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物理實驗數位典藏計畫 - 詳細資訊
                
| 名稱 | 資料 | ||||||
|---|---|---|---|---|---|---|---|
| 加入年份: | 98 | ||||||
| 結束年份: | 101 | ||||||
| 地理經度: | 25.017 | ||||||
| 地理緯度: | 121.534 | ||||||
| 機構名稱: | 國立臺灣大學 | ||||||
| 部門名稱: | 物理學系暨研究所 | ||||||
| 計畫名稱: | 基礎物理實驗數位典藏計畫 | ||||||
| 主持人: | 傅昭銘 | ||||||
| 共同主持人: | |||||||
| 郵遞區號: | 10617 | ||||||
| 聯絡地址: |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
| 聯絡電話: | 02-33669609 | ||||||
| 聯絡人: | 林宏一 | ||||||
| 機構類型: | 學術研究單位 | ||||||
| 地區: | 北區 | ||||||
| 主題小組: | 文獻與檔案 語言、影音與新聞 | ||||||
| 分布年代: | 日治時期(1895-1945) 戰後時期(1945以後) | ||||||
| 數量說明: |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
| 簡介: | 臺灣大學物理學系自早期接收台北帝國大學時代手製實驗道具、古老儀器與光復後大批美援儀器,發展至今自行設計改良創製教學儀器,其演進代表著整體台灣物理基礎科學實驗教學歷程,深具歷史意義。 
 本計劃以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普通物理實驗教學儀器實體與文物資源為主要內容,目標保存復原早期台灣普通物理實驗器材與實驗內容,讓塵封已久的精巧手做儀器重新轉動,讓新一代的物理人能一窺前人早年從無到有自己動手操作計算的實驗內容與珍貴的早期原文普物手稿與共同筆記等。藉由舊有普物儀器整理與數位化,許多絕無僅有的自製儀器除數位化典藏價值外,更能與近代現有實驗做比較分析,供年輕學子探討數十年來台灣物理教學的變化與進步外,增進書本課堂教學外的實物觀察學習,使其思古創新觸發靈感。 
 本計畫歷年來已逐步進行小部分的藏品整理、清查、修復與數位化試做等工作,97年度將陸續完成約半數之文件、手稿及資料編寫清查,以及部份普通物理相關珍貴典藏儀器的收藏及復原整理數位化試做(由資深退休技師及金工廠人員協助)、拍攝相關實驗影片等。為完整呈現臺灣近代物理演進與發展,並避免因退休教師與老技師們年齡日長造成記憶斷層,實有急迫進行數位化工作之必要,本計畫期望於98年度起納入「臺灣大學深化臺灣研究核心典藏數位化計畫」機構整合型計畫,將臺灣近代物理史相關文物進行系統與整合性的數位化工作,並進行後設資料欄位、資料庫與網站的建置,期許未來能透過數位化的成果將臺灣物理史演進歷程公諸於眾。 | ||||||
| 開放情形: | 免費 | ||||||
| 館藏物件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