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無實的協作機制?—臺灣大百科全書計畫(Taipedia)
Tags: none 發表: 2008-05-27, 點閱: 2,844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 轉寄
2001年,維基百科(Wikipedia)正式營運以來,透過來自世界各地的群眾力量,網站資料量不斷穩定成長。有鑑於web 2.0時代知識開放與共享的趨勢,文建會也於2002年時,採用了維基百科的協作模式,規劃執行「台灣大百科」編纂計畫,期望透過這樣的網路平台,讓生活在台灣的每一份子,都能參與編輯屬於台灣本土的百科全書,預計以四年的時間,達到3~4萬個詞條,並於最後出版成冊。但是,很快的四年過去了,線上詞條總數僅約9,000筆,連預期的一半都不到,
不禁讓許多民眾質疑這個計畫存在的意義何在,為何「維基百科」是如此的成功,而同樣理念的「台灣大百科」卻是乏人問津。以下筆者針對「維基百科」與「台灣大百科」的運作方式作說明與比較。
平台運作 | 維基百科 | 臺灣大百科 |
---|---|---|
帳號申請 | 只需填入帳號、密碼與e-mail即可申請。 | 目前僅提供中華民國國民申請,以身份證字號為帳號,尚須填入姓名、性別、生日、學歷、職業、聯絡信箱、通訊電話。其餘如專長、自述、居住地、郵遞區號、通訊住址、行動電話等則為選填欄位。 |
內容建置方式 | 所有詞條的新增、刪除、修改與編輯方式,皆由使用者決定與討論。 | 先由學者、專家規劃類別與詞目;民眾於網站登錄後,選擇有興趣的詞條,以該計畫既定的撰寫規則加以編輯,提供相關圖片與影音資料。 |
詞條審核機制 | 大多數的內容仍維持由一般使用者進行修改與討論,較具爭議性的條目則授權一些資深網友進行管理與限制,而維基百科創始人Jimmy Wales則握有最後的把關權力。 | 參與會員一次最多僅能上傳20個詞條,且需經專家審核通過後,才能再上下一批20個詞條。 |
瀏覽編輯介面 | 除首頁的主題式瀏覽介面外,使用者多採關鍵字搜尋方式,尋找所需的詞條。 | 網頁瀏覽層次太繁雜,從首頁大分類清單進入,還需經過次分類清單、條目清單、才看到詞條說明。尚未審核通過之內容,還需點選該詞條下的「展示園區」才能瀏覽。 |
由上表可見,維基百科從招攬會員、內容建置與審核,到呈現方式,對使用者來說都是簡單易懂的,使用者也有權利操縱平台的運作;相反的,台灣大百科網站的架構規劃與運作,仍由平台開發者來控制,且以既定編輯模式限制使用者分享知識,如此也限制住整體資料增加的速度。
在多元社會文化的台灣,的確很需要一個有個管道,讓大眾更容易了解台灣,認同台灣這片土地,這也是「台灣大百科」的重要理念之一,但很可惜的,這計畫並未學到維基百科的精髓,就是沒有將使用者當作共同開發者來信任(Radical Trust),在維基百科中,不管你是販夫走卒,或是學有專精的學者,都是平等的,這也是「台灣大百科」計畫應該加強的地方。
十一月 10th, 2010 at 5:07 pm
上述的文章所描述的臺灣大百科全書網站已經重新建置,2009年建置的新網站已經和wiki有明顯的差異,理念也不盡相同。wiki是以基金會方式運行,對於不盡正確的資料並無提醒義務,但是臺灣大百科全書為官方支持的網站,有其立場上的差異,但標示貢獻者的姓名,保留不同觀點,發表者自負文則,設計的理念是不同的,不可一概而論,當然,不能假設世界上所有的百科全書都要走wiki路線,這有基本邏輯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