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東部黑潮漁業文化數位典藏(I) - 詳細資訊
                
| 名稱 | 資料 | ||||||
|---|---|---|---|---|---|---|---|
| 加入年份: | 96 | ||||||
| 結束年份: | 100 | ||||||
| 地理經度: | 121.764 | ||||||
| 地理緯度: | 25.154 | ||||||
| 機構名稱: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
| 部門名稱: | 水產試驗所 | ||||||
| 計畫名稱: | 臺灣東部黑潮漁業文化數位典藏(I) | ||||||
| 主持人: | 劉燈城 | ||||||
| 共同主持人: | 陳文義、陳世欽 | ||||||
| 郵遞區號: | 20246 | ||||||
| 聯絡地址: | 基隆市和一路199號 | ||||||
| 聯絡電話: | |||||||
| 聯絡人: | 江偉全 | ||||||
| 機構類型: | 政府機構 | ||||||
| 地區: | 東區 | ||||||
| 主題小組: | 自然與生物 | ||||||
| 分布年代: | |||||||
| 數量說明: | |||||||
| 數位化物件標籤: | |||||||
| 簡介: | 臺灣東部海域屬於活動大陸邊緣及海洋板塊交界處,海底地形陡峭特殊,多樣化且特殊的海洋環境與水文型式,豐富了臺灣東部海域黑潮流系魚類的多樣性,不僅洄游性魚類資源豐足且礁岩性底棲性魚類種類亦繁多。黑潮形成的各種洄游性魚類的漁場,造就了臺灣東部的海洋漁業,發展出多樣性的漁撈技術,育養了東部漁村無數世代的子民,帶動了地方經濟活絡,進而形塑了漁村組織與各式各樣的漁村習俗文化。 
 水產試驗所為配合加速開發東部漁業資源,1974年於臺東縣成功鎮設立新港工作站,負責東部地區海洋漁業開發試驗,翌年奉准改制為臺東分所,又於2002 年改制為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保存了各種東部黑潮流域各種漁具漁法的相關文獻、照片與影帶以及黑潮漁村文化的演變與繁榮過程。同時現有典藏東部海域魚類標本達2,000 餘件,標本來源主要由歷年所屬試驗船於東部海域進行漁撈試驗研究所漁獲及東部地區船筏所捕獲,自2005 年3 月起執行「臺灣東部海域魚類標本之數位典藏」計畫,數位化東部魚類標本之件數亦持續增加中。 
 本計畫針對臺灣東部黑潮漁業文化進行數位典藏,預計完成:(1)黑潮流系魚類相及魚種基本解說之資料庫建置;(2)黑潮海域漁具漁法資料及日治時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調查研究文獻數位化典藏;(3)黑潮漁業文化數位化展示等三大類工作,並將上述資料透過網際網路提供漁業推廣教育或加值服務等利用。 | ||||||
| 開放情形: | |||||||
| 館藏物件圖 
 | |||||||
| 展示圖: |   | ||||||
| 計畫資料庫名稱: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