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類標本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

撰寫者:本分項計畫助理 梁美珍
E-MAIL: laecoh@gate.sinica.edu.tw
TEL:02-27829555#811

版次:2006年11月初稿

書畫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封面


海洋為物種的起源之地,擁有豐富的生命資源,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一的比例就為海洋所覆蓋。神秘的海洋世界孕育了無數的海底生物,其中能夠由身體分泌出石灰質,形成各式各樣堅硬的外殼,用作棲身及保護自己之用的軟體動物,因大多數都具有貝殼,故把它們通稱「貝類」。軟體動物種類繁多,據估計世界上約有十二萬種,有著各種各樣的形狀,是無脊椎動物中僅次於節肢動物門的第二大門,目前分類有八個綱,分別為:尾腔綱、溝腹綱、多板綱、單板綱、掘足綱、雙殼綱、腹足綱和頭足綱。分布於全球十六個區域中,而常見的貝類卻不超過一、二萬種。總的來說,其共通性是身體柔軟不分節,由頭、足、內臟、外套膜和貝殼五部份組成。貝殼是軟體動物的保護器官,在一般正常的生活情況下,頭足伸出殼外活動,遭遇意外危險便縮入殼內。
自古以來貝殼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於民生經濟使用上,貝殼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古時最早流通的貨幣更以貝幣作為市場交易之用。時至今日,貝殼雖已不再是流通的錢幣,而是以另一種形象深入我們的生活,可作為衣飾、食用、建築裝飾、甚至是藥用。貝殼種類繁多,可說形形色色,五花八門,除了有經濟作用外,其獨特的外型亦引人注目。小小的貝殼,擁有許許多多奇特的造型,披
著堅硬又絢麗繽紛的外衣,生長於海洋世界,也是容易取得之物,其構造精巧、質地堅硬,由於色彩絢麗,外形優美迷人,亦為許多人喜愛蒐藏玩賞。貝類的多功能使用,一一發揮在衣食住行育樂上,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學者亦透過對貝類的學術研究,以洞悉我們的生態環境。
台灣島四面環海,位於亞熱帶與熱帶的會合處,沿岸地形十分多樣化,且全年溫暖多濕,屬於海島型氣候。面積雖小,卻擁有多樣化的生態環境,孕育出數量繁多且豐富的生物資源。海洋的豐富資源不僅提供了民生上的經濟與食用外,學術研究上更是貢獻良多。台灣的貝類相可達200 種,可謂產量豐富,翻開台灣貝類的採集紀錄,肇始於1856 年英國人R. Swimhoe(1836-1877)來台的採集之旅。iiiR. Swimhoe 為早期台灣之英國駐淡水副領事,當時他將在台灣所採集到之標本皆寄回歐洲並發表。
台灣貝類學的研究由歐洲人掀開了序幕,爾後,承接了歐洲人留下的研究,為日據時期重要的貝類採集學者包括堀川安市、鹿野忠雄和黑田德米等人,其中黑田先生任職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地質講座教授。當時,也因許多研究、教育等學術單位成立,貝類學的研究開始有了較完整的採集蒐藏及詳細的紀錄。
由於最初的台灣本土貝類標本如上述所言,幾乎都被寄往國外研究及收藏,尤其是模式標本,而發表後的相關文獻資料也散見各地,對台灣貝類研究而言,甚是可惜。民國59 年,「貝類學會」在台灣博物館成立,也隨著各學術機構紛紛建立後,有更多的學者投入軟體動物的研究,是台灣本身研究本土性貝類的肇端。台灣貝類的研究自此如雨後春筍般漸漸興盛,時至今日,已有一定的成果。
以台灣擁有豐富的海洋軟體動物來說,在前輩學者們的努力之下相關研究成績斐然,如何有系統地將這些珍貴的貝類標本資料管理建置,以保存台灣貝類研究的重要證據,貢獻於教學研究上,一方面亦可對環境保育資源等作評估。
今日社會的進步與繁榮,帶來了人口大量的增加,環境遭受破壞,工業不斷的發展、擴充,污染指數日益升高,優質的生活環境已不復見,生態環境更是嚴重受影響,生物的種類及數量遞減;天災人禍亦會造成標本的傷害,將珍貴的標本進行數位化應是刻不容緩,為台灣的貝類研究建置完整詳盡的紀錄,藉由科技網路的便利,迅速地分享我們累積的成果,也是現今數位典藏工作的重任。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項下,內容發展分項計畫為達到國家重要文物永久保存的目標,召集了國內各單位加入數位化的行列,透過現代科技的幫助,將具有珍貴意義的藏品數位化,藉由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發揮傳達知識、提升學術研究的功能。

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2007-03-17|動物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發展分項計畫|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