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台南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 詳細資訊
                
| 名稱 | 資料 | ||||||
|---|---|---|---|---|---|---|---|
| 加入年份: | 96 | ||||||
| 結束年份: | 97 | ||||||
| 地理經度: | 120.679 | ||||||
| 地理緯度: | 24.155 | ||||||
| 機構名稱: | 中國醫藥大學 | ||||||
| 部門名稱: | 中醫藥展示館 | ||||||
| 計畫名稱: | 二十世紀初台南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 ||||||
| 主持人: | 蘇亦彰 | ||||||
| 共同主持人: | 張賢哲、李世滄、廖述盛 | ||||||
| 郵遞區號: | 404 | ||||||
| 聯絡地址: | 台中市北區學士路91號 | ||||||
| 聯絡電話: | |||||||
| 聯絡人: | 江佩蓉 | ||||||
| 機構類型: | 學術機構,博物館 | ||||||
| 地區: | 中區 | ||||||
| 主題小組: | 文獻與檔案 | ||||||
| 分布年代: | |||||||
| 數量說明: |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
| 簡介: | 台灣在十七世紀後,伴隨移民渡海來台的醫療知識與經驗主要在武館與市井間流傳,而民間傳抄的手抄本也就是保存這些醫療經驗與知識的第一手資料。尤其1950年前,台灣醫療體系尚未普及,民眾(大多數市井小民)之治病、保生知識上還是以民間相傳之模式與資源來維繫。 
 目前在台灣收集到的手抄本年代多為民國之後,來源則多為武館或醫者之後輩,這些手抄本是傳世醫書之外,醫學經驗的紀錄與傳承,不論是在文獻價值、應用價值上,重要性都不遜於所謂的傳世醫書,因此保存日漸消失之本土醫療內涵與文物是迫切之工作。 | ||||||
| 開放情形: | |||||||
| 館藏物件圖 
 | |||||||
| 展示圖: |   |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二十世紀初台南地區醫療手抄本之數位典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