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代醫療文物數位化計畫 - 詳細資訊
名稱 |
資料 |
||||||
---|---|---|---|---|---|---|---|
加入年份: | 96 | ||||||
結束年份: | 97 | ||||||
地理經度: | 121.518 | ||||||
地理緯度: | 25.039 | ||||||
機構名稱: | 國立台灣大學 | ||||||
部門名稱: | 醫學院外科 | ||||||
計畫名稱: | 台灣近代醫療文物數位化計畫 | ||||||
主持人: | 陳明豐 | ||||||
共同主持人: | |||||||
郵遞區號: | 10051 | ||||||
聯絡地址: | 臺北市仁愛路一段1號 | ||||||
聯絡電話: | 02-2312-3456#88140 | ||||||
聯絡人: | 高鵬 | ||||||
機構類型: | 學術機構 | ||||||
地區: | 北區 | ||||||
主題小組: |
文獻與檔案 | ||||||
分布年代: |
明清時期(1624-1895) 日治時期(1895-1945) 戰後時期(1945以後) | ||||||
數量說明: | 「文物」、「舊籍」、「期刊」、「照片」四個資料庫總計有2,896筆資料。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
簡介: |
臺灣西醫的醫療發展史約可追溯自荷蘭人於1642年從臺南安平港登陸開始,可惜未留下醫療記載。1865年5月英國傳教士兼醫師馬雅各抵達安平,從事傳道和醫療,臺灣西醫進入教會醫學時代,然因缺乏整理,造成資料蒐羅不易或散佚情形。1895年臺灣被割讓給日本,日本內地醫學教育與醫療體制直接移植到臺灣,因而產生各種珍貴的歷史文物;1945年戰後醫療建設持續受到國民政府重視與推動。
因此自1895年迄今留存的文物資料,其重要性至少包括呈現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之臺灣醫療發展歷程、做為醫界創新研發之基礎、厚植醫學人文素養之教材和見證臺灣社會變遷之形式等四點,若能應用現代數位化技術加以整理保存,將是今後各級人士回顧與探討這段時期醫療發展與多元文化的必要資料。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自民國91年開始執行,迄今進入第二期,數位典藏之內容成效彰顯,然卻未涵蓋醫學文物。鑒於西方醫學在臺灣的發展對本土文化社會的歷史影響甚鉅,而臺大醫院自前身「臺灣病院」設立起,即擁有日治迄戰後的各種醫療文物。因此在經費和人力之許可範圍內,本計畫規劃日治至戰後醫療文物之數位化工作,期能配合文物數位保存和推廣應用之政策。
綜上所述,本計畫除有益於民眾瞭解臺灣近代醫療歷史,並可達到下列目的: 1.將國家重要的文物典藏數位化,保存我國醫療發展史之紀錄。 2.建置網頁資料庫,開放各級人士以遠距方式深入學習或研究,促進醫療人文、學術和教育之研究發展。 3.完整呈現臺灣文化與社會之多樣性。 |
||||||
開放情形: | |||||||
館藏物件圖
|
|||||||
展示圖: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臺灣近代醫療文物資料庫系統 | ||||||
計畫資料庫簡介: | 臺灣西醫的醫療發展史約可追溯自荷蘭人於1624年從臺南安平港登陸開始,可惜未曾留下醫療 記載。1865年5月28日英國傳教士兼醫師馬雅各(James L. Maxwell M.D.)抵達安平,接著在臺南從事傳道和醫療,遂使臺灣的西醫發展史進入教會醫學時代,並且出現相關資料,惟因缺乏專人整理和散置各地,遂造成蒐羅整理 不易,甚至發生散佚消失的情形。1895年臺灣被割讓給日本,日本內地醫學教育制度及醫療體制直接移植到臺灣,使得這段期間內產生的各種相關的圖書資料皆 是珍貴的歷史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