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分支四: 史語所民族學調查標本、照片與檔案 - 詳細資訊
名稱 |
資料 |
||||||
---|---|---|---|---|---|---|---|
加入年份: | 96 | ||||||
結束年份: | 101 | ||||||
地理經度: | 121.616 | ||||||
地理緯度: | 25.041 | ||||||
機構名稱: | 中央研究院 | ||||||
部門名稱: | 歷史語言研究所 | ||||||
計畫名稱: | 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分支四: 史語所民族學調查標本、照片與檔案 | ||||||
主持人: | 王明珂 | ||||||
共同主持人: | |||||||
郵遞區號: | 0 | ||||||
聯絡地址: | |||||||
聯絡電話: | |||||||
聯絡人: | 胡其瑞 | ||||||
機構類型: | 學術機構 | ||||||
地區: | 北區 | ||||||
主題小組: |
生活與文化 | ||||||
分布年代: |
日治時期(1895-1945) 戰後時期(1945以後) | ||||||
數量說明: | 民族文書約100冊 民族照片約1000件 民族文物3D立體影像約100件 田野調查影像約20件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圖書,正片,錄音,錄像,照片,田野資料,底片 | ||||||
簡介: |
民國十八年到卅二年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早期研究人員,在中國南方、西南和東北地區,進行中國有史以來首次有計劃的、科學性的跨省區田野調查工作。他們蒐集並且留下極為豐富的近現代中國少數民族文物、文書與田野照片。這批民族調查資料,對當代中國民族主義與少數民族相關的歷史學和人類學研究,均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
本計劃之目標為: 一、以數位化技術與設備來妥善保存本所人類學組之珍藏影像、文書與文物﹔ 二、建置中國西南民族典藏及研究資料庫,以有效管理且開放數位化館藏資料的加值利用; 三、架構中國西南民族主題網站,對民眾推廣學術研究成果,並作為相關學界的學術交流橋樑。
本計劃之特色在於結合跨學科(人類學、歷史學、文學)方法與視野,廣泛運用各種文物、文書 (調查報告、方志遊記,乃至小說、戲曲等材料)與圖象資料,來詮釋與呈現這些材料背後的「人與地」(人與其環境生態的關係)、「人與人」(人群間各種社會認同、區分)、「人與天」(人類之生命禮俗與宗教信仰)等情境,同時呈現中國族群研究的多元論述與探討中國民族形成的歷史過程。 |
||||||
開放情形: | |||||||
館藏物件圖
|
|||||||
展示圖: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中國西南少數民族聯合資料庫 | ||||||
計畫資料庫簡介: | 民國十八年到卅二年間(西元1929~1943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早期研究人員,在中國南方、西南和東北地區,進行中國有史以來有計劃的、科學性的跨省區田野調查工作。他們蒐集並且留下極為豐富的近現代中國少數民族文物、文書與田野照片。這批民族調查報告,對當代中國民族主義與少數民族相關的歷史學和人類學研究,均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
資料庫整理之特色在於結合跨學科(人類學、歷史學、文學)方法與視野,廣泛運用各種文物、文書(調查報告、方志遊記、乃至小說、戲曲等材料)與圖象資料,來詮釋與呈現這些材料背後的「人與地」(人與其環境生態的關係)、「人與人」(人群間各種社會認同、區分)、「人與天」(人類之生命禮俗與宗教信仰)等情境,同時呈現中國族群研究的多元論述與探討中國民族形成的歷史過程。 | ||||||
其他資料庫名稱: | 民族文書資料庫 | ||||||
其他資料庫簡介: | 民國十八至卅二年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曾多次長期深入中國南方、西南與東北地區進行民族調查,蒐集了大批民族文物。
民國八○年代,史語所研究人員再度回訪先前的田野調查地點,並蒐集民族文物。這些文物包括布依、傣、苗、彝、侗、景頗、羌、赫哲、仡佬、阿昌、哈尼、拉祜、佤、德昂、瑤、傈僳、獨龍、藏、彝、壯、納西以及畬等24個少數民族,以及老緬、偒僙等少數境外或未識別的民族,庋藏數量約1,200餘件。這些材料本身在當代中國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研究上具有重大價值;與前述早期資料對照,更能讓我們探索近五十年來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變遷。
「民族文物資料庫」係為數位典藏而開發,針對上述田野調查所蒐集之少數民族文物的保存需求,設計符合文物保存、研究與教育推廣所需的數位典藏資料庫,建構民族學文物影像專屬的資訊管理系統。
透過時間與主題類別等項目予以分類管理,以促進這批少數民族文物的保存、推廣與研究。透過本系統的運作,預期達成以下三點目標: 1. 確實掌握田野調查所蒐集的民族文物影像資訊; 2. 建立數位典藏環境下民族文物影像領域的資料調閱與交換機制,以有效推廣相關研究; 3. 透過推廣相關研究,使這批民族文物其得以再脈絡化(recontextualization),有助於吾人對於中國少數民族物質文化的再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