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維管束植物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Tags: , , , , , , , , 發表: 2010-09-08, 點閱: 45,602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列印 , 轉寄 轉寄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伍、後設資料與資料庫建置

 

典藏品數位化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現代科技的進步,將歷史久遠且具有珍貴意義的物件進一步作永久的保存透過資訊技術,賦予典藏品數位化後的影像具有更深的內涵與價值,建置為可查詢利用的資料庫,增進利用的方便性;以使資料廣泛流傳,發揮其潛藏的文化與學術價值,卻是數位化工作所不可忽略的使命,[16]因此後設資料與資料庫之建置必須在事前先作完善的考量與規劃。

 

台灣擁有非常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及許多特有生物種類,如何妥善管理和運用這些特有資源,首要工作即建立完善的生物多樣性基本資料庫。經過數位典藏計畫的資源彙整,建立一套兼具文字與影像的台灣植物資源查詢系統,以台灣地區的生物多樣性資源為基礎,供各界人士使用,成為學術教育的資源交換中心。

 

資料庫的建置,主要以參考國際間重要植物資料庫網路查詢欄位之互通性,再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項下之後設資料小組與植物主題工作組共同合作,將各資料庫的搜尋系統及相關後設資料不斷調整與修正;並在資料整合與維持各單位資料庫系統特色之需求前提之下,建立通用與標準化之資料庫系統,以作為建構國內單一窗口之基礎。[17]期望以國際植物標本重要資料庫之結構並結合台灣本土之需求,開發國內植物標本館間資料流通共享的機制,以下便以Metadata建置之考量與設計進行說明。

 

一、後設資料之定義與設計原則

 

 

有關Metadata的定義一般泛稱為「資料的資料」(Data about Data),[18]此一定義係源自在一九九五年三月由國際圖書館電腦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OCLC)和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應用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NCSA)兩單位共同主辦名為「Metadata Workshop」研討會,廣邀圖書館學、電腦科學、文獻編碼以及相關領域學者專家等參加,在此會議中提出了「描述資料的資料」作為Metadata的定義[19]

 

後設資料(Metadata)是一組結構化與標準化的背景資料,包括描述性、結構性與管理性三大類型,以及語義性、語法性與詞彙性三大屬性,用來描述每個數位典藏品的內涵與特徵,以便數位典藏品能夠在數位化環境或系統中,達到最佳化資源探索(Resource Discovery)的效能,並能有效率而精準地被檢索、呈現、管理、控制與執行相關功能,且順利地與其他數位典藏品進行資源的互通與共享,最後還能達成數位典藏品的永久保存目的。因此,我們可以將後設資料的規劃與實施,視為數位典藏工程中最基礎的資訊建設工作。[20]

 

後設資料(Metadata)建置除考量本土需求外,也應採用符合國際標準之格式,以期未來能與國際接軌,所訂定之資料庫的檢索功能愈詳細,將提供使用者愈多資訊,對資料辨識也愈有幫助。查詢功能的資料呈現方式,均決定於Metadata欄位及欄位內的資料內涵;因此,規劃Metadata的欄位時,應事先就資料庫未來檢索功能、資料呈現等兩方面的需要進行了解,才能使必要的欄位無所遺漏。[21]一般標本資料欄位包括每一份標本的學名、採集地點、採集日期、採集者、鑑定者、採集編號、生育地資料、標本館編號、標本狀態等等,至於標本資料之輸入格式規劃及檔案結構,則需預先完成。

 

二、植物主題後設資料建議欄位

 

後設資料欄位主要以建立通用、標準化及符合國際標準之資料庫系統為目標,依據後設資料小組與植物主題工作組互相協助下,訂立了需求欄位建置表,內涵包括Dublin Core[22]以15個欄位為基礎,再依資料之性質衍生出相關欄位。

 

以植物類別資料庫而言,「物種名錄欄位元素」與「標本紀錄欄位元素」為二項重要的資料架構。協助後設資料國際標準之策略規劃與應用,研究發展後設資料理論,包括後設資料方法論、後設資料註冊中心、知識組織系統等項目,表5-1為「植物主題小組後設資料共通元素總表初稿:後設資料工作組彙整 2003/4/17」,可作為未來規劃時之參考依據。

 

表5-1、「植物主題小組後設資料共通元素總表初稿」(v0.2)

 

 

 

資料來源:數位典藏技術彙編 2007年版[23]

 

由於生物多樣性的資料龐雜,基礎資料的建立與結構十分重要,而物種基礎資料之記錄匯集、管理與保存更可說是生物領域研究的基礎,所以生物資訊是否充分交流與方便擷取,對於生物多樣性之研究影響至鉅。為了能使生物多樣性之科學資料提供充分而便捷的應用,網路資源的提供與延伸,無疑是最適合的策略,而生物科學資料庫之建置更在1994年國科會生物科學之學門及資源規劃中,已列為重點研究方向之一。在整合成果方面,目前藉由TaiBIF(Taiwan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24]即台灣的 GBIF 入口網站,負責整合台灣地區生物多樣性之相關資訊,含物種名錄、專家名錄、物種基本解說、圖片、特有種、外來入侵種、台灣陸域與海域生物分布、生物多樣性文獻資料、地理資訊、環境資訊,及相關機構、團體、計劃、景點、生物資料庫及出版物等等各類資料,在整合生物科學資料上獲致相當的成果。

 


 <返回目錄>

 

 

[16] 洪淑芬著,《文獻典藏數位化的實務與技術》,台北: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訓練推廣分項計畫,2004年2月,頁48。

[17]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計畫後設資料工作組-─植物主題小組工作計畫,檢索:2010年2月,http://metadata.teldap.tw/project/project-frame.html

[18] 〈Metadata〉,維基百科,檢索:2010年2月,http://zh.wikipedia.org/zh-tw/Metadata

[19] 同前註,檢索:2010年2月。

[20]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計畫後設資料工作組─計畫簡介,檢索:2010年2月,http://metadata.teldap.tw/introduction/introduction-frame.html

[21] 洪淑芬著,《文獻典藏數位化的實務與技術》,台北: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訓練推廣分項計畫,2004年2月,頁58-59。

[22] Dublin core後設資料標準,是一組簡單卻有效的核心元素集,源起於國際圖書館電腦中心(OCLC)和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應用中心(NCSA)聯合召開的第一屆Metadata Workshop,檢索:2010年2月,http://metadata.teldap.tw/standard/standard-frame.html

[24] 台灣生物多樣性 資訊入口網,http://www.taibif.org.tw/

 









Download: 維管束植物 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全本下載  維管束植物 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全本下載 (20.9 MB, 1,718 hits)



評分: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No Ratings Yet)
Loading ... Loading ...

回應: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請按圖片取得圖片中文字的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