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微縮資料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Tags: none 發表: 2008-01-10, 點閱: 42,118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列印 , 轉寄 轉寄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肆、前置作業
      

一、確認目標

二、微縮資料的篩選

三、掃描內容

四、評估與測試

 


一、確認目標

      在進行數位化工作流程之前,最重要的即是確認數位化工作之目標,數位化的工作流程及相關規格的設定,皆應該以數位化的目標為依歸,一般而言,數位化的目標包括典藏品維護與保存、組織發展的需求及加值運用等,加值運用又可區分為教育目的、學術研究目的或者是商業運用目的。根據不同的目的,設定不同的數位化規格及使用方式,如數位化資料僅在增加使用,或者必須為典藏服務?數位化的物件僅提供個別的工作站,或者需提供網路瀏覽?數位化物件是否需輸出為其他形式,以提供搜尋、列印或者提供出版商印刷?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皆必須在明確的目標下,方可做最適當及最符合效益的規劃。

    據此規劃數位影像規格,一般可區分為以下三種層級:
(一)典藏級圖檔
    根據檔案鑑定具有重要價值或特殊意義之資料,可藉由數位化製作高品質的數位影像,其目的僅作永久典藏。影像品質要求不失真,盡量符合原件狀況。此外,典藏級圖檔亦作為衍生檔案的來源。
(二)商務級圖檔
    若檔案數位化目的需提供未來加值處理,如提供印刷、複製、單位間交換及販售、文字辨識等。影像品質需符合輸出印刷之要求。
(三)網路瀏覽級圖檔
    若影像數位化目的在於提供網路上展示及查詢瀏覽。影像品質需符合電腦螢幕瀏覽及網路傳輸之要求。
檔案數位化之前,應根據其使用目的與以分類,並選擇相應的規格作為數位化的儲存標準。若有典藏之需要,則以典藏級圖檔作為數位化之標準,若僅以提供清晰完整的檔案內容為目的,則只需儲存商務級圖檔之規格即可。至於網路瀏覽級圖檔,可直接由典藏級圖檔或商務級圖檔轉換。藉由事先分類,可減少無謂的資源浪費並加快數位化工作的進展。
       

二、微縮資料的篩選

     關於產品的篩選策略及評估,已普遍受到國際上數位典藏計畫的重視,如美國東北文獻保存中心(NEDCC,Northeast Document Conservation Center)所編輯的《數位化專案手冊》(HANDBOOK FOR DIGITAL PROJECTS:A Management Tool for Preservation and Access)中,便有專章說明藏品選擇評估,其中以「藏品價值」、「風險」及「被使用量」等三要素,構成藏品選擇的評估指標。另外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Columbia University Libraries)便發展出一套完整的藏品篩選策略,所考慮的要素包含「藏品的發展」、「附加價值」、「智慧財產權」、「文物保存」、「技術可行性」及「知識控制」等。關於在進行篩選時,所需考慮的問題,約可區分為藏品發展評估及可行性評估,可參見下列表2及表3:
 
 
表2、藏品發展評估
篩選標準
考慮問題
藏品價值
是否具獨特性
是否有歷史意義
是否具代表性
是否具有完整性
是否對某主題領域的發展有重要性
是否可填補目前較缺乏的內容、媒材
藏品維護
是否具有安全性的顧慮
是否可有效減少原件的調件數
提升原件的可讀性
使用者需求
誰是預期的使用者(教育/學術/商業加值)
數位化是否可吸引新的使用者
未來是否具有潛在使用者
是否具有合作的潛在伙伴
對機構的影響
是否符合主軸計畫之發展目標與策略
對機構的運作是否具有重要性
與機構發展的策略是否相符
知識管理
是否提供更方便的檢索或索引
 
 
 
表3、可行性評估
篩選標準
考慮問題
智慧財產權
是否具有藏品或作品的著作權
是否具有數位化和傳播的法定權利
是否能夠控制數位化版本的使用
需求分析
是否具有足夠的軟、硬體
是否具有適當的技術
是否具有足夠的人力資源
是否實施委外
執行預算
機構/單位是否具有預算
藏品是否可吸引外部資金
 

       另外,針對微縮軟片篩選,還有些關於微捲本身技術上的細節,將影響掃描後數位影像的品質,因此在進行藏品篩選時,應該把相關要素考量進去,而這些因素包括如下︰

 

 

(一)原先的文字和微縮膠捲擷取的品質:原始的材料若沒有修整,不管以何種微縮法攝製,將產生不良的結果。如綑綁材料的微縮膠捲可能有頁彎曲,形成溝的陰影,或者模糊不清頁,那將影響數位化的影像品質。在選擇過程中,應該盡量選擇高品質的微縮膠捲副本。

(二)當用微縮法攝製原先的報紙時,所使用的縮率:這比率直接影響影像品質和OCR結果。越低的縮率(在20x以下) 越好。 ( 如果縮率太高以致於無法以400 dpi掃描,則可以較低解析度測試(例如300 dpi)。

(三)為掃描而複製的負片微縮膠捲,應有解析度測試圖表,清晰度5.0以上。

 

(四)密度變化:在捲盤內的密度變化,需要調整掃描參數。密度度數將依據當今的標準,但是範圍最好比標準允許的更狹窄。

 

      完成藏品篩選後,需根據篩選結果,製作藏品數位化清單,提供數位化的品項,以作為後續工作流程,所需工作表格的底本。

      

三、掃描內容
     通常微縮軟片攝製編次,包括位置、檢索、內容、編制、品質、版權等事項,必須詳加註記。因此在進行微捲掃描時,除了掃描資料內容本身外,這些註記內容是否需要一併掃描,亦有不同考量,首先說明重要註記內容,這些註記內容約可區分為說明性以及技術性的註記兩種,分別描述如下:

 

(一)說明性的註記

1.位置註記:在捲狀微縮軟片中,所攝製的位置註記,計有捲片開始,捲片終止,捲片連接,影像號序等四項。
(1)捲片開始:在微縮捲片中,預留片頭的空白部分(最少要留五十公分以上),於片頭或正文之前,第一幅(Frame)以文字或符號,先行攝製「捲片開始」註記。
 
(2)捲片終止:當微縮捲片全部資料攝製完畢後,於片最後一幅(Frame),以文字或符號,攝製「捲片終止」註記。

     
(3)捲片連接:捲片連接註記,就是一冊圖書或資料,在一捲微縮軟片中,無法全部攝完時,必須用第二捲軟片連續攝影,於是兩捲軟片間,應攝製捲片連接註記,以說明捲片關係。捲片連接註記方式,係在地一捲軟片片尾,攝製「下接第○○○號」,於第二捲軟片片頭,攝製「上接第○○○號」,以表示兩捲軟片的連接關係。

 

    
2.檢索註記:微縮資料編制索引,最主要功能,在使閱讀者快速檢索所需要的資料。於軟片攝製時,必須說明索引系統之編制方式,以供閱讀參考。

 

3.內容註記:係指微縮資料的主要內容,亦就是微縮軟片最重要的正文資料。原始資料名稱、內容、簡介、來源、缺損等項,必須詳作說明,促使讀者瞭解每單元微縮軟片組合、攝製方式、資料數量。

 

 

資料來源:Conversion of Microfilm to Digital Images for the 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二)技術性的註記

1. 編製註記:
係指微縮軟片製作過程中,說明微縮資料和原始文件各種關係,諸如捲片編號、微縮倍率、固定長度。
(1)捲片編號:捲號(Rool No:)作用與圖書登陸號碼,具有同等意義及其重要性,以利儲藏與查考。
(2)微縮倍率:縮小比例,視原始文件需要,選擇適當比率。唯應以拍攝全頁資料為宜,若全捲軟片,採用縮小倍率,力求一致,以利閱讀與檢驗解析度。
(3)固定長度:係指微縮軟片中影像的固定長度,目的在測量影像長度。
 
2. 品質註記:係指微縮軟片屬性,亦就是說明軟片性質與微粒組合情況,旨在控制微縮軟片品質,並作判定軟片複製及複印紙質資料清晰度依據,註記方式,背景濃度及解像力,於軟片開始及軟片終止處,各攝製一幅。
(1)背景濃度:係說明微縮軟片中影像黑化程度,又稱密度,通常採用50%反射率試驗卡註記。
(2)解像力:係測試微縮軟片,攝錄資料精細程度的表示方法,通常採用美國國家標準局1010A微縮解析度試驗卡註記。
 
     除上面所說的兩大類之外,在內容註記中,常涉及一些不規則事物註記,說明原始素材裡的異常和不規則事物,例如:遺失的資料、原件本身的缺陷、原件不良情況或者是已經惡化的狀態。[14]
     一般說來,片頭線軸和末端線軸說明的訊息將不被掃描。而其技術註記或不規則事物註記則是相當重要的,應該進行掃描並監控掃描設備性能,但是掃描後技術註記的影像,將不是最後數位化收集的一部分。不過這作法並不是絕對的,執行單位仍可根據不同的考量,而有不同的作法,例如美國國會圖書館國家數位報紙計畫(The National Digital Newspaper Program,簡稱NDNP)於計畫執行時,為使工作流程效率最大化,存在攝製微縮膠捲的註記內容,皆被當做影像擷取,與其他數位化資產一起交付,並且在捲盤後設資料物體敘述。不過這樣的影像雖被歸檔為數位化的資產,但通常不在NDNP界面裡展示,因為他們描述攝製微縮膠捲的過程,而不是收藏的知識內容。[15]
     除上述註記內容外,微捲亦有空白頁的情況,沒有訊息出現,未保持原資料的原貌,空白頁亦可被掃描。但若是考量檔案儲存空間問題,空白頁亦可不予掃描。
        
四、評估與測試

     通常使用的每種重製方法皆有其優勢和弱點。選擇的標準則必須基於計畫目的、原物的特性、每個重製過程的能力、使用者當前和預期的需要以及花費。而評估測試則是關鍵-沒有一個解決辦法能符合全部需要,尤其微捲數位化的情況相當複雜,因此在每種情況裡,完全檢視及分析膠捲是明智的,包括材料、保存的狀態、縮率、複製品質、拍攝技術、材料的屬性以及拍攝的組織等,並將結果製作成工作表單,包含項目至少有縮率、方向、對比、印刷類型和尺寸、原物的狀態以及插圖的次數等,而這分析也最好能與較有經驗的專家學者或服務廠商一起合作進行。在正式執行數位化工作之前,數位化試驗應該以標準試驗材料進行。計畫的使用,鑒於花費,將確定同意關於品質標準的要求。任何對膠捲的損害,例如抓痕,灰塵,或者磨損,也將影響數位化的品質。而最後,解析度、樣本影像色調、極性、旋轉、歪斜校正和剪裁等相關檢驗標準,亦應該根據測試評估結果,進行最後的確認。

<目錄>


註[14] RFP(96-5) for Conversion of Microfilm to Digital Images for the 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15] The National Digital Newspaper Program (NDNP)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Applicants  









Download: 微縮資料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微縮資料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1.3 MB, 2,471 hits)



評分: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No Ratings Yet)
Loading ... Loading ...

回應: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請按圖片取得圖片中文字的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