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色彩管理
Tags: 指南, 數位化工作流程, 色彩管理 發表: 2009-10-20, 點閱: 73,248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 轉寄後記
「色彩管理工作流程指南」一書的編排,其實就像在闡述顏色生成到展現其絢爛色彩的一個過程─一道光線經由物體反射進入到人類的眼睛進而產生顏色,而人類再透過數位技術的擷取,將這些色彩資訊轉換成數位訊號,讓可以表現豐富色彩的設備來展現出自然界中富含的絢麗色彩。
雖然色彩管理的工作看似繁瑣,但不過只是將自然界中蘊含多樣性的色彩,用一套共通的語言加以規範,將輸入端的相機、掃描器和輸出端的顯示器、印刷機,製作一個與LAB色彩空間相對應的專屬ICC Profile,做為色彩控管和顏色在各種色管設備上轉換的依據。但僅有色彩管理的步驟仍嫌不足,因為數位化工作是儘可能的做到擬真效果,而為了將數位化產出能保有一定的重製水準以及因應未來的加值應用,品質管理的工作也就非常重要。
品質管理除了建置標準數位化工作流程(SOP)外,還包含了數位化物件的驗收和長期保存的策略。經由色彩管理步驟完成之數位檔案,為了確保色彩的準確度和影像品質,還必須經過品質的檢測與驗收過程,與色彩管理擁有密切關係的則屬數位圖檔(輸入端)和數位列印輸出(輸出端)之品質檢測與驗收。
關於數位圖檔的品質檢測,可以包含色彩模式、色彩深度、影像大小、影像格式等規格檢測;掃描影像可檢測,毛屑、污點、雜點、影像傾斜角度等瑕疵;另外色彩表現可以色相、彩度、明度、清晰度、色彩層次等為檢測項目。數位列印輸出的部份,可檢測影像內容不含來自原作上的髒點、刮痕,檢查墨水是否有暈開、有無斷墨現象、列印輸出影像尺寸大小是否符合規範,檢查影像清晰度、色彩飽和度、彩度、亮部中間調與暗部層次表現等可查核之項目。[1]
不論是色彩管理或是品質管理,在數位典藏的工作中都具有相當重要的角色,而數位典藏屬一次性的工作,所以在數位化的各個步驟與環節都必須謹慎小心,如此才能確保所有的數位化產出都能維持一定的品質並達到促進知識交流和提升教育學術研究之目的。
最後,總觀世界各國進行色彩管理的執行方式大約可分為兩種,除了本書介紹以「RGB三色」為主的處理方式外;另一種是以「多頻譜技術:Multispectral capture」在紀錄物體經由光譜分析後所產生的色彩反應,堪稱為新一代的色彩管理,雖然仍在實驗性的階段,但已逐漸於歐洲大型博物館所採用。但是,就以國內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的藏品內容來說,對於未來藏品的性質以及適合該類型藏品的色彩管理方式雖都還是未知數。不過,不論使用的是何種方法,色彩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將物體最忠實的顏色呈現在人類的眼前。
本書內容之影像或圖示大都由作者群自行拍攝或繪製,少數設備的圖像是摘錄於公開產品之型錄或資源,僅供示範說明之用並附註來源,更未刻意使用任何註冊商標符號等,特此說明。
書中引述之軟體介面純為示範之用,其軟體名稱與出版公司如下(依字首之字母順序排列):
APPLE屬於蘋果股份有限公司
BenQ屬於明基電通(隸屬明基友達集團)
EIZO與EIZO EasyPIX屬於日商株式會社NANAO(台灣總代理為雄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FOGRA屬於Fogra Graphic Technology Research Association
GRACoL屬於IDEAlliance
i1(eyeone)屬於Xrite公司
JAPAN COLOR色再現印刷2001屬於日本印刷產業機械工業會
Kodak屬於Kodak公司
Pantone屬於X-Rite公司
Photoshop屬於Adobe公司
ProfileMaker原屬GretagMacbeth公司,於2006年與X-Rite公司合併
Qisda屬於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明基友達集團)
SWOP屬於IDEAlliance
全文下載 (32.1 MB, 5,020 hits)
二月 27th, 2011 at 2:40 am
good article,for anyone want to study color manage
,Thanks all of writer and 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