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文史資料與科技的對話—數位典藏學術資料庫系列講座(一)會後報導

Tags: none 發表: 2008-10-30, 點閱: 4,865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列印 , 轉寄 轉寄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講座實況

 

台灣,這個被稱為福爾摩沙的島嶼,除蘊藏多樣的自然生態,同時在人文歷史上也融合不同族群與地方特色,而現在這些記載臺灣自然、人文與社會的各類文物與資 料,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推動下,已經陸續收集、綜整為數位檔案。但捫心自問,數位典藏計畫這麼多年來,產出了三四百萬筆的數位內容,與一兩百個的 資料庫,有多少使用者瞭解哪些數位典藏資源,是可以運用到研究、教育與學習上?有多少單位的資源是可以被整合應用的?為此,本計畫自今年8月起,舉辦包括 文史、書畫、建築、人類學、生物等主題的資料庫實例講座,首場講座已於8月27日,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大樓704會議室舉辦,主題為臺灣文史 資料庫,邀請到臺灣大學圖書館特藏組組長邱婉容女士,為大家介紹國立臺灣大學「深化臺灣核心文獻典藏數位化計畫」資料庫內容與應用情形,另外也邀請國史館 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一線執行者,就「如何打造更好用的學術資料庫」為大家提供經驗與意見。

 

 

國立臺灣大學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正式起始之前,便已經在數位化工作上有卓越的成績,而在第一期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以及第二期的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裡,也持續地在這領域上產出豐富的成果。在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的部分,主要負責是文書檔案類的數位化,該館挑選了臺灣大學圖書館中較為獨特的物件,包括伊能嘉矩手稿、淡新檔案、古碑拓本、田代文庫、狄寶賽文庫、歌仔冊等,都是對於台灣研究上非常重要的資料,在數量上也是相當的完整,這次邱組長特別針對「深化臺灣核心文獻典藏數位化計畫」之成果,如何營造出一個方便學術研究者或是學生,使用這些資源時,所使用的便捷環境來做介紹,例如該網站可查詢原件內容的全文或是完整影像等等,在淡新檔案的部分,還有「淡新檔案學習知識網」,精選一些文書類別,標註文書中重要的內容進行解說,使用者還可以利用頁面提供的放大鏡功能,觀看更為清晰的影像,除了資料庫網站外,邱組長也認為成果呈現不應只出現於一種載體上,應該是需要滿足各方需求喜好,出版印刷紙本,或是其他載體,並不是透過數位化以後,其他的都不需要了,利用不同呈現方式,也可以補足各種載體的缺點。

 


數位典藏資源中心-臺大‧典藏介面

 


淡新檔案學習知識網介面

 

 

此外,在原件檔案上,有著過去慣用年代、官職名稱、或是民間常用的數字表示方式(土地、銀兩/元、重量、長度等)資料,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便開發包括臺灣史常用中西曆日期對照臺灣清代官職表 (文官)、以及蘇州碼轉換器的線上系統,解決紙本閱讀不容易計算轉換,或是彼此關係連結不易辨識的問題,對於讀者而言,無非不是一個方便的好工具。

 


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

 


臺灣史常用中西曆日期對照查詢介面

 


臺灣清代官職表 (文官)介面

 


蘇州碼轉換器

 

 

在緊接著的座談會裡,國史館「國家歷史資料庫」的吳淑鳳小姐,以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洪一梅小姐,也各自簡要介紹所屬單位內的重要成果產出,以及在實際應用上的經驗,像吳小姐便提到,雖然很多時候因為資料版權上的因素,錯失很多與各方合作發展的機會,但現行網站的使用者,除了研究生外,甚至還有導遊、節目製作單位等等,身為製作者的他們,真的是很意外,也很高興有這麼多類型的使用者再利用。而洪一梅小姐也以自身經驗,認為透過整合介面,讓使用者簡單的查詢到來自不同資料庫的內容,發現更多可以使用的素材,即便這對各個單位來說其實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因為不同的Metadata,需經過初步整理工作,精簡文本裡所要呈現的重點,以及突顯物件內容的特性等等的工作,但一切的辛苦是為了便利研究者的查詢,以及補足罕用字比對的問題,是值得的。同時認為檔案學術資料庫建置,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寧缺勿錯」,不知道、不確定的內容,就讓空在那裡,未經考證就填入,是會影響學術研究的品質。因此,目前史語所也積極進行相關資料的田野調查,希望透過更多內容與素材的分析,以及時空源流的查考,提供使用者更完整正確的資料。最後洪小姐也對於與會來賓提出的捐贈物智慧財產權的疑問做了點說明,認為應該確認捐贈契約上是否有將智慧財產權一併移轉,否則也許會有可能造成一些疑慮或問題。

 

 

國家歷史資料庫介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

 

 

這次講座,與會的幾位講者及其所屬台大、國史館、史語所等機構,都是希望透過與科技的對話,保存臺灣重要歷史資源,並建構內容完整、多元,能快速傳播歷史知識的方式,這與本計畫預計要執行與建置的「臺灣多樣性知識網」有著同樣的目標。「臺灣多樣性知識網」是以目前數位典藏計畫中所產出的數位內容,透過專家的討論與精選,將重要的數位化成果組織後,形成跨學科領域的專題,這系統除了原有內容的精彩外,透過科技的協助,在瀏覽、使用上均以使用者的角度進行考量設計,便於使用者查找資料,更可以讓使用者編輯這些精選內容,變成屬於個人的知識。

 

 

雖然說許多系統的建置,並不一定能追趕上科技變換更新的速度,但仍希望藉由科技,將重要文史資料進行整理與數位化,並建置便於讀者瀏覽使用的介面與功能,並期待與其他相關單位合作,共同為臺灣文史資料保存與傳承盡一份心力。

 

 

會議訊息:http://content.teldap.tw/index/?p=808











評分: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No Ratings Yet)
Loading ... Loading ...

回應: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請按圖片取得圖片中文字的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