(以相機CCD為600萬畫素為例)
|
約13MB
|
約18MB
|
約3MB(高品質)
|
格式特點
|
未經壓縮、需專業軟體支援、使用率不高
|
壓縮幅度小、影像品質佳、廣泛受支援,使用率高
|
高壓縮檔、易失真、檔案小故普遍為網路瀏覽使用
|
|
|
|
|
3. 公共資訊級:為將數位化成果於網路上傳輸、提供使用,加上傳輸速度之考量,檔案不宜太大,唯透過網路呈現在讀者端螢幕的影像清楚,適宜閱覽,基本上以 Jpeg 100dpi為原則。
另外,為了讓該檔名能符合各種平台讀取資料,建議在使用檔案命名的字元時符合下料標準:
其他相關的檔案命名建議,讀者可參考國家圖書館數位典藏計畫所規範的數位化命名原則
4. 標本數位化之順序:若有豐富館藏標本量,可優先挑選具有特色或稀有種或重要館藏進行數位化工作,這一部份得由經驗的研究人員協助處理。分階段進度有效率進行數位化工作。
〈目錄〉
貝類標本數位化工作流程 (1.7 MB, 2,143 h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