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祿影音資料與珍貴文物數位典藏計畫 - 詳細資訊
                
| 名稱 | 資料 | ||||||
|---|---|---|---|---|---|---|---|
| 加入年份: | 97 | ||||||
| 結束年份: | 98 | ||||||
| 地理經度: | 121.52 | ||||||
| 地理緯度: | 25.02 | ||||||
| 機構名稱: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
| 部門名稱: | 圖文傳播系(所) | ||||||
| 計畫名稱: | 李天祿影音資料與珍貴文物數位典藏計畫 | ||||||
| 主持人: | 王健華 | ||||||
| 共同主持人: | 周遵儒 | ||||||
| 郵遞區號: | 106 | ||||||
| 聯絡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1號 | ||||||
| 聯絡電話: | |||||||
| 聯絡人: | 陳正萍 | ||||||
| 機構類型: | 學術機構 | ||||||
| 地區: | 北區 | ||||||
| 主題小組: | 藝術與圖像 | ||||||
| 分布年代: | 戰後時期(1945以後) | ||||||
| 數量說明: |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
| 簡介: | 李天祿先生與亦宛然布袋戲團,是國內重要的布袋戲指標,有學者譽稱「李天祿的一生就是台灣布袋戲史最重要的一章」。不僅如此,李天祿帶著其學生遠赴海外演出,在國際上亦有優越的表現,使得優秀的台灣文化走向國際。李天祿先生對民族技藝的貢獻無庸置疑,但身後所遺留下來的豐富文化資產年代久遠,一般保存方法無法避免斑駁、朽損,隨著時間而凋零。本研究針對李天祿布袋戲文教基金會所保存的影音資料數千筆依數位典藏規範進行數位化,內容包括口述劇本、偶頭戴製作圖、生活照片、演出與排演錄影帶等影音資料,另有逾百年的珍貴戲偶兩百餘具。 | ||||||
| 開放情形: | |||||||
| 館藏物件圖 
 | |||||||
| 展示圖: |   | ||||||
| 計畫資料庫簡介: | 李天祿先生與亦宛然布袋戲團,是國內重要的布袋戲指標,有學者譽稱「李天祿的一生就是台灣布袋戲史最重要的一章」。不僅如此,李天祿帶著其學生遠赴海外演出,在國際上亦有優越的表現,使得優秀的台灣文化走向國際。李天祿先生對民族技藝的貢獻無庸置疑,但身後所遺留下來的豐富文化資產年代久遠,一般保存方法無法避免斑駁、朽損,隨著時間而凋零。本研究針對李天祿布袋戲文教基金會所保存的影音資料數千筆依數位典藏規範進行數位化,內容包括口述劇本、偶頭戴製作圖、生活照片、演出與排演錄影帶等影音資料,另有逾百年的珍貴戲偶兩百餘具。 
 計畫之執行團隊由李天錄布袋戲文教基金會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數位典藏團隊組成。基金會方面由李天錄大師次子、現任亦宛然劇團團長李傳燦先生親自擔任內容專家,並與基金會執行秘書李俊寬先生共同負責詮釋資料的考證與撰寫。圖文傳播學系數位典藏團隊則由王健華教授負責並由周遵儒副教授擔任共同主持人,指導研究生將基金會提供之影音資料與文物進行數位化之各項工作。數位化之過程除參考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所提供之標準數位化流程外,另採用「色溫一致之高動態範圍影像合成」與「快速反射譜模擬方法」的影像技術於百年戲偶之環物實境製作,大幅增加數位影像之影像品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