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印章印記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Tags: , , , , , , , , , , , , 發表: 2010-06-01, 點閱: 46,702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列印 , 轉寄 轉寄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肆、物件數位化程序

 

數位化工作流程、格式的選擇與文物特性、作業的性質有很大的關係,印章屬於立體器物,採用數位平面或環物攝影的方式進行數位化,而印記可能是獨立作品,也可能是依附在書畫、善本古籍、金石拓片、文書檔案等物件裡,因此印記數位化是隨不同典藏類別而選取不同的數位化設備。若數位化標的物為書畫、金石拓片、檔案文書等物件,部分尺寸大於A0(1189*841mm),不方便使用掃描器進行數位化,因此多以數位攝影的方式來進行數位化。善本古籍等小型物件,脫落老舊或尺寸過大者會考慮以數位拍攝進行,另外書籍太厚,若進行掃描則影像中間有文字變形與陰影之顧慮[9],亦是以數位攝影單頁拍攝的方式,其他則是將書籍置於平台上掃描的數位化方式。物件數位化後,其餘如影像後製、品質檢驗、儲存、數位內容保護等工作,不論是數位攝影或掃描,都是以產出的數位檔案作整理,本章節於後半段一併說明。

 

一、數位攝影

 

(一) 攝影工作室的佈置與選擇

不論是立體物件或是平面物件的拍攝,拍攝前必須有一個適合攝影工作的環境,佈置攝影棚重點在於去除會影響影像品質的有害因素,增加攝影工作進行時拍攝成功為目的,因此有幾個原則需要注意的:

 

1. 攝影工作室的佈置:牆壁顏色最好是中灰色,以接近柯達18%灰卡的顏色最為理想,其次是白色或黑色。顏色選擇的要點在於避免色調影響到色彩管理的進行,因為攝影時所用的燈光會照射在牆壁上、地上而造成反光,間接影響到影像的品質。

 

2. 攝影工作室位置:最好遠離震動的來源,以避免影像模糊不清,例如馬路、火車、捷運、行人走動、電梯等等,此外,攝影工作室的位置要接近藏品收藏的地點,以減少在搬運時對物件所造成的傷害或運輸時間與運費成本。

 

3. 光線控制:為了避免雜光的產生造成影像品質的下降,攝影工作室窗戶與門要設有能控制光量大小的遮蔽物以避免外界的光線漫射,或是可以使用專業用特殊設計的不透光窗戶、遮光窗廉等來阻擋光線,沒有雜光的影響也幫助在相機觀景窗上影像觀察更為準確。

 

4. 攝影工作室的空間規劃:因為設備最少需求包括佈置相機三角架、燈光及燈架、攝影作業台、攝影用的電腦以及工作人員的活動空間。整體空間儘可能大而方正較為好佈置,決定攝影室大小時,也要把未來所能拍的最大主體考慮在內,不只可以方便人員工作及進出,也避免藏品碰撞受損。

 

5. 攝影台架設:除考量被攝物件大小外,所鋪設的背景紙也與影像品質有很大的關係,盡量與攝影工作室的牆壁顏色一樣,以選擇灰、白、黑色為佳,但仍須注意物件顏色與背景紙顏色是否太過接近,而若物件較小且攝影空間不大,則可考慮使用靜物攝影箱。

 

(二) 設備架設與調校

 

1. 螢幕:為了讓拍攝後的影像色彩能正確顯示在螢幕上,作業用的螢幕需在拍攝前做色彩校正[10],進行螢幕色彩校正最好在螢幕開啟暖機三十分鐘後再執行以確保穩定度,螢幕上最好加裝遮光罩,其主要功能為防止邊光進入而受到非顯示器光源影響畫質清晰度,降低色彩校正的準確度。螢幕色彩除了利用繪圖軟體檢測用的色塊來調整螢幕外,也可使用ColorSync、Adobe Gamma軟體校正,但這些方法只能依靠肉眼做初步的色溫、明暗對比調整,會因每個人的感覺而有不同的調整結果,最為準確的方式是以顯示器的色彩校正器進行硬體色彩校正,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曾出版一本「色彩管理指南[11]」,內有詳細之硬體校正方式可供參考,此處則不多作說明。

 

2. 相機:相機架設於三角架之雲台上,除了利用水平儀測量相機是否保持水平,也需注意相機與文物是否平行,以確保被攝物完整入鏡,而鏡頭可加裝遮光罩,避免攝影燈光反射到鏡頭內讓影像產生光點,亦可提升影像之飽和度。

 

3. 放置色彩導表與測光:燈光設備依各機型不同有所差別,暖機三十分鐘以上更能使色溫達到與自然光源相當的程度(5000K),或者也可利用色溫表來測量是否達到穩定色溫。攝影時,不管是使用持續光源,或是閃光棚燈,至少使用兩個燈具,視器物狀況調整角度,讓影子減少到最小,另外,可搭配柔光罩(無影罩)的使用,適當地控制好反差,以避免光線過亮和產生過多的陰影。另外擺置色彩導表於作品旁,書畫通常使用Color Separation Guide(圖4-1),立體器物則多使用ColorChecker(圖4-2),利用測光錶測量作品,以調整拍攝時相機所需調整的工作光圈,在測光時,工作人員的身體不要太靠近被攝物,以避免影響測光值。

 

圖4-1、色彩導表(Color Separation Guide)

 

圖4-2、色彩導表(Gretag Macbeth Mini ColorChecker)

 

 
 

(三) 提件拍攝、物件擺置

 

1. 提件:每個單位的提取文物依各保存處的規定不一樣,通常都會請工作人員填寫提借單,如圖4-3所示為國立歷史博物館提借清單表格,可作為藏品出入收藏處的證明,以便收藏單位的管控。

 

圖4-3、國立歷史博物館文物提借清單範例

 

  統整持拿作品移動至攝影工作區謹遵守下列規範,以原件維護為原則:

 

(1) 拿取原件時,注意平衡,以手掌托拿為原則,避免從手中落下,造成損壞。

 

(2) 移動原件時,盡量以整套為原則,原件的附屬物品,如紙片、木夾等,應隨原件移動,以免散失的狀況發生。

 

(3) 為避免工作人員身上飾品、手汗傷害文物,在持拿碰觸數位化物件前,需摘除手鍊、手錶、戒指、項鍊等飾物,並穿戴乾淨的手套。

 

2. 整理物件:物件拍攝前必先檢查整體的完整度,印章所使用的材質皆有一定的硬度,但若是年代久遠的古印也許會碰到修補的問題,此以保持物件最原始面貌為原則,但也視修復師的專業進行整理,另外也應清理物件上之塵埃,避免異物或灰塵影響拍攝品質,若印面留有太多印泥痕跡也須照著刻痕適當的清除。將印章置於拍攝區前,先用刷子將鋪設在攝影台的背景紙將灰塵刷除乾淨,並利用氣泡、真空除塵、軟刷等工具整理,避免上一物件的灰塵影響到下一物件的拍攝。

 

3. 文物擺置:印章部分刻有豐富的印鈕造型,在拍印面時平放即不會傷到印鈕,但若考慮拍攝角度要斜放,可使用特定的文物夾固定印面的角度,但要注意避免施力點放在印鈕較脆弱的地方,若仍擔心不夠穩固,可利用無酸紙黏土黏於印章後方固定,但需注意紙黏土不能入鏡。

 

(四) 物件拍攝

  攝影的準備工作完成後,專業的攝影師將調整攝影所需的快門、光圈以產生適當的景深,使畫作能清楚成像於正確的畫面中。拍攝時可利用電腦中控制相機的軟體或是外接快門線來拍攝,減少按相機本身的快門時,造成相機的晃動,此外因印章大都是小型物件,在拍攝時若光圈過大,易造成景深過淺,後方影像變模糊,或者使用廣角端,造成物件的變形,所以可利用中望遠的焦段,加上F16以上的光圈,讓物件完整且清楚的被攝入。印章屬於立體文物,加上印章的印體有時會有印鈕的雕刻或是邊款,擺放時須視整體之面相呈現,視印章實際的樣式來調整,並以未來實際應用的目標來規劃。印記附於書畫與古籍文獻上的部分,可在拍攝整幅書畫或古籍文獻的影像後,再後製擷取印記;也可利用微距鏡頭直接單拍書畫或古籍文獻上的印記,可得到較大且具品質的圖像。

 

 

圖4-4、光圈大小所造成的景深問題

 

  數位攝影對於光的敏感度更高,因此,拍攝時的光源控制更顯重要,拍攝時必須針對主題打光,並進行測光(光源參考示意圖4-5至圖4-7),並使用柔光罩或偏光鏡避免造成影像上光源的差異太大,如印章材質較光滑,因材質特性而產生太多的亮點。

 

圖4-5、立體文物拍攝示意圖

 

 

 

圖4-6、小型平面物件攝影打光參考示意圖

 

 

圖4-7、大型平面物件攝影打光參考示意圖

 

 

(五) 3D環物攝影

立體物件除了可以平面拍攝外,還可以定點角度做360或720度環繞拍攝,一般環繞拍攝依作品大小不同分為:小型作品,採用相機固定,拍攝物件360度旋轉;大型難以移動之物件則是相機與物件等距,相機平移環繞物件360度作上、下、平視三個角度拍攝。拍攝每個角度的影像後可利用如VR虛擬實境的軟體製作3D的虛擬效果,如印章的拍攝,單就幾張平面影像或許無法詮釋整個物件,尤其是印鈕上雕刻的完整面貌,便可以利用製作3D影像來增強這一部份的缺點。

 

  以國立故宮博物院3D立體影像建置為例[12],設備組件包括有相機旋臂控制裝置(控制器物旋轉裝置及垂直相機旋臂之轉動)、器物旋轉裝置(360度水平旋轉器物角度)、垂直及水平相機旋臂(相機旋臂控制裝置控制垂直相機旋臂,帶動水平旋臂上下之移動以進行拍攝)、相機(擷取器物影像)、相機雲台(連結相機與相機水平旋臂,固定及調整相機角度之用)、個人電腦及影像控制與合成軟體。數位化時,使用影像控制軟體於水平與垂直的面向,在每個固定的角度(約10至15度)拍攝一張照片,燈光也需視拍攝情況作調整,以保持影像的一致性,最後利用接圖軟體將這些照片組合,便建立一個可隨使用者用滑鼠把玩的3D影像。

 



二、數位掃描

 

(一) 試掃校正

  進行正式掃描前可進行物件試掃,是協助之後流程更加準確並校正品質,也同時降低物件因機械操作不當、人為疏失,或數位化流程問題的產生。物件試掃影像經校驗後,建議將範例影像以全彩列印,並由掃描與校驗人員雙方簽名,以供日後校驗之用,試掃結果也需儲存並記錄於表單中以作為後續正式數位掃描工作的基礎。

 

  每日正式掃描前必須執行掃描機與螢幕的色彩校正程式,以檢查燈光及掃描效果,掃描時需加上標準色彩導表、比例尺,作為色彩校正及判別原件之依據,並在掃描面板週邊上夾紙,讓掃描的版面更清楚乾淨,而執行時必須進行影像預覽,避免影像產生色差問題。正式數位掃描依照原物件而定,可分為掃描及併掃兩種不同方式,一般而言若原書不拆線,掃描器面板則不蓋上,以避免損傷原書;若是拆線併掃或攤開掃描則需蓋上面板掃描以求平整效果更佳,原稿不清楚或文字線條太細、文字太小或館內其他要求時,可提升掃描密度到600dpi儲存,避免影像流失,但仍以物件大小與檔案設定達到平衡為原則。

 

(二) 影像校驗

 

影像校驗基本上是以數位掃描現場一校、校驗人員進行二校為主,通常檢查掃描圖檔是否有失真、歪斜、黑邊,模糊,不當裁切等問題,並將問題註記於校驗清單中,針對有問題的頁次進行修正才需進行三校,且所有的數位化流程仍以保存原物件狀況為優先考量因素。

 

  影像完成後應隨即檢查影像曝光是否正確,或是影像中是否有其他雜訊,並檢查是否有光點存在或有色偏的現象。若影像色彩錯誤或是影像中產生任何雜訊,則重新調整燈光等設備後進行重掃,或利用Adobe Photoshop工具列的【Image】→【Adjustments】→【Levels】中,「設定最暗點」、「設定灰點」及「設定最亮點」滴管工具,點選色卡中的黑、灰、白的色塊,影像色彩偏差的問題就會獲得解決。反之,影像檢查無誤,接著就利用PhotoShop等影像編輯軟體進行影像中多餘部分的裁切。

 

(三) 圖像選取

 

  典藏文物數位化影像檔建置完成後,若無同時針對印記資料做紀錄時,不同典藏物件鈐印處皆不同,要尋找依附在古書籍、書畫作上的印記是相當耗時的,傳統的方法裡,工作人員是從影像資料庫中地毯式搜尋印記影像,由於需要將每頁影像看過才會知道印記的鈐印處,其過程相當繁瑣,即使在影像紀錄之時即標註印記數量清單,後製處理也還有許多流程要完成,以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為例,當初在建置印記資料庫前,是在館藏已產出的影像清單中,以Excel表記錄下欲獨立建立印記影像之清單,作為印記資料清單紀錄的基礎步驟,然而印記屬於個人的物件,想要準確猜測印記在哪一頁會出現並非容易之事,以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為例,在資訊累積達一定數量後,是由頁數的訊息推測當初古人所留下來的印記線索,發現一些文人們會在特定的書頁鈐上自己印記的案例,所以在傅斯年圖書館印記清單中可以發現有一欄是頁數的紀錄。

 

  在已數位化的影像中要特別挑選出有印記的影像若以傳統的搜尋方式相對耗時費力,目前在各資訊技術的研發中有智慧型概念導向式影像內容搜尋擷取技術,是利用影像同質區塊(Homogenous Region)內容特徵的比對,透過相似函數的計算,直接找出相類似的影像特徵,並有效率的擷取資料,可利用資料探勘技術,提供更為人性化、更智慧型的影像擷取。

 

 

三、影像後製

 

(一)影像修補、朱紅上色

 

所謂的影像修補有別於典藏物件的裱褙或物件的修護工作,是針對書畫或古籍文獻中印記影像的修補,包含取圖、去背、補朱紅等三個重點步驟。

 

1.取圖

古人用印有一定的講究,印記的大小通常搭配書畫作的大小而選用,書畫尺寸大都是印記的數倍,若影像檔在取印記圖像時,需注意取影像檔需為典藏級,避免因影像解析度而造成該印記的清晰度不足形成格放。除解析度問題外,由於印記出現在不同的典藏物件中,例如書畫、金石拓片、檔案文書、善本古籍等,因此如何能在不同典藏物件中快速且準確擷取印記影像檔則為各機構單位需要注意之處,印記鈴印在物件上並不一定方正,取圖後亦須依情況做調整。

 

2.去背

選取較佳的印記圖檔後,許多印記都鈐在原物件的內容版面中,為避免單看印記時背景太過複雜,因此必須進行去背工作。去背是所有印記數位化工作中最為繁複的動作,不同收藏者對於鈐在何處皆有各自的特殊喜好,除了影響初期的影像整理階段外,同時也增添去背此步驟的繁複。

 

3.補朱紅

朱紅是指印泥的顏色,通常印泥可分為水性與油性兩種,前者是以有機顏料、水、蜜及白笈製成,而油性印泥是將油加植物纖維和硃砂製成,以平均鋪於印面上鈐印在古書籍或畫作上。以數位形式補朱紅是在去完背景與其他遮蔽物後開始進行,然而,補朱紅是利用軟體功能選取同色進行修補,修補需依照整體印記線條風格做修補,否則寧不執行。本專書在附錄中製作以「Adobe Photoshop」印記取圖填色的範例,詳細內容請參閱附錄。影像修補完畢後,校驗工作包含有該印記的影像完整度外,還需校驗後設資料的連結是否與該影像符合,若有重複的印記以選擇品質較好的圖檔為主,若需要參考原典藏品上之印記,則可透過欄位設定連結影像原始檔,使資料呈現更為完整。

 

(二)立體物件VR虛擬實境

  虛擬實境是一系列定點拍攝360度或720度不同角度影像,再藉由軟體製作成無接縫全景圖,在立體印章裡,若刻有精美的印鈕,則可考慮以此作呈現。環景VR最重要的關鍵除了影像檔,另外還有軟體,目前網路上也有提供下載試用,有些軟體並可協助修正色彩平衡、相機角度等差異,並有支援JPEG、TIFF、RAW檔案格式之差別。

 

  VR虛擬實境的製作是為了讓使用者與物件更有參與感,是一種由電腦所模擬出來的幻覺,珍貴文物無法由任何人接觸賞玩,但虛擬實境的技術產生一種令人難以分辨真假的感覺,使用者可以觸摸,可以翻轉把玩,多少添加欣賞文物時之樂趣。

 

(三) 嵌入色彩描述檔

  為解決不同設備之間影像轉換的問題,國際色彩聯盟(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簡稱ICC)訂出一個設備描述檔的標準格式,稱為ICC Profile。[13]這個標準將各種輸入設備如數位相機、掃描器、顯示螢幕設備、印表機等,經過一定的標準校正程序後,產生色彩描述檔,使不同設備以色彩描述檔為基礎,進行不同的色彩空間轉換模式,以做到色彩還原,達到色彩管理之目的,因此,影像在校色及調整後的檔案,於儲存時可用色域較廣、使用性較普遍的Adobe RGB 1998為主,將ICC Profile嵌入於影像檔案中,或使用影像本身所預設的ICC Profile,接著依照所規劃的檔案命名方式,存入硬碟中。當日的數位化工作結束後,建議將所有製作的檔案另外存至伺服器或是其他的電腦中做備份,每月也可定期以DVD燒錄器進行另外一種媒體的備份。

 

四、品質管理

 

  「專案(Project)是為了開發一特定物件或欲得到某一特定結果所進行之一臨時性投入工作(A Temporary Endeavor),是在有限的時間與成本中,製作具有獨創性事物、服務或組織的活動。」專案品質的控管牽涉了各流程步驟的接合,因此一個專案的成功可從物件產出的品質(Quality)、控制在預定的成本裡(Cost),在專案規劃時間內達成(Delivery),此三個品質檢測標準(QCD)任一個缺失皆會相互影響,必須在此QCD標準中階達到預定目標,方視為一成功的專案。

 

(一)物件產出的品質(Quality):

  專案品質管理的第一步是品質的定義,規畫出一個滿足使用需求的標準,是數位影像成功的第一步,制定品質標準,可以避免規格訂得不夠,缺乏競爭力,或是規格訂得太高浪費成本等問題,且品質的訂定也做為檢測各數位化流程中的標準。

 

  數位化流程有許多執行的專業度,如攝影、光學、資訊、色彩學、影像處理等等,對這些專業的掌握將可讓數位化的影像品質有更好的控制,影像的品質是在數位化過程中每個細節步驟所累積出的成果,數位影像的品質管理可分為「解析度」與「色彩」兩個基本項目,以美國國家文件署(U.S National Archives & Records Administration[14])的數位影像品質控制稽核項目為例,其查核項目包括:硬體產生的瑕疵,如CCD的髒點、強光與陰影中遺失細部資訊色階表現、色值不對稱、整體明暗與對比、拍攝時干擾狀況如牛頓環或曝光問題、影像清晰度、不自然的邊緣與光暈、影像不完整或被裁減與變形傾斜問題、色彩平衡不正確產生偏色問題、掃描線與像素遺失、轉檔品質不良,影像尺寸、解析度與色彩模式是否正確,檔案名命使否正確。以國立故宮博物院影像數位化的品管點計有:對焦、曝光與色階、灰色平衡、ICC Profile、色階與曲線調整輸出等五個項目。另外,依據「數位典藏技術彙編」及「典藏數位化製作與驗收流程手冊」中對於數位影像工作流程檢測的規範可分三個主要部分[15]

 

1.數位影像擷取系統,採用高解析度影像系統,目前國際逐漸朝向以多頻譜(Multi-Spectral)數位影像技術來取代以像素(Pixel)為主的數位影像技術,以獲得更傳真的數位影像內容。

 

2.影像複製品質檢測系統,採用國際色彩標準(ICC)來檢測影像模式、彩度、明度、清晰度、解析度和細部層次表現等。

 

3.儲存鑑賞、瀏覽與索引用的檔案格式,採用無壓縮儲存格式(RAW,TIFF)與壓縮顯示格式(JPEG,GIF)。

 

 以上所列的各種品質查核項目皆為數位化執行流程中的審查點,各執行計畫可以依實際情況進行數位影像品質的自我查核作業,藉以增進計畫產出品質管理與保證,查核作業應依不同環境取樣檢查。

 

(二)控制在預定的成本(Cost):

數位專案執行的經費在於人力(包含委外)、設備、訓練與差旅雜項等,成本控制的重點在於經費支出後,要能掌握變動的一切過程並控制在原訂的規劃內。數位化專案在執行流程確定後,通常對於物件數位化即是一個反覆的動作,在人力的經費上也有相當的支出,因此制定完善的數位化流程並有效率執行,執行中並適當的控管,將能把經費控制在預定的計畫中。

 

(三)專案規劃時間內達成(Delivery):

數位資訊主要分為資料創造(Creation)、獲取(Acquisition)、分類與定義(Cataloging & Identification)、儲存(Storage)、保存(Preservation)、以及取用(Access) 視為數位化專案的一生命週期[16]。數位化工作流程的建立可幫助複雜工作以系統化步驟循序漸進完成,重視各階段的方法、功能、規格等,以朝向標準作業程序(SOP)的發展,讓專案能在規劃流程中訂定完成時間,也使得系統建置減少因人而異的偏差,達到品質提升與成本降低的目標。

 

 

五、數位影像權利宣告與使用

 

(一)CC授權

  創用 CC(Creative Commons)是一種開放性的著作權授權方式,是預先由著作人將其著作授權給不特定人,目前台灣主要採用創用CC的2.5版。如果作者在作品上標明「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即表示該作品是受到CC授權規範保護,在使用該作品的同時必須註明原版權擁有者的姓名、於非商業用途的自由使用、以及使用者依該作品創作出之衍生物,也必須以相同之方式與大眾分享。若分享作品上出現圖示,即表示該作品是「姓名標示-禁止改作」,亦即影像可傳播使用但不得進行任何的衍生修改,否則將有侵權的法律責任。關於台灣創用CC授權規則,使用者只要該計畫網站[17],從首頁「選擇授權條款」的標籤進入,依網頁指示選擇想要採行的授權方式,再將系統產生之程式碼加入自己的網站上進行宣告,就可為自己的創作物完成授權。

 

(二)DRM與浮水印

  隨網際網路普及化,資訊共享所帶來的便利卻相對嚴重衝擊智財權,應在共享的概念下,提出有效的數位內容保護機制,藉由保護數位內容創作者,避免非法散佈或未經授權的使用者侵犯其權益。目前數位內容保護機制仍在發展中,包含:加密技術、條件存取機制、數位浮水印、數位指紋及數位產權管理機制等技術,其技術皆有範疇及限制,須加以整合才能達到相輔相成,另外數位內容保護機制中涉及權利金收取的是數位版權管理DRM(Digital Right Management),是一種控制電子檔案使用權的技術,主要是在一個電子檔案上加入有關版權的限制,例如:該檔案能播放的次數、是否可拷貝到另一台電腦、檔案過期日等,藉以保護電子檔案的安全性,是用於整合軟硬體的存取與管控機制,並將數位內容附與存取權限,在數位內容之生命周期內,不論其使用與複製途徑,皆可持續追蹤與管理使用之狀況,提供完善保護數位資訊與權限之管理技術。

 

  浮水印也是為保護智慧財產權所發展出來的技術,是將著作權資訊植入數位媒體的方式,能協助在影像被非法使用時證明合法的持有者是誰,類似創作者為自己的作品落款或用印一般,目前Adobe就開發類似印章概念的數位印章機制,此技術通常是將具有代表性的圖騰(註冊商標、個人肖像)加到欲保護內容中,包含數位化的文字檔、動靜態影像、聲頻信號等。植入數位浮水印外觀可分為可視、不可視兩類,可視的浮水印能在標的物上直接看見,雖有破壞原有物件品質之疑慮,但較能防止隨意非法使用數位內容的效果;而不可視的浮水印雖不會破壞影像本身,但需在具信用的第三端使用特殊解碼演算法將數位浮水印的資訊萃取出來進行驗證,整體評估執行效益較小。

 

(三)權利宣告

  目前數位相機在影像攝入同時可設定紀錄影像拍攝時相機的機型與鏡頭,攝入的時間、光圈與快門、ISO感光、測光模式等基本紀錄,另外影像讀取軟體,如Photoshop、ACDsee等能針對影像的描述資料進行編輯,如Photoshop軟體中選取【檔案】→【檔案資訊】,除了相機資料,還能編輯IPTC[18]聯絡人資訊、影像、內容、狀態,可下標題、版權聲明等個別描述(圖4-8),進行權利宣告,當每個檔案此基本的後設資料建立完全,影像檔即使在網路上流通亦能得到安全的保護。

 

 

圖4-8、編輯影像描述資料

 
 

六、影像儲存、異地備份

 

(一)檔案命名儲存

檔案命名以不宜過長為原則,以傅斯年圖書館印記資料庫(圖4-9)的Metadata著錄架構為例,其在影像確定後,進行編號命名,共有前後兩個部份組成,前面部分是「唯一碼」共八碼,前六碼為姓名筆劃數,後兩碼為避免不同姓名筆劃數重複所加上的區別序號,並從01開始編號;後面部份是「印記流水號」共三碼,並且前後合併時,中間以「.」隔開。

 

 

圖4-9、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印記資料庫的metadata著錄架構

 

 

  檔案儲存會因不同電腦的作業系統而有一些特有的命名規則,因此檔案命名時,可參考表1中的一些規則,盡量避免使用到表中所不允許的字元或檔名,增加在不同作業系統相容性的衝突。雖然以中文來命名容易辨識,但因中文編碼,在網路上容易發生錯誤而無法顯示,建議以英文或數字來命名最為恰當。

 

表1、各作業系統之命名規則[1]

 

DOS與

Windows 3.1

Windows 95/98/

Me/XP/NT/2000

Mac OS

(標準)

UNIX/Linux

檔名的最大長度

檔名至多8字元加上副檔名3字元

檔名加副檔名不能超過255字元

1-31字元

14-256個字元(視UNIX/Linux版本而定),包括任何長度的副檔名

允許空白

允許數字

不允許之字元

*/[];”=\:,|?

*/<>”\:|?

:

*!@#$%^&()

{}[]”、?;<>

不允許之檔名

Aux、Com1、Com2、Com3、Com4、Con、Lpt1、Lpt2、Lpt3、Prn、Nul

Aux、Com1、Com2、Com3、Com4、Con、Lpt1、Lpt2、Lpt3、Prn、Nul

允許任何的檔名

是UNIX/Linux的版本而定

字母大小視為不同

是(使用小寫字母)

  各單位可以將典藏管理與檔案命名作結合,例如加上單位代號或典藏號碼。在國家文化資料庫中有規範一套檔案命名原則及檔名結構[19],且此規範是用國家文化資料庫中所有類別的典藏品,提供做為檔名規劃上的參考。以立體影像而言,有時需拍攝多張不同角度之影像,即應在檔名最後方加註是該圖的第幾張照片,或是以代號標示為某一角度的圖片。

(二)異地備援

  異地備援是作為永久保存的策略之一,所需考慮的要素,除了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的備援硬體設備外,合適的備援方案選擇、各地之間夠用的網路通訊及資料複製通道建置、應用軟體及服務可容許的停機時間、有效的備援複製、複製時間點與備援啟動時間差,是否為一個方便、自動化、及有效的整體管理工具都需要良好的規劃,否則事後的維護工作與管理投資成本,將隨資料容量的快速成長而形成另一個巨大且沉重的包伏。


< 返回目錄 >

 

[9] 目前Google Book Search擁有其他單位所望塵莫及的掃描優勢,即是以對書籍掃描碰上彎曲頁面的矯正專利技術,是在拍攝時以紅外線掃描技術,與平面拍攝影像共同建立3D表面互相對應,並利用軟體運算使拍攝彎曲處可以轉平。檢索:2010年1月,http://www.zdnet.com.tw/news/web/0,2000085679,20138014,00.htm

[10] 更詳細的螢幕校正流程可參考:陳秀華、高朗軒,《書畫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2009年4月,P77-86。

[11] 李佩瑛、王雅萍、高朗軒:《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色彩管理》,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2009年4月。

[12]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3D影像建置流程〉,《數位典藏技術彙編2007年版》。檢索日期:2009年12月。http://www2.ndap.org.tw/eBook08/showContent.php?PK=214

[13] 國際色彩聯盟(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 ICC)推動規格開放、立場中立、跨平台的色彩管理系統架構及元件標準化之組織,也是ICC色彩描述檔規格的開發者。透過色彩描述檔(Color Profile)的規格,建置使用色彩管理時共通的檔案格式。

[14] 美國國家文件署,檢索日期,2009年12月,http:/archives.gov。

[15] 魏裕昌、唐大&#63957;、徐明景、許維欽,〈數位典藏影像品質評&#63870;方法之分析研究〉,,檢索日期,2010年01月,http://faculty.pccu.edu.tw/~tdl/digit-quality.pdf

[16] 謝易耿、蔡順慈,〈由數位資訊生命週期探討數位典藏工作流程之建立〉,檢索日期,2010年01月,http://content.teldap.tw/index/?p=766

[17] 創用CC網站,檢索日期,2010年1月,http://creativecommons.org.tw/blog/

[18] IPTC(International Press Telecommunications Council)為國際新聞通訊協會,是由世界主要新聞機構所成立的組織,致力於開發各項技術標準 以提高新聞交換的能力,目前已制訂多項XML標準作為新聞資訊交換之用。檢索日期:2010年1月,http://www.iptc.org/cms/site/index.html?channel=CH0086。

[19]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數位化檔案命名原則,檢索:2009年10月,http://km.cca.gov.tw/download/數位檔案命名原則_v20(20040608).pdf









Download: 全文下載  全文下載 (11.4 MB, 2,515 hits)



評分: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No Ratings Yet)
Loading ... Loading ...

回應: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請按圖片取得圖片中文字的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