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鈴
| 欄位 | 內容 |
|---|---|
| 標題 Title |
銅鈴 |
| 著作者 Creator |
|
| 主題與關鍵字 Subject & Keyword |
銅器與金屬器 |
| 描述 Description |
器形:鈴 功能:樂器 技法:塊範法 說明與詮釋:(需提借著錄研判,若有鈴舌即為「鈴」,若無則應歸為「鈕鐘」,現先歸為「鈴」) 為二組銅鈴同為一編號,一組體形呈長筒狀,但為弧形凹口,頂上有拱形鈕,有十二件,皆有破損。另一組體形甚扁,兩角外侈,兩側斜張程度較大,頂上有方形鈕或拱形鈕,器身以凸弦紋圍成菱形格子狀,在格子內飾一凸起乳釘紋;此組共九件,亦有破損。 鈴的形制特徵是,平頂上有半環形鈕,兩側斜張,橫截面多為葉形(或稱合瓦形)或橢圓形,口部凹下弧狀或平口。此種形制後為青銅鐘所沿襲。但鈴與鐘又有所不同,鐘是靠敲擊外壁發聲,而鈴則是腔內繫一鈴舌,搖動鈴,由鈴舌撞擊鈴體發聲。據出土資料顯示早期銅鈴為裝飾品,佩帶在人身上,或馬、狗身上等;但在西周中期以後,鈴已有大小相次數件組成的編鈴,且作為樂器用於宗廟祭祀中。所以一般成組出土,大小相次的銅鈴,應為樂器。 參考資料:朱鳳翰,《古代中國青銅器》。 |
| 出版者 Publisher |
|
| 貢獻者 Contributor |
|
| 日期 Date |
戰國 |
| 類型 Type |
銅器 |
| 格式 Format |
底徑7X高2.5~6 |
| 識別 Identifier |
|
| 來源 Source |
|
| 語言 Language |
|
| 關聯 Relation |
|
| 範圍 Coverage |
中文 |
| 權限 Rights |
國立歷史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