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III) - 詳細資訊
                
| 名稱 | 資料 | ||||||
|---|---|---|---|---|---|---|---|
| 加入年份: | 96 | ||||||
| 結束年份: | 97 | ||||||
| 地理經度: | 120.998 | ||||||
| 地理緯度: | 24.789 | ||||||
| 機構名稱: | 國立交通大學 | ||||||
| 部門名稱: | 傳播研究所 | ||||||
| 計畫名稱: |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III) | ||||||
| 主持人: | 郭良文 | ||||||
| 共同主持人: | 林崇偉、林素甘 | ||||||
| 郵遞區號: | 30010 | ||||||
| 聯絡地址: | 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 | ||||||
| 聯絡電話: | |||||||
| 聯絡人: | 蔡欣蓓 | ||||||
| 機構類型: | 學術機構 | ||||||
| 地區: | 北區 | ||||||
| 主題小組: | 語言、影音與新聞 | ||||||
| 分布年代: | |||||||
| 數量說明: | VHS:28捲 DV:30捲 廣播:76集 蘭嶼雙週刊:148頁 書籍:1本 蘭恩通訊:514頁 靜態圖像:1750張 資料庫專題製作:35項 |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錄像,錄音,期刊,照片,圖書 | ||||||
| 簡介: | 1.持續建置蘭嶼媒體資料庫,並擴大資料來源。 2.瞭解蘭嶼原住民對本資料庫之使用需求,並重視資料庫使用者之資訊使用行為之研究。 3.強化各專題內容之製作,豐富、活化其使用機能。 4.以「分層」守門方式進行資料庫審核工作流程,與蘭恩基金會分工合作,提升資料的正確性與專業度。 5.加入專為蘭嶼原住民設計之影像(VHS與DV)與聲音(廣播節目)輸入精靈,並進行操作訓練與適用性測試。 6.推廣參與式傳播的理念,提供蘭嶼原住民數位人才培育訓練,鼓勵更多傳播與文史工作者運用本計畫開發之精靈。 | ||||||
| 開放情形: | |||||||
| 館藏物件圖 
 | |||||||
| 展示圖: |   |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III) | ||||||
| 計畫資料庫簡介: | 本資料庫建立目的主要為了透過數位典藏機制來保存蘭嶼原住民的珍貴媒體資料,同時也希望能有助於蘭嶼原住民部落對自我認同之建構,並促進族群文化交流,讓外界進一步瞭解蘭嶼原住民的生活、文化與歷史。 
 主要與擁有蘭嶼珍貴之近代媒體材料的「蘭恩文教基金會」進行合作,取得 相關媒體資料授權,進行數位化與資料庫建置典藏工作,試圖透過原住民媒體資料庫的建置與保存,以「弱勢族群媒體」發聲為 主要關懷,建構起原住民媒體的保存價值與傳播意義,以促成上述對內及對外的訊息傳播功能。 所涵蓋的媒體與檔案內容包括:平面刊物/雜誌、影像、與廣播等類型,除了將完整的原住民媒體內容加以數位化儲存與建立詮釋資料之外,資料庫也將所有媒體內漢語轉換為全文文字,以全文方式輸入典藏資料庫之中。同時,本資料庫也積極鼓勵與推動蘭嶼族人參與建構此資料庫,希望能以「參與式發展」的精神,加入參與資料庫的建置行列,為蘭嶼的文化保存共同貢獻心力。 | ||||||
| 其他資料庫簡介: | 1977年9月,一位年輕基督徒林茂安在上帝奇妙帶領下,隻身前往台灣東海面的蘭嶼,在這小島上他生活在雅美族社會中,交織體會文明的潮流正衝擊著小島,交織原始與文明的矛盾社會。如何藉著教育、醫療、信仰、傳播及社會服務,與蘭嶼同胞攜手面對文明衝擊之意象於此產生。 
 
 1979年夏天,藉著宇宙光雜誌社母親節送炭活動所募集的拾萬元,與六十多位來自於不同大專院校學生的熱烈響應,利用假期積極參與創辦事工,將上帝的祝福與社會的愛心撥撒在蘭嶼建立了「蘭恩」。 
 多年來,蘭恩在蘭嶼從事了許許多多的服務工作,曾經受到蘭恩幫助、參與蘭恩成長的人,也分佈在社會各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