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典藏】天書e化:台語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

【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畫,1885~1969 】
專案助理 呂美親

「天書」在台灣
  對多數人來說,同樣由拉丁字母拼寫成的台語「白話字」(Peh-oē-jī , POJ),的確如比英文還難的「天書」。然而,一百年前有許多台灣的阿公阿媽,也許看不懂漢字,卻能流利地以這種「文字」來讀聖經、看報紙、寫日誌、記公事,甚至創作文學音樂作品。白話字在當時成為許多台灣人接受信仰、汲取知識、迎接西方文明的載體,也以這種工具走入所謂的「現代性」規範裡。
  「白話字」最初於1850年在廈門推行,但早在1840年代已有《羅馬化會話字典》(即《廈門詞彙》),方便傳教士學習廈門腔閩南話;而後傳教士又用原爲傳教士學習廈門話而設計的白話字來翻譯《聖經》,使信徒能自己閱讀上帝的話語。白話字自廈門傳到閩南各地,自福建傳到台灣,也自中國傳到東南亞。1955年,根據黃典誠統計,東南亞地區使用「羅馬字」書寫者已達10萬人以上。

《台灣教會公報》與白話字  
  《台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圖一))由英國長老教會的宣教士巴克禮(Thomas Barclay,1849-1935)牧師於1885年創刊,歷經清國末期、日本時代、國府時期等三個朝代,迄今仍持續發刊,為全台最早發行且發刊最久的報紙。創刊時的用字,正是清季通行長老教會內部的廈門音白話字,直至1969年才因國民黨政府的禁令而改以中文刊行。
         
        (圖一 臺灣教會公報內頁)
        
  本計畫為「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1885-1969)」,即將這份主要以白話字書寫的《台灣教會公報》其中的文學、文化相關作品數位化,並翻譯成漢羅(漢字及羅馬字合用)台語文,且做成檢索資料庫,讓更多對台語白話字史料有興趣之研究者在漢字文獻以外的重要參考;而資料庫的建立,結合互動模式,期提供台灣未來在本土文史教育上有更多樣的教材及更深入的瞭解方式。
  創刊《台灣府城教會報》的巴克禮牧師(圖二),於1874年抵達廈門並學習閩南語;1875年6月在打狗(高雄)登陸。16歲便寫下獻身書的巴克禮,抱著滿腔熱血來到台灣,初時即受瘧疾的侵襲,幸好受旗後的萬醫生(Dr. David Manson),治癒。其87年的歲月中,有60年的時間奉獻給台灣。
         
         (圖二 巴克禮牧師)        
  「白話字」的推行對台灣教會前途影響頗大,而巴克禮牧師是最為熱心推動白話字者。巴牧師認為推行白話字需要出版部門,才能達到培養信徒及發展教會的目的。1880年英國母會捐贈台灣一架羅馬字印刷機,而1881年巴牧師回國休假時,特地學習撿字和排版方法,以便回到台灣後得以應用。1884年回台時,便立即設法裝配印刷機並開始印刷,是為台灣印刷業的發端;巴牧師並名其書房為「聚珍堂」,即今「新樓書房」。1885年7月,《台灣府城教會報》正式發刊,除在台灣發行,而後也與閩南地區的地方教會報紙交流。這份報紙可能是東南亞最早,也是持續最久的教會報刊,且成為當時代宣教的重要角色。
  巴牧師認為荷蘭在台宣教失敗之因之一,乃未將聖經譯成本地語言,以致無人能看懂聖經。故巴牧師堅持,聖經不能憑講道者隨意改寫,信徒必須自己瞭解聖經。所以巴牧師晚年即改譯新舊約白話字聖經,不僅對台灣教會史有極大貢獻,也偶然地改變往後台灣語言文字的書寫形式。
  
白話字之於台灣話的重要性
  由於教會公報的白話字拼寫,乃為因應傳教士學習廈門語所需而發展的產物,傳到台灣後,除沿襲清國時代中國南方一帶與當時的台灣話口音,也在台灣的日本時代,將受日本殖民語影響後而新生的台灣話詞語,如實地不受假名(不同於漢文)的限制,拼寫出所謂的「日式台語」發音。
  從創刊號一路看到戰後初期的教會公報,除了主要以白話字書寫台語之外,也書寫台灣本地的客家語、原住民語;且其中語言的語法、形式受到不同統治者推行的語文教育,而有明顯變化。例如日本時代初期,還有許多「類漢詩」的文言白話字作品;而日本時代中期文獻,則有很多新制規章與社會新聞,有當時特別的說法:或為直接日語發音,或為日文漢字的台語發音。另外,西方文明價值觀點轉介入台灣時,也處處可見新興語言自然而然「在地化」的實例。而戰後初期的語彙,更明顯有受中國白話文影響的趨勢,原本較道地的台語詞彙,也已流失相當嚴重。
  白話字有趣的方面還包括聖經中的人名、地名等讀起來覺「彆扭」的專有名詞則完全的「台語化」;而許多詞彙現今很少聽說,在一般的台語辭典或難查到,卻能在由日本語言學者在日本時代編纂的《日台大辭典》中找到,並印證這些曾經「慣用」的台灣語讀法,以及在使用中的語境表達。
  白話字文獻對台灣語文的發展的重要性,從更長遠的時間視角觀察,亦即戰前台灣話的兩種書寫系統(漢文、羅馬字)各自有發展的社會層次,中間偶然有文化上的重疊、交會,但少有合流之勢。以漢字文化在台灣的發展約莫二、三百年,而白話字在台灣的推行則約一百年,歷時上屬漢字較長,影響台灣的語文也較大,但也因戰前的白話字文獻留下豐富而流暢的台語白話文書寫,兩者偶然在戰後結合,即所謂「漢羅合用」,而為戰後台灣話文書寫主要趨勢,也成就更多不同於華語文學之美學層次相異而具有更主體色彩的文學作品。

「台灣白話字文獻資料館」及其外
  本計畫之典藏網站名為「台灣白話字文獻資料館」,主要典藏《台灣教會公報》中的文學文獻,並有漢羅翻譯版本,降低使用者在閱讀與理解上的困難。而在計畫執行過程中,為使建置的網站有更豐富的圖像及史料說明,特別商請台灣教會公報社、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歷史委員會、真理大學校史館、淡江中學校史館提供相關史料授權,作為本數位典藏更多歷史背景的圖文輔助。
  本計畫於商請授權時,意外發現一批珍貴的白話字史料,即副標為「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公報」、由被譽為台灣合唱團之父、橄欖球之父、曾任淡水中學校長的陳清忠(1895-1960)創刊之《KOÀ-CHHÀI-CHÍ》(芥菜子)月報,其中的創刊號至第22號合訂本。《台灣教會公報》自1928年1月以降,直接以「Pak-pō Sū-bū」(北部事務)的專欄刊載《芥菜子》,並保留刊名,且接續期數(第23期)合刊《芥菜子》;1937年8月,第139號以後則去除《芥菜子》之名,全以「Pak-pō Sū-bū」刊載內容。而一般我們看到教會公報中的《芥菜子》已是23期已後的內容。創刊者兼發行人陳清忠牧師,也是刊物主筆,其中補足不少同時代北部傳教的情形,也發現更多台語文學作品。而在第22期末頁,陳清忠即預告將與《台灣教會公報》合刊的消息。
  目前《台灣教會公報》漸漸被學界重視,研究者對教會公報中曾刊載《芥菜子》一事並不陌生,但由於創刊號至22期未完整出土,則少有對這份刊物較歷史性及系統性的研究,乃至也未有《芥菜子》與《台灣教會公報》之間異同及連結性的分析。本計畫雖人力資源不足,但亦會將這些新出土的史料做初步的圖像典藏。但願不久的將來,得以呈現較完整且具更多利用價值的白話字典藏網站,開啟更多對白話字有興趣的研究者及各層級社會大眾見證白話字歷史的機會。
        
        (圖三 臺灣教會公報社)

200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