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人類學田野照片數位化工作流程

Tags: none 發表: 2007-11-05, 點閱: 4,403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列印 , 轉寄 轉寄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本文主要在於介紹臺灣大學人類學系關於臺灣原住民各族藏品資料數位化工作之主要流程。

  

計畫單位: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計畫名稱: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

 
計畫簡介

臺灣原住民各族藏品資料整理研究與數位化主要數位化工作包括:

 

 

   

田野照片典藏數位化工作流程圖<目錄>

 

 
田野照片典藏數位化流程
一、清冊檢閱 

核對照片原件紀錄、統計數量以便估計總工作量與規劃工作進度。將當年度欲數位化之物品先一次清點完畢,由於部分藏品在早期台北帝國大學交接給臺灣大學時,就已遺失,雖然曾記載於原始清冊,但實際上原件並不存在。故在每年欲數位化前,仔細清點族群文字紀錄與實體標本,做更詳實的記錄。<目錄>

 
 
圖一、相片清冊與相片原件
 
二、調件

自庫房提領底片或照片原件,準備進行數位化工作。調件工作需由瞭解藏品管理、分類與保存工作之博物館或人類學相關背景的人員負責。底片與照片數量龐大,提取所需之標本並且比對編號較為耗時,調件人員1至2名。<目錄>

 

  圖二、工作人員調件中 (示範者:郭欣諭)

 
 
三、清點底片/照片及底片沖洗

由於大部分照片原件為日據時代以後之照片,故需詳細比對底片與照片數量,計算照片須沖洗與裱褙整理的數量;將未沖洗出照片之底片,使用傳統的手工沖洗成5*7大小之照片,單張沖洗費用約為25元。清點時必須仔細詳對編號與分類;沖洗照片委託具專業沖洗照片技術人員操作,需花費較長時間。<目錄>

 

圖三、清點、整理底片原件
 
四、蒐集相關文獻資料

底片與照片原件清點完畢,由受過人類學相關基礎訓練,具有原住民文化基本知識的研究生蒐集標本相關研究文獻、地方史料等資料,蒐集時間依資料量多寡而有所不同。<目錄>

 

圖四、蒐集標本相關文獻資料(示範者:郭欣諭)

 
五、裱褙相片

由瞭解藏品整理工作之博物館或人類學相關背景的人員,將沖洗回來的照片整理核對編號後,用無酸膠黏貼裱褙於資料卡,打上原編號。<目錄>

 

 

圖五、用無酸膠黏貼於資料卡上 (示範者:郭欣諭)

 
六、掃描圖檔

將照片掃描成典藏級圖檔。掃描時,先掃成灰階16bit,再轉成全彩典藏級圖檔。掃描規格:600dpi、灰階,原始檔案尺寸保持在3000*4000 pixels。典藏級圖檔:600dpi、RGB全彩。<目錄>

 

圖六、掃描照片成典藏級圖檔。(示範者:郭欣諭)

 

七、修改典藏級圖檔

 

照片原件掃描出來的影像必須清晰、色調正確,每張圖檔需做修正和檢查屬性(方向、對比、明亮、色調、清晰度等)的檢查,逐張檢查典藏級圖檔,以接近原件影像為原則,必要時於Photoshop 6.0中做修改。之後才進行降階與轉檔的工作,若流程中有疏失都會造成日後需要修補或重新製作的困難。<目錄>

 

 

 

 

圖七、典藏級圖檔修改之電腦畫面

 

八、圖檔降階、轉檔

 

將典藏級圖檔規格降階、轉檔成電子商務級與公共資訊級。電子商務級圖檔:72dpi、RGB全彩、最窄邊600 pixels。公共資訊級圖檔:72dpi、RGB全彩、最窄邊100 pixels。由於數位相機的解析度只有72dpi,因此必須使用影像軟體修改規格之後,才能進行降階與轉檔的工作。<目錄>

 

 

圖八、典藏級圖檔轉檔成電子商務級圖檔

 

圖九、典藏級圖檔轉檔成公共資訊級圖檔

   

九、備份圖檔

一個族群的照片全部掃描、修改與檢查完成後,備份檔案至外接式硬碟,並且燒製典藏級圖檔光碟。因典藏級圖檔較大,單張約35MB,故平均18張圖檔燒製成一片光碟儲存,並且製作光碟封面。<目錄>

  

 圖十、將圖檔燒錄光碟備份

 

十、檢查備份資料

檢查已備份和燒錄至光碟的檔案,確定檔案可正常開啟、完整與使用。<目錄>

 

圖十一、逐一檢查光碟檔案 (示範者:郭欣諭)

 

十一、田野調查

至田野地調查標本內容、相關背景、物質文化、現今行政區等資料。由於田野調查需深入在地,調查者需與當地居民進行的訪談,並花費不少時間,以取得有關照片或訊息。<目錄>

 

十二、還件

依台大人類學系標本使用規定辦理,將掃描完相片原件歸檔。<目錄>

 

圖十二、將掃描完畢的相片歸檔(示範者:郭欣諭)

 

十三、目錄檔著錄

將已數位化之圖檔建製目錄檔,著錄欄位包含族名、影像內容、備份日期等,以便查閱及核對。目錄檔的著錄有助於日後查詢所需典藏級圖檔的光碟片的編號,與圖檔的管理和使用。<目錄>

  

圖十三、目錄檔著錄畫面

 

十四、著錄與修改文字資料

針對Metadata欄位進行文字資料的著錄與修改。從所蒐集、整理之相關文獻與田野資料加上研究者與調查者的人類學專業學識,對照片進行內容描述與詮釋。<目錄>

 

圖十四、文字資料著錄與修改。

 

十五、資料匯入查詢系統

 

 

將已經修改好之圖檔與文字資料匯入資料庫;再次檢查文字與圖檔的對應並修改錯誤。<目錄>

 

 

圖十五、圖檔資料匯入資料庫中

 

  

十六、定期備份資料庫

每隔一至二個月,視工作量而定,備份資料庫與查詢系統。將資料備份燒製成光碟與磁帶備份,並且於外接式硬碟暫存一份。<目錄>

 

 

圖六、將資料庫資料燒錄成光碟備份

 

十七、資料庫網路開放利用

資料庫將依使用者之權限等級,開放資料庫內容以供檢索查詢,此資料庫管理系統也同為台大人類學系標本管理系統,資料庫權限管理則台大人類學系上討論之權限規範與使用者之等級授權開放,預計94年初開放部份,以優先開放出版過的資料為主。<目錄>

 

 

圖十七、影像資料庫單筆畫面 

 

備註
 
製作單位

   臺灣大學典藏數位計畫 子計畫五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文字撰寫

      臺灣大學典藏數位計畫 子計畫五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

      計畫助理 郭欣諭、幹事 侯素蘭等工作人員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人類學主題小組助理陳美智

圖片拍攝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人類學主題小組助理陳美智、劉華珍

圖文編輯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人類學主題小組助理 陳美智

 

致謝

感謝「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畫」主持人 謝繼昌 教授與侯素蘭、郭欣諭等相關工作人員的悉心指導。<目錄>

 

 

 

1.文物標本清點、提件維護、拍攝影像、數位處理、資料解讀、分析辨識、上架歸位與補充田野調查等工作。
2.影像紀錄和相關資料彙整:包括拍攝者、拍攝時間、地點、聚落與影像主題說明等原始紀錄和相關文獻資料的整合。
3.影像內容與歷史文化脈絡解讀研究:逐件進行個別藏品的辨識、分析、和補充田野調查等工作。
4.數位電腦資料庫的建立:包括資料系統的規劃設計、文字資料輸入、影像掃描等。
計畫內容與目標:
92年度的工作進度為四個族群的影像標本和資料整理研究與數位化:
(一)泰雅族文物標本整理研究與數位化:包括1930年代「帝大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至1960年代台大考古人類學系採集之文物,包括台北、新竹、苗栗地區各社約200件;
(二)泰雅族(泰雅亞群與賽德克亞群)影像收藏整理研究與數位化:包括1930年代「帝大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至1960年代台大考古人類學系民族學田野照片約395張;
(三)鄒族文物標本整理研究與數位化:包括1930年代「帝大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至1960年代台大考古人類學系採集文物134件;
(四)鄒族影像收藏整理研究與數位化:包括1930年代「帝大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至1960年代台大考古人類學系民族學田野照片約108張。
93年度的工作進度為魯凱族的照片資料整理研究與數位化。<目錄>











評分: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No Ratings Yet)
Loading ... Loading ...
引用通告

回應: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請按圖片取得圖片中文字的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