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1280x800   De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Reset to normal font size for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Increase font size for  -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資料數位化工作流程

Tags: none 發表: 2007-11-05, 點閱: 13,157 , 加入收藏櫃 , 列印 列印 , 轉寄 轉寄

想加入的書籤: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 . 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推到FACEBOOK

 本文主要是介紹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工作成果為主的數位化工作流程。

 

計畫單位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計畫名稱 : 珍藏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分支一:考古發掘遺物、照片、記錄與檔案

 

 

目錄:

壹、計畫的起源與簡介

貳、考古資料內容數位化

參、考古資料實體數位化

註釋

參考書目

 
壹、計畫的源起及簡介

此計畫數位化的對象是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考古工作成果為主,大陸考古工作方面,截至1949年,共計在大陸十八個省分,從事田野調查及田野考古工作,成果豐碩,諸多發掘遺址中,代表性的遺址包括河南安陽一帶的小屯、西北岡、後岡、四盤磨、王裕口與霍家小莊、侯家莊高井臺子、侯家莊南地、武官南霸臺、大司空村、侯家莊西北岡等重要發掘,一般稱之為「殷墟」(1928-1937);河南其它地區遺址尚有濬縣辛村西周衞國墓地、汲縣山彪鎮、輝縣琉璃閣東周魏國墓地等;山東地區濟南城子崖、日照兩城鎮龍山文化遺址;甘肅地區敦煌佛爺廟地區六朝至唐代墓地、武威喇嘛灣地區的唐代墓地以及民勤三角城等遺址工作的文物,亦收藏於本所。隨著政府遷台,田野考古的種子隨著史語所的研究人員來台生根,迄今考古工作已成果磊磊,其中較為著稱的有1949年由史語所與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聯合主持之「大馬璘」發掘計畫;1972年由張光直先生主持的「台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技研究計畫」之考古調查分支計畫;以及1991年因八里污水處理場工程而進行的「十三行遺址」搶救計畫。事實上,史語所已成為台灣考古學研究的一個重鎮,本所收藏台灣考古資料數量十分龐大,除上述幾個大型考古工作外,代表的考古遺址尚有澎湖群島、屏東隘寮溪、南投曲冰、頂坎子、草鞋墩、平林、田寮園、洞角等遺址遺物。此計畫數位化的時程與策略可參見附圖(圖一)。簡言之,計畫始於2001年,於2004年以前,數位化工作以大陸考古資料的Metadata設計及考古資料系統的開發、測試為重點;2004年加入史語所在1949年遷台以後臺灣考古工作成果,除了逐年增加數位化工作的比例,另一方面測試台灣考古資料對於現有考古資料系統的適應性,並整合台灣考古資料的需求。預計2006年前完成大陸考古資料數位化,因此數位化的工作重點,將逐年增加台灣考古資料的比重。2003年本計畫與台大資工系洪一平教授、愛迪斯科技公司合作「中華文物3D立體展示系統」,並聘請日本Texnai公司來台負責拍攝3D影像,但有關3D數位攝影的部份,本文不做詳述。<目錄>

 

圖一、考古資料數位化的時程與策略


     數位化流程隨著數位化的工作進行,不斷地嘗試錯誤及累積經驗,相關的作業流程亦持續地修訂。整體而言本計畫的數位化工作,可以分為考古遺物的整理、著錄與數位化,考古田野資料的整理、著錄與數位化,Metadata的制訂與修正,查詢介面的設計,系統開發等基本的項目(圖二)。以下就本計畫相關數位化流程,分節說明,一則是本計畫工作成果的重要紀錄,使計畫執行的過程得以記錄傳承,避免錯誤再次發生;另一方面希望可以與主題內容相近的計畫進行經驗交流。以下分別說明之:<目錄>


圖二、考古資料數位化流程圖
 

貳、考古資料內容數位化
一、考古資料數位化的回顧   
(一)考古學運用資訊科技的歷史回顧
考古學的任務旨在透過科學性田野工作,進行考古遺址發掘,遺跡及遺物資料的蒐集、分析,經由了解這些實物資料背後意義,詮釋代表這群人的行為,進而推衍至人的行為及文化等各個面向(註1)。換言之,考古學的研究對象是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來的實體遺存,而這些實體遺存需經由考古發掘、整理及分析等工作進行,達成考古學最終目的(註2)。考古學運用電腦等資訊科技始於何時,並不明確,然而考古學運用資訊科技於研究上已超過三十年的歷史,可謂行之有年。代表的機構「考古學之電腦運用與計量方法(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Archaeology,CAA)」,於1973年起由一群考古學家、數學家與電腦工程學專家組成,並召開第一次會議。自此,每年召開會議,相互交流彼此的工作成果,近三十年的發展,參與年會與討論的成員,已不限於上述三個領域,並涉及多項考古資料內容的數位化(註3)。
 
(二)考古後設資料標準的發展
雖然考古學運用資訊科技已行之有年,但多數的討論仍以一個遺址的資料為主或以分析一類器物為對象。適用於所有遺址特性、遺址現象及所有的考古遺物,並不多見。本計畫於執行之初,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後設資料小組的協助下,進行考古學或考古資料後設資料的蒐集及分析。至目前為止參考相關標準,在遺址資料方面包括由英國「國家遺址紀錄中心」(The National Monuments Record ,NMR)所發展相關標準MIDAS─The Monument Inventory Data (註4),以及於1992年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之文件整理委員會(CIDOC)所屬之考古遺址工作小組(CIDOC,Archaeological Sites Working Group)所發展之CIDOC Core Data Standard for Archaeological Sites and Monuments(註5)。這些標準另外還包括著錄考古遺址及地面紀念性建築一些基本原則,但並未受到太多的重視,實際運用情形,自然不得而知。另外一組參考的國際標準是由博物館界所發展的,例如最早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下之國際文件整理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Documentation,ICOM)所發展之The CIDOC Information Categories(註6)、蓋提研究所(Getty Research Institute)所參與發展及維護之CDWA(Categorie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Works of Art)(註7),提供博物館藝術品著錄管理、研究等資訊,文物保存及修復資訊、科學分析以及參考文獻亦涵蓋其中。除了CIDOC、CDWA,另外一個參考的標準是VRA Core Categories(註8),目前這三者皆陸續由西方的典藏單位實際運用發展中。
 
二、Archaeodata的結構及類目
經過兩年多發展了Archaeodata,並建置了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Archaedata於發展之初,即提出以考古發掘工作為整體考量的系統架構(圖三)。以下分別說明:
(一)遺址、發掘單位、遺址及遺物四層類目
Archaeodata即從遺址、發掘單位、遺跡、遺物四層為彼此連結之系統架構,進而建立考古工作最重要的資訊─脈絡關係(context)。除了呈現考古資料的特性外,考古遺物進入博物館管理的需求,亦涵蓋在Archaeodata架構中。具體而言,工作項目包括典藏管理、展覽、修復與維護、定期保存記錄、科學分析、調件研究等業務需求。在資料內容上考古資料典藏系統可以保存各式資料,包括各式照片、線繪圖、拓片、田野記載表、地圖,並以考古資料屬性如遺址、遺跡、遺物層次呈現;在媒體類型上,舉凡文字紀錄、影像、聲音、紀錄影片、三度空間影像等各式媒體,亦規劃入考古資料數位典藏系統中。


圖三、Archaeodata 的結構
 
(二)遺物層的發展核心類目
一般而言,考古遺物可區分為文物遺物、生態遺物、人類遺存(人骨)以及地質遺存。文化遺物與博物館內的收藏極為近似,如史語所中原考古遺物、故宮博物館以及歷史博物館所收藏玉石器、陶瓷器、銅器等。但其餘生態遺物、人類遺存(人骨)以及地質遺存則是考古類遺物獨有。    
  
在發展Archaeodata過程中,小組成員多數認為應先行發展建立考古遺物的核心類目。即在描述其他非文化遺物時,先描述基本特徵於核心類目,其餘特有欄位,視描述對象需求再選取專有的類目。目前已發展的專有類目僅限「人骨」一類,日後視數位化的實際情形再調整,「人骨」在整個Archaeodat的結構如下(圖四)所示:

 

圖四、「人骨」類目於Archaeodata中結構圖

Archaeodata
遺物層的核心欄位如下表(表一)所列,雖是結構化的類目,但並無意歸納為幾組類目。為便於討論,主要類目列舉如下(表一),另將系統開發之後系統功能類目組對照於後:
          
表一、Archaeodata 的遺物層核心類目

 
(三)多媒體檔案的類目區分原件及數位檔案

遺物類目之外,Archaeodata 設計規劃時,將有關圖片、照片等資料設置成多媒體檔案類目,即類似CDWA之「相關視覺文件類目(RELATED VISUAL DOCUMENTATION)」的類目機制。而大量影像資料的產出,則歸因於考古田野工作後,不論考古材料是否進入博物館的典藏管理機制,大量資料的整理與分析是獲致研究結果的重要一環。資料分析整理時,標本繪圖、拓印重要文飾及銘刻、X光攝影分析銅器結構、紅外線拍攝漢簡照片等工作,最後將這些研究成果出版。
 
面臨數位化時代,電腦取代許多工作,例如:X光照片攝影、標本繪圖處理、遺物數位攝影、考古報告的排版等,且部分工作需由專業人員實地操作,例如拓片、標本繪圖等,這些工作成果需經掃描或拍攝等數位化方式轉成數位檔案。各式檔案為了適應目前網路環境檔案格式,原始檔案需轉換成網路可以流通格式如*.jpg格式。那麼原始格式的檔案是否要保存呢?事實上,網路瀏覽的檔案內容與原始檔案內的豐富資訊絕對無法相提並論,未來可以加值的空間亦不相同。例如Photoshop中各layer層的資訊轉換成*.jpg之後便無法回復,因此不容忽視原始檔的保存。
 
近來,多位學者紛紛討論電子檔案或數位典藏的永久保存問題(註9)。學者從現階段技術觀之,討論數位化資訊較傳統紙張不易保存等問題,皆在於數位資料易受資訊科技典範轉移,軟硬體、網路架構等革新,甚至損壞或無用,再則很多數位檔案與依附特定軟、硬體共生共融。比較英、美、澳及歐洲各國所進行中大型數位資源保存計畫,至今亦無一致而有效性的作為(註10)。
 
於2003年數位化過程中,體認數位檔案不易保存的特性,以及在世界各地尚無具體作法前,將數位檔案原生的資訊於Metadata欄位中逐一記錄以供追溯;另一方面,由於數位化方法日新月益,在客觀的環境下,數位檔案資訊內容、數位化方法等都是日後可以檢討、研究著力的地方。有鑑於此,本計畫多媒體檔案類目的設立,乃基於數位檔案有原生及各式媒材等原件經數位化過程而產生之考量,將多媒體檔案區分為「原件資訊」及「數位化資訊」兩大區塊,並加設數位檔案產生相關類目,詳細類目如下(表二):
 
表二、Archaeodata的多媒體檔案類目(詳表參見附件二)

   

實際運用時,如數位檔案是「原生的」,原件資訊即不需填寫。數位檔案資訊中有關數位化方式、規格及影像模式、色彩深度等欄位,對於日後評估數位化方式,例如新技術出現時,是否重新數位化,提供評鑑的參考依據。

 
(四)新舊系統間資料的轉換
   在未加入數位典藏計畫前,史語所所大陸考古資料的典藏即著手利用商業用的DBase 軟體(Visual DBase5.5,db2k),進行基本遺物內容數位化的工作,待考古資料數位典藏系統建置之後,將原有資料本轉入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可避免重覆數位化工作。
  轉檔的工作中,首要之務提供新舊系統間資料的「對應表」,一則提供資訊人員資料對應的工作依據,再者可確保資料安全抵達新系統的通道,實際運用如下(表三)所列:
 
表三、考古資料新舊系統轉換表實例(部份)

 

 

經由實際轉換,發現不同系統中欄位的對應,欄位名稱相同且意義相同的欄位實為少數,而舊資料載入新系統的對應,亦存在著欄位結構上的問題: 
1.  一對多
     發生這類情形多為欄位結構不同所致,即一個欄位對應到多個欄位情形。以度量為例,以往「度量」的描述是一個欄位,如「MEASUREMNT」 或者「SIZE」欄位名稱,包含所有的長、寬、高等度量種類,規劃後新的系統提供未來統計的功能,以此度量種類的徑、長、寬等分別描述。仔細分析後,在無法提供系統人員兩套欄位對應規則的情形之下,利用DBase與Excel互相轉換的功能,將此DBase欄位滙入Excel,視每筆典藏紀錄的每一個度量種類為一筆紀錄,進行進一步的編輯,以符合系統的資料結構。
 
表四、考古資料新舊系統轉實例

 

 
2. 
多值欄位

      未開發數位典藏系統前,數位化的目的僅是將相關資料忠實的紀錄。如有欄位需要重覆輸入不同的資料內容,雖然有查詢及排序的功能,但使用DBase資料輸入時,並未將多值分割成另一個資料表。數位典藏系統開發設計時,資料結構較為嚴謹,因此必須資料可以多值的欄位。資料轉  換時,必須告知系統開發人員,待轉入的欄位與重覆欄位的資料間規格,例如資料是以「;」等符號作間隔。總而言之,必須有規則可循,否則必須重新輸入或逐筆地修改。
 
3. 欄位資料內容格式不同
     如欄位資料內容格式不同,轉入後的資料會不完整,甚至無法轉換,如表三中不同日期表示方式的轉換。為避免轉檔後過多的修正工作,需事先說明。
 
4. 無欄位可以對應
   目前如遇系統中沒有欄位可對應,可採取對應至備註欄的方式。在轉檔的過程中,因為目前有些欄尚未開發相對應的功能,因而採取對應至備註欄的方式,並冠上資料欄位名稱。例如表三的「EXHIBNO」即呈現典藏品所放置的展覽櫃號。另外,如有田野資料中遺址、遺跡對應上的問題,例如不確定是那一個遺址、遺跡者,可先將其欄位放置上備註欄,待進一步查證以及處理。
 
5. 待日後補充的欄位
         發展中的考古資料數位典藏系統是一個支援研究以及兼顧典藏管理的系統。有些欄位舊系統並未設置,因此在資料轉入時,應考慮這類的問題。如表四所示,轉入的資料在某一欄位的同質性很高,可利用系統的預設值,於資料轉入同時批次新增欄位內容,以避免日後逐筆更改的工作。簡言之,為確保資料庫的品質,資料內容格式應於資料轉入或輸入時即考慮一致性,並事先了解待轉入的資料內容、資料結構及格式,並製作「對應表」提供程式人員進行資料轉換的工作依據。此外,資料輸入或者轉入後的查核工作亦是不容忽視,因為資料的覆核是資料品質控管的最佳策略。<目錄>
 

 
 參、考古資料實體數位化
數位化的考古學資料可歸納為「田野資料」及「考古遺物」兩大範疇,所謂田野資料,包括考古學者於田野考古工作時,不同工作階段(遺址、遺跡、遺物)及最小工作單元(發掘單位),所做蒐集及描述的資料。以下以本計畫處理的考古資料說明:
 
一、考古資料的種類
(一) 考古遺物類
1. 遺物照片
    史語所拍攝存檔的彩色遺物照片與檔案並不多。目前處理的彩色照片,以1998年因準備出版考古報告,自南京拍攝本所於1949年移交南京博物館的「山東日照兩城鎮遺址」的陶器為主。彩色照片是以4*5相機,以彩色正片拍攝(圖五)。數位化的處理方面,皆以正片掃描,並以照片模式放在網路上瀏覽。



圖五、遺物照片

2. 遺物數位影像

此計畫自計畫發展之初,即購置高解析度的數位機背,直接擷取數位影像至電腦設備儲存。比較4*5彩色正片經掃描所產生的影像,孰優孰劣目前尚無定論。但就成本的角度來看,直接拍攝數位影像較為經濟。目前許多典藏單位,考量是否需要對已拍攝正片的考古遺物,再次提件以新的數位攝影設備重新拍攝。但這對工作人員及標本,都是極大的負擔,因此是盡量避免重複拍攝。

 

 

 
圖六、遺物數位影像


3. 遺物3D數位影像(待日後補充)
 
4. 遺物線描圖
    雖然日前照相技術已臻純熟,但任何一張照片或一組照片,都不如一張線描圖容易了解一件器物的結構,例如剖面、厚度、甚至殘破的情形。這些部份都需經過繪圖人員,實地觀察、測量,並用考古學家的「眼光」忠實地描繪出每一件器物的特點。
 

 

圖七、遺物線描圖

 
5. 遺物拓片
      許多器物上的紋飾及銘文是不易從照片或圖片看出整體的原貌及局部的細節。拓印提供照相技術的缺憾,從墨色的有無與對比分明,可以容易的看到全貌及細節。愈完整的拓印所得到的細節也愈多。史語所大陸的考古遺物,多數保有拓片,且有一拓四份的慣例。從中挑選拓印最佳、細節最多的拓片進行數位化。
 


圖八、遺物拓片

(二) 考古田野資料類
1. 田野照片
 

 
圖九、河南安陽西北岡1001號大墓

 
2. 田野記載表


    

圖十、田野記載表:考古學家在田野現場的第一手挖掘紀錄

3. 田野發掘筆記及日記


 

圖十一、田野日記:考古現場每日的工作進度日記,包含重要遺跡現象紀錄
 
 
  

圖十二、中研院史語所石璋如先生於發掘小屯墓331時留下的筆記手稿

4. 田野線描圖

(1)遺址線描圖


 

圖十三、1930年於山東日照兩城鎮進行田野調查及考古發掘

圖十四、遺址剖面構造圖



 

圖十五、遺址附近地形關係圖



 

圖十六、遺址墓葬分佈圖:依照原件用描圖紙所繪



 

圖十七、遺址的坑樁分佈圖


 

圖十八、遺址發掘原始坑位圖

(2)發掘單位的線描圖


 

圖十九、發掘單位的坑層位置圖


 

圖二十、發掘單位中特殊遺物的位置與層位關係圖

 
(3)遺跡的線描圖


 

圖二十一、墓葬線描圖:手稿



 

圖二十二、墓葬線圖:以(圖二十一)重新描繪



 

圖二十三、墓葬與出土遺物關係位置圖



 
 
圖二十四、遺跡的斷面圖:文化層與各坑之關係
 
綜上所述,考古資料來自於田野工作,大致可歸納為遺物資料及田野資料兩大類。一般而言,遺物較吸引眾人的目光,田野資料較易受忽略,事實上田野資料的重要性並不亞於遺物資料。以數位化的角度而言,可分為二度空間的平面資訊以及三度空間的立體資訊。前者以數位攝影及數位掃描為主;後者需以三度空間的數位化資訊技術處理,目前僅就3D遺物攝影,與專業廠商合作,暫不討論其工作流程。實際的數位化流程歸納為「掃描數位化工作流程」、及「掃描攝影數位化工作流程」。數位化後的影像依系統規劃設計,歸納為遺址、發掘單位、遺跡及遺物四個資料庫。
 
二、考古資料實體數位化流程
  數位化工作流程可歸納為「掃描數位化工作流程」及「掃描攝影數位化工作流程」。掃描數位化流程以田野考古照片為主要說明,其他資料掃描作業為輔助說明。實際的工作流程如下:
 
(一) 掃描數位化工作流程
1. 掃描工作站的配備與規格
         掃描是文件數位化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掃描機的選購,多半考慮數位化的原件尺寸是否單一性、有無底片類及掃描機的速度等因素。由於本計畫需掃描的考古資料,除原始田野記錄的文件式資料外(多不超過A3尺寸),尚有大型的線描圖、地圖等,以及自1930年代以後的各式底片。因此購置之機台以可A3以下的掃描機為主,並外加適用底片掃描的光罩。如遇掃描效果不佳或尺寸特大的原件,則尋求中研院多媒體中心協助。
        掃描工作的基本配備,除掃描機之外,另採用色彩穩定性高的MAC電腦。本計畫數位化的基本原則,儘可能尋求高解析度的品質,一則保存較多的研究資料,再則考慮多重目的的需要,避免他日因不同的目的而重覆數位化工作。由於檔案大且量多,此計畫另購置一磁碟陣列(500GB),可暫時儲存一週的工作量,待上傳至永久儲存空間後再予清除。


 

圖二十五、掃描工作站的配備

 
2. 各式資料的掃描規格
         雖然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建議的典藏級掃描規格為600dpi,但史語所所有考古材料兼有出版的準備及需求。此外史語所的考古報告自安陽考古發現以來,維持A3大部頭尺寸,並於數位化之時,以所有田野照片皆可輸出至A3全版的尺寸為標準,如田野照片的底片原件為小尺寸,即需要掃描較高的解析度,相對的也較費時。在設備選擇上,以掃描處理速度較快者為考量標準。大多數的待數位化考古資料,是以計畫經費添購的一般型掃描機設備處理。遇特殊規格及效果不佳時,才借用中研院計算中心轄下的 多媒體中心的高階設備進行掃描。各類資料掃描所用的設備、規格及所需時間如下(表五、附件二)。
  
表五、各式考古資料掃描規格一覽表

 

3. 掃描數位化工作流程(以田野照片為例)

       目前掃描的工作程序可分為:(1)調件;(2)查核原始清冊及編號核對;(3)檢視原件,決定數位化來源;(4)硬體的準備;(5)軟體的設定;(6)掃描;(7)修圖;(8)降階;(9)轉成灰階模式;(10)檢視局部品質;(11)存檔;(12)影像檔名編碼;(13)登錄Excel工作表單;(14)上傳至「巨量儲存中心」儲存;(15)檢查上傳後的檔案;(16)上傳至「數位典藏系統」;(17)線上著錄;(18)連結實體描述的資料與圖檔,使其對應;(19)檢查及註記;(20)歸檔及還件,以下分別敘述(圖二十六)。
 

圖二十六、掃描數位工作流程圖


(1)調件
           根據每年數位化的遺址範圍,調出該範圍的考古資料的原件進行數位化工作。以田野照片為例,必須從史語所考古資料典藏庫房借出(圖二十七)。原始田野照片以遺址為單位,用抽屜式櫃收藏。借出後先檢視數量,每次調件以一個抽屜的量為單位,掃描完畢後歸還,再借下一個抽屜的量作掃描。一般來說,除了原件必須配合計畫作一些檢視及清冊檢閱,先暫時存放位於四樓掃描區的除濕櫃中(除濕櫃的溫度設定皆適合底片原件的收藏)之外,掃描完成之後,立刻歸還典藏庫房。

 



圖二十七、從考古典藏庫房調出田野照片之原始底片
 
(2)查核原始清冊及核對田野照片典藏號
         查核「原始清冊」的目的在確定田野照片袋上的編號是否正確。以安陽遺址的照片為例,可參考史語所考古學門早期登錄的「安陽田野工作照片的原始相本」或有第一代考古學家手記的「照片登記簿」為標準。遺址則參照其它相關遺址的相片本(圖二十八)。


 

圖二十八、史語所考古學門收藏之各遺址的原始清冊

       拿到一個抽屜單位量的田野照片(約150~200張),首先將編號順過一遍,檢查照片袋裝的狀況;一般而言,每一袋為一張底片附加相同影像的照片一張,也有一袋中有相同的照片數張;或是間隔一段時間後,同地不同時所拍攝的影像,因此最好拿到一個抽屜的量的底片,以小標籤(圖二十九)標明典藏編號與袋中的照片、底片之實際數量,或有無其它幻燈片、翻拍底片等影像資料於標籤上,並貼在袋上,以利快速取閱且不易混淆。


 
 
圖二十九、製作小標籤寫明典藏號及袋內容物,以利搜尋

   
考古田野照片多數已登錄及編號,於數位化時如需重新編號,其遵循原則如下:
A. 以舊的流水號系統為編號原則。
B. 若原件無典藏編號者,則依照舊的流水號系統接續編號。如原件流水號編碼到10817,拿到一張無編號原件則接序編號10818,以此類推。
C. 典藏號碼用無酸筆寫在無酸標籤上(圖三十),貼於無酸套袋外,以利搜尋(圖三十一)。需注意同一袋中有時會有相同的底片或照片數張,依底片原件序逐一掃描。假使原件無底片時,才考慮以其它材質掃描,掃描材質的選擇(如圖四十二)。
 

圖三十、使用無酸筆將新編號寫在無酸標籤上

圖三十一、將寫好的標籤貼在原底片之無酸套袋外

 
(3)檢視原件,決定數位化的來源
A. 史語所早期考古田野照片的種類
早期的田野照片原件,可類歸為120型、4*5、5*7等類型,每種類型因不同發展階段的緣故,廠牌、尺寸不一且略有出入。為了便於辨識,本所前輩學者採用一些內部約定俗成的稱呼,本文將這些俗稱與現在的底片類型做對照(表六、表七)。然而,尺寸越小的底片,在取得相近品質的考慮下,所需掃描的解析度越高。再者,在數位化這些底片前,應先檢查原件,觀察保存狀況,以作為掃描時軟體設定的依據。此外,依據實際的掃描工作的結果,由優至劣依序為聚酯纖維負片、銀凝膠乾版玻璃片(俗稱玻璃版)、翻拍自照片的底片、照片等四種類型,以下略作說明:
 
(a)聚酯纖維負片(約1920年代晚期至今)
        以聚酯或纖維素醋酸為基底的底片,也稱作「安全膠卷負片」;此材質乃一般沿用至今的35mm膠卷式底片,但尺寸略有不同。在早期考古學家所拍攝的田野底片中以此類材質的底片為主。


 

圖三十二、聚酯纖維負片
 
早期的「聚酯纖維負片」在本所裡購入的品牌有三種:AGFA(愛克發)、Kodak(柯達)、Fuji(富士),尺寸種類依目前處理的經驗可分為下列七種:(表六,圖三十七)

表六、聚酯纖維負片的類型規格


 

 

 
 
(a)銀凝膠乾版玻璃片(1880年代早期至今)
        這類負片的顯像層為有銀懸浮其中的凝膠,基底為玻璃常被稱為 éû,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碎裂。本所早期考古學者拍攝的田野照片多數是使用此材質為底片。



圖三十三、銀凝膠乾版玻璃片
 
至目前為止,最常見三種尺寸規格如下(表七,圖三十七)
 
表七、銀凝膠乾版玻璃片的類型規格



(註:框中黃色代表玻璃片原件中占多量的類型:4”*5”型 與5”*7”型)
 
(b)照片(1860年代早期至今)
       人類使用照片的歷史,從有明顯影像層痕跡的黑白相紙(含銀凝膠)開始。黑白相片的特性,即顯相層的銀顆粒,隨著時間久遠及缺乏良好保存的狀況下,易與活性強的物質產生化學變化,並造成相片褪色、污斑與泛黃。這類相紙較脆弱易受損(註十一),史語所收藏的方式是以紙袋套袋起來,其受保存的狀況較經常使用的原始清冊(圖二十八)完善。



圖三十四、照片
 
(d)翻拍照片的底片
     由於部分原件底片已經佚失或損壞,因此考慮使用翻拍照片的底片。此類底片大部份是於民國60年至74年間,由史語所前任攝影師宮雁南先生整理原件時所翻拍(圖三十六),若干底片則是為配合出版考古報告而翻拍(圖三十五)。




圖三十五、翻拍照片的底片

圖三十六、左:為翻拍底片;右:為原件已損壞,上面有黑印紋

 


圖三十七、各種尺寸的底片與玻璃版(依大小排列)

圖三十八、各式照片與翻拍底片

 
B.田野照片(底片)目前的保存狀況
  至目前為止,以整理幾個遺址的田野照片與底片的經驗來看:
(a)因為當時考古學家出田野時,所準備的底片材質不同,所以並不是所有重要遺跡或特殊現象的影像,同時有底片與玻璃版記錄。
(b)拍攝者在田野拍攝時,手邊有兩種材質的底片,基於保存考量,因此兩種都會拍攝留底。黑白相片材的特性,就是顯相層的銀顆粒在時間久遠及缺乏良好保存的狀況下,易產生化學變化,並使相片出現褪色、污斑和泛黃。
   
    由於這批田野考古的底片,已逾六、七十年的歷史。在保存工作上,控制環境的溫溼度是近年來才受重視。此外,底片需外加無酸套袋保護(圖三十九)。若干底片呈現發霉的狀況,一度嘗試以藥水除霉,但本所內並無相關文物保存人材,是故暫緩處理。為能保存原貌,目前並不使用掃描機的除霉點功能去除霉點。故直接於多媒體檔案資料庫中,註記影像原件保存狀況為「發霉」。

圖三十九、放置時注意底片及玻璃版的藥水面是否緊貼無酸紙,以防化學變化

    以下兩張圖例可解釋本所的處理方式(圖四十、圖四十一),此張(圖四十)為狀況頗嚴重的一張照片,其刮痕、霉點與鏡化現象分布整個照片。Photoshop中有「自動去斑點與污點的功能」,此功能本所並不採用,已呈現原件的原始狀況。只有刮痕或破損的小洞才作修補(圖四十一)。


 

圖四十、典藏號4692的影像:殷墟第一次發掘,墓葬中的陶器出土的照片

圖四十一、各種霉點與刮痕處理的狀況


C. 選擇數位化來源
       為求影像品質的良好,掃描原件材質選擇的順序依序為:玻璃版、聚酯負片、照片、翻拍底片(圖四十二)。


 

圖四十二、底片材質的掃描選擇順序
 
(a)玻璃版
         從玻璃版與照相的發展歷史來看,民國17年已是玻璃版生產的末期(約從1880年~1928年)。其乾淨清晰的黑色、灰色及層次分明的色調,在1880年代就受到肯定並取代濕膠棉底片,此時的品質更是趨於穩定。然而底片於1920年代末期才剛問世,品質較不穩定,且經過近七十年的保存後,發現玻璃版的色階穩定度較佳。此計畫依據數位化經驗,田野照片的原件當中,玻璃版的保存狀況比底片狀況好,鏡化現象較少。玻璃版保留的色階品質較優良穩定,所以玻璃版為掃描的首選。 所謂「鏡化」亦稱「液銀」,就是藥膜的銀粒子釋出,此部份無法用任何藥劑處理,只能外加無酸套袋及放在溫濕度控制良好的防潮櫃中加強保護,阻止它繼續惡化;另外在數位化掃描處理時,鏡化的部份如霉點一般,在影像上是白色,目前不作任何處理以呈現最真實的一面,如果太嚴重(圖四十三)則另有其他處理方式。
 

圖四十三、在凝膠層表面高濃度的區域(較黑的地方),出現藍色的金屬光澤,為「鏡化」 現象,從正面玻璃面看為灰褐色的點

 
(b)聚酯纖維負片(安全膠卷負片)
         聚酯膠卷基底在當時比易燃的「硝化纖維素膠卷」安全,因此早期的考古學家田野記錄時,已大量使用此種材質的底片。此種材質的底片如果保存良好,掃描時仍可得出清晰的影像,為第二選擇。
(c)黑白照片
         為第三項掃描的選擇。
(d)翻拍照片的底片
         從照片翻拍並非從負片翻拍,所以影像清晰度及色階等良好度已不如原始照片,所以是掃描的最後選擇。
(e)保存狀不良的處理
         上述(a)~(d)的選擇順序,前題是同一標的物有多種類型的底片, 且原件保存良好。假使原件有損壞或品質不佳,則必需重新考慮掃描對象,例如某號原袋中有翻拍底片與照片,但照片有破損、泛黃現象,已影響到影像品質,因此選擇翻拍底片為掃描對象。
(f)其他拍攝或沖洗技術的影響
         除了原件的保存狀況不同外,以下因素亦是必須考量的,如早期沖洗技術未成熟造成藥膜的濃淡不一,因此掃描前需先檢視底片,以日光燈察其透度。 例如圖四十四左側是藥水較濃的底片,幾乎不透光;右側為藥水較淡的底片,可清楚見到影像。因此,在掃描時可調整掃描的設定值,以取得較好的影像。


圖四十四、左為藥水較濃之底片,右為藥水較淡之底片
 
    另一種情形是田野拍攝時,適逢大雪之後,影像呈現強烈對比(圖四十五),或例如攝於南坝台乙坑墓葬坑內陰影強烈(圖四十六)。這些情形需要反覆調整掃描機的曝光值,以獲取最佳影像,但也因此影響數位化的工作速度。針對特殊狀況的原件,有時亦需請教專業攝影師,了解其原因及進一步修圖的可能性。

圖四十五、典藏號 549的影像:殷墟第二次發掘,大雪後之坑

圖四十六、典藏號579 的影像:殷墟第三次發掘,南坝台乙坑

 
(4)硬體的準備
         前段已說明掃描工作的設備,以及設置的原因。其根據以往的經驗,在硬體方面(附件三)應注意下列各要點:
A. 開關機
       工作站開關機應依循一定程序,否則容易當機,不利工作的進行(圖四十七)。


 

圖四十七、開機使用順序圖
(開機順序:掃描器à磁碟陣列à電腦;關機順序則相反:電腦à磁碟陣列à掃描器)
B. 清潔
       正式掃描以前,需確實清潔光罩及平台(圖四十八)。底片的塑膠面(非藥水面)以酒精清潔表面,除去灰塵及污點(圖四十九)。


 

圖四十八、清潔光罩與平台


 

圖四十九、以清水或酒精擦拭底片表面(塑膠面)的灰塵與污漬

 
C. 外加光罩:
       掃描底片與玻璃版時,用透明玻璃光罩,掃描照片時則需換成白色不透明光罩。
 
 
(5)軟體的設定(掃描機隨機軟體)
       掃描前,掃描機台設定值的調整是影響可否獲得典藏級影像的重要因素,包括明暗、曝光值等的調整,進而調整成為適合的應用級照片。
 
 
A. gama值
       gama 值調得越大,就如同光圈越大一般。因此底片藥水愈濃所需的光線愈多,gama也需調愈高,約3.5~4.5之間。反之,藥水淡的底片, gama值約調在1.5~3 之間。而曝光過多的底片,gama值則調在0.5~1.5之間。
B. shadow及highlight
       shodow及highlight值則調整到可使細部資訊完整的呈現。經驗中發現,一般的狀況均調整到1~1.5之間(圖五十)。設定值隨著藥水濃度不同而作改變,通常是預掃時,可以顯現出整張底片最暗及最亮的影像資訊才進行掃描。


 

圖五十、預視掃描前設定值的調整

(6)掃描
A. 原件的擺放位置
       掃描時,正確的放置方式是原件正面朝下,底片的藥膜面朝上。開始掃描時,應將原件擺放在機台的正中央,可得出最清晰影像(圖五十一)。


 

圖五十一、將原件放在掃描機的正中間,藥膜面朝上
 
 
 
B. 以Transmissive(Positive)或 Negative 掃描
    大部份的考古田野底片為黑白負片模式,非一般人的視覺習慣,因此最後是以照片模式呈現,且是以photoshop修整過的照片。在本計畫開始進行之初,即有不同模式(Transmissive與Negative)掃描所產生的影像何者為佳之考量。Transmissive即以典藏級的影像檔先降階再修圖,Negative是先修圖後再降階。經由實地掃描所產生的影像相比較,發現Transmissive掃出來的影像,無論在色階或對比清晰度上所保留的資訊較Negative豐富。且經詢問專業攝影師,亦是建議採用Transmissive方式進行掃描。此步驟雖然較費功夫,但因圖片編輯軟體持續更新進步,故決定僅保留原始最佳的典藏級檔案(視產生最佳應用級檔案,決定那一個最後存檔),不另存修正過後的典藏級檔案。
 
表八、照片掃描模式影像比較表


(註:假使原件選擇照片代替底片,應用採Reflactive模式掃描,掃描後經過修圖不需要經過灰階處理,直接存成應用檔案及典藏檔案。)
 
以下為掃描機設定以Transmissive與Negetive模式掃出的數位影像所作的比較:    

左:為用Transmissive(Positive)模式掃描;右:為用Negative模式掃描



圖五十二、掃描出來的原件比較

圖五十三、將掃描出來的原件作修圖後,轉灰階模式

 
 

 

圖五十四、檢視原件局部色調資訊的結果差異

 
C. 特殊掃描情況
(a)藥水較濃的底片
藥水較濃的底片,在平台掃描機上的處理方式,應注意掃描機透光的光影處理。此外,由於影像本身中間與邊緣黑白對比過強,所以在玻璃版邊緣放置不透光紙版,加強遮光的技巧,減少掃描燈管透出多餘的光線反射在平台上,如此可調整出更為正確的色階影像(圖五十五)。在預掃過後,注意圈選中間的影像,要在紙版與底片的界線上作有效圈選,才可掃描出好的影像(圖五十六)。


 

圖五十五、重視平台上光影的處理,利用黑紙版有效遮光


 

圖五十六、注重掃描平台上的圈選技巧

(b)先沖洗成照片再掃描
        有時試過若干方式都無法取得好的影像品質,例如玻璃版或底片正面(塑膠面)之霉點過多,或部分底片的背面藥膜(含銀感光乳劑凝膠)已非常薄弱(圖五十七),或者正反面皆有霉點與鏡化現象。

圖五十七、左:藥水面的「銀鏡現象」;右:塑膠面的霉點


 

圖五十八、左為將霉點與銀鏡現象嚴重的底片先沖洗成照片,再拿去作掃描處理
  
這類底片在沖洗成照片以前,可以試試看下列兩種方式:
◆ 原件正面(塑膠面)的霉點
       請攝影師用photo form,乙二醇處理,將表面的霉點去掉,不僅對原件本身無傷害性,且有助於數位影像的清晰。(研究中)
◆ 原件背面(俗稱:藥水面)的「銀鏡現象」
       感光乳劑凝膠若產生較嚴重的現象,也就是銀顆粒跟活性大的物質作用形成「銀鏡」。造成底片在凝膠層表面高濃度的區域(比較黑的地方),出現藍色金屬光澤的「鏡化現象」。史語所早期田野考古底片及老玻璃版底便有此現象。另外,受到早期沖洗技術影響,若干底片就沖洗得太黑,即便用遮光技巧也無法處理。
 
(7)利用Photoshop進行修圖
 本計畫數位化的策略為儘可能保存較高的典藏級檔案,但為適應數位典藏系統所制定的規格,因此需將典藏級檔案降階為約25MB左右的應用級檔案。
 A. 轉成正片效果(照片模式)
 為產生照片模式的影像檔,首先必須先將負片模式轉成正片模式(圖五十九),以符合人的視覺習性。



圖五十九、轉成正片效果:照片模式
 
B. 選取框內的影像調整
  框內與框外的影像則需分開調整。分開選色及調整的原因,為不使外黑框的色階影響框內影像的色階及層次,所以選擇分開調整及修圖。故需選取框內影像,再進行框外影像的後續調整(圖六十),而兩者修圖的方式大致相同。

圖六十、選取框內的影像

 
C . 調整影像「色階」資訊
     利用Photoshop中的RGB功能,作紅、藍、綠三色的分別調整(圖六十一)。紅色其顏色對比最強,綠色顯現色調細節最多,藍色則將不重要的色頻及雜訊皆可顯現出,因此調整基本的紅、藍、綠,可把基本的底片最佳資訊顯現出來。


 

圖六十一、分別調整紅、藍、綠三色色階

D. 曲線的調整
 如同調整色階,將紅、藍、綠三色分開調整(圖六十二)。遇到狀況較糟的底片,曲線方面則要注意最明與最暗的設定,使細微暗部的層次顯現出來。


 

圖六十二、調整曲線以使全片最暗及最亮的部份皆顯現出來
 
E. 亮度/對比的調整
       一般而言,直接使用「亮度/對比」功能做調整,已可以把照片上的資訊清楚顯現出來。唯有部分保存狀況不佳的底片或影像內容細微的底片,需要作進一步的細部處理。注意影像原始的豐富資訊的保留是我們的首要條件。同時希望經由現有的資訊技術,產出較原有第一版原始清冊中,照片清晰的影像。但是不採取Photoshop中「自動色階及自動對比」進行修圖,以防止考古田野照片中的細部資訊於自動處理程序中遺失。


 

圖六十三、調整亮度/對比
 
F. 其它項目
      調整色相/飽和度,色彩平衡等選項作補強調整。
G. 反轉框外資訊


   

圖六十四、反轉圈選影像以外的邊框調整至字跡色清晰可辨

 
(8)降階
      大多數的文件稿數位化結束後,以「批次」方式進行降階,但田野照片因需要逐張局部調整,因此降階動作可隨手產生。利用資訊所開發適用於MAC終端機的批次降階轉檔程式,將典藏級的檔案轉成25MB以下
        的小圖(圖六十五)。


 

圖六十五、利用資訊所設計的程式作批次轉檔


圖六十六、配合多媒體中心的檔案管理機制,以作為調整轉檔需求之影像尺寸的規格

 
(9)轉成灰階模式
               以全彩模式進行掃描及修圖,以獲得最豐富的照片資訊。但若未轉成灰階模式,這些照片看起來呈現偏咖啡色。一方面是因為年代久遠底片或照片產生化學變化而造成的色差;另一方面當有顏色時,人的視覺
        習慣會因為顏色而忽略相片中微小細節,為了呈現出黑白相片的原貌,故轉成灰階模式。


圖六十七、轉成灰階模式

(10)局部檢視
          雖然本計畫希望保留較高解析度的影像,但典藏級檔案的良窳是以檢視降階後,應用級檔案的細節資訊為標準依據。不符合標準者,有下列三個方式:
◆ 重新修整典藏級的圖檔
       先將原來的典藏級影像重新修圖調整,再產生應用級的影像。
◆ 重新掃描
       如果無法調整出,多數是因藥水太濃的底片,只要重新調整掃描機軟體的設定值即可。
◆ 洗成照片再掃描
       假使仍無法得到清晰的影像,可請專業攝影師沖洗成照片再進行掃描。另外,假使原件選擇以照片代替底片掃描所得的數位影像檔案,則只需修圖,不需要經過灰階處理,直接存成應用級檔案與典藏級檔案。最後呈現在資料庫上是RGB的照片模式,這也是為了使瀏覽者可以看到原件的原貌。如果RGB檔案超過25MB,在後製上傳多媒體中心的過程中,同樣必須利用MAC終端機功能批次降階轉成25MB以下的小圖。


 

圖六十八、局部檢視
 
    局部檢視的方式是用Photoshop細部放大,以檢查修圖後的照片是否有失真或細節遺漏的情形(圖六十八)。除了上述問題之外,如於修圖時發現影像呈現「彩虹或雜訊」(圖六十九)。這類現象,可歸納下列三種原因:
 底片本身凹凸不平造成反光的情況,通常翻面(正面朝上)掃描,可改善此種情況或是在平台上轉換位置。
◆ 光罩或平台有污漬,因此清潔平台是很重要的。
◆ 除以上述兩種情況外,亦可能是光罩裡的光條有灰塵,需要請掃描機廠商做維修清潔。
 


圖六十九、修圖時發現彩虹或雜訊,有可能是底片凹凸不平造成的問題
 
(11)儲存檔案(應用級、典藏檔)
          依照「最佳應用級檔案」的編號存成應用級檔案(圖七十),再利用MAC系統中「步驟記錄」的功能,回到第一步驟原始典藏級檔案,依相對應的編號存成典藏級TIFF檔案(圖七十一)。如此存檔的好處在於確認應用級圖檔的儲存成功後,再返回存取它的原始典藏圖檔。



圖七十、先依照編號儲存成第二種應用級檔案

圖七十一、確定後再回到最前面的步驟,依照編號儲存成第一種原始典藏檔案

 
(12)影像檔名重新編碼
   影像存檔後,必須配合計畫制定【影像檔名編碼原則】(圖七十二、附件二)做影像檔名的編碼,一方面在影像檔後設資料相關欄位中著錄,一方面配合將儲存在電腦中的典藏檔與應用檔修正為編號模式。
 
 

圖七十二、本計畫的影像編碼規則(詳見附件二)

  
(13)登錄Excel工作表單
配合多媒體影像檔的後設資料欄位,擇要登錄重要欄位於Excel工作表單(圖七十二),例如:「影像檔名」、「登錄號、代碼」、「資料庫的類別」等欄位,作為影像掃描數位化工作進度的查核依據。但目前系統尚未提供列表式的功能,無法快速查核工作進度,因此目前仍以人工於Excel表單登錄工作進度及項目。待系統功能完成,此項作業即可省略。



圖七十三、配合影像檔名編碼原則編號,鍵入Excel表單
 
(14)上傳「巨量儲存系統」:
 編號完成後,利用檔案傳輸軟體(FTP)批次處理,將完成的典藏級與應用級檔案上傳至本院計算機中心的巨量儲存系統(ftp://storage.sinica.edu.tw)儲存備份。
 
   

圖七十四、將編號完成的檔案上傳至計算機中心

 
(15)檢查上傳後的檔案
          完成檔案傳輸後,必需檢查上傳的檔案是否正確,包括檔名、檔案格式、大小等項目,有誤則應重新上傳。有時需重新以Photoshop打開圖檔,重新檢視原影像檔之色版與圖層,以確認是否因檔名誤植導致傳輸錯誤(圖七十五),或者圖檔中嵌有其他圖層以致於檔案過大(圖七十六)。
A.    檔名Y00889SCTAPJZ41BBZA.tif這個檔,少一個「‧」,所以不為TIFF 檔而成為.doc檔,這就成為不完整的檔案,所以此檔就必需重新傳輸。



圖七十五、檢視檔名是否正確

B.    
圖檔內嵌有其他圖檔的圖層,以致檔案大小異常。如果檔案有過大或過小的情形,應檢視原件像素尺寸、色版及圖層等項目,修正後再上傳一次。

圖七十六、檢視檔案大小是否正確

圖七十七、左邊為檢視原影像的色版,多一層色版必須去掉

 
(16)上傳數位典藏系統的「多媒體中心」
          考古典藏系統建置於(http://140.109.18.243/archaeo2/index.jsp),但所有與系統相關的圖檔,另存於本院資訊所開發的「多媒體中心」(http://ndmmc.Iis.sinica.edu.tw/System/), 因此本計畫完成的圖檔影像,僅需上傳到此處管理,即可與系統連結。資訊所設計的多媒體中心,使用上極為便利,且便於圖檔的分類管理(圖七十八),多媒體中心除了可作遺址及媒體種類的分類之外,也可將單筆圖檔旋轉方向及檢視
(圖七十九)。



圖七十八、上傳資料庫之前先將應用圖檔轉至多媒體中心分類管理

圖七十九、有誤時,單筆圖檔資料可點入作檔名或方向修改

 
(17)線上著錄
          將步驟(13)所產生的Excel工作表單中的檔案編號、發掘單位影像內容、墓號、坑號等,與考古報告、發掘記錄、田野記載表等相關參考資料,做進一步的對照確認(圖八十),做為進入考古資料典藏系統影像後設資料線上著錄的準備,使多媒體中心上的圖檔,與考古資料典藏系統可以正確的連結。確定表單內容無誤之後,打開線上資料庫(圖八十一),進入系統準備著錄。



圖八十、確認編號與影像內容,不清楚的部份需對照田野記錄或考古報告



 

圖八十一、數位典藏考古資料庫之介面
A. 影像對應至田野資料的著錄
    為使文字著錄與影像得以共同完整的顯示,實體描述著錄與影像有配合的必要性。但有時所產生的影像並未著錄,例如遺址實體、發掘單位與遺跡的資料等。因此田野影像數位化後,必須至其他遺址(圖八十二)、發掘單位(圖八十三)、遺跡(圖八十四)等層資料新增資料。 



圖八十二、遺址資料的著錄
說明:配合史語所「中原考古遺址代碼表」鍵入基本的遺址代碼及名稱如:小屯則鍵入遺址代碼:Y;遺址名稱鍵入:小屯址代碼


 

圖八十三、發掘單位資料的著錄
說明:發掘單位部份資料與發掘日記及發掘坑位圖對應確認後,鍵入發掘單位代碼如小屯C314 區,發掘單位代碼則鍵入:C314;發掘區則鍵入:C


 

圖八十四、遺跡資料的著錄
說明:依據「影像遺跡編碼原則」編碼規則,鍵入代碼如:小屯墓葬331;遺址名稱鍵入:小屯墓331;遺跡代碼為S+遺址代碼+F+遺跡代碼:鍵入:SYFYM331,所以幾乎是影像編碼的前半部。
 
B. 影像的後設資料著錄
       影像的後設資料在系統的選項為「媒體檔案」,輸入資料時,可根據先前
   登錄的「Excel工作表單」,鍵入原件資料及數位化檔案之資訊。原件資訊是
   指「底片」套袋上的原始訊息(如圖八十五、八十六),數位檔案資訊是指數
   位化檔案產生的方法及相關訊息。其中最重要的欄位是「資料庫的種類」,即
   這張照片是屬於遺址、遺跡或是發掘單位,選錯即無法對應到正確的田野實
   體資料。



圖八十五、注意「資料庫種類」的相關連結關係,不可誤選
 
 
 
圖八十六、注意原件資訊上新舊編號的正確性與原件材質的選項
 
(18)連結實體描述的資料與圖檔
      如上述步驟完成後,在系統選擇「圖檔對應」,系統會自動連結新增的圖檔到所對應的文字資料,包括影像的後設資料及所對應的實體資料(圖八十七、圖八十八)。假使連結失敗,除了系統本身的因素之外,多
 半是編號上的問題,因此編號上的對應是很重要的。


 

圖八十七、選擇資料庫主畫面右方「系統管理」下的「圖檔對應」便可作連結


圖八十八、文字與圖檔連結成功

 
(19)檢查及註記
       圖檔對應結束後,檢查是必要的動作,可以確保資料的正確性,尤其是文字著錄資料與圖檔影像資料的對應(圖八十九)。檢校結束後,註記數位化工作的範圍,在發掘地圖上標記已處理的遺跡、遺址,如此可
 確保資料不致重覆數位化。(圖九十)。



圖八十九、資料庫線上影像與著錄文字檢校
 
 
   
圖九十、一批資料處理完之後,在地圖上作註記
 
(20)歸檔及還件
          自典藏庫房借出的原始資料,在歸還典藏庫房之前,需放置於溫溼度保存良好的環境中。本計畫購置防潮櫃,放置尚未歸還典藏庫房的原始底片及文件(圖九十一)。


 

圖九十一、將處理完的底片或其它相關資料,放入防潮櫃,待完成數位化後還回庫房

圖九十二、除濕櫃溫濕度的設定值配合標準規定

 
  依據美國國家標準局(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NSI)發行的相片與底片儲存環境建議書,儲存銀版、相片和底片的相對濕度範圍是在20%~50%之間,不可以超過60%,以免孳生黴菌等微生物。儲存相片類藏品的建議溫度範圍,玻璃版是15%~25℃(59℉~77℉), 軟片是21℃(68℉)以下,相片則是15~25℃(59℉~77℉),儲存溫度絕對不可以超過32℃(90℉)(圖九十二)。(註12)
 
◆ 數位化對於考古田野照片典藏維護的助益及展望如下:
 1. 減少底片曝光次數,避免提件造成的損壞,以保存原件的最佳原貌。
 2. 修復數位圖檔時,可與專業攝影師討論,使修復工作更臻完美。
 3. 修復數位影像比修復文物原件更方便迅速,藉由影像處理技術使得畫面更明朗,且能銳利化模糊地帶使影像更清晰。
 4. 原本的照片清冊極佔空間,有發黃、發霉等問題,且出版圖錄亦須翻拍無法直接使用,但經由數位化工作的進行解決了這些困難。
 5. 高品質的數位影像,除了方便展示、出版,更是利於學術研究的搜索使用。
  
(二)掃描攝影數位化工作流程
1. 數位攝影棚的設備與規格
(1)硬體部分
 A. 相機座架
    Cambo相機座架(Phase One)
    Lecal相機座架(Kigamo)
 B. 數位相機
    ARCA F-class 4×5相機(Phase One)
    TOYO4×5相機(Kigamo)
 C. 數位機背
[Kigamo 8000+]:                              [Phase One Power Phase FX+]
◆ 最高解析度::8000×11320 pixels   ◆ 最高解析度:10500×12600 pixels
◆ 檔案:259MB(24bits RGB)       ◆ 檔案:380MB(24bits RGB)
◆ 預掃速度:30秒                                      760MB(48bits RGB)
◆ 掃描範圍:72×102.9cm                      ◆ 預掃速度:10秒(簡略),30秒(精
準)
◆ 掃描時間:113秒                           ◆ 掃描範圍:175×210cm
◆ 使用電壓:90~24VAC                    ◆ 掃描時間:約6分鐘(光圈:11-2/3門:
1/40)
◆ 重量:985g                                      ◆ 使用電壓:11Watts
◆ 連接介面:SCSI                             ◆ 連接介面:1394(Firewire)
 
兩種機背的優缺點比較:
    Kigamo的機背拍攝解析度比Phase One略小一些,拍攝影像只能使用8bits RGB,拍攝掃描速度較Phase One來的慢,但目前拍攝出來的影像大致穩定,並無特別問題。
    Phase One的機背解析度較Kigamo大,拍攝條件比Kigamo多些選擇,它可以拍16bit的檔案,拍攝速度也較Kigamo快,但是拍攝影像所遇到問題較Kigamo多,例如:拍攝畫面出現掃描紋路,檢查原因出於燈光,原Lowel牌冷光燈不適用,之後攝影燈換成Kino Flo冷光燈組,紋路的問題便得以解決;另一方面,關於變色問題,這種情形發生在拍全幅畫面才會產生,如果拍攝前先按了「預覽掃描」,拍攝出來的圖檔就會偏紅色,這個問題目前原廠尚未處理好,替代方案就是先將圖檔尺寸縮小放來拍攝。
 
 D. 燈光設備
◆ BALCAR高頻冷光燈(Kigamo)
    -使用三盞75×62mm(375W 6xPL-L55W)
    ◆ KinoFlo冷光燈(Phase One)
         -使用三盞8管燈管燈具
        -燈具型號:FLATHEAD 80,CFX-4808
         -燈管型號:4FT 900MA KF55
         -燈管長度:48.5”x1.5”
         -燈管瓦數:75W
 E. 背景布幕
    ◆ 灰色背景紙,背景支架和油壓升降台
 F. 電腦配備
    [Kigamo 8000+]                          [Phase One Power Phase FX+]
    Power PC Mac G4                    ◆ Power PC Mac G4
    1G MHz                                    ◆ 867 MHz
    1.5GB RAM                            ◆ 512MB RAM
    Mac OS 9.22                             ◆ Mac OS 9.22
    32MB RAM顯示卡                 ◆ 32MB RAM顯示卡
    80GB 硬碟                              ◆ 60GB 硬碟
    Firewire(IEEE1394)連接埠◆ Firewire(IEEE1394)連接埠
    USB 連接埠                            ◆ USB 連接埠
    DVD 燒錄器                           ◆ DVD 燒錄器
    17吋LCD顯示器                   ◆ 17吋顯示器
    磁碟陣列:480GB                  ◆  Arena磁碟陣列:500GB
 
(2)軟體部分
操作軟體:
Kiga Scan 4.0(Kigamo):                           Phase One 3.6(Phase One):
◆台灣的總代理商為誠興業有限公司:    ◆台灣的總代理商為永準有限公司:
(台北市中正區寧波東街9巷13號          (100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152號6樓
Tel:02-2396-0170、02-2392-9482                      Tel:02-2393-3151
Website:http://www.naycherng.com.tw    Websitehttp://www.konica.com.tw
E-mail:service@naycherng.com.tw          E-mailsam.chen@ugem.com.tw
 
A. Photoshop軟體:
為修改圖檔顏色所須之軟體。
 
B. Excel軟體:
為檔案編碼著錄所使用之軟體。
 
C. Phase One軟體操作說明:(步驟如下)
 
(a)開啟Phase One 3.6軟體,可以看到一個空白操作介面。

 
(b)文物擺好位置對好焦聚後,按下畫面上的Preview按鍵,預掃後就可以看到要拍攝的畫面。


 

(c)影像出來後再使用「格放工具」圈選出要拍攝的畫面。


 

(d)使用灰平衡功能,點選色票上的灰階來做顏色校正。


 

(e)此為點完灰平衡所得到的正確顏色,如顏色正確便可按下Apply按鍵。


 

(f)灰平衡功能校對完後,再按Preview預覽掃描一次。

 
(g)確定曝光度足夠後,使用色彩調整功能做進一步的顏色設定。
 


(h)點選功能表上的點白項目,對著色票上的白色點一下。


 

(i)再選點黑功能,對著色票上的黑色點一下。

 
(j)設定好黑白值後,調整整體畫面的明暗和對比。


 

(k)調整好所有顏色設定之後,開啟「銳力化」功能表,總量大約調到100,
強度選擇1.0。
 

(l)所有拍攝條件都設定完成後,設定儲存的位置。



 

(m)接著按下畫面右下方的Capture按鍵,開始正式拍攝。


 

(n)按下拍攝後,就會顯示出總共拍攝掃描所需的時間。


 
 
2. 掃描攝影數位化拍攝規格
[KIGAMO]:
(1)拍攝以100%長方形和正方形格放尺寸來拍攝,總共有兩個拍攝規格:
     ◆規格一:8000*11320pixels/24bits—259.1MB
     ◆規格二:8000*8000pixels/24bits—183MB
(2)影像拍攝時間
     ◆規格一:一日大約可拍攝3~6件,15~18個影像,每個影像拍攝時間約10~30
            分鐘。
     ◆規格二:一日大約可拍攝10件,20~30個影像,每個影像拍攝時間約5~15
            分鐘。
(3)預視掃描時間
     ◆所需的預視掃描時間約30秒至1分鐘。
    
[PHASE ONE]:
(1)    本來拍攝是使用100%大小來拍攝,但是如果拍整幅,再使用preview功
能後,拍出來的圖檔會有偏紅的情形,所以目前暫時用格放方式來拍攝,
拍攝規格有三種:
     ◆規格一:8016*10102pixels/24bits—231.7.MB。
     ◆規格二:10304*12408pixels/24bits—356.7MB。
     ◆規格三:10304*12408pixels/48bits—760MB。
(2)影像拍攝時間
     ◆規格一:一日大約可拍攝12~15件,24~30個影像,每個影像拍攝時間約
5~15分鐘。
     ◆規格二:一日大約可拍攝8~12件,16~24個影像,每個影像拍攝時間約7~20
            分鐘。
     ◆規格三:一日大約可拍攝3~6件,15~18個影像,每個影像拍攝時間約10~30
            分鐘。
(3)預視掃描時間
     ◆所需的預視掃描時間:10秒(簡略),30秒1分鐘(精準)。
 
3. 掃描攝影數位化工作流程
(1)人員
        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館人員陳靜嫺、外包廠商人員等。
(2)開機
        早上到攝影棚先將電腦開機。
(3)開燈
        開機後開啟攝影用燈光,為了穩定光源,等待約十五至二十分鐘再開始拍攝。
(4)清潔攝影台面及文物
        用清潔刷將攝影台面之灰塵清除,必要時可用吹氣球將文物表面附著之灰塵吹除。
(5)擺設待拍攝文物
         將文物從文物放置車取出放到拍攝台上,如果文物過大或過重則請庫房工作人員協助,以確保文物的安全。 
(6)放置色票
        為進行色彩校正,將色票放至拍攝台上的適當位置。
(7)對焦
        用對焦鏡對準文物調整焦聚,使其呈現最清楚狀態。
(8)調整光源
         移動兩側的腳架燈光,和天花板的另一盞燈,以調整適當的光線。
(9)預覽掃描
         燈光調整完後先按preview預視,檢查文物擺設位置是否在中心點上。
(10)校正顏色
          先使用軟體裡的灰平衡功能點色票上的灰色,再開啟調整顏色功能選
  像,點選色票上的白色和黑色,取最適當的顏色值,白色數值約取在235
 ~245,黑色數值約取在20~30。
(11)正式掃描
          待一切設定都設定調整完後,正式掃描拍攝。
(12)開啟檔案檢查
          檔案掃描完成後將存成一PSD檔;用Photoshop將開啟圖檔,檢查影
      像顏色是否正確,如有問題則直接重拍。
(13)降階轉存
          所有拍攝完的檔案儲存在磁碟陣列,於每週五下班前使用Photoshop
      的自動降階轉檔功能,將原始檔轉成50MB大小的檔案。
(14)原始檔案上傳計中備份
          所有拍攝完的檔案儲存在磁碟陣列,當累積到一定數量或磁碟陣列空
      間不足時,便將檔案上傳至計算中心備份。
(15)檔案修圖
          待一批檔案拍攝完畢,開始進行修圖工作,此動作是為了出版所需,
      因為數位檔案拍攝出來較不清晰銳利,所以須透過軟體來修正。
(16)線上檔案著錄
          使用考古資料數位典藏系統進行線上著錄的工作。
 
4. 數位化檔案與資料庫的結合
以文物2D拍攝示範
(1)拍攝前先開啟燈光電源,十五分鐘後再行拍攝,此動作乃是要先讓燈光穩定後,再調整燈光擺設位置。

(2)擺設文物之前,使用刷子將拍攝台上的灰塵清除,若無法清除或已經污損便需更換背景紙。
 
(3)清潔完畢,將欲拍攝之文物置於拍攝台後,視文物拍攝方向將色票擺放於適當的位置。
 
 
(4)依文物的角度方向,移動燈光到適當位置。
 
  
 
(5)移動拍攝架到拍攝位置,將相機的調整位置歸零,在開始測量相機水平與垂直位置。


 

(6)一切位置確定後,進行對焦。
 

 

(7)此相機是搭配數位機背,故此機背需連接至Mac電腦。


 

(8)待調整好相機及文物拍攝位置,使用拍攝機背所附之軟體,預掃拍攝文物。
從電腦螢幕檢視文物位置是否正確或偏移。

 
(9)當預掃時發現文物偏移,重新調整文物位置,再進行一次預掃動作;如光線與文物位置正確,便正式掃描拍攝。
(10)正式拍攝前需調整部分軟體的功能,如光線強弱、對比等。
(11)視文物大小、光線強弱,決定拍攝時間的長短。
(12)拍攝掃描動作完成後,存成TIFF檔案,再以Photoshop開啟檢視圖檔是否清晰正確。


(13)檔案皆儲存磁碟陣列,待拍攝至一定數量便上傳至計算中心進行備份。

 
(14)檔案需進行文件紀錄,用紙筆做初步記錄,再鍵入Excel表單。<目錄>


 
註釋:
註1:夏鼐、王仲殊,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頁1-3。
註2:郭立新主編,考古人類學,(廣西:廣西民族出版社,1998),頁5。
註3:John Wilcock and Kris LockyearCAA93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archaeologyOxfordTempvs Reparatvm,1995)1-6.
註4:http://www.rchme.gov.uk/midas/midaspage.html
註5:http://www.willpowerinfo.myby.co.uk/cidoc/arch0.htm
註6:http://www.willpowerinfo.myby.co.uk/cidoc/;http://www.icom.org.br/cidoc/
註7:http://www.getty.edu/research/institute/standards/cdwa/
註8:http://www.vraweb.org/vracore3.htm
註9:陳和琴,「Metadata與數位典藏之研討」,大學圖書館5:2(民國90年9月),頁:陳昭珍,「電子資源的長久保存」。佛教圖書館館訊25(90年3月),頁1-9。
註10:陳昭珍,「電子資源的長久保存」。佛教圖書館館訊25(90年3月),頁1-9。
註11:巴哈曼(Konstanze Bachmann)主編;劉藍玉譯。藏品維護手冊(Conservation Concerns:A Guide for Collectors and Curators)。(台北:五觀藝術公司,2002),頁94。
註12:同上註,頁82。 <目錄>



參考書目:

(一)專書:
1. 巴哈曼(Konstanze Bachmann)主編;劉藍玉譯。藏品維護手冊(Conservation Concerns:A Guide for Collectors and Curators)。台北:五觀藝術公司,2002。
2. 夏鼐、王仲殊。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6。
3. 郭立新主編。考古人類學。廣西:廣西民族出版社,1998。
4. 張光直著。考古人類學隨筆。台北市:聯經,民國84年9月。
5. McPherron, Shannon P. Using computers in archaeology: a practical guide Boston:
  McGraw-Hill, c2001.
6. Veljanovski, Tatjana., Zoran Stancic, Computing archaeology for understanding the past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Archae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28th
Conference, Ljubljana, April 2000Oxford, England: BAR, 2001.
Wilcock, John and Kris Lockyear, CAA93: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archaeology : Oxford :Tempvs Reparatvm,1995.
 
(二)期刊論文
1. 陳和琴。「Metadata與數位典藏之研討」。大學圖書館5:2(民國90年9月),頁2-11。——。「視覺資源的詮釋資料標準VRA Core」。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0:1(2002),頁128-142。
2. 陳昭珍。「從實體到虛擬:談資訊組織發展現況與展望」。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8(2002.6),頁26-36。——。「電子資源的長久保存」。佛教圖書館館訊25(90年3月),頁1-9。
(三) 網路資源
1. The Getty <http://www.getty.edu/> (查詢時間2003年10月15日)
CDWA <http://www.getty.edu/research/conducting_research/standards/cdwa/> ( Last updated September 20, 2000)
2. Visual Resources Association< http://www.vraweb.org>(last modified on 2/20/2002)
VRA Core V.3 <http://www.vraweb.org/vracore3.htm><目錄>
 

 

(註:框中黃色代表底片原件中數量較多的類型:4”*5”型 與5”*7”型)

 

 

 

 

 










評分: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No Ratings Yet)
Loading ... Loading ...
引用通告

1 人回應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資料數位化工作流程”

  1. articles about translation Says:

    articles about translation…

    This post was very nicely written, and it also contains a lot of useful ultra facts. I enjoyed your professional way of writing this post. Thanks, you have made it very easy for me to understand. Super site with extra Articles http://www.Ezines.M106.CO…

回應:


請輸入圖片中的文字
請按圖片取得圖片中文字的錄音檔
Click to hear an audio file of the anti-spam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