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Tags: 指南 發表: 2009-10-13, 點閱: 58,162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 轉寄
肆、物件數位化程序
在前置作業時,將數位化工作時的作業規範制訂完成,且安排必要的工作人員後,便可施行文物的實體數位化,以下針對物件攝影等數位化工作原則,做簡單的介紹及說明。
正式拍攝之前,必需有一個適合攝影工作的環境,佈置重點在於去除會影響影像品質的有害因素,並且增加攝影工作進行時拍攝成功的要素,有幾個原則需要注意的:
(一)攝影工作室的佈置,牆壁顏色最好是中灰色,以接近柯達18%灰卡的顏色最為理想,其次是白色或黑色。顏色選擇的要點在於避免色染影響到色彩管理的進行,因為攝影時所用的燈光會照射在牆壁上而造成反光,進而影響到影像的品質。
(二)攝影工作室的位置最好遠離震動的來源,以避免影像模糊不清,例如馬路、火車、捷運、行人走動、電梯等等。此外,攝影工作室的位置要越接近畫作收藏的地點,以有效減少畫作在搬運時所造成的傷害。
(三)為了避免雜光的產生,造成影像品質的下降,攝影工作室的設計最好不要有窗戶,或是可以使用專業用特殊設計的不透光窗戶,如果窗戶無法避免,可使用厚重不透光的窗廉,或以不透光的厚紙板來阻擋光線,這對於在相機觀景窗上觀察影像也很有幫助。
(四)攝影工作室的空間規劃方面,最少需求包括佈置相機三角架、燈光及燈架、攝影用的電腦以及工作人員的活動空間。整體空間儘可能加大,不只可以方便人員工作及進出,避免畫作受損,也能避免畫作太大無法佈置的情況。攝影工作室長、寬、高的選擇條件如下:
1. 長度:與被攝體大小有關,基本上被攝體越大長度就越長。此外,也要考慮是否有廣角鏡的使用,如果有較廣的鏡頭可以使用的話,則長度就不用太長。
2. 寬度:寬度也與被攝體大小有關,被攝體越大寬度越寬。此外要考慮燈光系統的使用,寬度較寬則有助於燈光的佈置。
3. 高度:因畫作的大小不同,此時燈光及相機也需作相關的調整。在設計工作室時就必需一併考慮未來可能最大畫作的拍攝工作,預先選定一個理想的場地。
拍攝畫作時,攝影工作室可用一面牆作為畫作放置的地點。在上面架設可吸附磁鐵的板子、並在上面塗上不反光的材質或是貼上不反光的材質(如黑色的絨布)、紙本的畫作(如國畫)就可以利用磁鐵吸在板子上作為拍攝時固定畫作之用。若被攝體無法吸附在板子上時(如西畫),或因為拍攝空間不足,則可以利用畫架或氣壓式的作業台(磁性面板)作為固定畫作用的器材。
每個單位的提取文物出保存處的規定不一,通常的情況都會請工作人員填寫提借單,如圖4-1所示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提借清單表格,可作為畫作出入收藏處的的證明,以便單位收藏經理的管控。
圖4-1、國立歷史博物館文物提借清單範例
為避免身上飾品、手汗傷害畫作,在持拿碰觸畫作前,工作人員需摘除手鍊、手錶、戒指、項鍊等飾物,並穿戴乾淨的手套。持拿作品移動至攝影工作區也需特別小心避免畫作從手中落下,造成折摺或撕裂,像是大型畫作就可由兩人同時持拿,移動時不要背對著行徑方向,防止不注意路況而碰撞到畫作。
三、 丈量作品尺寸與清潔
此項工作雖可以在文物盤點時進行,但因丈量尺寸需要將作品展開,同樣的在數位攝影時又會再一次的將作品整理攤平,故建議在進行數位化拍攝前再丈量記錄作品尺寸,減少作品翻動的次數。
而畫作收藏時,難免會附著一些灰塵等小髒污,所以在丈量畫作尺寸的同時,使用軟毛刷,輕輕的將畫作上的污物除去。
(一)攝影背景清潔
在畫作置於拍攝區前,將攝影用背景以刷子將灰塵刷除乾淨,避免異物或灰塵沾黏至畫作上。
(二)擺置文物
依畫作裝裱方式的不同,放置時也有不同的注意事項:
1. 懸掛以立軸所裝裱的畫作,常會有掛勾與畫一同掛在畫線上,所以必須小心鐵勾落下,劃破書畫作品。
2. 框裱形式的畫作,盡可能將裝裱用的外框及玻璃(壓克力)拆下,避免拍攝時隔在畫作上的玻璃或壓克力板造成反光。
3. 冊頁及手卷的書畫作品則需小心於平坦且乾淨的桌面上攤開翻動後(於丈量尺寸時就需注意),再置於拍攝處。
(三)放置色彩導表
拍攝時,於作品左右兩側各放置一張灰階卡及色彩校正卡,作為數位影像校色之用。
(四)螢幕的色彩管理
為了讓拍攝後的影像色彩能正確顯示在螢幕上,作業用的螢幕需在拍攝前做色彩校正。在進行校正前需將螢幕開啟暖機三十分鐘,且螢幕上最好加裝遮光罩,避免受到非顯示器光源的影響,使色彩校正的準確度降低。以下介紹三種校正方式:
1. 簡易螢幕校正:利用Microsoft Windows的小畫家繪製檢測用的色塊,再使用此色塊調整螢幕的色溫、明暗及對比。實際操作請參閱附錄一。[17]
2. 軟體校正:利用Adobe Photoshop附加的Adobe Gamma,或是Apple MAC電腦的ColorSync進行螢幕調校。
3. 硬體校正:可購置顯示器色彩校正器進行硬體色彩校正,為防校正器及其軟體無法正常的運作,校正前則需將Adobe Gamma等螢幕色彩校正軟體關掉[18],操作方式可參考所購買之色彩校正器說明書,此處就不多作說明。
以上校正方式中的簡易校正及軟體校正,都需要靠人的肉眼去檢測,會因每個人的感覺而有不同的調整結果,在準確度上會比硬體校正來得差,但在經費不充裕的情形下,前兩項的校正方式是可以納入考慮的。
(五)相機架設及設定
1. 相機架設於三角架之雲台上,除了利用水平儀測量相機是否保持水平,也需注意相機與文物是否平行,以確保被攝物完整入鏡。
2. 鏡頭可加裝遮光罩,避免攝影燈光反射到鏡頭內,讓影像產生光點。
3. 相機架設同時,以IEEE 1394 或USB傳輸線與作業電腦連線。
4. 相機與電腦連線後,需要透過相機所配備的軟體進行相關設定。以Nikon D70為例,隨相機配備一套Nikon Capture Camera Control的軟體,從該軟體可調整曝光模式、銳利度等設定,並可從此控制相機的拍攝動作(圖4-2)。因每一家相機廠商所使用的軟體硬體設定不同,在拍攝前建議必需詳閱操作手冊後再進行拍攝。
圖4-2、Nikon Capture Camera Control 操作畫面
(六)調整燈光位置
1. 拍攝前燈光需暖機三十分鐘以上,使色溫達到與自然光源相當的程度。
2. 拍攝用的燈光放置於作品的左右兩側,與被攝物成45度角。
3.燈光的距離選擇以照射在作品面積2~3倍大的範圍,使光線佈光均勻且照度適中,無陰影產生(圖4-3)。
(七)測光
1. 為了讓光線均勻的散佈在作品上,先利用測光錶測量作品四個角落的曝光值,以確認佈光是否平均,若不平均則調整燈光直到光線均勻,最後在作品中央位置測量一次正式拍攝時相機所要調整的工作光圈[19]。
2. 在測光時,工作人員的身體不要太靠近被攝物,避免影響測光值。
攝影的準備工作完成後,調整攝影所需的快門、光圈,產生適當的景深,使畫作能清楚成像於正確的畫面中,利用電腦中控制相機的軟體來按拍攝鍵。
攝得的影像透過傳輸線傳至作業電腦中,隨即檢查影像曝光是否正確,或是影像中是否有其他雜訊、光點存在,是否有色偏的現象。若影像色彩錯誤或是影像中產生任何雜訊,則重新調整燈光等設備後進行重拍,或利用隨影像攝入的色卡,使用Adobe Photoshop工具列的【Image;影像】/【Adjustments;調整】/【Levels;色階】中,「設定最暗點」、「設定灰點」及「設定最亮點」滴管工具(圖4-4),點選色卡中的黑、灰、白的色塊,影像色彩偏差的問題就會獲得解決。反之,影像檢查無誤,接著利用Photoshop等影像編輯軟體進行影像中多餘部分的裁切。
圖4-4、三點設定法
校色及調整後的檔案,在儲存時可用色域較廣及使用普遍的Adobe RGB 1998做為ICC Profile嵌入於影像檔案中,或者使用相機本身所預設的ICC Profile,接著依照所規劃的檔案命名方式,存入硬碟中。當天的數位化工作都結束後,建議將當日所有製作的檔案,另外存至伺服器或是其他的電腦中做備份,每月也可定期以DVD燒錄器進行另外一種媒體的備份[20]。
此外,一張影像的檔案大小是可以作估算的,如此也能瞭解硬體儲存所需的容量,例如600萬畫素的單眼數位相機,最高可照3,008×2,000畫素的影像[21],若採用RGB的色彩模式,就會有3 Bytes的色彩深度,如此3,008×2,000×3=18,048,000Byte,而1KB=1,024Byte,1MB=1,024KB,所以18,048,000÷1,024÷1,024=17.21MB,在4.7GB[22]的DVD空白光碟片,約可燒錄270張左右的影像。[23]
[16] 本段攝影工作室規劃注意事項之內容,感謝中國文化大學資訊中心鄭俊雄先生等人所提供之意見,並協助修改。
[17] 譯自:橫田伸一等,《デジタル一眼レフ2004春》,日経BFムック,2004年。
[18] 因Adobe Gamma會凌駕任何螢幕色彩管理之上,而造成其他色彩管理設備失效,同時也會影響後續的色彩管理程序。
[19] 測光錶的感光元件上會有一個白色半球形的光罩,測光時,將測光錶置於被攝物前,讓光罩對著相機測量落在被攝物上的光線(入射光),以算得一數值。
[20] DVD容量規格分為單面與單面雙層,容量分別為4.7GB(4700MB)與8.5GB(8500MB)。
[21] 以300ppi的解析度來看,可輸出10.03×6.68英吋(25.48×16.98cm)的大小。
[22] 1GB=1024MB。
[23] 檔案大小(以MB為單位)計算公式:(寬×輸入設備總畫素)×(長×輸入設備總畫素)× 色彩深度所佔的byte)÷ 1,024 ÷ 1,024。
書畫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全文下載 (10.8 MB, 3,612 hits)
十一月 10th, 2009 at 11:09 am
請問”書畫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這本電子書的pdf檔連結,好像沒有,
其他電子書的都在最下方,可以寄一個給我嗎?謝謝!
十一月 10th, 2009 at 11:44 am
您好 抱歉上載時有所疏漏
已經新增全文下載連結
很感謝您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