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多媒體影片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Tags: none 發表: 2008-07-15, 點閱: 31,785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列印 , 轉寄 轉寄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伍、後設資料與資料庫建置

 

 

一、後設資料介紹

二、影音後設資料欄位建議

三、後設資料介紹

 


一、後設資料介紹
     

     數位化工作首要之目的雖然在於透過數位化方式將資料永久保存,但進一步的數位化成果,透過資訊技術,建置可查詢利用的資料庫,增進利用方便性,以便使資料流傳廣泛,發揮其潛藏的文學價值,使文物資料具體化。

     有關Metadata的定義一般泛稱為「資料的資料」(data about data),此一定義係源自在一九九五年三月由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NCSA(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兩單位共同主辦名為「Metadata Workshop」研討會,廣邀圖書館學、電腦科學、文獻編碼,以及相關領域學者專家等參加。在此會議中,提出了「資料的資料」作為Metadata的定義。Metadata適用範圍為編目、資源探索、電子商務、內容分級等。Metadata是一種詮釋典藏品資料,採取某種觀點解說或方式,將原始資料分析後產生的註解或解說,是一種最根本的資訊,可將原始資料特質標示出來[11]

 

後設資料的功能主要有五點:

  1.定位(location):知道所需資源的儲存位置所在。
  2.搜尋(discovery):找到所需資源。
  3.文獻記載(documentation):描述並記錄文件的性質與內涵。
  4.評估(evaluation):協助使用者判斷資源的價值。
  5.選擇資訊(selection):幫助使用者決定是否取用該資源。
Anne J. Gilliland-Swetland根據後設資料的內涵與功能,將之分為五大類別:管理、描述、保存、使用與技術性的後設資料,如下表。
 
5 不同類型的後設資料與其功能
類型
定義
範例
管理
用來管理資源的後設資料
物件的取得資訊
權限與重製追蹤
合法取用的條件的說明
典藏資訊
數位化之選擇條件
版本控製
描述
用來描述或辨識資源的資訊
編目記綠
協尋工具
專門領域的索引
資源之間的超鏈結關係
使用者的評註
保存
與資訊資源保存管理有關的資訊
資源實體狀況的說明
為了保存資源的實體物件與電子版本所採取行動的說明,如資料的更新與移轉
技術
用來描述系統運作功能
軟體與硬體的說明
數位化的資訊,如格式、壓縮比率
系統反應時間的記錄
驗證與安全資料,如譯成密碼,輸入密碼
使用
用來描述資訊資源的使用層次與類型
展示記錄
使用與使用者的記錄追蹤
內容再利用與多版本的資訊
資料來源:Anne J. Gilliland-Swetland,”Defining Metadadata” In Murtha Baca, ed. Introduction to Metadata:Pathways to Digital Information. (Los Angeles:Getty Research Institute;1998),3.[12] 
 

 

二、影音後設資料欄位建議

    影音系統之metadata標準,常見的有ECHO(European CHronicles On-line)、MPEG-7(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7)、SMEF-DM(Standard Media Exchange Framework Data Model)等。歐盟(European Community)贊助支持的ECHO計畫設計的metadata標準是以國際圖書館學會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es,IFLA)的書目記錄功能需求模式(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 Model,FRBR Model)為基礎進行應用與修正,是數位影音領域中重要的metadata標準之一。影音主題小組則是採用都伯林核心集(Dublin Core), 其內容採用十五個固定的通用欄位來對應儲存各種資料。採用一般性metadata的優點是系統設計簡單,容易與其他系統進行資料交換與對應,而十五個欄位中又精細延伸出各項資訊,以補充記載內容的豐富性[13]。影音主題小組之metadata欄位如附錄一。
 

三、建置影音資料庫

     電子影音數位典藏資料庫的設計是為了能夠提供電子影音儲存、應用的環境,並整合資訊檢索技術及內容管理機制,來管理與展現電子影音資料。資料庫的建置,初期在處理Metadata的統合工作、建置具有學科原理的分類架構等基礎建設,必定會耗費較大的心力,需要結合涉及內容領域之知識專家與資訊科技人才。

 

(一)數位化資料儲存與管理

     因早期資訊儲存技術不發達時,影片儲存方式都是以類比媒材記錄,但因時間久遠,導致影片材質變質無法再繼續使用造成資料無法讀取。而目前在儲存技術的進步與發達之下,則可依據不同的使用目的選擇適合的儲存與備份設備如DVD、CD-R及磁碟陣列等多種形式;而數位化的品質需有專業人員定期檢驗,確認無誤後再轉入資料庫中,以提供使用者利用。惟在將網站資料庫開放之前,需先將版權問題妥善處理,以免觸法。

 

(二)撰寫規格需求書

     在設計資料庫前,一般也會先撰寫需求規格書,尤其是當資料庫外包給廠商做時,需求規格書是取得共識的好方法,能讓資訊技術人員能正確的分析、規劃、設計出內容知識專家所需的典藏系統,從事Metadata分析與資料庫管理之人員需要有良好之溝通,方可避免Metadata分析的結果與資訊系統分析產生矛盾的現象。

 

(三)資料庫設計

     由於多媒體資料庫未來收錄內容繁多,一般的檢索條件有時仍會導致搜尋結果資料量過於龐大,對於進階搜尋的部分,可設計「搜尋結果範圍內查詢」的功能,以節省搜尋時間,提高精確度,也就是讓使用者下好關鍵字,並得到第一次檢索資料條列後,讓系統使用適當的程式來進一步發問,使用者再經由系統提供的答案,繼續搜尋自己想要的資料;分類架構的管理系統本身,不管是在分類的哪一個層次上,都要預留「修改」、「增加」、「刪除」等功能,使得編輯人員可以依照資料所呈現出的樣貌,隨時修改分類架構,甚至可發展為離散式資料庫:每一筆資料的分類作業與管理系統是連動的,可讓編輯人員藉由開啟另一個視窗,直接在「分類管理」系統中,修改類目名稱,因此只要分類架構改變了,那麼資料庫中所有資料與欄位都會即刻改變分類位置,可能會有新增類目或者類目合併的狀況。

 

(四)資料庫維護

     若是定期持續更新典藏品的資料庫,其資料庫維護必須由專人隨時待命,讓資訊內容持續更新與即時回訊,使系統安全維持穩定運作,以利資料庫的維護工作。這方面必須特別注意資料庫管理人員的工作交接[14]

目錄

 

 


[11]溫敏宇 著〈金石拓片工作流程參考標準(初稿)〉,台北: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2005年9月16日,頁14。

 

[12] 吳宣儒,電子檔案封裝保存策略之研究,頁22-23。

[13] 王祥安, <寬頻時代的幕後推手-影音資料庫系統>,收錄於《Hopenet科技月刊》,100期,2004年9月,頁68-73。

[14] 程婉如、曾欣怡 著〈期刊報紙全文輸入工作流程參考標準(初稿)〉,台北: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2005年9月16日,頁30-31。
 
 









Download: 多媒體影片數位化工作流程參考標準  多媒體影片數位化工作流程參考標準 (702.2 KB, 2,860 hits)



評分: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No Ratings Yet)
Loading ... Loading ...

回應: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請按圖片取得圖片中文字的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