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分支一、考古發掘遺物、照片、記錄與檔案 - 詳細資訊
                
| 名稱 | 資料 | ||||||
|---|---|---|---|---|---|---|---|
| 加入年份: | 96 | ||||||
| 結束年份: | 101 | ||||||
| 地理經度: | 121.616 | ||||||
| 地理緯度: | 25.041 | ||||||
| 機構名稱: | 中央研究院 | ||||||
| 部門名稱: | 歷史語言研究所 | ||||||
| 計畫名稱: | 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分支一、考古發掘遺物、照片、記錄與檔案 | ||||||
| 主持人: | 劉益昌 | ||||||
| 共同主持人: | 李永迪 | ||||||
| 共同主持人: | 林玉雲 | ||||||
| 郵遞區號: | 115 | ||||||
| 聯絡地址: | 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 ||||||
| 聯絡電話: | |||||||
| 聯絡人: | 黃婷鈺 | ||||||
| 機構類型: | 學術機構 | ||||||
| 地區: | 北區 | ||||||
| 主題小組: | 生活與文化 | ||||||
| 分布年代: | 明之前(1624以前) | ||||||
| 數量說明: | 22200件 |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考古田野資料等,照片,底片,正片,錄音,錄像,考古標本 | ||||||
| 簡介: | 一九四九年,本所遷台,逐步開展臺灣田野考古,一九七二年國科會推動「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本所開始蒐藏台灣考古的標本,台灣考古田野發掘與調查遍布臺灣各地,對臺灣古代文化及歷史時期的研究和重建提供不可或缺的資料。 
 本計畫預定於2007年至2011年間,數位化台灣各地遺址發掘出土之遺物、照片、記錄、檔案,包括曲冰、七家灣等遺址,以呈現台灣史前居民於山地性聚落的史前面貌;大馬璘、水蛙堀等遺址,以呈現台灣史前居民於台地性聚落的史前面貌;恆春、墾丁、龜山等遺址,呈現台灣史前居民於海洋生態適應的史前面貌;熱蘭遮城、鳳山舊城、水堀頭、陽明山魚路古道等遺址,呈現台灣歷史時期考古的工作成果,以補台灣歷史文獻的不足;以及澎湖遺址,呈現離島居民的史前生活面貌;大竹圍、丸山、普洛灣、崇德、萬榮.平林、黃麻、下田組I等遺址,以呈現台灣東部地區的文化變遷、涉外關係及生態適應。 | ||||||
| 開放情形: | |||||||
| 館藏物件圖 
 | |||||||
| 展示圖: |   |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 ||||||
| 計畫資料庫簡介: | 「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是一個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工作成果為主的考古資料庫,目前開放查詢的部分以本所考古報告及相關出版品已發表的材料為限。 
 本系統的特色有二,其一為採取考古學的系絡關係,而分為遺址、遺跡、遺物三個子資料庫。其二,本系統也收納各種媒體資料,包括與考古工作及研究相關的各式照片、線繪圖、拓片、田野記載表、墓葬記載表、地圖等各式記錄,且不限其數位化後為影像、聲音、記錄影片等媒材形式,皆收錄在本系統的多媒體影像資料庫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