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從「滿洲國」到台灣:紀剛、《滾滾遼河》及「滿洲國」地工群體文獻、文物、影音數位典藏 - 詳細資訊

加入收藏櫃 , 加入書籤, 列印 列印 , 轉寄 轉寄


名稱
資料
加入年份:
99
結束年份:
100
地理經度:
120.996
地理緯度:
24.796
機構名稱:
清華大學
部門名稱:
圖書館資訊系統組
計畫名稱:
從「滿洲國」到台灣:紀剛、《滾滾遼河》及「滿洲國」地工群體文獻、文物、影音數位典藏
主持人:
莊慧玲
共同主持人:
柳書琴
郵遞區號:
30013
聯絡地址:
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
聯絡電話:
(03)5742240
聯絡人:
機構類型:
學術單位
地區:
北區
主題小組:
分布年代:
戰後時期(1945以後)
數量說明:
數位化物件標籤:
簡介:

清華大學圖書館與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於2009年2至6月期間,共同邀請曾從事東北地下工作的文學耆宿紀剛先生,參與「參與歷史丶創作文學丶反省記憶丶思考未來-紀剛先生清華論壇」系列活動。除了接受歷史所、台文所的五次、長達16小時以上的口述歷史訪談,以及一次全校性大型座談外,紀剛先生更將《滾滾遼河》草稿、構想筆記、該書前身〈葬故人〉、〈愚狂曲〉手稿、地下抗敵的文藝書刊《火舌集》的抄錄手稿,連同畢生收藏的「滿洲國」文獻、私人書信、演講稿、照片,全數捐贈與清華大學。紀剛先生在日本於中國東北扶植的「滿洲國」時期,親身參與了由當時愛國份子成立的東北現地抗戰地下組織、擔任重要聯繫窗口。

這段經歷,使他在定居台灣之後,完成《滾滾遼河》此一鉅著,他所蒐集保留的國共內戰時期大批往來的書信,更可作為中國近現代史上第一手研究之史料。特殊群體與特殊歷史時期擁有的這批文物,具有無可取代的重要歷史價值與特色。無論是對於「滿洲國」統治史、中國或台灣近現代史、日本史、台灣文學史研究而言,這批資料都是不可或缺且極為重要。本計畫由清大圖書館執行文物數位化典藏作業,並邀請歷史所與台文所專業領域教授帶領內容分析團隊,期能建置學術性資料庫及典藏網站,免費提供各界使用,作為促進台灣社會文化史研究、教學及國際交流之學術平台。

開放情形:
館藏物件圖


本件為《滾滾遼河》最早草稿與筆記。為鋼筆橫行書寫,使用無格線之紙張,紙背印有「臺灣省立工學院醫務室、「記錄單」等字,字跡較為凌亂並有多處塗改。頁面上註記「本頁用完」等字。雙面書寫,以釘書針於左上角裝訂。

本件為東北地下工作「黨務專員系統」第二負責人張寶慈於1948年8月9日自瀋陽寄予紀剛之電報。電報內容為詢問紀剛是否返回東北重任遼北省副議長一事。電報內容全文如下:「聊城路青島聯合醫院趙岳宿 青島 省參會即將開會 能否歸任副議長一職 如何定奪 待覆 寶慈」。

本件為紀剛與盛京醫科大學同學於教室大樓前之合影,拍攝日期為1941年12月。照片左側有紀剛以白紙黏貼之手寫註記,全文如下:「民30年12月攝於教室大樓門前台階上。最高階上左第一,花格圍脖者,紀剛。次高階上左第一人,面白光強者為書中心竹(即張樹人)。校名,原名 『遼寧醫學院』。滿洲國時改為『盛京醫科大學』。校址:瀋陽,大東關,小河沿」。

本件為紀剛與東北地下工作同志於臺中羅大愚先生家宅前之合影,拍攝日期為1968年3月3日。照片背面有紀剛手寫之註記,全文如下:「作者(左)、《東北公論》總編張一正(右)與『負責人』羅大愚先生合影」。



計畫資料庫名稱:
99年度從「滿洲國」到台灣:紀剛、《滾滾遼河》及「滿洲國」地工群體文獻、文物、影音數位典藏計畫
其他資料庫名稱:
其他資料庫簡介:

更多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