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準作業流程前置作業之想法與建議
Tags: none 發表: 2008-04-29, 點閱: 3,882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 轉寄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自91年推行迄今,已歷經三年半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對國家數位化工作的推動做出許多貢獻。其中「內容發展分項計畫」針對典藏文化與資料的數位化情形及工作經驗進行調查,並促進機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避免資源的浪費。其中典藏品之性質、特色或有不同的地方,但其型態卻有雷同之處,如何將相同的典藏品型態,擬訂出一套可涵括各種典藏品,並且適合各機構及個人的標準作業流程,就成為「內容發展分項計畫」目前最重要的工作目標。對於標準作業流程之成立,以下列出幾點建議:
1.設立目標:
為何要設立標準作業流程?目的是讓往後欲進行數位化工作的機構或個人了解何謂數位典藏,進而欲從事數位典藏時可以有參考、仿效的依據。在此前提下,欲執行標準作業流程,就要先有明確的目標定位,哪些機構與單位會需要參考、仿效標準作業流程,若流程欲適用大型機構單位,與小型機構單位和個人收藏相較之下,必然較為繁複。因此標準作業流程的整合工作要如何去蕪存菁,找出流程中必要及合適的步驟和作法。
2.收集資料:
欲建立標準作業流程,首先便是多了解各種典藏品數位化的情形,可利用問卷型式向各典藏單位協助調查,以便統計哪些為流程中必要之步驟,並且這些步驟需要多少人力和設備做為支應,讓欲從事數位典藏的單位及個人了解,加以評估是否建立及需要多少經費。
3.彙整方式:
有了資料,該以何種方式彙整?一種是以「典藏標的」作為彙整,例如檔案、書畫、地圖、善本古籍及新聞等平面資料,其數位化流程有雷同相似之處,是否可以彙整成一個有關平面資料的標準作業流程。
在流程中再細分,大型及小型典藏物品處理所需之設備,或者特殊情形該如何處理,例如【掃描】,「平台式」掃描機、「平床式」掃描機、「自動饋紙式」掃描機及「滾筒式」掃瞄器等設備,適用於何種尺寸及情形之典藏品,每種掃描方式各有什麼優缺點,以便讓使用者了解。像「滾筒式」掃瞄器並不適用於珍貴文件及較脆弱的文件,因為其資料於饋入時會受到相當程度的擠壓。
另一種方式為以「數位化流程」作為彙整,先統計各種主題的工作流程,找出共同點,擬出整體工作流程,再於各階段數位化流程分別說明各種典藏數位化方法。例如【拍攝】,分別述明金石拓片與動植物拍攝方法及各種細部差異,讓後繼者了解不同的典藏物品,在數位化流程中,所採用的方式及手法相同及相異處。
此二種方式,再於將資料歸納的方式不同,故「內容發展分項計畫」欲制立標準工作流程,必先了解其目標及欲採何種彙整方式,制訂方向後,才能著手彙整資料,化為文字方現於大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