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科技—延續古代書畫新生命
工作人員現場畫作解說
引言
國立故宮博物院近期舉辦「大觀」特展,將故宮所藏之菁華一次展現於世人眼前,乃是千載難逢之機會,果真為「一生難遇之看」。而日前於中國醫藥大學,適逢臺灣戴勝山房出版社舉辦「國寶爭輝—法書名畫複製聯展」,共展出四百多件中國書畫名作的複製精品,與「大觀」展相互輝映。其中,半數以上所展出的書畫作品,原作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所收藏。其餘的百來件名作,則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等世界各大博物館,豐富的展出令人目不暇給。
「原大、原色、原質地」之原則
自1970年代起,故宮博物院即與日本二玄社展開複製書畫作品的合作關係,一般來說早期書畫的複製出版品,只能看見等比例縮小的畫冊,並未能如實的複製原大比例的畫作。因此,許多畫面的細微之處便無從窺見,喪失美學欣賞或藝術學習的機會。
因此,二玄社首先提出「原大、原色、原質地」的原則,進行故宮法書名畫的複製。當時並無高超的數位科技,需用傳統相機攝入影像。故必須將作品劃分成若干區塊等大比例的拍攝。為此,二玄社特別訂製全長5米,高寬各2 米,重達3噸的全自動照相機,並與柯達軟片公司合作研發11乘14英吋的超大底片,以便對原作進行等大幅面1:1比例的複製工作。
雖然,等比例攝入方式解決了影像放大時失真的現象,卻也產生照片拼接的問題。一幅優良的複製作品,須完整呈現畫面,就連書畫材質絹絲經緯的線條,都是不能忽略的細節。因此,畫面的拼接問題在製作上最耗費功夫,幅面越大的作品則難度越高。且每一個區塊在拍攝時,隨著時間長短燈泡本身會有所耗損,形成光照強度微妙的變化,皆會影響不同區塊質感的呈現。需經反覆的處理校準,才能達到品質的一致性。
而印刷同樣是複製工程中的一大考驗,二玄社採用高網膠印刷的方式,在 CMYK四色印刷的基礎上,再分解出相對應的專色,最高能做到十六或二十套色的印製。但是,此種印刷方式卻無法克服「材質」問題。膠印使用水墨分離的原理,採用滾筒式的印刷,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水。然而,中國傳統書畫作品本身,多為宣紙或絹的材質,如遇到水則會產生膨脹的現象,其中宣紙更是相當會吸墨的材質。因此,膠印的方式仍存在侷限性,並不能如實複製作品的細微之處,二玄社乃採用仿宣紙或仿絹的材質來代替。但在觸覺方面或近看時較為光滑,易出現油墨的反光,與真正原作的材質相比仍有些微差距。
「數位珂羅版印刷」傳統工藝與數位科技相結合
戴勝山房出版社表示,由於現今數位科技的發展,以及為了解決材質的問題,因此出版社採用「數位珂羅版」的方式印製作品。珂羅版(collotype)又名「玻璃版印刷」,1867年德國慕尼黑攝影師阿爾貝特,根據英國科學家所發現的科學原理,將其應用於照相平版印刷工藝。珂羅版印刷並非一項新興的技術,早期書法碑帖多採用珂羅版印製。隨著時代演進,將傳統的印刷技術與現代科技設備相結合。
數位珂羅版主要分為「攝入影像—制版—修版—印刷」四步驟。首先,利用先進的冷光源掃描機,等比例、分區塊的擷取影像。透過人工利用電腦軟體加以拼接成完整圖像。接著,在磨砂玻璃上塗上一層膠與重鉻酸鹽配製的感光膠膜,經過烘乾、曝光、再從背面做短暫曝光後、水洗、乾燥程序,讓見光的部分硬化而構成圖像。經由修版的動作,調整版面膠膜的軟硬程度,最後印刷製成成品。
珂羅版印刷的特殊點,除了克服「材質」的問題,能直接印於宣紙、絲絹上外,另一特點是「沒有網點」。膠版印刷原理,乃是運用大小不同的網點來表現畫面,若有網點就會產生網花,有印刷感對複製畫而言是最大的天敵。而珂羅版印刷,因其特殊的晒版方式,是晒在玻璃上面,玻璃本身沒有網點乃是一個階調性的物品。並且利用膠膜硬化後,細微紋路疏密的變化,精細地呈現出畫面豐富的層次感。故珂羅版印刷在名作精品的複製技術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出版社於2003年成立,期間曾透過與天津博物館的合作,複製范寬的《雪景寒林》圖,為其目前的代表作之一。經由館方同意,將掃描儀器搬至博物館進行影像攝入,而後續的製作工序,需要經驗老到的珂羅版師傅的技術,與數位科技兩相結合,方能達成如實複製的品質,並分別於中國及臺灣兩地進行。每一幅複製品至少需與原作校對六次以上,並詳細記錄每一次對照真跡時的問題點,反覆的調整、修改、印製才能逐步完成。此一連串的過程,需花費至少一至二年的時間,方能完成一幅大型作品。而每件作品的數量則以五十件為原則,並非無限度的重製,故在成本與人力經費的考量下價格並不低。
古代書畫之續命者
總括來說,若從保值的觀點而言,複製品永遠無法取代真跡。那麼,為何要花費如此多的精神去複製原作? 但若從弘揚文化、發揚古典書畫藝術之美的角度思考,或許複製畫的價值就此而生。此次國立故宮博物院「大觀」展,北宋書畫特展其中三件國寶為: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及李唐《萬壑松風》。此三件珍寶的並列展出更是難得一見,乃為三年輪展一次,一次展期不得超過四十天的限展作品。如此珍貴的名畫,自古多典藏於帝王之家,即使近代透過展出,雖能見到畫作的全貌,但基於保護畫作的原則,是無法在正常室光下欣賞,更無近距離接觸名畫的機會。而對於藝術的學習者而言,則無緣見識名作中卓越、精湛的技法。
然而今日,透過數位科技,我們能夠欣賞「原大、原色、原質地」的複製作品,更能透過網路線上觀看故宮國寶書畫的每個細微之處。原來,李唐的《萬壑松風》是採用厚重的織綠色與蒼勁的筆法,讓松林、松針自墨色的山壁間跳脫而出;而范寬在《谿山行旅圖》右下角的樹林間,寫下了自己的名字。似乎是初次感受到,如此地貼近古人,而文化藝術的種子則在其中傳遞、蔓延。因此,數位科技不僅止縮短空間的距離感,更在悠悠歲月中架起一座時空橋樑,讓古代書畫名作,於新的世代延續生命、再現風華。
撰文者:李姿穎/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助理
2007-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