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鐘

數位化物件編鐘
藏品後設資料
欄位 內容
標題
Title
編鐘 
著作者
Creator
 
主題與關鍵字
Subject & Keyword
銅器與金屬器 
描述
Description
器形:鐘
功能:樂器
技法:塊範法
紋飾:三角紋,蟠螭紋
說明與詮釋:民國二十五年河南輝縣甲墓出土文物。原名「甬式編鐘」,出土時有八件,較大的四件藏於本館,為輝字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另四件藏於深圳市博物館。館藏四件形制相同,為一般的甬鐘,鐘的兩面皆有紋,篆部飾三角幾何紋,有枚,鼓部飾以相背的變形蟠螭紋,其中較粗的線條中填有三角幾何紋。器身皆有藍綠銅銹。 中國青銅鐘的出現可早至商晚期,其用途極為廣泛。一般主要是用作為宗廟祭祀與宗族宴享時的樂器,亦用於軍中,或如同一般容器類禮器,於其上鑄銘專以記功蹟。在禮樂制度中,編鐘的數量與懸掛方式依貴族階級而各異,有定名位的作用;古代天子樂器四面懸掛,猶如四面有牆,謂「宮懸」;諸侯去其南面而作三面懸掛,稱「軒懸」或「曲懸」;大夫則作左右兩面懸掛,稱「判懸」;士僅作東面或階間懸掛,稱「特懸」。 由於西周時代的鐘多是成套的,且構成一定的音階,所以據其編次相連之意,或稱為編鐘。鐘的一般形制為鐘體作兩側尖銳的扁體,橫截面近於葉形或稱合瓦形,口沿中間內凹,呈弧狀(鎛例外),中國青銅鐘無鐘舌,是用木棰敲擊或木柱撞擊發音部位來發聲。鐘的形式有「鐘」、「鎛」之分。鐘又可分為「甬鐘」及「鈕鐘」二型,是以其懸掛部位有甬、鈕之異來區分。鎛的形制與鐘相近,但不像鐘口呈弧狀,而是作平口,鈕部多附有蟠曲堆垛的獸形紋飾,鎛一般為特懸,即單懸,且體形大於鐘;鎛亦有編鎛,即成組出土,大小相次,和編鐘相似可以編懸演奏。(青銅鐘各部位名稱示意圖) 西周青銅編鐘,由早期的一套三件發展至晚期已增加為八件,到戰國時期,一般已超過九件。在目前出土的編鐘中,規模最大的為戰國時期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六十四件三層懸掛編鐘。曾侯乙墓編鐘經測音,知其跨五個八度之多,在中心音域部分約占三個八度的範圍中,十二個半音齊備,符合傳統音樂術語中的「十二音律」,經試奏,其俱備旋宮轉調的能力,因此能演奏採用和聲、複調以及轉調手法的樂曲,此編鐘的出土可知古代中國音樂水準之高,再加上此套編鐘鑄造精美,真可謂為一座有聲的藝術佳作。 參考資料:郭寶鈞,《山彪鎮與琉璃閣》。朱鳳翰,《古代中國青銅器》。文物出版社、光復書局,《中國考古文物之美(五)—戰國地下樂宮•湖北隨縣曾侯乙墓》。
 
出版者
Publisher
 
貢獻者
Contributor
 
日期
Date
春秋中期 
類型
Type
銅器 
格式
Format
通高42      
識別
Identifier
 
來源
Source
語言
Language
 
關聯
Relation
發掘/出土地:河南輝縣 
範圍
Coverage
中文 
權限
Rights
國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