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藝師薪傳典藏-葉美景北管手抄本與傳習數位典藏計畫 - 詳細資訊
                
| 名稱 | 資料 | ||||||
|---|---|---|---|---|---|---|---|
| 加入年份: | 99 | ||||||
| 結束年份: | 100 | ||||||
| 地理經度: | 121.466 | ||||||
| 地理緯度: | 25.131 | ||||||
| 機構名稱: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
| 部門名稱: | 音樂學院傳統音樂學系 | ||||||
| 計畫名稱: | 國寶級藝師薪傳典藏-葉美景北管手抄本與傳習數位典藏計畫 | ||||||
| 主持人: | 吳榮順 | ||||||
| 共同主持人: | |||||||
| 郵遞區號: | 112 | ||||||
| 聯絡地址: | 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 ||||||
| 聯絡電話: | 02-28938247 | ||||||
| 聯絡人: | 王玉玲 | ||||||
| 機構類型: | 學術單位 | ||||||
| 地區: | 北區 | ||||||
| 主題小組: | 語言、影音與新聞 | ||||||
| 分布年代: | 日治時期(1895-1945) 戰後時期(1945以後) | ||||||
| 數量說明: |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北管、葉美景、手抄本、數位典藏 | ||||||
| 簡介: | 國寶級薪傳藝師葉美景,畢生投入北管戲曲傳習,其所整理的抄本現仍為北管界廣為使用,珍藏數量豐富,其中不乏今已失傳之劇本,是現今不可多得之珍本,不論對於北管戲曲教學或學術研究而言,皆屬非常重要之資料,對於建構今昔臺灣傳統音樂文化生態得以有豐富而深刻的內容。 本計畫以葉美景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曾經教授的30 齣北管戲為核心,典藏總講、傳習錄音與曾登臺演出之部分的影音。一方面,透過數位技術的支持,以時空對照方式設計其生前於北中各館閣教席脈絡,以呈現當代之北管文化活動。另一方面,透過劇目及抄本內牌子、學習記號、重要戲文,戲曲所運用之樂器、唱腔,或戲中重要角色科介提契等,以手抄本、聲音、影像及文字詮釋說明交互對照,呈現菁華片段之特殊性與價值,兼顧以公眾欣賞與研究者查閱之詮釋,建構出有意義的藝術大師價值典藏,亦可提供該劇目作品研究之重要參考文獻。 近年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傳統音樂學系陸續收藏有北管樂古樂器,記錄南北管教學、演出與社會活動之聲音與影音,收集、整理與考訂藝師總講與曲簿抄本等,數量相當豐富可觀。然而,在有限的空間、經費與人力考量,加之手稿文件的保存極為不易,過去最基礎的文物保護方式也僅是再複印紙本一份,或拍攝照片存檔;壞損的原件復原亦所費不貲。考量資料保存之長遠性、傳遞之精確性、復原成本之效益,透過數位化技術保存,甚至進行數位化復原,更是傳統藝術保存與傳承的現代觀念與新管道。有鑑於此,本系規劃一系列藝師薪傳典藏計畫,陸續將本系南、北管重要傳統藝師之手抄本與技藝傳承記錄數位計畫,除了藉科技以永久保存文物外,亦能透過數位化的傳習方式典藏技藝,隨時隨地進行藝術的傳承。 | ||||||
| 開放情形: | |||||||
| 館藏物件圖 
 |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國寶級藝師薪傳典藏-葉美景北管手抄本與傳習數位典藏計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