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聯合目錄藏品 了解達悟族拼板舟(dadala)的智慧

蘭嶼的達悟族(過去稱雅美族)自古以來即是仰賴海洋生活的族群,其特有的傳統漁獵文化不僅顯示出先人們的智慧,亦象徵著這是一個愛好和平、生態和諧的民族。為了在藍色海洋上順利航行、捕獵魚蝦生物,每年在飛魚季之後,達悟族人就開始新的造船工作。

文/王雅萍

造船的意義

蘭嶼的達悟族(過去稱雅美族)自古以來即是仰賴海洋生活的族群,其特有的傳統漁獵文化不僅顯示出先人們的智慧,亦象徵著這是一個愛好和平、生態和諧的民族。為了在藍色海洋上順利航行、捕獵魚蝦生物,每年在飛魚季(飛魚季在每年三月至九月,先舉行傳統招魚祭Mivanwa為忙碌的飛魚季節揭開序幕,期間還有船祭等多種祭典)之後,達悟族人就開始新的造船工作。

這些獨特的船隻是由21或27塊木板接合而成,因此叫做拼板舟(達悟語為dadala),並非被大部分人所誤認的「獨木舟」。拼板舟是達悟族人在漁獵、運輸與交通上的重要工具,除了飛魚季期間的捕撈外,早期還未有環島公路時,這些船隻就成為平時到其他村落參加慶典或作客的交通工具,甚至用以載運大型建材或收成物品的運輸工具。

一艘拼板舟從無到有是如何製作而成的?筆者試著透過聯合目錄的藏品介紹,來認識這些物品的真正用途,期望從中窺見達悟族人聰穎智慧呈現的一面。拼板舟從選材、製造完成到下水儀式,以一艘十人大船的製作過程為例,就得歷時三年的時間。他們認為船是男人身體的一部分,每一塊板都是他們的靈魂,因此造船是一件相當神聖的使命。

從選材開始

拼板舟有大小船之分,這些木材選用得依不同的船隻部位結構而有所區別,據船身各部位所需的堅硬度、浮力或韌性等特性來選擇樹種。例如,船隻底板的部分,通常採用台東龍眼、蘭嶼赤楠等質地密實堅硬的樹種,除了做為大船的重心,也較利於大船推行於礫石海灘耐磨擦的特性。船首、船尾的龍骨選擇,則多選用欖仁舅為材料。質地輕軟、具有寬大板根的台灣膠木、麵包樹則適用於做成船舷側板。不同的樹種適用於不同的船隻部位,因此選材的工作自然是一道不可小覷的過程。

在選材、砍伐的同時,達悟人為了替後代子孫著想,每砍下一棵樹就立刻在附近尋找另一棵做記號,繼續培養照顧。族人也避免在同片樹林過度砍伐,而在島上不同地點選擇樹材,讓森林的生態能永保和諧,不因濫砍而失衡導致生態浩劫。一種取之於大地也敬重大地所給予的生活態度,從造舟的開始就時時顯露。

麵包樹              橄仁舅

船身的拼合

選材、砍伐、刨木後,接著就是另一項達悟祖先智慧累積的表現—船板接合。達悟族的拼板舟完全沒有使用到一根鐵釘,而是以木釘、接榫及樹脂等拼合而成的。

鐵孔器:此鐵孔器即為鑽木釘接孔以密合船板之間縫隙所用之工具。

木釘的使用則是選用遇水膨脹特性,能使船板結合更加緊密牢固的桑木釘。船板接合面鑿以圓洞後,除了插入木釘外,還得塗上赭土、蘭嶼花椒根部的木棉、樹脂等以防滲水,然後接合拼裝起來,現今則是多以人工樹脂做接合。這些技術都充分顯示出達悟族人高度的生活智慧。


蘭嶼花椒

此外,船艙附件如槳、船舵、槳架、魚撈用具等各種捕魚漁具,亦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漁具盒魚簍蝦簍
編織網袋鉤針
魚刀刨刀

圖說:
漁具盒:達悟族的文化傳統有很多是男女之別的,在男女分工的觀念下,男人必須要會潛水、射獵或船釣的基本技能,才符合養家的能力。這漁具盒即是男人專屬的用具,女人是不可隨意碰觸的。
槳:此為六人大船用的刀形木舵,是以一整塊木材刨削而成,槳柄為圓柱形,最尾端是錐形突起狀。
刨刀:在島上尚未有鐵器輸入之前,達悟族人都是到海邊撿拾廢鐵,將其打製成刨削木材、製作船隻或器品所用的刨刀工具。

船身的造型藝術

新船完成後通常還會在船身上漆或是雕刻。達悟族拼板舟一向只有紅、黑、白三種顏色,在沒有油漆的年代,他們都是利用大自然的果實汁液、貝殼、紅土、鍋底黑灰等周遭物品來調配顏料。拼板舟除了大小船之別,還有雕刻與無雕刻的區分,船身的雕刻亦是達悟族人藝術表現與生活寫照的一面。船體上的雕刻紋樣都是與大自然中的動、植物有關的表徵,這些在達悟族生活中的建築、器具、祭儀物品上也都有類似的雕紋。例如,最常見的同心圓紋,即是眼睛放射狀的樣子;水波紋則像是波浪、樹葉在風中搖曳的狀態;三角紋如船隻首尾三角形的魚艙;以及還有象徵達悟傳說中的勇士Magamaog人像紋等,多種曲線與直線幾何圖形構成的雕紋。在這些刻有美麗傳統雕飾的拼板舟上,都有著豐富的傳說故事,其特有的船隻雕刻、繪畫藝術已成了收藏家眼中難得的藝術品。


十人乘大船模型


船飾:新船完工後,會在船體上加以雕刻裝飾,此為拼板舟船首船尾的飾物。

「船」文化的薪火相傳

繁複的拼板舟完成後,刻有傳統紋飾的船需舉行新船下水祭拜儀式,反之則不必祭拜即可下水。一艘拼板舟從選材、砍伐到製作完成的整個過程都是仰賴村子裡許多人的幫忙協助才得以完工。在船隻竣工之後,也會邀請整個部落的族人一同來慶賀與祈福。祭拜儀式所需的芋頭、地瓜都是在選定船隻木材的同時,婦女就已開始栽種,等到下水祭儀開始前採收。從天未亮的會場佈置,到典禮中依長幼順序輪番吟唱禮歌祈福,至最後的驅除惡靈儀式、拋船下水過程,都蘊含著濃濃的達悟族人文化傳承之意與生命力的表現。

拼板舟的製作是達悟族祖先經驗累積的智慧結晶,他們對拼板舟的重視就如同對待家庭中一分子的用心與照顧。大船的製作更是部落中的大事,往往也是凝聚族人力量的歷程。但是近年來,拼板舟成為熱門收藏品的「商業化」需求,造成族人對於林相生態破壞的疑慮,以及拼板舟技術的經驗傳承等問題,已透露著達悟族傳統文化與自然生態之間關係的新課題。下一次當您親眼看見拼板舟時,除了欣賞拼板舟外觀的藝術,也別忽視了這艘美麗船隻背後所隱含的意義與達悟文化的特質。





參考資料來源:
數位典藏聯合目錄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蘭嶼資訊網



電子報文章(勿由此編輯)|2007-11-20|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發展分項計畫|人氣 :