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談微縮膠捲(片)
Tags: none 發表: 2008-05-27, 點閱: 2,460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 轉寄內容發展分項計畫/程婉如
人生中,有什麼能留存百年?說過的每一句話、做過的每一件事,皆有如滄海之一粟,儘管在有記憶的歲月裡飄揚,有時存在幾十年載,甚或保留證據留存更久些,然生、老、病、死總是人生必經之路,有些事物終究隨風而逝,則珍貴如代代相傳的精隨,亦徒留無法傳承之憾……如何能保留人類歷史的點點滴滴?所謂文明真正地存在,是人類有了文字的記載,隨著改朝換代,我們依然保有那些曾經發生過的故事,其稱之為歷史,因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縱然有正野史之區別,卻終究也紀錄了中國璀璨五千年的悠久文化。
在西元2006年的今天,人類是否能預期5000年後的生活?是否還存在著地球亦不置可否,而我們能做的便是將這些變化及足跡一一保留下來,留予後代共同參與祖先光榮的事蹟,於是「數位化」是我們正逐步進行的重大工程,諸如明華園的歌仔戲、雲門舞集的舞蹈、翩翩起舞的蝴蝶、點點如繁星閃爍的螢火蟲、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等,無論是有形或無形的資產,不管是以標本、文字、聲音、影像等保存方法,穩健而紮實地保存記錄每一小細節,總是數位化時代責無旁貸的任務。
數位化流程中的每一環節皆環環相扣,若視之為一生命週期,則每一階段都需考慮長久保存的問題,因執行數位化時常遇到難以克服的問題:因蟲蛀、水漬而毀壞的書籍;因科技日新月異而停產閱讀舊檔案的機器;因潮濕、年代久遠而發霉無法讀取的光碟檔案等,珍貴的記憶無法保留,該是多麼令人惋惜……好在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無法避免的天災人禍,更是挑戰人類激發克服的潛能。目前的數位資料之所以不易長存,最大原因在於資訊科技的轉移、軟體系統經常週期更新,而數位媒體(磁片、光碟)本身則易損變質,這些在在都考驗著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ing)最終是否能維持長久的儲存,也值得國內相關數位典藏單位進一步研究及探討。
在此介紹有別於電子儲存媒體的微縮膠捲/片(Microfilm/ Microfiche),此種攝影技術從產生到今天已歷經百餘年的歷史,自1839年英國物理學家與攝影師在實驗室利用顯微鏡裝置拍攝,嘗試第一次微縮攝影開始即為萌芽時期,而時間也證明微縮膠捲/片經得起考驗,中國從竹簡到紙張的發明,儲存媒介一路在演變及發展,因此,人們也在不斷地在尋找更新的儲存介質。
20世紀起,由於攝影機器與感光材料發展一日千里,微縮攝影技術也相對提高,並出現了專用的微縮攝影機。1932年,美國國會圖書館亦成立攝影部專門負責組織館藏圖書資料的拍攝業務。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微縮攝影技術在戰爭實踐中發展,之後亦有廣泛的應用。自1946年第一代電腦問世以來,微縮攝影技術便進一步加以結合運用,1958年發展出微捲輸出(Computer Output Microfilm,簡稱COM,1960年更發展出微捲輸入(Computer Input Microfilm,簡稱CIM)。
近年來因為網路的興起,數位資料皆不受時空限制快速地流通,然而前述電子儲存媒體不僅保存年限短,又須定期更新或轉移,是否適合作為數位典藏長久保存媒介實需再考量。不過也由於微縮膠捲/片具有國際標準化、對原文獻真跡重現、並有利資料永久儲存的特點,而電子媒體的優點在於採用數位化技術,便於電腦檢索及網路流通,因此若能結合數位與微縮技術,或許能進一步為永久典藏帶來突破的空間,而這兩種也並非誰取代誰的問題,就應用面而言也各有其特點與優勢,建議應視實際需要選擇相應對的設備技術,才能發揮影像資源管理的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