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script請由左邊的分頁選單瀏覽
  • >首頁

簡介動畫:數位典藏是國科會為了保存與充份運用國家珍貴文物資源所成立的國家型科技計畫,目的是將國內各大機構豐富的典藏品進行數位化。 那數位典藏的內容是什麼呢:內容就是數位化物件,與後設資料組成的。 數位化物件就是透過各種技術與流程所產生的數位化檔案,它可能是圖檔,音樂,或是視訊等等。 那後設資料又是什麼?後設資料就如同物件的說明標籤一樣,是一組專門記錄物件的外觀和內涵、意義的資料,讓大家能簡易的查詢與快速地瀏覽物件背後的意義;而典藏品數位化就是將數以萬計的物件與後設資料組成龐大的資料庫。 我們為了推動與發展內容建置,依照典藏品的類型與特性分為十二個主題小組。 並記錄各項數位化工作流程,出版成手冊與影片以供推廣與培養數位典藏專業人才。 未來這些豐沛的資源將透過聯合目錄的檢索系統與網站介面與大家見面。 期待能藉由我們的成果?教育研究與知識產業注入新的能量。

:::

新聞公告

數位典藏資源的長期保存與品質管理(3)

根據數位典藏計畫目前在國內發展的現況,以及上文對於數位化長期保存策略的介紹,對於在長期保存上的品質管理,提供幾點建議,並提供儲存媒介的選擇與適當的儲存環境、開放標準的選擇。


主題|電子報文章(勿由此編輯)|2008-04-09

卷宗裡的角力:檔案數位化與開放的幾點觀察

一位歷史研究者可能單純只是因為好奇,入圖書檔案館一遊,透過資訊偶遇的命運巧合安排,而得到了研究的重要資料,或是新的研究主題。儘管對一般人來說,這種缺乏目的的資料漫遊,似乎看來毫無效率。但是,對於一位接受學術訓練的歷史或檔案研究者來說,知識的建構與獲取絕非一時半刻之事,等待、調閱檔案、漫遊、苦讀、讀架、期待遇到圖書館天使,似乎是歷史學家取得有用資訊的必經之路。

主題|電子報文章(勿由此編輯)|2008-04-07

數位典藏資源的長期保存與品質管理(1)

透過數位典藏計畫的發展,有助於促進知識的交流及提升教育與學術研究的目的,為有效的達到這個目的,數位化資源本身的品質便相當重要,必須完整而正確的表現出原始典藏品,並且提供清晰可讀的資訊品質,這部分的工作端賴建立及實施妥適的品質管理流程加以監控及檢驗。但除了確保數位化資源的正確性和資訊品質之外,容易被忽略的是,還需要確保數位化資源本身長期的完整性。本文目的,期望藉由討論長期保存的議題,如數位資源長期保存的挑戰、保存策略及方法以及保存性後設資料的發展等,提出數位典藏計畫應該在品質管理流程中,納入長期儲存策略,以保證數位化資源本身長期的完整性。

主題|電子報文章(勿由此編輯)|2008-04-07

「第二屆『數位島嶼』攝影比賽攝影展」暨「『數位島嶼』」座談會」會後報導

96年度「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於去年12月22日在光點台北二樓舉辦「第二屆『數位島嶼』攝影比賽攝影展」暨「『數位島嶼』」座談會」。座談會除專業攝影家分享影像工作心得外,攝影比賽的作品包含「鳥類生態攝影」到「建築百景」及「晚餐時刻」三個不同的主題,藉以展現台灣多樣性,展出共48幅作品。

主題|電子報文章(勿由此編輯)|2008-03-27

台北縣古蹟建築數位典藏經驗

古蹟建築是先人的文化遺產,也是社會與文化發展過程中,對於生活風俗與經驗技術等的傳承,本計畫以台北縣轄內古蹟為對象,將建築資料進行數位化典藏保存,採用3D雷射掃描器記錄建築外觀及量體,將掃描的點雲資料轉換成3D電腦模型檔,藉數位模型紀錄提供完整紀錄與比對之依據。

主題|電子報文章(勿由此編輯)|2008-03-06

資料庫初體驗(I)

資料庫(Database)廣義來說,為一個具有相關隱含意義的資料集合,通常為了特殊目的而建置,因此會有預定的使用族群,而資料庫可大可小、可簡單亦可複雜。無論資料量如何,皆可歸納為資料管理的一種,必須能針對資料進行組織、分類與儲存,並盡量滿足使用者檢索、統計分析、維護…等等需求。

主題|電子報文章(勿由此編輯)|2008-03-06

植基於ICC色彩管理系統的立體器物數位典藏攝影模式之研究(2)

本研究採用實驗研究法,首先,在確認題目與蒐集相關文獻之後,設定了三個研究問題,分別為:(一)套用色彩管理系統與否對影像器物之差別是否顯著?(二)套用色彩管理系統的色彩描述檔最佳調整模式為何?(三)不同類型的器物是否該使用不同之描述檔調整模式?
最後針對以上三個研究問題設計了五個實驗,探討植基於ICC色彩管理系統的立體器物最佳數位典藏攝影模式。第一個實驗比較色彩描述檔套用與否的影像色彩差異,第二個實驗企圖用較科學的方式找出最佳的曝光指數及比較白平衡校正有無之差異,第三個實驗探討光源光譜對影像色彩的影響,第四個實驗探討黑/灰/白平衡對色彩複製準確度的影響,第五個實驗是液晶螢幕視覺評估實驗,利用配對比較法,選出「準確度」(accuracy)與「喜好度」(pleasantness)最高的階調調整模式。

主題|電子報文章(勿由此編輯)|2008-03-06

【活動訊息】2008 Spring TEI Workshop

為推廣數位時代傳統漢籍全文的製作與當代漢籍的國際交流,建構漢文環境的國際交換標準,是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訓練台灣的TEI標記好手,是文獻與檔案主題小組開設TEI工作坊,用以推廣TEI標記語言的首要目標。今年,為搭配本主題新執行的TEI中文在地化計畫,特別榮幸邀請英國牛津大學電算中心主任Sebastian Rahtz,他同時也是TEI Consortium(文件符碼化協會)的負責人,至中研院內進行一天半的TEI教學,內容除了TEI最新版本P5的介紹外,也加入在地化的應用與效應,期能協助中文在地化計畫之推廣,使台灣漢籍全文標記系統更臻完善。

主題|電子報文章(勿由此編輯)|2008-03-06

植基於ICC色彩管理系統的立體器物數位典藏攝影模式之研究

本研究針對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的史前時代青銅器、陶器、石器,找尋最佳的色彩複製模式,首先,借助GretagMacbeth ColorChecker色卡校正影像的曝光指數與灰平衡,然後再用ICC色彩描述檔編輯軟體調整影像的明度、對比、飽和度,最後以心理物理實驗方式評估這些複製影像在液晶螢幕上的準確度與喜好度,研究結果發現,適度的增加明度、對比、飽和度,能夠提升影像複製的準確度,喜好度的表現也與器物種類有關,陶器需要加強對比與飽和度。與對比不足的影像相比,觀測者偏好對比過高的影像,研究結果值得相關單位參考。

主題|電子報文章(勿由此編輯)|2008-02-14

典藏台灣,數一數二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96年度成果展活動「典藏臺灣,數一數二!」,說明本計畫一路走來除了奠定國家典藏成果保存的基礎及開發技術與創意結合的應用外,也展現本計畫從數典一期走向數典二期延續的人文願景及國家文化整合的價值及氣魄。本次活動內容將分成主題特展及成果發表,首先開跑的即為主題特展。此特展已訂於97年1月3日至3月30日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四樓中央走道舉行,活動名稱為【通往數位國度的探索列車】,歡迎各位朋友前往觀賞。

主題|電子報文章(勿由此編輯)|2008-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