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http://content.teldap.tw/index -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Posted By 陳 秀華 On 五月 27, 2013 @ 6:04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Posted By 陳 秀華 On 四月 30, 2013 @ 1:41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28
地理緯度:
23.33
機構名稱:
國立中正大學
部門名稱:
中國文學系
計畫名稱:
[1]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主持人:
[2] 江寶釵
共同主持人:
[3] 蔡輝振
郵遞區號:
621
聯絡地址: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168號(台灣文學研究所)
聯絡人:
[4] 徐上婷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南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5]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臺灣文藝叢誌2.jpg
臺灣文藝叢誌.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好文學網
計畫資料庫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Posted By 陳 秀華 On 四月 3, 2013 @ 12:18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28
地理緯度:
23.33
機構名稱:
國立中正大學
部門名稱:
中國文學系
計畫名稱:
[6]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主持人:
[7] 江寶釵
共同主持人:
[8] 蔡輝振
郵遞區號:
621
聯絡地址: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168號(台灣文學研究所)
聯絡人:
[9] 徐上婷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南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10]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臺灣文藝叢誌2.jpg
臺灣文藝叢誌.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好文學網
計畫資料庫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Posted By 林 彥宏 On 二月 20, 2013 @ 11:51 am In 活動快訊 | 4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28
地理緯度:
23.33
機構名稱:
國立中正大學
部門名稱:
中國文學系
計畫名稱:
[11]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主持人:
[12] 江寶釵
共同主持人:
[13] 蔡輝振
郵遞區號:
621
聯絡地址: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168號(台灣文學研究所)
聯絡人:
[14] 徐上婷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南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15]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臺灣文藝叢誌2.jpg
臺灣文藝叢誌.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好文學網
計畫資料庫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Posted By 楊文馨 On 一月 29, 2013 @ 4:28 pm In 會議訊息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28
地理緯度:
23.33
機構名稱:
國立中正大學
部門名稱:
中國文學系
計畫名稱:
[16]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主持人:
[17] 江寶釵
共同主持人:
[18] 蔡輝振
郵遞區號:
621
聯絡地址: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168號(台灣文學研究所)
聯絡人:
[19] 徐上婷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南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20]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臺灣文藝叢誌2.jpg
臺灣文藝叢誌.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好文學網
計畫資料庫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Posted By 楊文馨 On 一月 21, 2013 @ 5:40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28
地理緯度:
23.33
機構名稱:
國立中正大學
部門名稱:
中國文學系
計畫名稱:
[21]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主持人:
[22] 江寶釵
共同主持人:
[23] 蔡輝振
郵遞區號:
621
聯絡地址: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168號(台灣文學研究所)
聯絡人:
[24] 徐上婷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南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25]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臺灣文藝叢誌2.jpg
臺灣文藝叢誌.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好文學網
計畫資料庫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Posted By 楊文馨 On 十二月 28, 2012 @ 3:32 pm In 會議訊息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28
地理緯度:
23.33
機構名稱:
國立中正大學
部門名稱:
中國文學系
計畫名稱:
[26]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主持人:
[27] 江寶釵
共同主持人:
[28] 蔡輝振
郵遞區號:
621
聯絡地址: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168號(台灣文學研究所)
聯絡人:
[29] 徐上婷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南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30]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臺灣文藝叢誌2.jpg
臺灣文藝叢誌.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好文學網
計畫資料庫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Posted By 楊文馨 On 十二月 11, 2012 @ 11:03 a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28
地理緯度:
23.33
機構名稱:
國立中正大學
部門名稱:
中國文學系
計畫名稱:
[31]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主持人:
[32] 江寶釵
共同主持人:
[33] 蔡輝振
郵遞區號:
621
聯絡地址: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168號(台灣文學研究所)
聯絡人:
[34] 徐上婷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南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35]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臺灣文藝叢誌2.jpg
臺灣文藝叢誌.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好文學網
計畫資料庫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Posted By 王 雅萍 On 十一月 1, 2012 @ 2:31 p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28
地理緯度:
23.33
機構名稱:
國立中正大學
部門名稱:
中國文學系
計畫名稱:
[36]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主持人:
[37] 江寶釵
共同主持人:
[38] 蔡輝振
郵遞區號:
621
聯絡地址: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168號(台灣文學研究所)
聯絡人:
[39] 徐上婷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南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40]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臺灣文藝叢誌2.jpg
臺灣文藝叢誌.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好文學網
計畫資料庫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Posted By 高 朗軒 On 十月 29, 2012 @ 11:47 am In 活動快訊 | No Comments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28
地理緯度:
23.33
機構名稱:
國立中正大學
部門名稱:
中國文學系
計畫名稱:
[41]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主持人:
[42] 江寶釵
共同主持人:
[43] 蔡輝振
郵遞區號:
621
聯絡地址: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168號(台灣文學研究所)
聯絡人:
[44] 徐上婷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南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45]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臺灣文藝叢誌2.jpg
臺灣文藝叢誌.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好文學網
計畫資料庫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


Article printed from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http://content.teldap.tw/index

URL to article: http://content.teldap.tw/index/?p=1347

URLs in this post:
[1]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http://140.125.168.74/literaturetaiwan/index.asp
[2] 江寶釵: mailto:
[3] 蔡輝振: mailto:
[4] 徐上婷: mailto:deptrohc@ccu.edu.tw
[5]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6]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http://140.125.168.74/literaturetaiwan/index.asp
[7] 江寶釵: mailto:
[8] 蔡輝振: mailto:
[9] 徐上婷: mailto:deptrohc@ccu.edu.tw
[10]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11]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http://140.125.168.74/literaturetaiwan/index.asp
[12] 江寶釵: mailto:
[13] 蔡輝振: mailto:
[14] 徐上婷: mailto:deptrohc@ccu.edu.tw
[15]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16]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http://140.125.168.74/literaturetaiwan/index.asp
[17] 江寶釵: mailto:
[18] 蔡輝振: mailto:
[19] 徐上婷: mailto:deptrohc@ccu.edu.tw
[20]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21]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http://140.125.168.74/literaturetaiwan/index.asp
[22] 江寶釵: mailto:
[23] 蔡輝振: mailto:
[24] 徐上婷: mailto:deptrohc@ccu.edu.tw
[25]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26]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http://140.125.168.74/literaturetaiwan/index.asp
[27] 江寶釵: mailto:
[28] 蔡輝振: mailto:
[29] 徐上婷: mailto:deptrohc@ccu.edu.tw
[30]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31]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http://140.125.168.74/literaturetaiwan/index.asp
[32] 江寶釵: mailto:
[33] 蔡輝振: mailto:
[34] 徐上婷: mailto:deptrohc@ccu.edu.tw
[35]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36]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http://140.125.168.74/literaturetaiwan/index.asp
[37] 江寶釵: mailto:
[38] 蔡輝振: mailto:
[39] 徐上婷: mailto:deptrohc@ccu.edu.tw
[40]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41]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http://140.125.168.74/literaturetaiwan/index.asp
[42] 江寶釵: mailto:
[43] 蔡輝振: mailto:
[44] 徐上婷: mailto:deptrohc@ccu.edu.tw
[45]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46]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http://140.125.168.74/literaturetaiwan/index.asp
[47] 江寶釵: mailto:
[48] 蔡輝振: mailto:
[49] 徐上婷: mailto:deptrohc@ccu.edu.tw
[50]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7
結束年份:
98
地理經度:
120.28
地理緯度:
23.33
機構名稱:
國立中正大學
部門名稱:
中國文學系
計畫名稱:
[46] 校勘「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作品集數位典藏計畫
主持人:
[47] 江寶釵
共同主持人:
[48] 蔡輝振
郵遞區號:
621
聯絡地址: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168號(台灣文學研究所)
聯絡人:
[49] 徐上婷
機構類型:
學術機構
地區:
南區
主題小組:
文獻與檔案
分布年代: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50]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臺灣文藝叢誌2.jpg
臺灣文藝叢誌.jpg
展示圖:
展示圖
計畫資料庫名稱:
台灣好文學網
計畫資料庫簡介:

"本計畫奠基於過去團隊的成果,包含全臺詩、數位教學、漢詩資料庫等基礎研究,並且架設「台灣好文學網」(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細目請見下文),此次擬以「《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群作品集」為主題,進行數位典藏計畫。

 

為增加古典文學文獻的完整性與可讀性,本計畫將本計畫的數位典藏內容,將以原典掃描、校勘後文本重編,前繫作者介紹、作品集提要的方式呈現。

 

本計畫預期全程兩年。
第一年為《臺灣文藝叢誌》目前蒐獲的版本先行數位化。《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喉舌,係《臺灣民報》創刊前,臺灣知識份子籌辦的首份漢文雜誌,因為此一雜誌而群聚的文人社群,在當時的台灣文化界,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如林幼春、林獻堂、陳滄玉等;而他們所出版的作品集,更是見證群體歷史命運、表呈個體心靈趨向的心血結晶,為台灣之重要文化遺產,有必要善加保存,廣為流通,策勵研究。由於文人社群在《臺灣文藝叢誌》與他們的作品集,往往有重覆的文本,正好可以產生互相對話的效果,宜於校勘,因而本計畫擬以這兩部分共同作為數位化對象。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5),作為臺灣首份的漢文雜誌,有其珍希性。由於散佚的情況嚴重,目前研究者僅見施懿琳、柯喬文與薛建蓉等研究;申請人經由許明山、郭雙富等收藏家手中,鳩集了若干冊。目前所掌握期數、簡要內容,暨及文人社群的作品集表列於後,以供參考。雖然並未完整,但足資進行數位化處理。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的發表,可以吸引各方人士進行協詢。
第二年則為《臺灣文藝叢誌》文人社群的作品集,相關資料詳後表。在這部分,本計畫將進行原典以電子書完全呈現與檢索;另一則是進行校勘後,重新整編,並附作者生平介紹、提要等,將提高典藏內容的利用價值。

 

本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在相關領域已建立相當成果,因而可以做為本計畫的基礎,在最少的經費下獲得最大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