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常惠音樂資料典藏數位化計畫 - 詳細資訊
名稱 |
資料 |
||||||
---|---|---|---|---|---|---|---|
加入年份: | 97 | ||||||
結束年份: | 98 | ||||||
地理經度: | 121.52 | ||||||
地理緯度: | 25.02 | ||||||
機構名稱: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
部門名稱: | 民族音樂研究所 | ||||||
計畫名稱: | 許常惠音樂資料典藏數位化計畫 | ||||||
主持人: | 許瑞坤 | ||||||
共同主持人: | 呂錘寬、黃均人、葉飛鴻 | ||||||
郵遞區號: | 106 | ||||||
聯絡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1號 | ||||||
聯絡電話: | |||||||
聯絡人: | 李婉淳 | ||||||
機構類型: | 學術機構 | ||||||
地區: | 北區 | ||||||
主題小組: |
藝術與圖像 | ||||||
分布年代: |
戰後時期(1945以後) | ||||||
數量說明: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
簡介: |
|||||||
開放情形: | |||||||
館藏物件圖
|
|||||||
展示圖: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許常惠音樂資料數位典藏計畫 | ||||||
計畫資料庫簡介: | 民俗音樂的保存以許常惠教授與史惟亮教授等人,在1966至67年動燭先機發起的「民歌採集運動」為最大規模,採集了近2000多首的臺灣傳統音樂─包含原住民音樂及臺灣漢族傳統音樂。其內容資料不僅與臺灣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更能藉以窺探傳統音樂與社會發展脈絡的演變。許教授戮力採集流傳於臺灣基層社會的傳統音樂,這些音樂因為政治環境變遷的因素,從抑制的態度轉換為多元發展,而政府此時卻大力推崇西樂,因此,這時期的文化尋根運動,不僅能引發人民覺醒、回歸本土的心情,更為部分逐漸萎縮、佚傳的漢民族音樂站穩其歷史性的位置,並且對於這批珍貴且脆弱的影音資料,數位化的需求確實迫在眉梢。
因此本期計畫擬以許常惠教授採集的臺灣漢民族音樂資料─共141捲錄音帶為主要開發標的,以數位化的方式永久保存典藏。而針對漢民族音樂資料數位化的成果,對文化面向而言,文化精隨能人人共享,是創造新文明的絕佳契機。對於社會面而言,不僅提升國民素養,並可增進族群與文化間的相互了解與尊重。從產業與經濟的層面來看,正是加值產業、內容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的極佳原料及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