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礦物與岩石數位化工作流程簡介
Tags: none 發表: 2007-11-07, 點閱: 5,319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 轉寄本文主要是介紹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臺灣本土地質標本館藏的數位化工作流程。
計畫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計畫名稱:臺灣大學地質科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此外,此計畫將同時建置專業性的地質標本數位典藏資料庫,透過網際網路提供大眾瀏覽和搜尋相關的地質知識,並設計網路互動式遊戲,建立虛擬地質科學博物館,以立體3D模式展現地質礦物、岩石、化石標本之美,建立數位化的地質科學典藏寶庫,透過生動活潑的方式,展示地質科學之奧妙,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目錄>
圖一、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館標本室
為方便整理標本以及出借管理,故將標本分類整理後製作條碼,未來並將製作管理系統(圖二至圖七)。<目錄>
圖二、電腦條碼製作
圖三、條碼印製
圖四、貼上條碼(示範者:王秀如)
圖五、已完成條碼製作之礦物
圖六、已完成條碼製作之岩石
圖七、所有的標本都會貼上條碼並加以整理
圖八、翻閱書籍查詢礦物相關資料(示範者:陳俐陵)
圖九、翻閱書籍查詢岩石相關資料(示範者:陳俐陵)
圖十、進行岩石挑選(示範者:王秀如)
利用軟毛刷、硬毛刷、小噴槍、濕布和超音波震盪器等工具對礦物及岩石進行清理(圖十一、圖十二),使標本在拍攝時能呈現最佳狀況,部分礦物與岩石標本較易崩解,需小心處理。<目錄>
圖十一、利用軟毛刷清理標本(示範者:王秀如)
圖十二、利用硬毛刷清理標本
彙整標本之基本資料,並將文字資料數位化,加以分類建檔。部份資料欄位與科博館地質主題小組資料相通,包含標本名稱、物理性質、化學特性、野外產狀、重要產地、主要用途、鑑定特徵、參考文獻等(圖十三至圖十五)。<目錄>
圖十三、建置標本資料庫(示範者:王秀如)
圖十四、標本基本資料輸入畫面
圖十六、使用測光表測量燈光(示範者:蕭為澤)
圖十七、利用棚燈燈泡及反射傘進行照片拍攝(示範者:蕭為澤)
圖十八、使用冷光燈進行拍攝(示範者:江漢儀)
圖十九、較小的標本,必須利用燈箱進行拍攝
圖二十、利用Photoshop專業軟體,進行影像處理
與中研院資訊所智慧型系統實驗室合作進行礦物與岩石標本之環物影像攝影,使用Kadian環物攝影架、數位攝影機、Quicktime VR及中研院開發之環物程式等軟體結合進行環物攝影。拍攝架設與校正等各項工作均十分耗時(圖二十一、圖二十二)。完成之標本影像檔,經由去背處理等影像編修後,再套入中研院資訊所開發的Flash播放器,即可製作立體影像。此立體影像在Flash等動畫軟體下滑鼠拖曳前後左右移動,使用者可看到標本不同角度的影像,且有遊戲之趣味效果(圖二十三)。<目錄>
圖二十一、在中研院資訊所的一隅進行環物拍攝
圖二十二、拍攝前必須先做電腦程式設定與對焦校正(示範者:黃彥碩)
圖二十三、用滑鼠按在標本上,可將環物拍攝之影像左右轉動
圖二十四、由研究人員自行設計資料庫
圖二十五、將Metadata資料轉入至MySQL資料庫
圖二十六、撰寫礦物小百科文章
圖二十七、使用網頁編輯軟體,製作礦物小百科網頁
圖二十九、利用Dreamwaver網頁編輯軟體製作網頁
圖三十、網站首頁
圖三十一、網頁內容
文字撰寫
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系 地質科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圖片拍攝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圖文編輯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部分圖片提供
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系 地質科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助教 王秀如 助理 楊靜雯
感謝
參與【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系─地質科學典藏數位化計畫】相關人員吳文雄先生、王秀如小姐、楊靜雯小姐、蕭為澤先生、陳俐陵小姐、江漢儀小姐協助調查與拍攝。並感謝中研院資訊所黃彥碩先生及環物拍攝相關人員協助拍攝工作。<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