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標本2D平面攝影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Tags: 2D平面攝影, SOP, 指南, 數位化工作流程, 礦物 發表: 2008-01-07, 點閱: 23,190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 轉寄陸、設備與成本分析
一、攝影工具與相關設備
(一)數位相機:數位化後的影像除了做網路瀏覽使用,也有可能要應用出版印刷,因此,拍攝影像應考慮檔案規格,建議使用專業數位相機拍攝影像,相機之品牌型號則不定,以能拍攝品質佳之數位化影像為主要訴求。另外,除使用數位相機外,也可考慮使用數位攝影機,端視需求而定。
(二)燈具:考量礦物標本大多無法承受長時間高熱的照射,而且也無法預期高熱照射下,是否會造成標本產生顏色或外觀上的改變。因此捨棄市面上一般傳統的攝影器材,如:鎢絲燈、石英燈等連續光源,而改採具有照射熱度低、亮度大、色溫穩定、燈光壽命長等諸多優點的冷光燈,作為攝影的照明設備。 [19]此外,較小的標本,為使光源達到光質柔和,均勻,無影的效果,則需使用燈箱進行拍照工作。
(三)背景支撐架與布幕:支撐架主要為支撐背景紙或背景布幕,布幕顏色應至少準備黑、白、灰三種,以利拍攝工作的順利進行。拍攝礦物標本時,建議使用黑色布幕,一方面可節省去背修圖之時間成本,另一方面,黑色底色也較能與礦物標本形成對比,凸顯礦物特徵,若有顏色較深之礦物標本,則另外使用灰色或白色之布幕。
(四)測光表:測光表是攝影師確保拍攝後影像色彩不會因光線不均勻造 成偏差的工具,用於準確測定被攝體所需曝光量,根據其是自成一體還是與相機結合在一起分為手持測光表和機內測光表兩類。手持測光表:自成一體,測光時需要手持進行測量。手持測光表根據其測量光源的不同分為普通測光表(測量自然光和白熾燈等持續發光光源的亮度),和閃光測光表(測量閃光燈等瞬間發光光源的亮度)。此外,手持測光表根據測光方式不同又分為入射式測光表和反射式測光表。前者是測量投射光的照度,後者是測量被攝對象反射光的亮度。現在設計的測光表兼有測量反射光和入射光兩種功能。其測光部位有一乳白罩,不加乳白罩時,測反射光亮度,加乳白罩後測入射光照度。 [20]
(五)色溫表:色溫校正是真實色彩複製的一個重要條件,不僅左右影像品質的擷取,對靜態影像輸出時品質的檢驗,也有關鍵影響。在影像數位化過程中,校正影像擷取時的色溫,並在標準的觀察條件中檢驗影像,將有助於影像色彩品質的管理與控制。 [21]在一般印刷環境是以5000k為標準光源,攝影標準光源為5500k,而螢幕為6500k當成基準白點。 [22]
(六)個人電腦:選用一般文書處理作業的個人電腦即可。
(七)軟體部分:一般選用Adobe Photoshop、Illustrator進行背景修圖。
二、成本分析
(一)成本構成要素
藉由掃描進行數位化所需成本,其要素主要由三方面構成:材料費、勞務費及經費:
1.材料費主要為工作所使用之耗材費用。
2.勞務費主要為工作人員之薪資。
3.經費可分為直接經費及間接經費:
(1)直接經費包括資訊設備及掃描器之費用及折舊費、資訊軟體之費用等。
(2)間接經費包括掃描空間之折舊費或租金、修繕費、保險費、水電費、雜費等。
限於資料有限,本參考標準之成本分析,僅依據勞務費用及直接費用略做估算。尤於省略部分費用及相關變數,其結果雖不是非常精確,但仍可從計算過程中,瞭解構成數位化工作成本因素(「人力」、「設備」及「時間」)之間的相互關係。
(二)成本估算
1.計算方式:
依據設備攤提的算法,可分為兩種:
(1)依使用年限設定設備攤提費用
(勞務費(元)+設備攤提費用(元))/數位產出數量(張)
=每張成本(元/張)
A.勞務費主要為人員薪資
B.設備攤提費用=(設備費用+軟體費用-剩餘價值)/使用年限
(2)依數位總產出設定設備攤提費用
勞務費(元)/數位產出數量(張)+(設備費用+軟體費用)/數位產出數量(張)=每張成本(元/張)
(三)計算實例
1. 依使用年限設定設備攤提費用
設備成本 |
項目 |
單價 |
數量 |
小計 |
---|---|---|---|---|
數位相機 |
36,000 |
1 |
36,000 |
|
鏡頭 |
35,000 |
1 |
35,000 |
|
測光表 |
20,000 |
1 |
20,000 |
|
色溫表 |
35,000 |
1 |
35,000 |
|
背景設備 |
52,000 |
1 |
52,000 |
|
燈光設備 |
53,000 |
2 |
106,000 |
|
燈箱 |
5,000 |
1 |
5,000 |
|
電腦(數位拍攝及影像編輯用) |
50,000 |
1 |
50,000 |
|
相關軟體(PhotoShop、燒錄軟體等) |
18,000 |
1 |
18,000 |
|
儲存設備(DVD-R、MO等) |
10,000 |
1 |
10,000 |
|
防潮箱 |
20,000 |
1 |
20,000 |
|
總計 |
387,000 |
|||
說明: 預計分三年攤提(各單位會計設定而定) 每月攤提成本:387,000 / 3(年)/ 12(月)= 10,750(元) |
||||
人力成本 |
項目 |
單價 |
數量 |
小計 |
拍攝人員每月薪資 |
30,000 |
1 |
30,000 |
|
Metadata資料著錄人員每月薪資 |
30,000 |
1 |
30,000 |
|
總計 |
|
|
=SUM(ABOVE) 60,000 |
|
總成本 |
總成本=設備成本+人力成本 10,750+ =SUM(ABOVE) 60,000=70,750(元)/(月) |
|||
備註 |
本表僅列出設備與人力之總成本,未列出以拍攝張數計算之單張影像成本,此因礦物標本大小差異很大,小型標本一日可拍攝30-40件,大型標本由於搬運費時,一日僅可拍十餘件,又每件標本拍攝全景、局部特寫以及各個角度之影像張數,端視標本之紋理、特性而決定之,故無計算單張影像成本。 |
三、 人力資源
數位化工作首要進行的是內容開發與典藏品數位化工作,接著才能進行後續推廣以及行銷的工作,亦即需要有數位產出後,才能夠進行產品的加值應用。因此,典藏品數位化之產出,便必須維持一定的品質,對於進行加值應用而言,才具有推廣數位化之意義。
以地質主題小組兩個執行單位的情況來說,均是聘請研究助理協助進行影像數位化工作,除以相關科系背景為首要考量條件之外,攝影方面的專業才能,則無一定之要求。因此,在進行影像數位化的同時,缺乏執行影像數位化的專業人才,雖然目前經濟部贊助許多數位內容課程,但咸少有關靜態影像數化人才培育課程。另外,在本國家型科技計畫下之「訓練推廣分項計畫」則是以負責推廣建置數位典藏所需的經驗及技術,培養數位典藏領域所需之人才為主要目的,其以實務課程為主,結合「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研發之技術與國內相關之研究成果,擬訂專業訓練課程主題,並依計畫人員及典藏單位之需求,邀請國內專家學者開辦各類基礎及進階課程。期能提供各界建置數位典藏之知識能力及實務技術,增進數位典藏技術發展之交流,培養國內數位典藏領域之人才。 [23]
在數位化相關培訓課程之訓練之下,數位化工作可由計畫內工作人員負責,若考量人力與經費,也可將其委外進行,然而,將影像數位化工作委外後,影像品質受限於得標廠商的專業與經驗是否足夠,產生每年發包的影像品質是否一致的風險。因此,無論是外包或自建系統進行影像數位化工作,都需要影像數位化的專業人員來執行。在各個數位典藏計畫幾乎都有典藏物需要數位化的同時,影像數位化專業工作人員的培訓,將有助於計畫工作的執行。 [24]
除了攝影專業人才之外,為了提升數位典藏資訊人才之培育,不論是資料分析人才、典藏系統開發人才、數位掃描人才、文化加值人才等,均可在本國家型科技計畫的執行中培植,因此,在計畫執行過程中所培育之數位化人才為數不少,但在計畫結束後,無其他管道可留任數位化人才,導致人才流失,實為可惜。不論計畫結束與否,數位化工作是不斷持續進行的,若能將數位化人才進行有系統的培訓以及管理,使其於計畫結束後,仍能繼續從事珍貴典藏品之數位化工作,並有管理數位化系統運作之能力,將有助於推動數位化的發展。
[19] 周明,〈科博館專業自然物標本拍攝用「冷光燈」購置經驗分享〉,《國家數位典藏通訊》,第七期,2002年9月1日。
[20]中華攝影學會-新聞區,〈攝影教學:測光表:打開精確曝光之門〉,http://www.photoshop.idv.bz/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37。
[21] 張志光,〈淺談色溫與觀察條件對影像色彩品質的影響〉,《國家數位典藏通 訊》,第三卷第四期,2004年4月。
[22] 張錫本,數位打樣色彩管理趨勢,http://mail.fan-tasy.com.tw/article.php?articleid=59。
[23]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訓練推廣分項計畫「計畫簡介」,http://dlm.ntu.edu.tw/01_2.htm。
[24]張志光,〈器物影像數位化之品質管控作法探討─以故宮器物數位典藏子計畫為例〉,http://datf.iis.sinica.edu.tw/Papers/2004datfpapers/2/1.pdf。
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礦物2D平面攝影 (818.9 KB, 2,065 h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