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門大火看數位典藏
Tags: 數位典藏 發表: 2008-05-15, 點閱: 9,668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 轉寄
二○○八年二月十一日凌晨,農曆年後開工的前一天,位於台北縣八里鄉的雲門舞集排練場發生大火,三十五年來諸多創作手稿、服裝道具、圖書照片,皆不幸付之一炬。不僅經典舞作《白蛇傳》、《薪傳》、《九歌》、《家族合唱》、《風.影》的道具多數燒損,許多富有文化價值與歷史意義的物件如《薪傳》中〈渡海〉的布、《家族合唱》的舞台布景,也都在這場大火之中灰飛煙滅。此外,排在下一階段將進行數位化的典藏——早期舞作音樂盤帶,也在數位化之前遭祝融肆虐。
雲門基金會辦公室的一間會議室,改成了臨時的「災後文獻儲藏室」。滿室煙燎的氣味,訴說著那夜大火的記憶。十座擺放「遺物」的鐵架,半數以上都是自火場搶救出的音樂盤帶。扭曲焦黑的外殼,標示著難以辨識的字跡——A8、風景(周文中)、stereo、7 ½ ips、民國60年……。一九七○年代,雲門創團初期,以「中國人作曲,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為宗旨,舞蹈多以台灣當代音樂家的作品入樂,諸如《秋思》(1973)、《盲》(1973)、《寒食》(1974)、《奇冤報》(1974),大量與樂曲同名的舞作,凸顯出時代的文化風貌與成就。如今,這些磁盤卻滿目瘡痍靜臥於鐵架之上,瘖啞無聲。
雲門災後,報紙媒體紛紛討論這次大火所帶來的啟示。社會學者林文蘭在《自由時報》發表〈雲門之火〉,討論藝術創作空間維護與智慧財產權管理的思維;《中國時報》社論〈這把火燒出了多少問題〉,點出文化政策捉襟見肘、文化建設杯水車薪的窘境;《聯合報》藝文記者賴素鈴在「聯合筆記」專欄發表的文章〈是不是狡兔,都得有三窟〉,則說明「資訊備份」與「異地備援」等重要觀念,並提到「眾多藝文團體,其實保存著同等重要的文化資產智慧財……要盡可能讓資料留存」,顯示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維護越來越受到重視。
事實上,雲門在這兩年內已經透過「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發展分項計畫」,積極地把舞作資產數位化,並將資料存檔於國科會聯合目錄、交大圖書館,實行「異地備援」的概念。不過,由於人力、時間與經費的限制,這兩年所做的僅僅只是精華中的精華,並依照資料重要性與技術困難度,做先後順序的規劃,諸如珍貴的早期音樂盤帶和道具等,都因受限於經費、技術與人力,而與數位典藏失之交臂。
雲門已經著手將文化資產一步步數位化,並將所有資料上線,作為一般大眾認識舞蹈、接觸藝文的一扇窗(http://cloudgate.e-lib.nctu.edu.tw/)。但是,對國內眾多表演藝術團體而言,因多數缺乏系統性資料建檔的方法,以及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對存檔與備份的動作都已欠缺,遑論技術門檻更高的數位典藏。這部分,一方面有賴政府指導,協助表演藝術團體建立自己的資料庫,一方面也可以藉由推廣,將雲門的典藏經驗分享給其他表演藝術團體,為台灣留住不可取代的珍貴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