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Television News Archive電視新聞典藏計畫

發表日期: 2008-01-23, 點閱數: 1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撰文‧程婉如
  Television News Archive成立於1968年,座落於美國田納西州的范德堡大學內校園一角,其彙集國內外電視晚間新聞及廣告時段,主要包含ABC、CBS、NBC、CNN、FBCi等廣播及有線電視新聞頻道等,不僅完整側錄及典藏新聞時段資料,並且建立良好的檢索系統提供查詢。自1968年起,該計畫人員便已著手進行新聞節目的典藏品清單、摘要及敘述等資料蒐集,而善用此資源整合於資料庫中,不僅能提供做影像內容之典藏,亦為研究歷史或政治事件時的最佳參考來源。
  該計畫典藏類型包含晚間新聞及專題報導等,以下介紹此兩種節目類型:
◎ 晚間新聞
  計畫典藏約含30,000則的電視新聞詳細資訊,每則新聞片段都有內容摘要之介紹,亦提供報導的起訖時間,通常基本資訊包括新聞主播、記者以及與該事件相關的人名、敘述等,而透過網站搜尋系統也能獲得完整的節目清單。
◎ 專題報導
  從1968 年開始,此典藏機構即進行政治會議、總統記者會、競選活動以及國際相關重大事件等相關新聞之數位化,例如:水門事件、美國人質於伊朗的情形、波斯灣戰爭、恐怖份子對美國的攻擊以及ABC《夜線Nightline》節目等,蒐集超過8,000小時的新聞議題可供使用。儘管晚間新聞裡未詳加描述各事件的發生細節,然而在該計畫資料庫裡皆收錄了所有資訊,以記錄歷史事件的真實性。
  Television News Archive計畫網址為http://tvnews.Vanderbilt.edu/,在此計畫資料庫中擁有超過705,000筆有關每則新聞內容的描述,而約8,000筆記錄皆彙集於專題報導之中,其餘則為一般晚間新聞的簡單摘要敘述。若對此資料庫有興趣之讀者,也歡迎隨時親自體驗搜尋之樂趣。以下便針對計畫資料庫的檢索介面作進一步的操作與介紹:
  (圖一)為此網站首頁,其提供搜索引擎(TV News Search)以查詢電視新聞資料,點選進去之後連結至(圖二),得以免費註冊為會員之後進行檢索。

 圖二、Login to TV-News

  (圖三)為登入會員後進入資料庫之頁面,在此有基本查詢、進階查詢以及依日期查詢三種方法,筆者以「TAIWAN」作為關鍵字查詢,截至95/06/06為止,共得1232筆資料,頁面如下(圖四)。

 

   點選每一筆搜尋結果,皆有下述基本資料:新聞標題、內容摘要、新聞類型、時段類型、紀錄編號、起訖時間等,也提供關於此筆新聞報導的播放頻道、日期、時間秒數、敘述等等,另外使用者也可依照自己的需求付費索取拷貝錄影帶等,至於使用者付費機制為何?以下即針對繳納金額、付費方式、運送及使用條款等詳加說明:
  首先說明計畫內所典藏的電視新聞會以錄影帶形式寄發給付費索取之使用者,其中又分為兩種選擇方式:
◎ 直接複製
  此方式為該機構提供最簡單且便宜之服務,使用者可依照自行所需申請複製夜間新聞時段、特別新聞集錦等,索取費用如下表:

使用者類型 索取費用(每半小時)
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學生 美金US $25元
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職員 美金US $25元
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全體教員 美金US $25元
贊助機構 美金US $25元
各大教育機關 美金US $50元
K-12各級學校師生、職員 美金US $50元
個人研究機構 美金US $100元
政府機關 美金US $100元
非營利組織 美金US $100元
商業團體 美金US $100元
公立圖書館職員 美金US $100元
聞媒體傳播業(電視、廣播、印刷) 新美金US $100元

《譯自Television News Archive計畫官網》

◎ 間接編輯
1. 使用者可視需求而申請多個新聞片段資料彙整於同一錄影帶內。
2. 編輯錄影帶的費用計算方式無關乎片長(時間長度),而是依照使用者索取新聞片段的數量多寡而定。
3. 每捲錄影帶可編輯最長時限約為一小時,而收取費用為美金US $10元。
4. 錄影帶中所編輯的每則新聞片段之索取費用如下表,其依照使用者類型不同而有所區別。

使用者類型 索取費用(每半小時)
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學生 美金US $12元
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職員 美金US $12元
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全體教員 美金US $12元
贊助機構 美金US $12元
各大教育機關 美金US $17元
K-12各級學校師生、職員 美金US $17元
個人研究機構 美金US $27元
政府機關 美金US $27元
非營利組織 美金US $27元
商業團體 美金US $27元
公立圖書館職員 美金US $27元
新聞媒體傳播業(電視、廣播、印刷) 美金US $27元

  該方法屬複雜且勞力密集之服務,因此其製作費用較為昂貴,且須先收到貨款後才進行新聞片段挑選、編輯錄影帶等工作,索取者亦可自行準備錄影帶供該機構製作。
  上述說明為Television News Archive計畫典藏品之使用者付費機制,亦為該計畫進行典藏所需預算的最大收入來源。此機制對於隸屬於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之成員或贊助機構等,皆提供最高的折扣及優惠。隸屬於各級教育機關之成員亦擁有適度的折扣,而其餘的使用者類型則比照一般標準之價格付費。另外,關於錄影帶運送、付費方式及使用條款等相關事宜,筆者亦整理如下:
◎ 物品包裝及運送
* 凡是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全體師生或職員皆能直接獲收從該計畫典藏中心寄發的索取物品。
* 其餘使用者之索取物品若無特別註明的話,則一律委由UPS (United Parcel Service)託運,此運費已含於收取費用內。
* 顧客可額外付費要求快遞方式為隔日送達目的地。
◎ 付費方式
  每筆訂單在運送之前皆須先取得貨款,而建議付費方式為信用卡或大專院校所核發之訂購單。恕不接受一般商業公司用途之訂購單。
◎ 使用條款說明
 * 所有寄發的錄影帶皆視為該計畫典藏中心之資產,請務必擇期歸還。
 * 凡逾期不還者,將罰款美金US $50元。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Television News Archive計畫進行電視新聞檔案數位化至今已近乎四十年載,此機構將所有新聞(含廣告時段)都錄下來,以典藏足夠且完整的資料,並且建立完善的檢索目錄,便於使用者進行查詢,而此種提供大眾查詢資料的公開機制也能讓國內相關典藏單位作為參考,以建立在地化的數位新聞資料庫。

《以上撰文資訊皆來自Television News Archive計畫官網http://tvnews.vanderbilt.edu/,若有任何翻譯上之誤解,敬請不吝告知,感謝您的閱讀。》

i以下列舉美國主要電視新聞的概況:
‧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簡稱NBC)
‧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簡稱CBS)
‧ 美國廣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簡稱ABC)
‧ 福克斯廣播公司(Fox Broadcasting Company,簡稱FBC)
‧ 有線電視新聞網(Cable News Network,簡稱CNN)
‧ 美國公共廣播局(Corporation for Public Broadcasting,簡稱CPB)

維基百科(Wikipedia1)專題計畫簡介

發表日期: 2008-01-23, 點閱數: 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維基百科」自2001年上線以來,稟持著「自由」的概念,不論你是老、是少、是男或是女,無論你是來自世界哪個地方,皆可貢獻自己的力量,用自己所熟悉的語言提供知識,同樣也有權力去修改、審核在線上的內容,透過這樣「共筆」機制,漸漸形成如此龐大的百科全書。目前英文版詞條已高達一百一十萬個以上的條目2,而超過兩百種語言版本的詞條的總計也高達三百萬個條目,因此說「維基百科」是二十一世紀新社會運動,還真一點也不為過。
  目前除了詞條編寫外,在維基媒體基金會下,另發展出許多「專題」計畫,以結合相近的知識與資源。以下簡單介紹三種專題計畫:
一、 維基文庫(Wikisource)
  此區收集許多無版權爭議的文獻作品,以中文版3為例,作品類型就包含了史書、小說、散文、詩歌、講詞、歌詞、法律條文等,都是以全文方式呈現,也已經累積了將近五千筆的資料。
二、 維基教科書(Wikibooks)
  這是一個收集各式各樣的教材的地方,包括像是食譜、語言教學、數學、電腦等教學資料4,提供學生或教師,教學規劃與學習的園地。目前該計畫正在推展以學科類型分類的「維基圖書館」建置。
三、 維基物種5(Wikispecies)
  匯集許多與動物、植物、菌類、病毒等物種分類與相關詞條的資料,但資料量比起其他專題計畫來說算是比較缺乏的。
  以數位典藏計畫來說,同樣也有類似以上三類的數位化工作,五年的計畫執行,累積不少資料量,除了計畫各自建置資料庫,或匯至聯合目錄外,較無針對這些資料做更有系統的知識轉換,以提供更廣大群眾獲得知識的管道。但在2005年成立的「台灣維基棒球館6」來說,它便是一個非常成功結合Wiki的數位典藏計畫,除將數位化後的資料應用於Wiki中,也透過Wiki協作機制,增加資料的豐富度。既然Wiki的模組與源碼是公開的,數位典藏的確可以思考結合這樣的「共筆」模式,以計畫數位化後產物為基石,邀集更多人對於資料作新增、審核與修改,把一筆筆單純的資料,轉換成能多方利用的知識。
  「希望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能自由的獲取人類的全部知識7」,這是Wikipedia開始運作以來的重要目標,而數位典藏工作也是希望能將重要文物數位化後,讓大眾更容易去瀏覽與應用,遂而達到我國人文與社會、產業與經濟的發展8。若能將兩者結合,充分利用Wikipedia所聚集的群眾力量,以及數位典藏計畫下的豐富精品收藏,這樣情況下所發展出的知識庫,才能更為完善發揮實質應用功效,其資料的豐富度也是無與倫比的。

參考資料:
1. KaurJmeb,2006,維基百科攻略:知識分享最前線,電腦人雜誌。

1 Wikipedia,http://www.wikipedia.org
2 Wikipeida統計資料:http://en.wikipedia.org/wiki/Special:Statistics
3 中文版維基文庫:http://zh.wikisource.org
4 中文版維基教科書:http://zh.wikibooks.org/
5 維基物種:http://species.wikimedia.org/
6 台灣維基棒球館: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
7 http://wikimediafoundation.org/wiki/%E8%B5%84%E5%8A%A9
8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目標:http://www.ndap.org.tw/1_intro/goal.php

小而美的Wiki系統,讓文章動起來

發表日期: 2008-01-23, 點閱數: 10,636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網站介紹:Tiddly Wikihttp://www.tiddlywiki.com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高芷彤

    你還在為找不到好的方式做筆記而煩惱嗎?或是覺得HTML的程式語言太過複雜而感到無助呢?一個利用Wiki系統創建的TiddlyWiki,能隨時編輯寫作、記事存檔、搜尋文章,並能不再受限於傳統資訊分類方式,體驗人性化的分類技術-Tag,讓個人化的數位筆記本更生動。最後,TiddlyWiki主張的開放原始碼讓使用者能延伸出更多功能,例如如何讓它在PHP或其他資料庫伺服器上執行,試著納入文章回應、用戶管理、版本管理等常見的wiki甚至blog功能。延伸出除了筆記本外,同時也能成為個人網站,同樣能體驗有如Blog般地線上互動零時差。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個簡單、好用的個人筆記「TiddlyWiki」之開放原始碼軟體。

(資料來源:http://www.tiddlywiki.com

(more…)

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人才培育計畫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及成果

發表日期: 2008-01-23, 點閱數: 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林慧菁9505
1. 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
(1) 辦理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人才培訓研習營(現場教學)
    為培育原住民數位典藏人才,本計畫擬辦理五場研習營,包含一場基礎班、三場進階班、一場高階班(含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與網路百科推廣研習營四場,合計九場),此九場研習營為一系列連續性培訓課程,課程內容安排採循序漸進之方式,除教導原住民進行典藏品數位化之基礎工作流程之外,更進一步培訓其撰寫計畫書之能力,藉此有系統之課程,訓練原住民自行提案之能力,期望原住民夥伴們在加入數位典藏行列後,進而分享原住民文化之數位資源,豐富國家數位典藏成果。

(2) 建置數位影像上傳輸入系統Donor Input Sytem
    促進原住民民間團體與文史工作者的參與,將原住民珍貴的文史資料能一併收入國家數位典藏內,初步教導原住民上傳珍貴之文史資料至「數位島嶼」、「台灣原住民資料交流分享平台」,並於本計畫結束後,將「數位島嶼」、「台灣原住民資料交流分享平台」內之原住民文化資料匯入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聯合目錄系統」內,除可豐富國家數位典藏內涵外,並可同時呈現台灣文化的多樣性。

(3) 追蹤輔導研習營學員後續學習情形
    每場次研習營活動為期兩天(高階班為期三天),學員參與此課程後,本計畫仍須掌握後續學習之情況,了解其實際進行數位化之困難與問題,並適時提供協助,若有必要則可由計畫成員、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及助理實際前往教學。

(4) 辦理原住民文化主題數位攝影競賽一場
    為激勵培育之原住民夥伴持續參與數位典藏工作,並將作品及典藏資料上傳至「數位島嶼」以及「台灣原住民數位資料交流平台」,本計畫將舉辦以原住民文化為主題之數位影像競賽,預計徵集之競賽作品數量約一千張。此競賽擬邀請攝影專家、攝影相關科系教授、原住民文化研究者等擔任評審,挑選優勝作品並給予參賽者獎金以玆鼓勵:第一名3萬元、第二名2萬元、第三名1萬元、佳作5名各5仟元、特別獎5名各5仟元。

(5)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並發表論文
    由本計畫共同主持人潘英海副研究員代表出席太平洋鄰里協會2006年聯合年會(PNC 2006 Annual Conference in Conjunction with PRDLA and ECAI),於會議中報告本計畫之內容,聽取與會者之意見,做為未來改善計畫之參考。
    
(6) 原住民數位典藏人員培育400人,種子隊伍50人
    本計畫辦理之研習營,基礎班五場次/進階班三場次/高階班一場次(含「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與網路百科推廣研習營」四場次),此九場培訓課程,預計培育原住民數位典藏人才約400人(基礎班、進階班),種子隊伍約50人(高階班),期望培育之人才及種子隊伍學習數位典藏相關技能後,進而參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二期計畫,為豐富國家數位典藏而努力。

(7) 出版數位典藏研習手冊三種(基礎、進階、高階)
    本計畫基礎課程邀請之講師大多為經驗豐富之第一線工作人員,進階及高階部分則邀請攝影專家及企劃撰寫經驗豐富之行政人才擔任講師,此三階段之課程內容豐富精彩,因此,出版數位典藏工作經驗與分享之研習手冊,必可使未能親赴現場參與研習活動之人員,仍能藉由研習手冊習得相關技能。
  
(8) 線上學習與展示系統一式
    原住民數位典藏人才培育是刻不容緩的工作,但限於研習營人數限制,以及活動地點無法顧及台灣各地,故本計畫擬製作線上學習課程,以便有興趣加入數位典藏行列卻未能參與研習營活動之人員,可透過線上學習課程取得課程認證,進而參與進階與高階班,完成一系列培訓課程。
    
(9) 人才培育線上課程製作與後製作光碟一式(20堂課,每堂課約一小時)
    研習課程結束後,本計畫擬將課程壓製成光碟,並致送給參與研習營之學員,讓學員在家即可複習課程內容,又顧及到許多原住民家中並無網路設備,故壓製光碟以方便原住民複習研習營課程。

(10) 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人才線上資訊交流網站一式
    為方便原住民資訊交流與討論,本計畫擬建置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人才線上資訊交流網站,包含民間團體及文史工作者、中小學教師、對原住民數位典藏有興趣之社會大眾,期望此交流網站之建立,可協助上述人員對於數位典藏有更進一步的經驗分享與交流。

(11) 工作人員培訓15~20人
    本計畫執行之相關專兼職助理約15至20人,參與人員將學習到數位典藏行政訓練,並由計畫專案助理執行基礎班之教學與實務操作指導,因此參與之工作人員將學習到數位典藏之教育技能。

2. 對於學術研究、國家發展及其他應用方面預期之貢獻。
(1) 學術研究方面
    原住民文化對於台灣文化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塊,然而原住民各族群受教育學習之機會並不如一般人想像的容易,因此,藉由本計畫辦理研習營可讓原住民瞭解數位典藏的重要性,並知曉利用以及分享資源的管道,除可培養其應用電腦之能力,也達到消弭數位落差之目的。且經本計畫培訓後,使得原住民典藏文物得以納入國家數位典藏,可增強有關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各類型資料庫,豐富既有學術研究資源,未來可更進一步整合學術與研究資源,營造文化創意產業與數位內容產業加值之基礎建設。對於保存原住民文化資源,抑或是研究原住民文化之專家學者而言均是一大福音。

(2) 國家發展方面
    台灣的資源分佈通常集中於北部,許多會議以及活動也都以北部為舉辦地點,而降低了外地參與意願。因此,本計畫辦理之研習營場地遍佈北、中、南、東,其中原住民較聚集之東部場次更多達三場(花蓮、宜蘭、台東),期望本計畫活動地點之選擇,能夠提高原住民參與研習營之意願,增加原住民學習興趣。此舉之目的也希望平衡台灣北、中、南、東之數位落差,均衡台灣數位典藏之發展。

    除此之外,本計畫共同主持人潘英海副研究員也將代表本計畫出席國際學術會議,會議中除報告本計畫內容,讓國際人士了解原住民文化也是台灣數位典藏相當重視的環節外,在會議中也將尋求合作對象之可能性,提升台灣原住民文化之國際形象。
  
(3) 其他應用方面
    本計畫除教導原住民學習如何進行數位化工作外,也教導其如何利用後台著錄系統進行資料著錄工作,此係資料庫應用之課程,原住民學習後台著錄系統後,可應用至「數位島嶼」以及「台灣原住民數位資料交流平台」,資料庫的成果將於計畫結束後匯入聯合目錄系統,提供社會大眾瀏覽與觀賞,以達增強有關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各類型資料庫之目的,提供鄉土教材素材資源,以呈現台灣文化的多樣性。另一方面,學校教師可利用聯合目錄資源進行教學運用或研究,學生們則可於聯合目錄系統內學習到課本中未及提到之課外內容。

3. 對於參與之工作人員,預期可獲之訓練。
(1) 本計畫之實施與執行由研究人員帶領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專兼職助理執行,參與本計畫執行之相關專兼職助理約15至20人,參與人員將學習到數位典藏行政訓練,換言之,即數位典藏專案經理之培育。
(2) 本計畫之實施與執行過程中,將培訓計畫專案助理執行基礎班之教學與實務操作指導,因此參與之工作人員將學習到數位典藏之教育技能,換言之,即數位典藏專案講師之培育。
(3) 本研習營強調實作課程,而實作經驗以實際進行數位化之計畫助理最為豐富,故本計畫擬聘請實作經驗豐富之助理人員擔任講師,又研習課程通常以90分鐘為一堂課時間,如何在90分鐘內,清楚講授所要表達之課程內容,又能使學員不至於失去學習耐心,則是本計畫工作人員需要學習以及訓練之處。

典藏台灣原住民-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網站簡介

發表日期: 2008-01-23, 點閱數: 2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陳美智95.05.28

  近幾十年來,隨著整個大環境的改變以及社會資源的分佈不均,台灣本土原住民逐漸轉變成台灣社會中一群處於弱勢的少數族群,許多原住民舊有的生活方式與習慣正為了因應這整個大還境而改變,正因如此許多原住民傳統的文物與資料正急速銳減,為了保存這些臺灣特有的文化,現在有一群人正努力將這些台灣老祖先的文化用數位的方式保存下來。
  「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正是這些致力於保存台灣原住民文化資料的工作群之一,「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之執行單位為中研院民族所,主要目的在於將數位化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圖書館以及研究人員所典藏有關臺灣原住民的文物、文獻與影音資料,並建置資料庫及開發資料庫搜尋機制,希望透過網站的交流機制,達到拋磚引玉之效,吸引民間團體、博物館、教學與研究單位以及地方文史工作者,上網交流臺灣原住民相關資訊與意見,甚至上傳分享相關文物、文獻與影音等文化資產。
  「台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建置之資料庫,94年2進行大規模的網站改版工作,除了更方便資料庫的管理外,也更新增了許多便利的查詢與檢索功能。
  改版後的網站將原有的入口網站做功能區隔的規劃,分為五個具體的主題,將網站所有服務,整合成計畫緣起、典藏館、展覽館、演講廳、文化地圖,並充實每個主題的具體內容,讓網站使用者查詢利用。並新增論壇交流區,讓使用者可以透過論壇的方式直接向計畫反應對網站的意見並進行交流。如下圖:
  
 (1)典藏館
 新版的查詢介面相較於舊版除了查詢功能更為完整以外,更能方便管理者做管理。典藏館內的資料,將部分已獲得授權的數位物件皆已經可以開放予大眾查詢使用。典藏館的查詢主要分為:簡要查詢(單一資料庫全文檢索)、進階查詢(單一資料庫條件式查詢)以及跨資料庫查詢三項查詢服務,可以讓使用者透過關鍵字與共通欄位的檢索,更快找到想要查詢的資訊。
 
(2)展覽館
  展覽館將各資料庫的典藏內容重新整理,讓分散在不同類型資料庫的各處資料整合起來,成為專題式的介紹。特別規劃以原住民年度儀式為主的一系列展覽,以「事件」為主軸,例如:邵族大過年等事件,邀請專家學者撰寫年度儀式導讀,並將田野調查所蒐集的各類型資料一起呈現出來,導引使用者進入原住民豐富的文化世界。網站畫面上區分為兩大半,一半使用文字介紹整個事件,另一半則配合影像資料,將相關的各類型田調資料詳述在旁。
  
  
 (3)演講廳
  演講廳將數位典藏與人類學研究相關的精彩演講或研討會,以線上串流的格式,提供網站會員不限時空的精彩演講,甚至收看立即的實況轉播,以便大眾線上學習與觀看。專題較多的研討會,將每場次的主題分段,使用者只要點選有興趣的演講場次,便可透過網路觀看該場次影音錄影畫面,搭配演講者的投影片,更能精確地掌握演講內容,完整吸收知識的精華。觀看內容之後,還可至論壇討論區進行意見交流,建立知識社群。

(4)原住民文化地圖
 原住民文化地圖主題以互動式的介面呈現數位典藏成果,主要分為三部分:1、 將研究人員與國內碩博士論文中與原住民相關的研究成果,製作成動態地圖,以呈現台灣各區域的研究成果。2、在各圖層內使用不同分類來呈現,更能方便使用者做查詢檢索,例如:使用「主要山脈」、「主要道路」等等做分層分類。3、原住民聚落人口統計圖表:
將單純人口統計數字轉化為點子圖或曲線圖等視覺化的效果,以呈現原住民人口變化。
 由於文化地圖的瀏覽與查詢過程較為繁複,故網頁設計者更貼心地製作了文字版與動畫版的操作手冊說明,以便使用者利用。原住民文化地圖目的為將紙本的地圖資料轉換為數位資料的呈現,並非只是掃描後的影像資料,而是將數位化完的地圖影像,將影像上的每一個有意義的地點變成物件,並套上工具,更方便使用者查詢檢索。

 「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將這些台灣老祖宗的文化資料,用數位化的技術典藏保存起來,將有得到資料授權許可的部分,放在網站上,提供大眾瀏覽使用。除了典藏保存這些珍貴的資料以外,更為推廣原住民的文化大大推進了一步。

檔案數位化工作委外專訪 (一)-史語所明清檔案工作室

發表日期: 2008-01-23, 點閱數: 2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謝筱琳
2006.06.09定稿

    關於清朝內閣大庫檔案,最傳奇莫過於它「八千麻袋」的身世。據史料,清宣統年大庫年久失修,便將所藏移出整修,未料時局變盪,民國十年,殘破檔案被隨意裝入八千麻袋,共十五萬斤,賤售紙廠作還魂紙;又經輾轉拋售,民國十八年,終於在傅斯年先生努力下,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購回。
    從民國19年起,史語所明清檔案工作室著手進行「內閣大庫檔案」整理工作,至今已超過半世紀。整理工作除例行掃灰去蟲、修裱、編目、摘要,亦包括影印複本、出版影本;但隨時光荏苒,資訊技術日進,現已改為影像掃描,錄製光碟保存檔案原樣,並上線提供網路瀏覽。
    目前工作室專任助理十二名,典藏檔案文書約三十一萬件,目前已完成檔案登錄二十七萬件,提要撰寫十七萬四千多件,以及影像製作二十萬九千餘件。
    由於檔案件數量龐大,加以人員、時間與其他因素考量,部分工作委託外商製作,項目包含:檔案影像掃描、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建置系統、內閣大庫檔案數位化影像系統,與人名、地名權威控制系統之開發與管理。
    有鑒明清檔案委外作業行之有年,且項目多元、經驗豐富,內容發展分項計畫特別邀請工作室資深助理─任家鳳小姐與林憶梅小姐,一同分享辦理、管理委外事務的相關經驗與心得。任家鳳小姐於工作室服務二十五年,掌管所有大小事物,可稱做工作室的大總管;林憶梅小姐任職十五年,中文系出身,靠著興趣與自修,成為資訊能手,協助管理電腦資訊類工作;兩位皆以自我的學習以及工作經驗,針對委外作業,提出獨特的見解與建議。

問:請問一般委外的決策為何?
任:通常是上級指示委外項目,下屬則依照上級想法與實際工作考量,提供招標所需文件、資料,例如數位化物件的規格(範)書、招商說明、合約等。

問:那麼要如何撰寫規格書?有沒有特殊考量或注意事項?
任:撰寫規格書,要以單位藏品的特性為基礎,探究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數位化品質、規格、解析度,並請教已執行數位化作業的單位,多聽、多看、多問、多學。
    例如制訂內閣大庫檔案的影像解析度,因檔案多紙本文件,材質較器皿類物件單純,無需銳利呈現質地,且檔案價值重在內容,不像書畫、器物需較高的解析度,基於物件的特性、單位需求及經費,於是訂定300dpi而不是600dpi作為典藏的解析度標準。
    此外,撰寫人員還必須非常了解自己單位的作業流程,將流程列為制定規格的原則。民國92年,我們參考傅斯年圖書館的流程將提件、調件、掃描、校驗等工作流程改為電腦化控管,委請廠商建置「內閣大庫檔案數位化影像系統」。雖有現成系統作為參照,但仍要檢驗該流程的適用性,配合工作室的需求,局部修改。由於明清檔案工作室自民國86年就開始數位化掃描,提件、調件與掃描的作業程序早已建立自己一套標準,並逐步修正,成為一種規範,所以廠商提出的系統必須符合我們既有的規範,可以些微修正,但以不違背為原則。若是沒有舊規可循的新計畫,就要多多參考其他單位的做法,選一個接近、適合的作為依據。    
    至於設備方面,一樣要多聽多看,選擇不會破壞文物的機器。

問:規格書、相關文件備妥之後……
任:以史語所來說,招商的對外窗口是事務室,因而委外招商流程為繳交申請書、簽呈、規格書,接著事務室會詢問基本的底標價格,然後公告招商。規格書與合約都會附在公告上,有興趣的廠商就會提出場勘需求,依照工作環境而規劃作業方式。
    參與招商人員需十分清楚單位本身作業流程、所需成品格式,以及廠商提供的設備資訊。招標時,可請知識較豐、經驗較多的人協助,不能閉門造車,除非數位化物件很單純、步驟很簡單。此外,還可探聽廠商風評、要求廠商將設備帶來現場試掃,直接檢驗成品;不過也有態度很好但規模較小的廠商因為經費不足無法試掃,這也是招商可能面臨的抉擇。  

問:為什麼合約上特別註明廠商必須人機進駐單位工作?
任:因原件具有「唯一性」,不能帶離所方,所以作業場所只能設在典藏單位。最好工作場所就在典藏單位工作的樓層,而非別樓或別棟,在現場,遇到問題可以馬上溝通。若有些工作安排在他處,例如我們機背攝影的工作場所在傅圖,就要派員隨行在側,隨時排解困難。

問:是否所有計畫同仁都需要全盤了解委外作業相關事項?
任:一、兩個就可以了。就我們工作室來說,同仁除了裱褙、撰寫摘要,還有其他掃灰、校驗等工作,若要每人付出時間精力以及興趣去了解委外的所有作業流程,是有點強人所難的。每個單位狀況不一,如果有的單位只有兩個助理,當然「大家」都要了解,以防其中一位生病或有事。撰寫規格書方面,也起碼要有兩個人完全掌握狀況。

問:決定委外的主要因素為何?
任:主要決定因素為器材與人員。器材方面,若是自行購入器材,將有成本與機器汰舊兩個顧慮;若委外,則不需支出購入費用,還可持續使用新的器材。
    人員方面,又與技術性以及流動性有關。從技術論,論專業,我們絕對不比日夜從事掃描、攝影或資訊設計的專才,即使單位願意負擔進修所需時間經費培養人才,也可能因為人員流動而效益不彰。我們是典藏單位而非專業攝影單位,在數位化工作裡,專業的工作還是交由專業人才製作較好;掃描、拍攝、系統開發交由外部專業人才,史料維護則由我們負責,分工作業,各司其職。
    此外,如果物件數量龐大加上時間緊湊,單位自行訓練助理執行專業的數位化作業,必須承擔其在錯誤中學習所流失的時間;反之,若數量稀少,訓練結束時,數位化工作可能也正好結束。
    決定委外與否就好像買果汁一樣,可以自製,買果汁機回家搾汁;也可以委外,直接買外頭搾好的現成果汁。不過製作數位影像或搾取果汁都需要機具設備,如果想要自己榨汁,就必須購買果汁機,但如果一個月才使用一次,乾脆喝外頭現成的就好,何必花錢買果汁機放著生鏽,而且機器日新月異,價格又驚人,不敷經濟成本效益。
    其實,委外一方面可以減輕時間、人力壓力,確保專業品質;另一方面也可從廠商那邊得來專業知識,或是其他單位的經驗,額外增加計畫同仁的學習機會。

問:如何管理委外產出的成果品質?
任、林:計畫與廠商皆必須有專人專責每天的委外作業管理。
    廠商掃描部份,手勢、習慣因人而異,計畫不會硬性要求單一標準,只要求在不破壞原件的原則下兼顧品質與速度,因文物保存絕對是典藏單位的最高工作宗旨。內閣大庫掃描校驗系統有「檢誤率」統計,廠商的管理人員可觀看每人的工作概況,自行決定工作調配。
    計畫校驗部份,最大原則就是不能漏頁、遮字、缺字,還有美感。初期的校驗很重要,最好由管理人員嚴格審查影像是否合乎標準,每當掃描器更動、換新,或是新人到任時,亦若是。一校時絕對不能急於量產,要抱持寧缺勿濫的心態,才能預防日後重複出現相同問題。建議由管理人員把關是因為其他校驗同仁可能已經習慣檢驗品質較好的產出,較無法及時發現新進掃描人員的問題。因此初期校驗最好由一、二位資深人員把關,標準較一致;待掃描人員習慣標準後,再增加校驗人員,恢復正常產值。另外,單位本身對於校驗標準也要有共識,若標準不一、人員意見分歧,將使廠商作業無所適從,延宕工作進度。
    在工作流程裡,掃描與校驗是一前一後的配合工作,必須每日同步處理,掃好校,校好上傳,一發生問題就立即處置;若經延遲,可能發生主機容量不足,造成工作延宕。所以計畫、廠商雙方都必須保持流程順暢,計畫人員要主動提醒要求。計畫除需於廠商掃描後配合校驗,掃描前亦須檢視文件狀況, 將文件以最佳狀態送掃,才能產出最佳品質。 
    綜合以上,成果的品質高低,是典藏單位與委外廠商雙方互動、付出的總合。計畫與廠商的一線工作人員只要互助、互動,養成最佳默契,就有優良產值。

問:若產值是廠商與計畫互助的總合,那麼廠商的好壞就格外重要囉?
任:其實廠商好壞真的是憑運氣,誠心最重要,倘若雙方針對問題良性互動,以坦承態度溝通協調,即使作業人員駑鈍一些也沒有關係。如果真的不適用,一定要和廠商反應,而不適用的基本定義就是不尊重、不維護原件。
    有的掃描人員學習迅速,能夠舉一反三,工作一段時間就能掌握文件特性,甚至自動改善,於是掃描速度快,正確率又高,同仁因而校驗順暢;有的掃描人員適應慢,也不太反應工作困難點,校驗時果然錯誤連連,徒增掃校困擾;也有廠商自行改良掃描器的壓版,提升掃出品質。遇到校驗困擾並非十分糟糕,反過來說,也是計畫本身反思的機會。是不是計畫人員前置作業未盡完善導致掃出影像不佳?還是文件破損污漬在先,影響掃描結果?抑或文件形式較複雜,需特別處理?如果是刷灰裱褙不良,計畫必須重新裱褙再交廠商二次掃描;如果是文件自身的缺損,則可特別註明,放寬校驗標準;如果文件形式複雜,計畫也可事先說明掃描方式,協助掃描人員正確作業。所以遇到好的廠商固然可喜,可減低作業困擾;遇到壞的也未必不好,可增加計畫的適應性。

問:剛說到有些廠商會自動改善流程增加效能,是否也有廠商自作聰明,畫蛇添足的情形?
任:文物的歷史價值對廠商來說並不重要,廠商會想辦法改良掃描速度是因為他們想要「快」。我們沒有遇過畫蛇添足的狀況,倒是有想要快卻適得其反的,那就是掃描手法有問題了。例如有些較軟或是不平整的檔案,必須費時擺放平整,以壓版分區施加壓力掃描;但有掃描人員為節省時間,以小於檔案尺寸的塑膠板墊入壓版與檔案間加壓,結果掃出影像出現塑膠板的邊緣痕跡,反而成為需要重掃的不良品。

問:有沒有考慮過直接與過去合作愉快的廠商聯繫,限制性招標呢?
任:這次就是限制性招標,但是廠商找來的掃描小姐和前一批不一樣,反而惹來好多的麻煩。其實我們一直希望是限制性招標,但廠商的人事變動、改組都是不可預料的。由於合約無法限制廠商提供同批人員,只好轉而要求不管人員為何,產量正常即可。以我們單位來說,所謂的正常產量應該是一天三、四百頁。
    我們現在正面臨一個兩難的問題,就是廠商管理不當因而延遲交貨,使得我們考慮下次不再與他們合作;然而廠商這批掃描人員又已熟悉檔案格式,如果換廠商換人員,計畫與新廠商又要重新適應。
    只要對外招商,就會不斷衍生問題,沒有一勞永逸的可能,即使現制性招標也無法確保品質。

問:延遲交或是常見的違約情形嗎?
任:合約裡通常都會限定完工期限,而我們規定的期限是由以往的工作經驗評估出來的;雖然如此,還是會有廠商再三拖延。廠商掃描拖延,後續的校驗工作無法如期進行,就會造成人力過剩、工作停擺;但若廠商要求增加掃描人手,又可能造成校驗人力吃緊(之前說過掃描、校驗應是同步的生產線),以及上傳主機容量不足的問題。於是我們認知到,下次招標必須在合約註明:「產量未達平均值,立即解約」,持續與廠商爭執於問題點,只會浪費彼此的時間而已。

問:到頭來,與廠商保持溝通管道暢通,雙方誠心合作,還是計畫委外的最佳政策。可否說明與廠商溝通的方式為何?
任:資訊系統委外部分,實際操作人員要能提出問題、意見與廠商溝通,若需求不合理不必要,廠商也會相對提供意見。至於系統修正,是用「問題單」和資訊人員溝通,一旦系統出錯,就提交問題單給廠商,廠商的資訊人員依據問題單提出解決方案,逐步修正問題。此外,我們單位會將每年所有的問題單即結成冊,作為記錄;從中可看出系統之適用性,若系統有整體不足或不良的問題,可能等經費足夠時再擴充、修正。
    掃描委外部分,有些需要特別關照的特殊本子,我們也會事先印下成冊,當做範例交予廠商,其餘問題則當面指導協調。不過大部分原則必須在招商前就告知廠商,例如色差、規格、標準等。

問:一般普遍認為委外是「我付錢你做事」,有點上級對下屬的意味,可是今天就您敘述,似乎處於對等的位置,意即雙方必須互動合作,並且還互相學習?
任:沒錯!就是要保持互相學習的心態,而非上對下的制式對待。外行人也許覺得掃描影像很簡單,然而有些問題就是要專業掃描人員實際操作才會反映出來,譬如色彩偏差、排版美觀等。他們出錯、提出修正意見,我們等於借重他人的錯誤學習。反過來,廠商不了解我們的檔案,我們就必須教導他們,將廠商的工作人員視為「一般讀者」,從協助讀者的角度設想、行動。
    我們將文物交給廠商,麻煩他們掃描,是尋求協助的行為;而廠商提供知識、服務,是提供協助的行為。一方付費一方服務,雙方各取所需,完全是建立在互信平等以及相互學習的相對位置的。

問:之前也參觀過一些將資訊系統開發委外的機關單位,他們常憂心一旦委外停辦、資訊人員撤離,資訊系統將很難善後。最後,是否也可給予一些經驗或建議?
任、林:只要系統設計完善,其實不用太擔心!而如何讓系統設計完善?第一,使用單位必須十分了解自己的需求;第二,設計完成要馬上測試使用,及時修正錯誤或不足;三,絕對要有一個了解系統運作的計畫人員。了解系統的計畫人員不需百分之百資訊專業,但一定要主動了解運作狀況,不過單位裡能有多些人懂電腦方面事務,總是比較好。
    也許會有人問:「聘請資訊類專才如何?」,試想在文史單位工作的資訊專才若不了解文史內容,也讓人頭疼,不如讓了解單位藏品又對資訊有興趣的同仁不斷進修學習,成效更好。而派員進修,又是建立在上級知人善用的基礎上。隱憂是一定有的,畢竟多數單位的主業是文史典藏,但此憂慮是可以加強員工訓練來消弭的。
    有些單位委外的心態像是把小孩交給安親班,自己就不用負起管教責任;但其實有些孩子的問題,還是得由父母親自疏導,得以排除,就像管理人員必須親自督促指導委外作業一樣。
    關於資訊系統委外還有最後建議,即合約註明廠商以開放程式碼方式設計系統,如此一來,不管廠商如何置換,只要有公開程式碼,任誰就能進入修改,避免系統維護斷代危機。

 

結語:
    明清檔案工作室的工作狀況,是廠商與工作室助理共享工作環境,共同作業同樣的檔案。在同一辦公室的平面裡,有一區塊是委外廠商掃描所在,有一區塊是工作室裱褙、修復處,還有區塊是庫房、電腦校驗區、摘要撰寫區、以及辦公處等。不同單位人員共處一室而激起的互動學習,或許是決策委外時意想不到的意外收穫,而這全歸功於管理人員的細心、睿智,以及雙方一線工作人員的互助與尊重。

自製影音的剪輯與轉檔—ExtraPlayer

發表日期: 2008-01-23, 點閱數: 5,114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 陳秀華

 

  科技的進步,讓攝影機品質與功能日新月異。從過去類比錄製方式,轉變成數位攝影,價格也不再只是少數人才能負擔,因此越來越多人利用這樣的設備,來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加上網路科技迅速發展,許多相關領域的開發人員,趁著這股潮流,建置可發佈影片內容的網路平台,但這些平台大多在影音檔案大小、或片長上,做不等的限制,此時,這套「ExtraPlayer」(http://alumni.nctu.edu.tw/~sinner/software/detail/ExtraPlayer.htm)便可將影音檔案作簡單的編輯,以符合不同平台的規範,讓你輕而易舉於網路世界裡秀出自己。

  這軟體除可進行檔案管理及影音播放外,在工具列【執行】項目下,主要有三個功能:

一、 影音處理
將影音檔拖曳至主清單視窗裡,執行播放後,於播放視窗上標記欲裁剪或分割的起始範圍,回到主清單選擇【執行】項目下的「影音分割」、「影音裁剪」,你要的片段便很容易的轉存新檔案使用。且在「影音轉檔」部分,還能將不同影音格式相互的轉換,像是影片格式的AVI、MPG、WMV、DAT、RM,以及聲音格式的MP3、MP4、WAV、WMA、RA等,這套軟體都可輕易的轉存成另一種檔案格式(先決條件是電腦中需有相對應的影音解碼程式)。

影片裁剪操作畫面

科技始於人性-The Georgetown-IBM experiment in January 1954

發表日期: 2008-01-23, 點閱數: 4,00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 李佩瑛

 

(圖一)IBM的Watson與友人

  如同NOKIA廣告的標語「Connecting People」(中文譯:科技始於人性),機器翻譯也是從這樣的概念萌芽。由於時屆美國與蘇聯的冷戰時期,雙方雖然軍事方面沒有全面衝突,但在科技領域仍暗中較勁,於是解讀蘇聯的活動與技術文件成為美國政治圈相當重要的課題。MT也就由一般去除語言障礙目的轉為軍事優先考量。

在1953年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 1953-1961)上任之後,由私人翻譯Leon Dostert主導關於翻譯方面的事務,也曾經於中情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服務,他曾被邀請至喬治城大學設置語言與語言學機構,替政府訓練語言學以及翻譯相關人才。他在參加1952年於麻省理工舉辦的第一次MT會議之後,由原本對機器翻譯的存疑轉為熱衷,積極想實現與展現機器翻譯的可能性,他找來舊識、同時也是IBM的創辦人Thomas J. Watson一同展開跨機構合作。(圖一)

(more…)

JSTOR—學者的私人期刊檔案室(一)

發表日期: 2008-01-23, 點閱數: 0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Journal of Storage,簡稱JSTOR。最初只是美國美侖基金會 (The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 的一項專案,其目的在減輕圖書館不斷尋求空間來儲存學術期刊的壓力,然而發展至今,JSTOR已儼然成為主要的學術期刊資料庫,並且擁有自己的非營利組織。1
  乍看之下,JSTOR的出現似乎會使得紙本期刊雜誌失去競爭力,或在電子版本與紙本之間產生惡性競爭,不過JSTOR最主要的目的是在於存檔,而非成為最新的期刊資料庫,因此透過與期刊出版商合作,簽署授權合約,使JSTOR現有資訊與最新出版的期刊保持有一定的時間差距,一般是3~5年。2這種方式之下,JSTOR可以避免向出版商預訂目前及最近的資料並支付費用,但圖書館和研究人士仍將 JSTOR 視作可信賴的檔案庫,為他們保存一段合理時間後的資料並允許存取這些資料,3所謂「合理的時間」是由出版商來加以決定,不過目前就JSTOR網頁資訊所及,目前大部分的出版商似乎都對於在JSTOR開放電子全文版本抱持著一個開放的態度,甚至主動要求在最初協商的時間間隔之前便開放目前期刊的內容。4但是實際運作過程還有帶進一步的考察。
  這種時間間隔的出現勢必會影響到使用者的便利性,不過就JSTOR而言,似乎是他們當前最理想的一種狀況。不過JSTOR提供相對便利的服務,在他們的「連接到最近內容」功能可允許使用者瀏覽和搜尋文章的作者、刊名和摘要資訊,雖然在JSTOR的檔案中不能獲得全文,但是允許使用者連接到出版商網站的全文文章,或者授權電子資源提供商網站上的全文文章。目前在JSTOR的資料庫中提供這類服務的雜誌尚屬少數,JSTOR預計將來要擴展具有此項功能的雜誌。5但是目前JSTOR沒有明確指出使用費用的問題。究竟透過JSTOR去連結到這些相關雜誌取得全文時,使用者是否需要額外付費?
  最有趣的一點是,JSTOR為了提高圖書館將其視為一可靠的電子期刊資料庫,在與出版商的授權合約中,達成了一項特殊規定。只要出版商不再向圖書館提供期刊單行本的電子版本,就將單行本增加到JSTOR檔案庫並向讀者開放。6這種方式有效地統合數量龐大的學術期刊論文,固然有助於JSTOR做為期刊資料庫的地位,使用者的便利性也確實大大提升,然而這卻不得不讓我們有所疑慮的是JSTOR的獨佔性,以及透過這樣的方式所產生的費用是否會相對增加?因為畢竟JSTOR並非一個免費使用的電子全文期刊資料庫。因此就使用的費用上,JSTOR的費用比起使用各雜誌提供的電子期刊檔案,何者較具經濟效益還有待商榷。不過以學術機關單位而言,JSTOR確實提供完整的資料庫,使用者眾多,所需要的期刊數量與種類也相對多元,使用JSTOR確實是較為經濟,不過倘若以個人使用者而言,購買JSTOR的效益恐怕還需要再加以衡量。

1 Roger C. Schonfeld and Hal Varian, JSTOR: A History, Front Flap部分的說明,請參見http://www.amazon.com/gp/reader/0691115311/ref=sib_dp_pt/104-6484049-5928702#reader-link
2 http://www.jstor.org/about/desc.tr.cn.html
3 http://www.jstor.org/about/movingwall.tr.cn.html
4 http://www.jstor.org/about/movingwall.tr.cn.html
5 http://www.jstor.org/about/movingwall.tr.cn.html
6 http://www.jstor.org/about/movingwall.tr.cn.html

自己發唱片- 非主流音樂Young God Records音樂網站

發表日期: 2008-01-23, 點閱數: 1 , 加入收藏櫃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文◎溫敏宇
        
  還記得幾年前,在維護著作權與商人獲利危機下,執法單位風聲鶴唳地取締MP3檔案,但由於無法可尋,沒看見較嚴重的懲處結果,反而隨著這波攻勢,來個自己做MP3放在網路上供大眾試聽下載,進而出現唱片公司購買不同專輯中的某些單曲付費機制,更有業者結合廠商將所有音樂放在網頁中,固定某段付費時間,享有無限歌曲收聽的優惠服務,甚至提供下載,例如:KKBOX。
  Young God Records1唱片公司,1990年由Michael Gira創辦,提供網路免費試聽、封面及內頁瀏覽,包含詳細的專輯介紹,大辣辣地將所有音樂放在網路上,當台灣還在打MP3的合法官司時,這家唱片公司率先開放MP3下載視聽,比起現在唱片聯合在網頁中付費使用要先進的多。而Young God的 CD封面內頁張張特殊,不單吸引音樂愛好者,也吸引繪畫藝術者。
   M.Gira是Swans的主唱兼貝斯手,當年由於不滿環球唱片不讓他參與唱片製作,對於唱片公司極度不滿,更認為那張唱片是Swans歷年最差作品,於是創辦Young God Records,自己發行唱片,漸漸網羅自己的藝人,說明頁裡強調:我要你的獨特、原創!標榜原味、獨創的音樂風格。雖然M.Gira將唱片公司取名叫Young God,其實M.Gira是無神論者,取Young God頗有宣示的意謂:神就是神,沒有年輕的分別,另外也意味自己是新世代的神!
  Young God Records首頁隨即顯示許多令人印象深刻、意想不到的畫作,這其實都是唱片的封面,不單封面特殊,唱片內頁每一幅圖都令人拍案叫絕,所以網上特別提供了藝人的小部落格,內容包含作品展示及個人說明。首頁右側提供即時文藝新聞,這裡雖屬會員制,但是不論你是不是會員,都可以隨一點選一張專輯,任意試聽,不論主打或非主打,網頁大膽將所有專輯開放試聽,這一試聽也不是只有一首或兩首,幾乎每一首都讓你聽,驕傲宣示著:我做好音樂,你絕對會買!
  國外唱片幾乎貴的驚人,而這間超級獨特的唱片公司,標價也不便宜,平均22元美金,相當於台幣700元上下,但是他真的獨特,從音樂內容到宣傳網頁,每張專輯均詳細介紹來源及音樂歷程,畫作也包括在內,如果你喜歡他的插畫,試試按右鍵,居然可以複製!
  你問我這唱片公司獲利如何?我跟你說他採購欄右方有一個特別的願望行列,讓購買的會員寫出自己的希望,他寫「願望」而不是「建議」!呵呵,開玩笑的,最近M.Gira不惜宣稱要砍掉右手無明指希望買家捧場(彈吉他需用左手無明指按重要升降弦,不能有所閃失,故此說右手2),我只能說它結合了數位影像和音樂的自信作風似乎很對自己的味兒,但仍需要更好的行銷人員幫助他經營的更成功!
 
Young God Records首頁,右下邊有藝文新聞,右上是你的願望列

 
   你看到特別的畫作了嗎?
 
   其中一張專輯及詳細的介紹
   
   長長的試聽列
1 http://www.younggodrecords.com
2 http://www.wwr.idv.tw/?board=label&li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