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正片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Tags: , , , 發表: 2010-09-17, 點閱: 51,228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列印 , 轉寄 轉寄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壹、前言

 

一、引言

 

世界攝影歷史上,第一張可以攝影成像的圖片,在公元1826年夏天,由法國攝影術和印刷製版發明者,尼埃普斯(Nicephore Niepce 1765-1833)在實驗室中製成。 公元1839年,法國人畫家達蓋爾(Louis J M Daguerre 1789─1851)發明「銀版攝影技術」並正式問世,此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成功的發明攝影技術,即為有名的「達蓋爾照相術」。達蓋爾把一塊塗有碘化銀的銅版上曝光,然後用水銀蒸氣燻沐,生成碘化銀薄膜做成感光面。在自製的照像機內將已發明可以感光的版,讓它經由透鏡投射光影,作曝光,再用設計的汞顯影箱以汞(水銀)蒸汽顯現影像出來,又置在食鹽水中定影,形成永久性的影像照片。

 

在「達蓋爾照相術」發表會場上,有位奧國教授愛丁斯豪森,發現達蓋爾所使用的鏡頭,聚集光線不足,接著與多位友人合作著手設計進行改良,並研發出佩茲法爾鏡頭,使銀版攝影技術,從適合拍人像到兼具適合拍攝風景與建築物。此後約長達有六十年之久,佩茲法爾鏡頭成為攝影家們必有的鏡頭。

 

公元1841年6月10日,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塔爾博特(Fox Talbot 1800–1877)在學會,發表了「塔波紙照相術」。他的方法是,將塗有適當硝酸銀液的紙,浸泡碘化鉀液中,讓紙上產生錪化銀,即世界上第一張紙質的「負片」。此種負片,可再印洗出多張紙像片,之後經由改進,更廣受人們喜愛。

 

塔爾博特以發明「塔波紙照相術」而著名,且於公元1839年1月25日,向皇家科學會,介紹了他的拍攝「負片」,再洗印出「正片」的攝影照相術,這就是「正片」的由來。[1]

 

九十年代,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以及建立在計算機和通信技術基礎上的網路技術迅速發展,特別是1993年美國宣佈建立國家資訊基本建設NII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後,全世界許多國家紛紛跟進,因而大力地推動了網路技術的發展,使網路技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目前,以美國為核心的高速互聯網路即Internet已經形成,Internet儼然已經成為人類最重要的、最大的知識寶庫。

 

由於各種資訊和網路技術的蓬勃發展,知識的保存與訊息的交換方式也逐漸朝向數位和網際網路的形式發展,隨著資訊技術的進步,知識的管理、傳承及儲存方式與媒介,也產生革命性的改變。順應這種趨勢,台灣自西元1980年代起,各個公、私單位即陸續投入許多人力、物力,開始籌建數位資料庫。在這一波趨勢裡,國科會自民國九十一年以來便支持、主導「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等,以更有效地推動國內的數位化工作。

 

而投入數位化工作的單位,並非每個單位的工作人員,都是這麼瞭解數位化的工作,面對各種不同類型的藏品,卻苦無依循之標準與目標,如此一來,可能造成數位化成果不如預期,數位檔無法再利用等問題,此份報告分析整理早期投入進行數位化工作的單位之正片類藏品數位化工作流程,提供給目前正在進行數位化,或著手準備進行數位化的計畫單位一些參考。

 

針對各單位所典藏的各類藏品,不論是文書、器物、正片、檔案、聲音、照片等,這些早期調查人員所蒐集的典藏品因時間久遠且多次裝箱搬運遷徙,物件早已呈現老化而捲曲,再加上諸如破損、褪色、蟲蛀、霉斑水漬等問題,物件狀況急劇惡化。雖然儲放空間不良的問題在委由博物館專業庫房管理後,已完全解決,但這些物件在未來仍禁不起大量使用者重複翻閱與使用;然而若以保護物件為由而嚴苛設限使用者查詢的次數與閱覽的時空條件(只能在特定區域與時間內進行查詢),則又與典藏物件所欲達到的教育與研究目的相違背。數位典藏則是用來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途徑,將舊有藏品內容及影像以數位化的方式保存下來,並且將藏品資料內容以及影像圖檔,有系統地建入資料庫中,使用者在網路上得以瀏覽典藏品影像內容,並仔細閱讀該典藏品的說明資訊,大大拓展使用者利用的機會與條件,另一方面原始物件也無須再因參觀、觸摸而被頻繁搬動,更能有效延緩其老化、毀損的速率,更以另一種媒材方式呈現和保存藏品資料[2],這也是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所希望達成的。

 

二、參考標準與撰寫目的

 

在眾多藏品中,挑選影像類物件先進行數位化參考標準的分析與整理的原因為:

 

(一)藏品數量較多

 

在數位典藏主題小組內的資料類型中,影像類的典藏品,所佔的比重較大,是為大宗資料,而同類型的藏品也會因分屬不同主題,而有些許不同的詮釋方式,本份報告主要的資料依循為各主題內的影像類藏品進行分析與探討。

 

(二)較容易著手進行

 

影像類藏品數位化工作與其他藏品相較之下,除了藏品最豐富之外,亦相較於其他類型藏品的數位化工作較少需要繁雜的原件修復的工作,例如檔案文書類的裱褙、考古原件的清洗與修復,所以影像類的藏品多半為計畫選擇優先進行數位化的藏品類型。就資訊接受度而言,圖像影音資料也比文字資料更容易地被大眾所接受與推廣應用;對於研究學者而言,影像本身,保存了相當多的內容資訊,影像數位化進行的越快,參考研究資料也就越豐富。基於這些考量,選擇優先整理分析影像類的數位化工作流程參考標準。此份參考標準是針對人類學家的田野調查影像資料、早期生活紀錄的老照片與部分的檔案影像資料等,進行整合分析,希望能對整個數位化的工作流程與每個工作環節,例如數位檔的檔案規格、數位化工作使用設備、數位化工作進行流程,與資料保存等相關的問題,提供一些基本之標準。

 

 

三、攝影文物種類介紹

 

經由牛津辭典(Oxford Dictionary)作者暨英國語文歷史學者Dr. Murray之考證Photography一字之用語,首見於英國人John Herschel,1839年於皇家攝影學會(Royal Society of Lodon)所發表的文章裡。[3]

 

攝影術發明至今已近二百年歷史,紀錄了各式各樣的資訊,與人類文明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當我們在保存一幅攝影作品時,對材料與製作技術應具備有基本概念與知識,不同的材料及製作技術隱含不同的修護方式和時代意義。

 

早期攝影文物感光後只能呈現單一色調(Monochrome),這是因為感光材料的條件所致。之後照片和繪畫結合,畫家開始於照片上彩著色,以彌補單色照片在色彩呈現上不足的缺憾,進而演變出彩色染料照片的發明。

 

攝影文物可分為「單色相片」、「負片」、「彩色攝影文物」三種,內容如下:

 

(一)單色相片(Monochrome)

 

James M. Reilly對單色攝影文物的分類方式普遍地使用於目前攝影文物保護領域,本文歸納攝影文物的種類也採此方式:[4]

 

攝影文物的基本成分包括:最終影像材質(Final Image Material)、黏著劑(Binder)/感光乳劑(Emulsion)與片基(Support)三大類(圖1-1)。最終影像材質指的是顯現圖像的成份,長久以來以銀粒子為主要的成分,除了具有優良的感光性的銀粒子之外,白金、普魯士藍顏料等也曾用來作為顯像的材質。最常使用的黏著劑則是明膠,由於其價格便宜以及優越的膨脹特性,使得它取代了19世紀最普遍的蛋清,其他還有火棉膠(Collodion)黏著劑等。常見的片基有塑膠片基與紙基兩大類,由於透明度不同,因此塑膠片基常用於負片,而紙基則常用於照片。其中單色系攝影文物尚包含銀版攝影術(Daguerreotype)、安布羅攝影術(Ambrotype)、 金屬版攝影術(Tintype)等,這些攝影術於早期扮演了代表性角色。

 

圖1-1、 照片基本構造(繪圖:羅鴻文)

 

 

照片可根據塗佈的材料層分為一層、兩層與三層結構,分述如下:

 

1. 一層結構

 

即最終影像材質附著在片基上。在顯微鏡下觀察,紙基纖維清晰可見(圖1-2):

 

圖1-2、 一層結構照片之縱切面(繪圖:羅鴻文)。

 

 

(1) 銀鹽紙基相片(Salted Paper)

 

1830年代由英國人泰伯特(William Henry Talbot)命名「光繪圖像」(Photogenic Drawing)。1939年1月25日於英國皇家攝影學會展示初次攝影作品。1841年泰伯特為了改善光繪圖像的效果而發明了以紙張作為底片的「卡羅攝影術」(Calotype)並取得專利權;有些資料記載「卡羅攝影術」包括從紙張底片印製出的正像紙張相片。

 

(2) 氰版相片(Cyanotype)

 

亦稱為「藍曬圖」(Blueprint),1840年代由John Herschel發明,雖沿用至1890年代,但仍屬於罕見的攝影術。以特徵而言,和白金相片一樣屬於單層紙張結構上含有鐵化合物如三氧化二鐵(Ferric Ferrocyanide)和二氧化鐵(Ferrous Ferricyanide),俗稱「普魯士藍」(Prussian Blue)。保存性雖不如白金相片佳,但尚可稱穩定性佳。光線照射下會褪色,但經過暗室妥善的保存,影像濃度會有恢復的狀況。

 

(3) 白金相片(Platinum Prints)

 

流行於19世紀末期(1880s~1900s),由於構成影像物質是安定的白金,所以白金相片的穩定性十分良好。白金相片很快於19世紀末期成為市場佔有率極高的攝影術。特徵是單層結構,所以表面不光滑,絕大部分為中性色調,階調表現佳,很快就成為藝術品等級的攝影文物。由於這個時期白金屬昂貴的原料,加上塗佈感光液後仍未曝光的相紙保存性不佳,故最後便逐漸消失在攝影市場上。

 

2. 二層結構

 

即最終影像材質與黏著劑混合成感光乳劑,再將黏著劑塗在片基上,如蛋清照片(Albumen Prints)。在顯微鏡下觀察,紙基纖維隱隱可見:

 

圖1-3、二層結構照片之縱切面(繪圖:羅鴻文) 。

 

 

(1) 蛋清照片(Albumen Prints)

 

1850年由法國人Louis Desire Blanquart Evrard發明。十九世紀最重要的相片沖洗術,配合濕版底片(Wet-Plate Negative)可呈現優良的影調效果。製作方式是將加入鹽的蛋白激烈攪拌發泡,再讓其回復到液態,之後在輕磅紙張單面上塗佈(Floating)蛋清溶液後讓其風乾,使用硝酸銀溶液塗佈於含蛋清的紙後讓其晾乾,如此便是具影感光性的蛋清相紙。由於使用輕磅紙張作為基底材,絕大部分的蛋清照片都被黏貼於另一張更厚實的紙板上,因此這些黏貼用的紙板和黏著劑對蛋清照片的保存,具有深刻的影響。基本上,蛋清照片的影像效果優於單層結構的相紙,因為蛋清塗佈於凹凸不平的紙張纖維上,同時提供了可讓銀粒子均勻分佈的媒介層,反差性、濃度表現等效果均大幅度的改善。基於以上優點,蛋清照片於1855年至1895年便成為市場上的最主流地相片沖洗技術,如當時Cartes de Visite和Cabinet Cards等形式照片,一直到1880年代以後才逐漸被感光速度更快的明膠銀鹽相紙取代。目前被發現紀錄臺灣影像的攝影材質中,可追溯至1870年代左右,此時應為蛋清照片流行的時代。

 

(2) 碳素相片(Carbon Prints)

 

出現於1860s~1940s,表面呈現霧面和光面兩種特徵,通常在低角度的斜光觀察下,會有些微的凸起效果,因此影像的亮部和暗部交界處會有明顯不同的光線效果。以顯微鏡觀察時,呈現連續色調(Continuous Tone),不均勻或凹凸不平的顏料層也會顯現出來。在亮部或淺色調處可觀察到紙張纖維;暗部或陰影等處可觀察到明膠和顏料的混合物。

 

碳素相片一般而言都有極佳的保存狀況,呈現均勻的色調或無任何的劣化。當劣化產生時,通常是於明膠顏料混合層的區域,例如暗部或陰影處。運用的範圍廣泛,如書本插圖、地形圖、各種形式的商業人像,當Cartes de Visite和Cabinet Cards等形式照片為碳素相片時,與蛋清照片相同一樣都會被托裱於紙板上。

 

3. 三層結構

 

三層結構主要的是在感光乳劑與片基之間加上一層硫酸鋇白土層(Baryta Layer),由於紙基上塗佈了一層透明的硫酸鋇層,在顯微鏡下不易觀察到紙張纖維。

 

                                              圖1-4、三層結構照片縱切面(繪圖:羅鴻文) 。

 

 

常見的三層結構的照片種類包括火棉膠照片(Collodion Printing-Out Papers)、明膠銀鹽曬出型照片(Silver Gelatin Printing-Out Papers,以下簡稱POP照片)與明膠銀鹽顯影型照片(Silver Gelatin Developing-Out Papers,以下簡稱DOP照片),臺灣目前最大量的老照片材質即為此類,以下為明膠(Gelatin)與銀鹽(Silver)定義以及製作方式:

 

(1) 明膠

 

A. 基本組成

 

明膠是蛋白質類之有機含氮膠狀物質,由牛骨或牛皮中所含的膠原經部分水解製得。攝影等級的明膠是高純度的蛋白質,在構造與成分上均比蛋清均勻。製作方式為將膠原蛋白(Collagen)以10~20℃生石灰漿(Lime Slurry)處理數週到數個月不等,此時的生石灰之作用為將螺旋狀的膠原蛋白鏈結打斷後,再以酸進行中和後於上昇的溫度中萃取出明膠。

 

 

       n代表胺基酸單位(500-1000)

     圖1-5、明膠分子構造(繪圖:羅鴻文)。

 

 

B. 特性

 

1878年後明膠取代火棉膠與蛋清成為攝影文物主要的黏著劑材料攝影乳劑層重要的製作成分。明膠分子的pH未被補充而產生等電點(Isoelectric Point)[5]差異,許多明膠的特性如溶解、膨脹,都與此有關。明膠優點有:透明性佳、可藉由控制溫度而達到明膠於固、液態之間的轉變,並容易吸收水分及膨脹,其化學性質對攝影乳劑層產生很大的影響,例如:銀粒子可均勻的分布、滲透性良好讓化學藥劑滲透進結構內,但並不會影響其強度與耐久性、步驟方法製作可重覆、乾燥後具有良好的穩定性等。所以,明膠是製作攝影材料很優良的材料,即使有許多科學家、攝影家想嘗試使用別的替代物但也因其優點及比人工合成的原料還要便宜,所以一直被沿用至今。

 

(2) 銀鹽

 

感光乳劑層使用的銀鹽是將高純度的銀塊和硝酸(Nitric Acid)一起反應,產生硝酸鹽結晶(AgNO3),將硝酸鹽存放於水中,即可預備用來製造感光乳劑。再者將氯化鉀(Potassium Chloride)、溴化鉀(Potassium bromide)、碘化鉀(Potassium Iodide)等鹵鹽類等依感光速度的需求和硝酸銀溶液於稀釋狀態的明膠溶液內反應,便形成了鹵化銀結晶(Silver Halide Crystals),這些具有感光性質的結晶便均勻的分佈和懸浮在明膠內。

 

(二)負片(Negatives)

 

負片作為放像之原稿,早期POP照片是以紙張或濕版負片與相紙(銀鹽紙基、蛋清照片等)接觸後曝光顯影,相紙上便得到與負片左右、明暗相反的正像影像;後來DOP照片呈像原理除了是透過顯影液將相紙之潛影顯影出來之外,其餘得到影像效果同POP照片為左右、明暗相反的正像影像。

 

1. 紙張負片(Paper Negative)

 

1841年泰伯特發明了以紙張作為底片的「卡羅攝影術」(Calotype)並取得專利權。由於紙張負片纖維透光性不佳,故正像影像容易失真、模糊,到了1860年代後便由片基透明性佳的濕版底片所取代(Wet Plate)。

 

2. 玻璃版底片(Glass Negative)

 

為了改善紙基底片放像效果容易失真、模糊的缺點,以玻璃當作片基便逐漸取代了紙基底片的使用:

 

(1) 濕版(Wet Plate)

 

由Frederick Scott Archer 於1848年發明,流行於1850~1870年之間。火棉膠(Collodion)於1847年問世,成為製作濕版負片的關鍵因素,由於使用乙醚(Ether)和乙醇(Alcohol)作為溶劑,故其特徵為易流動且當溶劑揮發後可於玻璃版上形成薄膜。攝影師在拍攝前,於玻離版上塗佈火棉膠,再經由碘化鉀(Potassium Iodide)和硝酸銀(Silver Nitrate)處理使其具有感光性,必須於底片乾燥前完成曝光與沖洗,整個程序底片皆屬於「濕」的狀態,故稱之為濕版。

 

(2) 乾版(Dry Plate)

 

由Richard Leach Maddox為了修正碘化銀(Silver Iodide)曝光時間過長的缺點,於1871年發明以溴化銀(Silver Bromide)為感光材料的乾版底片,乾燥後的明膠固著劑不會與鹵化銀作用,1880年代開始乾版底片可以由工廠大量製造、販賣,由於反差與灰階之效果優於濕版底片,故迅速成為高普及性的底片。其構造為在玻璃版上塗佈有鹵化銀的乳劑層,於不見光的狀態之下放入片匣或裝配於相機上,曝光後再經過顯影、定影、水洗與乾燥等過程。

 

3. 膠片(Film)

 

(1) 硝酸纖維片(Cellulose Nitrate Film)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為了滿足業餘攝影愛好者,依照相的需求開始生產實用性高、彈性與透明性均佳的硝酸纖維底片,這種薄而易彎曲的卷裝式底片生產、販賣於1889~1902年之間。1903年,較厚且較不易卷曲的硝酸纖維底片問世,於底片背面塗佈明膠層(Anti-curl Layer)以減少底片卷曲程度。重點整理如下:

 

‧1889年到1940年代許多業餘攝影人士使用捲式膠片 。

 

‧單張膠片:到1920年代前都是硝酸纖維。

 

‧1940年後才停止使用硝酸纖維製的單張膠片。

 

‧1951年前,35釐米的電影膠片通常皆為硝酸纖維膠片。

 

‧16釐米或8釐米的電影膠片皆非硝酸纖維膠片。

 

‧硝酸纖維膠片通常會在邊緣標示「硝酸鹽」(Nitrate)。

 

‧1889至1920年代間膠片幾乎都是硝酸纖維膠片。

 

硝酸纖維由硝酸基接架成長串的纖維分子鏈。硝酸基在有水氣、酸及熱的情況下便會分解,且為強酸及氧化劑,因此

會使銀鹽影像褪色、明膠軟化。嚴重者造成膠片罐生繡,紙盒變脆。

 

(2) 醋酸纖維片(Cellulose Acetate Film)

 

1920年代末期,「安全片」開始取代硝酸纖維片,一直到1950年代,硝酸纖維片才完全停產。這時期所謂安全片是由醋酸纖維所製,1937年開始使用雙醋酸纖維(Cellulose Diacetate),1947年後以三醋酸纖維(Cellulose Triacetate)為主。重點整理如下:

 

‧透明且有彈性的膠片。

 

‧醋酸片和聚酯片都會標示「安全膠片」(Safety Film)字樣。

 

‧一般而言,標示「安全」的電影膠片及業餘用膠卷多為醋酸片。

 

‧醋酸纖維單張式膠片於1920年代出現,到1940年後,大部分的單張式膠片皆為醋酸纖維。

 

‧醋酸纖維膠片從1950年代沿用至今。

 

‧醋酸纖維微縮片從1930年代開始至1980年代。

 

‧今日最普遍的電影膠片。

 

醋酸纖維是由醋酸基組成長串的纖維分子鏈。醋酸根在有水氣、酸及熱的情況下便會分解,形成「醋酸基」(Free Acetic Acid)產生醋味。造成片基脆化、縮小,使軟化的乳劑溢出。塑化劑從醋酸鹽片基析出形成氣泡或結晶現象。相片的抗光暈染料而產生粉紅及藍色。

 

(3) 聚酯纖維(Polyester Film)

 

1941年開始運用於底片片基材料,其化學性質和尺寸都比醋酸纖維穩定許多。目前仍在流通的底片有醋酸纖維片和聚酯纖維片兩類。重點整理如下:

 

‧1980年代後,以聚酯纖維來複製電影膠片。

 

‧業餘攝影用之膠卷很少為聚酯纖維。

 

‧現代單張膠片皆為聚酯纖維,1960至1970年代逐漸取代醋酸纖維膠片。

 

‧現在大部分的微縮片都是聚酯纖維膠片。

 

‧優點:化學性質非常穩定、不容易撕裂、不含塑化劑。

 

‧缺點:價格昂費、捲曲、產生靜電。

 

 

表1-1、現代膠片材料的運用[6]

運 用

膠片種類

原 因

製 圖

聚酯片

尺寸穩定

X光攝影

聚酯片

沖洗處理過程中,在潮濕狀態下較堅固

單張膠片

聚酯片

平整度佳

電影膠片

醋酸纖維片

聚酯片

具溶劑接架能力

尺寸穩定

業餘膠片

醋酸纖維片

捲曲度佳

 

 

(三)彩色攝影文物

 

1. 彩色染料(Chromogenic Color Materials)Chromogenic表示可呈現顏色的染料。顯影劑使相片產生黑白(銀)影像, 之後顯影劑與染料結構相互作用,在銀粒子周圍形成彩色。銀粒子經漂白後,留下彩色影像。整體而言,影像因彩色染料之故而不太穩定。彩色染料類攝影文物舉例如下:

 

(1) 柯達 Kodachrome 軟片

 

1935 使用至今,外觀為彩色幻燈片。於暗處有相當好的穩定性。乳劑層上的影像層有明顯的凹凸表面。

 

(2) 柯達 Ektachrome

 

1946使用至今,外觀為彩色幻燈片,沖洗方式比Kodachrome更容易。於暗處時,穩定性較差。

 

(3) 柯達Kodacolor

 

使用於1942至1950年代。利用負片放像成彩色照片。紙基相紙。藍綠色容易褪色後,通常呈現紅紫色。由於未使用成

色劑,常會有黃色斑點,成為其特徵之一。置於暗處及亮處的穩定性皆差。

 

(4) 彩色相片

 

1950年代至1960年代後的彩色相片表面具樹脂塗佈層,早期採色照片出現嚴重的裂痕。紅紫色染料先褪色,影像呈現偏藍或偏綠色調。一般而言,暗處的穩定性皆差。1970年代至1980年代因此開始改善染料的穩定性。目前的彩色相片染料可在室溫下保存30至50年,而色彩流失度不會超過3成。

 

2. 寶麗來™(Polaroid ™)立即攝影術

 

又名為染料擴散轉印(Dye Diffusion Transfer),自1963年使用迄今。

 

片匣中包含負片、正片與顯影處理所需的化學藥劑。影像之呈像與顯影處理僅需幾分鐘即可完成。負片上形成染料環繞的銀鹽負像後,再經由化學藥劑顯影產生正像。可分為兩種顯像方式Polacolor™ (剝除式)SX-70™(第一套將負片留在相片上之放相處理技術),影像材質為染料,明膠當作固著劑,片基為樹脂塗佈紙/著色聚乙烯(RC)。早期的 SX-70系列之乳劑常出現嚴重的裂痕。

 

3. 西霸照片(Cibachrome™ ,後更名為 Ilfochrome™)自1955使用迄今,種類有相片與正片。利用正片而製作相片。影像材質為偶氮染料(Azo Dyes),明膠為固著劑,片基為樹脂塗佈相紙/聚乙烯/染色醋酸纖維(RC)。暗處有絕佳的穩定性,明亮處之穩定性尚可,表面十分光滑,容易留下指紋與刮痕。

 

正片的好處在於使用加法系統(Additive Color Process),色彩呈現較減法系統(Subtractive Color Process)廣泛,層次豐富,可以較忠實地記錄拍攝當時的狀況,燈光片或是其他特殊片,不在此列。正片沖洗出來後,軟片上的影像和實際上的影像顏色接近,無需再進一步沖洗就可以觀賞,觀賞時通常需要放大或投射器材,例如幻燈機,或用標準色溫看片箱觀看。

 

這些物件數位化的方式大多為了翻拍、數位翻拍及數位掃描等方式,此份參考標準將以「正片」為主軸,介紹翻拍、數位翻拍及數位掃描之工作及後設資料庫建置等相關數位化工作。

 

 


 

 

< 返回目錄 >

 

[1].孟博,世界攝影歷史,檢索:2009年12月,http://tinyurl.com/24fe7zt。

 

[2]黃宛瑜、蔡淑韻,〈史語所「民族學調查照片資料庫」後設資料之擬定〉,收錄於《人類學知識的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研討會》,2004年5月,頁89。

 

[3] Josef Maria Eder,“First Use of the Word—Photography,”History of Photography, Dover Publication inc., New York, 1945, p258    11 James M. Reilly, Care and Identification of

 

[4] James M. Reilly, Care and Identification of 19th-Century Photographic Prints, Rochester, Eastman Kodak Company, 1986.

 

[5]指蛋白質等物質零點電位的氫離子濃度(pH),明膠等電點為ph4.7~5.2。

 

[6] Debra Hess Norris,“Cellulose Nitrate and Safety-base Photographic Films,” Photograph Conservation Block Notes, Art Conservation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Delaware.p2

 

 









Download: 全文下載  全文下載 (10.4 MB, 3,089 hits)



評分: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No Ratings Yet)
Loading ... Loading ...

1 人回應 “正片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1. 龔玉玲 Says:

    增加超連結至此: (數位島嶼主題展覽網頁)

    “策展人Sean Stimac 數位化修復這批作品的心得,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閱這裡了解;另可下載《正片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參考。”

    http://cyberisland.teldap.tw/theme_blog_content.php?id=25

回應: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請按圖片取得圖片中文字的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